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 20151027 盯紧7%背后的结构和质量

来源:央视网2015年10月28日 00:41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主持人(张琳):晚上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央视财经评论》,我是张琳。这些天以来,关于中国经济最热门的讨论,集中在了“破七”这个话题上,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的GDP的增速6.9%,那这个增速是创下了6年以来的最低。这也引起了不少人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甚至有观点就认为说中国经济将面临箫条和衰退。那对于这样的看法,中央决策层先后在不同的场合公开发声,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7%左右的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那么对于这个7%,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

  (小片)

  解说: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9%,较上半年放缓0.1个百分点,季度GDP增长创2009年二季度以来最低值。对此,一些境外媒体再唱中国经济危机论,认为中国经济将面临萧条和衰退。显然,这是一种过度的担忧和片面的焦虑,不符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 

  从数据上来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虽然略低于7%,但还是在7%左右,属于合理区间之内。此外,居民消费价格1-9月份只上涨1.4%,而且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GDP,尤其值得欣慰的是,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的就业计划目标。 
  看中国经济的走势,还要看它的结构。前三季度末,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确。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新动力成长是比较快的,加快孕育。 

  1-9月份,网上零售额增长36%左右,新能源汽车翻倍增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出4.2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正在加快。
 
  此外,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只盯着速度,应该更看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成为美国之外国际上又一个超越10万亿美元大关的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经济大盘子中所占份额也超过了10%。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小广表示,中国在这个时期,速度慢下来也是必然的过程。 

  王小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这个是必然的一个过程,就是没有一个国家,达到中等以后,还能够保持8%、9%、10%这样的一个高度,世界上没有先例,也不可能。
 
  解说:虽然经济增速在放缓,但是经济结构优化的进程却在加快,目前服务业已占GDP的“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消费需求旺盛,节能环保、绿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正是基于这些经济判断,当地时间10月21日,在伦敦出席中英工商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辞时指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9%,继续在引领世界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都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之内。 

  10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党校的专题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形势的“成绩来之不易、困难不可低估”,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符合预期。

  主持人:今天来到演播室的两位评论员是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和张鸿,我们刚才小片中看到,其实最近无论是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都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先后发表了一些,关于对于中国经济的一些分析和判断,从他们公开发表的言论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决策层对于未来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是有信心的,而且他们的发言中,我也看了一下传递了这样几个信息,比如说我们当前的经济增长是来之不易的,7%左右的增长是可以实现的,而且经济运行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那结合这样的一些信息,老马你怎么看待?

  马光远(财经频道评论员):三季度的数字出来以前,其实我给很多人已经准备好了一个版本,他们怎么样去判断和观点,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说,中国经济创下2009年以来最差的季度增长,他们一定会用差,而不用最低,为什么?因为过去几年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多人都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期待,就是说,中国在经过调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又会回到8%以上,甚至有人讲还能以8%以上的速度连续增长20年,就这种说法,这种对整个经济形势的误判,导致大家的胃口吊的很高,而且我们把经济增长速度看成判断经济好坏的一个标准。

  主持人:甚至是唯一标准现在。

  马光远:如果以这个标准,我讲第一个从今年国际国内的环境来看,今年非常严峻、非常复杂,能够7或者6.9都非常好。第二个从经济增长理论本身去看,我们学到的经济增长理论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讲,7%左右的增长是低增长,在经济增长理论里边7%以上的增长是绝对的高增长。你比如说我们谈到说跳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那十三个国家,十三个国家,我们讲到说他们为什么能够跳过?因为他们的经济增长连续30年以上左右7%以上的高增长在高增长,这是高增长。第三个我们看到在经济速度下行的同时,我们整体的结构也好,整体的调整也好,都在有序的进行,所以我觉得现在有很多人之所以看到这个7,而且在强化那个破七,而且不断的讲好像这个数字很低,我觉得所以我们讲一定要转换思维。

  主持人:所以我们说,刚才老马说我们不应该只盯着那个数字,我们刚才也说了,其实我们强调是经济在一个增长的合理区间,一个范围之内就可以了。

  张鸿(财经频道评论员):对,我们怎么来判断一个经济是好的经济,好的增长,如果是一个良性增长的话,可能我们比6.9,或者7,或者8或者10更加重要的数字是什么?是就业,对不对?或者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收入。那我们现在看前三季度就业已经完成了全年的计划,新增就业,城镇新增就业。然后第二个就是城镇的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这个增幅也超过了我们GDP的增速,所以大概我们觉得这不是一个值得担忧的一个数字,它为什么会担忧?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它是一个整数关口,就过去我们会说保8,这是一个整数关口,后来我们发现8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然后现在就盯着那个7,因为前两个季度都是7.0,7.0,所以大家就盯着说是不是会掉到7以下?但是这个趋势,其实在这之前,就这个数字公布之前,大家已经判断出来说可能会低于7,所以肯定也都准备好了他说的那种标题,对,那种标题会准备好,但是它不意味着它是一个特别坏的增长。还有一个就是国际上,你看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包括和中国一样的新兴经济体基本上都在3%以下的增速。

  主持人:其实在国际上是很高了。

  张鸿:而且如果回到五年前,当时我们5万亿美元的GDP的话,那时候10%也才是五千亿,对吧?现在你说十万亿,7%就是七万亿,所以当我们这个体量,从一开始的小轿车,我们换挡以后变成了一个大货车,你的负重更大了,你再有那么高的增速,恐怕第一步可能,第二也不要去想。
  主持人:那对于这样一个7%这样一个数字究竟到底应该怎么看,我们再来听一听更多经济学家的声音。

  (小片)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在6.9的这个状态下,仍然符合于中央所说的左右的目标,而且第三产业的占比有所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也在进一步的上升,这些都显示了结构的一些变化,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说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比如说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的反弹了0.1个百分点,所以我们对于未来的经济的走势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继续努力确保经济稳定发展。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是定在7%左右,7上下范围内应该是像6.9一定是在这个范围内的,总的来说,像这样的一个增速还是属于在一个合理的运行区间,而同时我觉得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这个平稳运行的同时,经济中间的结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比如说我们看到像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是在上升,消费对GDP的贡献也在逐步的上升,而且目前可以说消费已经成为拉动GDP增长的第一把交椅,虽然制造业和工业它的下行压力还是不小,PPI持续是个负值,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像高新技术产业,新兴的一些相关的产业,增速还是比较高的,这个也表明我们的工业结构、制造业的结构也在朝好的方向在发展,所以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为6.9%这个增速过于悲观。

  钱军(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今年上半年到现在我觉得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往前走我们国家还是有非常多的工具,我自己的看法是,比如说守住一些比较关键的东西,比如说就业率,从前两年到现在劳工市场相对来讲还是稳定的,尤其是第三产业,现在越来越重要的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那么在这种劳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实际上这个GDP目标放低一点,没有什么问题。

  主持人:我们看到刚才几位经济学家普遍都提到了一个词就是稳,而最近陆续出台的一些经济指标,包括今天刚刚发布的工业企业的利润,还有此前的制造业、服务业、PMI指标,还有房地产投资销售的情况等等一系列的数据,我们抛开7%不说,从7%背后一些结构性的数据,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经济目前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有没有开始已经企稳了?

  马光远:我觉得第一个不要每个月去分析数据和指标,特别是一些什么,看到一个0.01的这种增长本身说一下子回暖等等,我们现在很多的焦虑完全就是因为这种情绪,因为我们整个结构,我们应该从长周期去看,比如说我们现在应该看什么?第一我们的服务业的比重超过50%了,这是一个好指标,这个指标是我们长期努力的一个结果。再比如说我们在高新技术层面,高新技术企业在这前十个月或者九个月的时间里边,它的比重增加了多少,这是一个结构转换,说明我们的动力在转换,对吗?再一个我们讲中小微企业整体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者说他们目前的整个生存状况发生了一个什么变化,企业家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我觉得我们应该关注结构性的指标,不要去关注每天比如说工业利润这个月比上个月又多少多少,这样事实上给大家会造成误导。

  主持人:而且现在这些结构性的指标和数据来判断,你的判断是中国经济有没有出现企稳的迹象?

  马光远:我讲,你一年一年看中国经济,有时候大家得出结论可能很悲观,但是五年去看变化非常大,我宁可要一个五年的长指标的箭头,而不愿意看每个月你哪个指标获得了怎么样一个进步什么,所以我觉得如果从结构性指标去看,第三产业的表现,创新的变化,我们甚至我们政策法规的变化,一系列的意识的变化,这都是往上在走的。

  主持人:都应该是乐观看待。

  马光远:对,所以我觉得不要去看那些小指标。

  主持人:张鸿你看重的哪些指标?

  张鸿:也是结构,刚才一开始你谈到就是各种结构。比如说我们说产业结构,他刚才提到第三产业,现在已经占到了,这个也是长期变到今天51.4%,它是从2013年的时候,它超过了第二产业制造业,然后到今天。

  主持人:占了半壁江山了。

  张鸿:对吧?我们看已经超过了,这个是我们过去一直说的第三产业服务业要占GDP主要的贡献。然后我们看消费,我们说消费升级,怎么升级?我们从过去的投资、出口拉动都不是特别好,以后未来我们也动不动举发达国家例子,说人家消费占GDP的70、80%,我们今天看我们三季度是58.4%,就消费的GDP的。

  马光远:差不多快到60%了。

  张鸿:对,60了,基本上快到60,所以这个也是长期积累的一个递进。还有包括刚才老马说的,就说我们在工业制造本身里边,我们看到传统的那些制造业,他们确实是对我们的经济的增长是有副作用的,它在拉低这个经济的增长,但是我们看到高技术制造业,它们的增速是10.4%,这就说即使是在一个制造业里边也分了一个结构,也划分了一个结构,而且这个结构是我们愿意看到的那种结构,所以无论是哪个结构,我们看到现在都在向着一个相对来说好的方面在发展。

  主持人:对,所以从趋势上来看,一个长期的趋势上,我们是值得乐观的,出现了很多好的变化,所以说在这个7%这样一个数字背后,中国经济正在出现着哪些新的变化、新的动力,这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推动力?稍候回来我们接着聊。

  主持人:欢迎回来继续收看《央视财经评论》,那作为一个GDP总量已经达到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中国经济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意味着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那么透过这些数字,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小片)
  解说:你现在看到的每一个金色砖块价值1000亿美元,这100块金砖组成的字型代表着,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这也是美国之外,又一个超越10万亿美元大关的经济体。从一万亿美元到10万亿美元,中国仅仅用了14年的时间,而经济总量第一的美国,完成1万亿美元到10万亿美元的跨越用了31年。 

  通俗地说,最近五年,全球经济每增长100块钱,其中至少25块来自中国的贡献。 

  经济增长,咱们百姓也从中受益。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由2010年的4300美元提高至2014年的7380美元,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向前提高了5位。

  眼前这艘巨型集装箱货轮上,这个最大的箱体,是2014年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4.3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让我国连续两年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了。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而实现从世界第三到冠军的跨越,我国仅仅用了六年时间。 

  现如今,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商品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14年,我国卖到全球的商品中95%以上都是工业制成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已经降到5%以下。作为第二大进口国,“中国需求”也在造福全球。“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进口近2万亿美元的商品,为世界创造了数千万个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

  中国先进的铁路技术已经获得了世界多个发达国家的认可,十二五期间,中国铁路屡获海外订单,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与印度尼西亚四家国有企业签署协议成立合资企业,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式赢得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雅万高铁系印尼首条高速铁路,全长约15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00公里,拟于2015年11月开工建设,三年建成通车。目前我国已与俄罗斯、泰国等国签订了铁路合作备忘录,并进行了巴西、印度等国高铁的可行性研究。

  主持人:小片中我们看到无论是中国的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还是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还有我们的高铁技术成功的实现了走出去,应该说这两年中国的经济的亮点真的是很多,但是我们说中国作为体量如此庞大的一个经济体,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在我们前三季度取得目前的增长速度,应该来说的确是不容易的,而且更难得的是经济我们说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目前真的还有很多新的这种发展的动力和新的因素出现,所以老马在你看来,目前你最看重的这种新的发展动力和新的因素都有哪些?

  马光远:因为我们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十三五,说十三五包括以后的中国经济会怎么样,我觉得中国经济如果真的分上下半场,上半场它是一个量的扩张的过程,我们千方百计的,用尽我们所有的办法把这个蛋糕做大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到了下面,它到了十三五承上启下的五年里边,我们要完成一个什么?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第一个靠引擎来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的含金量。第二个靠老百姓的消费把我们的经济这个大周期做圆,经济发展就是为了消费,老百姓不消费是很可怕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以后看重的更多的就是什么?就是怎么样我们变成一个创新经济体,所以我希望我们现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围绕什么来制定?不是围绕GDP增长,而是围绕怎么样我们形成一个创新的国度,怎么样让每一个人大家都有创新的意识,我们的教育怎么样为创新服务,我们的规章、我们的公共政策体系怎么形成一个完全支撑大家都去创新的这么一个政策体系,我觉得十三五我们一定要为中国经济下一个三十年的增长的含金量奠定一个有竞争力的这种政策和制度体系,而不是还在关注增长多少,我觉得增长多少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靠什么来增长,增长为了什么。

  主持人:所以老马说创新加消费,他所谓的双轮驱动,张鸿,你看到哪些?

  张鸿:对,包括他说的创新的升级,首先对我们自己肯定我们整个的经济需要创新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我们刚才也提到了说中国现在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七千美元,对吧?这样的话,当你达到七千美元的时候,你所有的需求都和原来不一样了,就是你的这个升级,包括我们现在看前三季度我们在哪几个需求上是增长特别迅速的,比如说娱乐需求、旅游需求、保健需求等等等等这些需求,那就包括了看电影,看电影它不是说我们原来没有这种需求,而是说通过我们不断经济的发展,比如说我们在几年前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几千块银幕,你满足不了绝大多数的三四线城市人看电影的需求,那现在其实增量最大的在哪?在三四线城市,不在北京、上海、广州,都在那些地方,因为现在已经两万多块银幕,所以那未来的需求,这就出了,你的收入水平达到这个水平以后,就满足了你这些需求,不是原来没有,原来被压抑住了,被抑制住了,还有你原来的可能收入水平没有达到这个,对,没有这个能力,未来还有保健,还有跑步,这个周末又要去有一个马拉松,当然我受伤了没法跑,但是几乎每个周末都有马拉松。

  主持人:所以很多需求在中国来说都在酝酿着。

  张鸿:对,这都是消费,都是拉动经济的重要的引擎。

  主持人: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来说,7%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稍候回来我们接着聊。

  主持人:欢迎回来,刚才我们聊了很多,在我们刚才这些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这个7%这样一个增速的目标,其实快一点慢一点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马光远:应该如此,而且我都讲,这领导都讲了三年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仍然对这个数字非常敏感、非常看重呢?我觉得就是整体这种理念没有转变过来,而且更没有看到人均GDP过了七千美金以后,新迸发出来的一系列高端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我就讲一个字,就是旅游,旅游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说旅游以后是21世纪的第一绿色产业?为什么地方不去做?因为没有政策,谁做旅游,因为大家看不到,你在那搞一个……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10月28日 00:4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15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9%属于合理区间之内,居民消费价格1到9月份上涨1.4%。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GDP。速度不应是唯一判断标准。中国经济要看长期变化。结构调整持续向好。要靠创新来满足需求升级。靠什么增长比增长多少更重要。(《央视财经评论》 20151027 盯紧7%背后的结构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