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 20151214 居住证:人的城镇化重要一步

来源:央视网2015年12月14日 22:52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主持人(张琳):晚上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央视财经评论》,我是张琳。节目开始,我们先来问您几个问题,在您现在居住的城市里,您是本地人吗?如果不是,那你是否感受到了自己和本地人有什么不同?那你是否因此去办理过暂住证吗?国务院12日公布的《居住证暂行条例》就将在明年的1月1号起正式实施了,那从“暂到居”有哪些不一样你是否了解?这张可能会影响中国2.5亿人生活方式的居住证,将会给未来的经济生活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带来哪些新的潜力?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两位评论员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李楯和财经评论员张鸿,我们先来一起看相关新闻。

  解说:12号,国务院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一个以常住人口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改革路线图,开始更清晰地呈现。

  《居住证暂行条例》含金量有多高?

  条例提出:拥有者可以享受义务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服务。此外,还可以享受7项便利。包括出入境证件、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以及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职业资格;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等,也都不用再跑回户口所在地办理。

  居住证门槛有多高?

  从规定来看,只要在非户籍所在地居住半年以上,同时有合法稳定就业,或者有合法稳定住所,或者是学生连续就读,就可以拿着证明材料去申领居住证。比如,你在上海租房居住,未来至少还打算租房半年的,就可以拿着上海市居住证申请表、身份证、租房所在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租赁合同备案通知书,以及房地产登记机构出具的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就可以申领居住证了。

  居住证的另一大关注焦点,在于是否能转为居住地的户籍。《居住证暂行条例》提出,首先,居住证持有人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规定的落户条件的,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常住户口由原户口所在地迁入居住地。然后,针对不同规模的城镇、城市的居住证持有人落户条件,条例分别进行了详细规定。

  说“居住证”,就要说到此前的“暂住证”,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现象与日俱增。1985年《公安部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出台,对流动人口实行以“暂住证”为主的管理办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的流动人口已达到较高的比例。如何让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有平等的权利,并逐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居住证”应运而生。

  主持人:我们今天重点来聊一聊这张小小的居住证背后有哪些经济逻辑,我们看到其实最近有一个统计数据说,现在我们整个中国的流动人口的规模大概是2.53亿,那我想对于这2.53亿人来说,大家最关心的是从暂住证到居住证,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字之差,这个背后变化究竟有多大?

  李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其实我觉得不止是2.5亿人。

  主持人:不止?

  李楯:对,因为还在发展,因为中国还在发展。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了,就像你刚才说,这里面有一个经济的逻辑,或者我们说是市场经济逻辑,但我觉得还有另一个逻辑,就是深化改革逻辑。我们中国这三十多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而我们的户籍制度恰恰是前一个时期,在封闭之中,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给我们留下来。那么当这个变化开始之后,有两种人,一个是农村人,原来不许他进城,现在可以进城了,是吧?所以由此我们也消除了2亿多贫困人口,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就说,有一个过程在开始的时候说他们是盲流,后来说他们应该有序流动,后来我们看在市场之中,其实他们自己的选择恰恰是最恰当的。那么在这种选择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他们不能享受他们流入地居民的待遇,所以这就成了很大问题,就说他们不能享受这些待遇,他们就很难在这安定下来,安家落户,也很难在这发展下去,也很难在这由他们的消费能力提高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另一类人就是城与城之间,原来我们旧的解决办法,你不在一个城市,比如说你在上海你到北京来,那么先给你办北京户口才能进来,后来不办了,不办又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本来应该享有的待遇没有了。

  主持人:没错。

  李楯:那么现在对这两部分人的问题的解决,这个条例出来,我的看法进了一大步,那么按照深化改革的逻辑和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继续走下去,达到的一个,就是说你说对这些人影响是什么呢?使这些人生活得更好,使这些人生活得更稳定,由于他们生活得稳定,带来他们消费能力的提升,也使我们的经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主持人:对,所以说这张小小居住证,背后其实是顺应了我们现在经济的一个发展。张鸿,我知道你,我们说是2.53亿人中的一分子。

  张鸿(财经评论员):我是李老师说的第二种人。

  主持人:第二种人,对。

  张鸿:就是城与城之间的。

  主持人:这样一张居住证,你对它有什么期待?你觉得它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张鸿:先说过去暂住证,暂住证,其实咱不说经济别的影响,或者在北京的消费等等,它给我带来的直接成本就很多。因为你比如说孩子上学,你需要回家去开种种证明,连我结婚都要回家去开证明。

  主持人:准生证,对。

  张鸿:然后办护照,办港澳通行证等等等等,这都需要回家去,就是因为你前面是有一个“暂”,暂住在这个地方。虽然你这地方已经买房了,你已经买车了,已经有稳定的工作了,但是你这些程序必须得回去办,每年都需要这样折腾的话,确实是一个给个人带来的成本,就已经没法计算,你再加上2.5亿,如果都这么干的话,那确实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成本,刚才李老师说的,第一类人,他们其实有众多的这种权力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所以如果能够满足他们的这样一种需求的话,我相信给我们,他流入地的这样的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社会公正公平等等都是带来一个好的效应。

  主持人:对,其实这张居住证,我们希望它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保障,让大家能够安心的在异地来工作和生活,那其实就像刚才张鸿说的,我们说居住证在很多地方,现在其实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那全面实施后将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稍候回来,我们接着聊。

  主持人:欢迎回来,继续收看《央视财经评论》,那现在不少城市已经开始逐步将居住证的制度推广到了全部的流动人口,我们来看短片了解一下。

  解说:深圳,1850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就占了七成。2008年8月,深圳市开始实施居住证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办理2185万张。

  今年6月起深圳开始实施的新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新版“居住证”更加突出服务性,居住证持有人可享受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社会保险、房屋租赁等多种公共福利,截至11月,已有62.8万外来人口办理了新版居住证。

  广东是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探索积分入户制的。

  接过这个户口本,高书琴就是真正的广州人了。20年前,湖南一所卫校毕业的她,在广州顺利找到了工作,但有一件事她没想到,一个户口,竟然困扰了她20年。

  高书琴(广州同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我的小孩在初中阶段可以读公立学校了。 

  解说:到2020年,广东要解决700万外来工落户问题,这个数字,将近占整个外来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一。

  日前《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实施各自的积分落户指标体系。

  新华社文章指出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经出台居住证制度,其中有超过20个省区市明确提出了从居住证到户口通道的制度设计。

  主持人:短片中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已经在推行这个居住证的制度了,我们接着从经济逻辑的角度往下去聊,刚才李老师也提到了改革,那这次居住证的全面实施,我们说,应该说是一个以常住人口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这样一个改革路是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李楯:其实我觉得就是怎么样能够给更多的人实惠,这是执政党这些多年都强调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那么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做起来时候,我更考虑一点,向弱势人群倾斜,特别农村,这是个多数,当然不是说不照顾像张鸿这样的。那么那么多农村的人,由于原来历史的条件,他们受的教育程度也比较低,他们进城谋生能力也比较差,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公共服务能跟下来,我们的社会保障能够有更多的改进,使他们从学习、就业、职业培训、工伤、失业、养老以至生育各方面,社会保障是做足了,这个时候他在城市里才能安定下来,而如果没有这个,你单换一张证的话,这张证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这张证必须和其他方面的改革结合起来,使这张证的含金量更大,这是第一点要做到。

  那么第二点,还有一点,就是我想逐步步子应该放得更大一点,要不然就会有一个问题,一般人想去那城市没放开,已经放开的小城市不想去,因为什么?机会少,越大的城市机会越多,越小的城市机会越小。

  张鸿:现在小城市基本上已经没有门槛。

  李楯:对,所以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政府管理要改变思路,我们总觉得,比如说大城市拥挤,会有很多社会问题,会不会有很多不好处理问题,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政府改变一种思路,做好服务的话,我想这些问题不是不可能解决,但如果我们持续一种旧思路的话,恐怕有些城市就要跟不上中央的步伐了。

  主持人:对,我们刚才看到短片中其实提到,我们现在深圳、上海,北京这样一些超千万人口的城市,已经其实在,不光是居住证的探索,其实在往前进一步推进,还有积分落户的一些探索,那其实我就想设想一下,从暂住证到居住证,接下来从居住证是不是我们将来有可能实现就地落户?

  张鸿:当然我们的理想是,人是可以自由流动的,不光是从农村到城市,还是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是完全可以自由流动的,我们看到现在已经31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开始试行居住证的制度。但这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也发现有一些需要改进的东西,比如说刚才李老师强调了,说我们过去的一些思路是限制,其实无论是暂住证,还是过去的户口本,还是城乡的这样一些无记名的时候,城乡开始割裂,它其实都是限制你的人的流动,那改革开放其实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让人可以自由的流动,或者是各种市场要素都开始自由的选择,自由的来搭配,这个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们的经济会更蓬勃的发展,但是如果说我们居住证按省,各省分别试点的话,其实它带来,现在试点过程已经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接下来我们怎么来一个统筹安排的问题,就是我想到这个城市来,我已经达到了比如说你的积分落户,不管是居住证的什么这条件,我马上就要享受你的均等的公共服务了,这个时候我看中了另外一个城市,然后它能不能兼容?这个我们必须得。

  李楯:怎么样让社会更活起来。

  张鸿:对,你还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当然从纵向上来看,我们看这个城市的对待外来人口的政策是一点一点在进步,但是我们横向上,是不是割裂,还要给它怎么想法让他更自由的能够劳动力流动,我们知道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当然带来经济的好处那是不言而喻的。

  李楯:人要流动最起码的一种居住,我到什么地方我能住下来,不管是买房子还是租房子。第二就是我的孩子上学,因为有家庭才能安定,我的孩子上学,我的家人看病,有更好的服务,有更灵活的政策,市场经济就要流动,人财物都要流动,使它流动好了,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整个内需起来了,你的发展的后劲才大。

  张鸿:刚才李老师说的第一种就是农民怎么进城的问题,你怎么能留住农民,让他愿意进城,然后进城以后能够安居乐业,这个是,无论是有没有这个证,你想办法,让他能够享受你的所有的公共服务,这样的话,他才能乐业。就自由流动,他会带来人的这样的一个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我刚才说人是财富,那人同样可以创造财富,就是有自由流动这样权力的人,他创造财富可能会更多,因为他可能比如说,他就不需要有其他的考量了,我就可以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包括家庭、孩子等等这些考量,坦率地说,从今天我还有这样的一些顾虑,比如说我从这个城市是不是能轻松的到另外一个城市去,甚至包括养老等等这些是不是能够完整地转移接续,如果有这样的话,那我觉得各个城市它都应该是释放出更多的财富的力量,因为人他就是我们创造经济的最核心的因素,对。

  主持人:所以就是人活起来了,这个经济可能也就活起来了。

  李楯:其实我讲很简单一点,就是一个人能够安居乐业了,能够选择,可以在这生活,可以在那生活,可以自己选择了,他的消费就必然会提升,他的消费提升,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大国,出口,国家大工程和内需来说,更多的要靠内需来拉动,内需拉动得多了,对整个国家,对经济有价值,对一个一个人的满意度,对他们的幸福,对他们能更好的活着,就是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主持人:所以我们说从暂住证到居住证,真的不仅仅就是一字之差那么简单,它不但能为我们2亿多人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更能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稍候回来,我们接着聊。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央视财经评论》,从暂到居一字之差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生活上的变迁,也将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来提供保障,我们接下来再来看一个短片。

  解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日前表示,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但目前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只能到城市打工、经商、就业,不容易在城镇落户,这种模式也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问题更加突出。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因为农民工相当多的一部分干到40岁左右就离开城市,因为他不能在城市定居,他就离开回到原籍了。这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每一个农民工他的一生的劳动年龄时间比在城市的就业人口少了接近20年,农业是劳动生产率,从高生产率部门流回到低生产率部门,这是经济发展的大碍。

  解说:杨伟民表示,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就在于要加速提高户籍城镇化率,让外来务工人员从现行的只就业不落户变成真正和城市居民融入到一起,下一步,中央层面将实行户籍城镇化率与地方“双挂钩”,激励地方政府。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显示,我国流动人口的居留稳定性增强,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相关政策层面的推进一直在持续。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2014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5年12月12日,《居住证暂行条例》公布,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主持人:我们刚才看到杨伟民说,现在重点要提高户籍的城镇化率,那我们当未来如果居住证的制度全面实施之后,户籍城镇化率您觉得未来能提高多少,提高之后,对于我们经济是不是能激发更多的潜力和活力?

  李楯:我觉得会提高,但提高之后,如果要解决对经济的有更好的正面的影响的话,那会有另一个问题,就如果你让农民得到了城镇户口,而失去了土地,又没有得到城镇的社会保障的话,那样你的经济发展就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更好的情况,我总觉得民生第一,由民生这个问题,由住房、教育、医疗这样一些问题提供了条件之后,那么配套解决户籍的改革,这样才能真正的发生真正的作用,而且我们不要形成在一个开放的中国有封闭的城市,城乡封闭,或者在一个开放的中国中有城与城之间的封闭,这都不是好事,我们市场经济需要一个畅通的流通。那么恰恰是面对这种畅通的流通,政府的一个个部门能不能协同行动,能不能有新的管理的思维,能不能有更良好的制度,我觉得这是关键的,现在在有些城市还是有阻力的。

  张鸿:那我们说完了理念,说具体的形式的话,就是我们其实还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取消所有的……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12月14日 22:5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国务院12日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展现出一幅以常住人口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改革“路线图”。《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同时还为居住证持有人列出了六大基本公共服务和七项便利。针对不同规模的城镇、城市的居住证持有人落户条件,条例分别进行了详细规定。(《央视财经评论》 20151214 居住证:人的城镇化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