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 20140217 钱都去哪儿了?

来源:央视网2014年02月17日 22:49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日前,央行公布了2014年1月的金融统计数据,在这份数据当中,有一些数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32万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了近4年来的最高水平,而1月的存款大幅减少了9402亿元。贷款激增,存款减少,钱都流向了什么地方?老百姓把存在银行当中的存款搬家了,会不会让自己的钱更加增值?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特约评论员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1月,金融数据出炉,存款流失超9000亿;融资规模创单月历史新高;如何解读数据背后的经济形势?央行后续动向如何判断?

  央行近日公布了2014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2.58万亿元,刷新单月规模的历史新高,1.32万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了近4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月份,存款大幅减少9402亿元,同比减少了2.05万亿元,其中,1月住户存款增加1.8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4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543亿元,这种现象的出现,不禁让人想问,存款都去哪里了?

  从去年开始,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不少人理财、支付的习惯。从“余额宝”到“理财通”,从“零钱宝”到“百赚利滚利”。目前市面上的互联网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在6.2%-6.6%之间,是银行活期储蓄的十八到十九倍。

  2月14日,余额宝推出了两款保险理财产品,均为预期年化收益率7%的一年期保本保底万能险,预约金额达到了惊人的四万亿元。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已经开始从活期存款延伸至对定期存款的争夺,这意味着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存款保卫战,将从活期存款“平面战”升级到全方位的“立体储蓄战”。

  曹远征:贷款激增在意料之中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应该说在意料当中,因为一般是年初都是贷款激增的时候,它并不代表全年贷款会有多少,但是1月份都是贷款激增的时候,因为对银行来说,只有放得早然后全年才能收到息,早获利,所以这是一个元素;第二,确实今年还有一些新的元素,比如说出口在变化,那么意味着贸易融资这种贷款就会增加;第三,随着金融业竞争激烈,那么现在是对中小企业的放款也都开始在增加,这恰恰是银行服务质量改善的一个标志,那么这都是说明今年贷款有一个超出往年的好。

  银行一般说都要管理资产,安排有一个管理,但是通常规律上来说,他年初放款的冲动比较大。国外为什么感到有意外?因为过去中国经济下行,是投资可能在下行,那么贷款增加,那么如果说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比如说是正常投资在恢复,经济会在变好;那么还有一种表现,可能产能在过剩。换言之,现在的新增贷款只是把过去的贷款进行一个展期,并不意味着经济实际的好转,这种担心也是有的,其实我们看这两方面现象都有,它说明中国经济正在一个转型时期。

  刘戈:很多投资机构和银行已经对下一步的信贷做了保守的估计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注意到了看了一些外媒,还有一些国外的银行家、首席经济学家等等发表一些看法,表达吃惊的比较多。按照大家已经形成的看法,说中国经济现在相对而言,它的货币政策总体来说,有一定的紧张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这些投资机构、银行已经对下一步的信贷做了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

  现在数字一出来以后,还是有很多,尤其是外媒,我觉得他们可能对于整个的信贷和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乃至最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关注的还是比较多;反倒是我觉得国内的媒体,大家比较关注的还是存款为什么少了。也就是说,更多的关注在微观层面,而对于国际上的这些银行,这些机构来说,他们更关注这和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刘戈:互联网金融仅仅半年时间风生水起 银行难以再掉以轻心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过年的时候,我抢了微信红包,抢到以后我看,还要跟银行卡绑定什么的,我就放弃了,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活动,它通过一个游戏,让你和互联网金融发生关联。当你头一次用了以后,相当于你完成了一个教程,你上了个课,在这之后你用互联网,用微信来进行支付,来刷卡,或者进行这样一些的金融活动,那么这个门槛可能就让你跨过去了,而一旦跨过这个门槛的话,就会形成习惯。

  仅仅在半年之前,可能银行业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估计有点掉以轻心了。在今年下半年,百度发行了10亿元的理财产品,4个小时被抢购一空,当时大家就是在惊叹。那么结果在上周末的时候,阿里巴巴在发行它的一个保险理财产品,3分钟,8.8亿抢完了。仅仅半年的时间,就是在4个小时的时候大家已经在惊叹,那么现在就是一笔理财产品的话,在3分钟之内就发完了,那它这样的一个趋势,那么原来觉得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兴风作浪的这些银行的从业者们,可能现在也不敢再掉以轻心了。

  曹远征:过去百分之百的存款都属于银行 现在在发生变化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对贷款的增长不太意外,但是存款下降确实有点意外,下降如此之大让我觉得很意外。确实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互联网金融应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不仅仅说是它降低了门槛,更重要它方便了客户,这对传统银行确实带来一个很大的冲击。这个冲击的一个表现,就是我的存款开始下去了,大家知道存款对银行来说非常重要,它是可贷资金的来源,同时它也是流动性的来源,存款下降,贷款上升,这就意味着今后的经营上需要有新的更多的安排。这是这几年金融上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它发现转型就迫在眉睫。这已经是革命性的变化,过去百分之百的存款都是银行的。

  现在用户的风险偏好在发生变化。过去对银行来说,它最重要就是存款,活期,定期的,构成百分之百,但是第一位现在是购买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它就说是居民的风险偏好发生变化,换言之,他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获得更高的收益,这是金融,包括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深刻的群众基础。

  刘戈:银行正被里外夹攻 水库功能被慢慢削弱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过去银行就相当于一个水库,山里面有多少条沟,多少条涧,最后那个水先要流到水库里面,然后水库再给下游来分,你多少钱,他多少钱。现在好像这个水库的作用在越来越降低,除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另外,其它的各种机构,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还有各种第三方理财等等,现在在大街上,甚至我们在菜市场旁边,看到穿着西装领带的非常精神的姑娘、小伙已经开始在推销理财产品。那么这样的一种竞争力也是在削减银行过去水库的功能,所以是里外夹攻。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日子可能真的得重新盘算,到底今后你的来源是什么?那么很多金融机构对于中国银行业的今后盈利的模式,过去我们觉得利差是它最主要的利润来源,那么下一步可能利差吃的可能会越来越少了。

  曹远征:金融脱媒渐近 银行必须根据变化转型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第一是要学习,这个学习是个理念的变化,还不是过去银行是生产出成品,标准的然后卖给你。那么现在互联网金融最重视它自己生成的,市场需要的,然后他自己生成,满足它,那么这是个革命的挑战,这就要求银行本身的流程要发生一些变化;第二,技术方面也确实有很大的变化,过去银行的是物理网点,靠人在那提供服务,人家现在机器,这个成本就很低了。这对我们金融业带来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比如说现在大家叫普惠金融,那普惠金融是不是我一定在村子里开个网点?但是我们弄个手机,你的金融服务就能满足。

  其实在非洲也有这种情况,非洲有很多地方比较落后,可能办物理网点都很困难,但是他有个手机就可以把金融覆盖,那么这是经营模式的一种变化;当然,更重要的银行是提供金融服务的,那么本身是要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学习、进行,也把自己的网络办得更好,这才能形成一个充分竞争的局面。

  其实很重要一个概念,我们叫金融脱媒,它实际上是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一个转型,过去银行是什么?是一个中介,刘戈讲的很形象的例子就是水库,是你小河的水流到大水库,大水库然后再给你贷给可贷的人身上,是通过间接,通过水库来调节,那么它现在变成直接融资,就变成各个小沟小渠都是通的,它成个弥漫式的了,这叫直接融资了。其实理财产品的发展是个直接融资,我们的风险偏好也出现变化,银行业一定要根据这样一个变化转型,要提供直接融资的服务。

  曹远征:如果钱真正进入了实体经济 准备金率下调的可能性很大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2014年,中国经济面临一个新的形势。一方面今年是改革的元年,特别是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中间,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那么意味着政府要退出市场,而过去中国是投资驱动型经济,而投资的主体很多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靠负债然后来进行投资的,那么地方政府现在如果退出市场,投资会不会下去?这是经济下行很重要的压力。

  另一方面,有一些好的因素,比如说现在外部环境正在变好。美,欧,日的经济正在复苏之中,这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像欧美,一般占中国出口份额百分之三十几,那么它变好,出口在增加。现在人们讨论的问题是,出口变好跟投资下降谁跑得更快?如果互相能抵消,经济是平的,如果抵消不了,比如说投资下行速度更快,那么很可能是经济下行压力更大一些。那么贷款恰恰在这里面起到很重要的因素,除了一部分贸易融资支持出口这样的贷款以外,很可能它是不会变成投资,这是海外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如果贷款增长,特别是投资的增长,那么投资下行速度不是很快,经济就不会下行很快。

  对于放松货币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一种预期,不会改变,反而加强了这种预期。为什么有这种预期,而且这种预期为什么又迟迟不能兑现?这个钱究竟是进了实体经济,还是在钱生钱在外头转?如果在外头转,显然是它应该是加强控制,而不应该是放松的。但如果进入实体,真是在金融振兴上,那么很可能要相应的做某种调整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加起来大家看,如果存款在下降,贷款在上升,那么一定意味着流动性偏紧,而央行作为一个最后的贷款人,流动性补充是他的责任,那么补充流动性的一个方式就是说能不能把准备金率下调一部分,然后流动性会变好,银行的可贷资金会更多,更能支持贷款的发展。当然,这个判断也必须依赖于那个钱是不是真正进入了实体经济。

  刘戈:今天钱流动的方式和流动的频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钱流动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动的频率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这个钱究竟流到哪儿?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也就是说,这些钱到最后,比如说流到了制造业,流到了很多实体经济里面,那它在这之后一定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以小搏大,然后整个的把我们经济的活力进一步激发起来。

  如果这些钱通过更多的流动,最后都又进入到房地产市场里面,我现在看到的,无论是信托,还是小额贷款,或者是其它的各种金融形式,还是针对于房地产领域里的文章做得多,包括我们很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那么最后的投资目标到底是什么?那么我们只有看清楚这些,就是包括我们的银行,影子银行,以及各种的半明半暗的,以及所有的这些,最后这个钱真正它流到了什么地方?钱真正去了哪儿?那么我们才能判定这种流动到底是健康的多,还是有隐患的多。

  连平:央行可能会在必要的时候适度下调一到二次准备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今年通胀的运行还会是相对比较平稳,货币政策可能更多的一个重心还会放在稳增长,防控风险。从防控风险来看主要的目标是中长期,控制杠杆率的进一步的上升,防止局部的一些泡沫演变成为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需要货币政策适当的收紧。但同时,稳增长又需要货币政策能够维持在一个能够保持经济增长适度的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的状况,所以这两者之间需要协调好,这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来说是一个挑战。在未来,可能在流动性问题上应该会比较灵活,会运用各种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比如说逆回购等等这些具体的针对性的这些举措,使得流动性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正常的水平。但同时,考虑到中长期流动性变化,也不排除必要的时候会适度的下调一到二次准备金的这种可能性。

  (《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4年02月17日 22:4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日前,央行公布了2014年1月的金融统计数据,在这份数据当中,有一些数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32万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了近4年来的最高水平,而1月的存款大幅减少了9402亿元。贷款激增,存款减少,钱都流向了什么地方?老百姓把存在银行当中的存款搬家了,会不会让自己的钱更加增值?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特约评论员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 20140217 钱都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