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 20160229 多地楼市人气爆棚 烫手?出手?

来源:央视网2016年02月29日 23:42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评君说楼市: 亲,2016我们去北上广买房吗?

股市跌跌不休,油价触及“地板”,信贷用不完,2016年到底投资什么?经济低迷对一些投资者的投资选择来说的确是个难题。但是,央评君注意到,春节刚过,上海市民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即便凌晨三四点就起来排队,即便没有厨房,即便鱼肉变咸菜,即便连首付款都是借的,即便。。。。。。2016,都要买房,为了房子,拼了!理由就是,上海的房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数据显示,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连续两个月突破4万大关,去年6月的一套房现在涨了500万,涨了百分之七八十。

 

在北京,央评君也知道,许多小区的房价,从春节前的中介报价4万每平,现在一跃报到了7万每平米!掐指一算,在这样的价格下,想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得要个30年吧。(哭泣)尽管许多一线城市的监管者们都明确表态要遏制房价的快速上涨,但是这市场却依旧“反其道而行之”,用优雅的“三连跳”跳出了“涨涨涨”的完美曲线。

“今年不买明年你就买不起”,“买一套房能少奋斗30年”,在这些惊悚的口号下,咱们到底买还是不买?到底是什么因素支持着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这样的烫手背后,会不会有潜在的忧患呢?昨晚(2月29日)央评现场,央评君邀请到了财经评论员陈建明、张鸿、姜英秋,他们这样评价烫手的楼市。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陈建明(财经评论员):五年调控 一线楼市新房库存趋紧

从2010年到2015年,全国性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在下降,而一线二线城市房屋市场需求量仍大,导致相对库存的趋紧,很多老百姓绷不住了,恐慌性入市。

张鸿(财经评论员):“一夜暴富”心态引爆楼市

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包括税费减免、首付下降,其实是为了三四线城市能把房子卖掉。但是一线城市发现了这样一个机会,说要救市了。我们回忆起股市在牛市的时候,在所有的人都盲目进去的时候,传来的全都是财富的故事,大妈一夜暴富,大爷一夜开宝马等。现在房子也是一样,当这种时候,很多人就一定追涨了。

姜英秋(财经评论员):买卖举动与房价上涨正相关引爆楼市

你看好房价,你去买,你的买入举动本身又助推这个房价向下一个价位进发。如果房价上涨之后,反过来就证明你当初的判断和买入都是正确的。大家都这样正反馈的话,即便在供需关系没有变化情况下,楼市的走势也会出现一种自我强化,它会不停的一轮又一轮的上涨。

 

警惕!上海外来人口数量20年来首现下降 或影响未来房屋供求关系 
 
姜英秋同时还观察到,从2006年到2013年之间,上海平均新增的外来人口每年平均都在30万左右,2014年上海的外来人口只增加了6万,从30万降到6万,2015年上海的外来人口减少14万,也就是20年来上海总人口和外来人口第一次减少。从人口角度看,这个因素标志着上海的总人口和外来人口出现一个拐点。虽然上海规定有三年社保才能买房,三年之后才能产生影响,但是它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点产生影响。

 

开发商“饥渴营销”营造“日光盘”假象

姜英秋表示,所谓的营造,就是你只有一百套房子,如果有一百个顾客来买房看房就可以了,但他不开盘,他要等到两千个顾客一起来抢这一百套房,一定会出现日光盘

姜老师的观察很细致,很有见地,央评君佩服!同时,央评君也认为,房价如此飞涨,肯定不利于培育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最具经济活力的一线城市,年轻人的房价收入比不断攀升,房价必然会成为阻碍人才进入一线城市的高门槛,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来会不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呢?另外,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依然很艰难的背景下,一线城市巨大的“虹吸效应”使资金过度集中,肯定会透支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

楼市太烫手!上海、南京急给“高烧”楼市降温

28日上海住建委表示,将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支持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南京:①一次性供应量少于3万平方米或领不到销许,遏制“捂盘惜售”行为②加大土地供应向高地价“说不”,溢价率超45%调竞价方式③维护买房人的知情权。

 

央评君说社保:社保费率调整 如何得民心?

拿过公司工资单的朋友是不是都注意到,在工资单的某些栏里,你总是被扣掉了叫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如此称呼的款项。初入职场的央评君在第一次拿到工资单时甚是疑惑:这些是啥?为啥要扣这么多钱?这些钱会拿来干吗?过了将近大半年,在前辈的指导下,央评君才知道,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在内的这些险种,被我们国家统一称为社保,是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安全,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呢。

就在最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在一个论坛上建议,将企业养老保险费率从20%降到10%,同时划拨资产来弥补降费造成的基金缺口。而去年年底,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也表示,现在企业面临很艰难的局面,减轻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帮助企业跨过这个坎儿,应该是一个关键的举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最近也刊登文章指出,我国社保制度面临长期基金收支平衡风险,需要保持一定的费率水平,就养老保险基金而言,受到历史债务人口老龄化统筹层次较低,以及民众对基本养老金水平期待的影响,基金支撑未来养老保险支出已面临很大压力,与此同时对基金收支情况良好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今年费率相继调低。

这一会儿扣,一会儿降,到底怎么了?哪里出了问题?降低社保费率会对我们自己有什么影响?昨晚(2月29日),央评现场,央评君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钧以及财经评论员张鸿,听他们如何评说。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唐钧(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小微企业社保负担重 降低费率势在必行


我们的经济有点困难,现在小微企业在社保的负担也太重了,降低社保率这个考虑是有道理的。但是其实交出去的钱,从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从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是从社保基金来说,拿到的钱并不太多,因为很多人都选择弃保了,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张鸿(财经评论员):社保改革恰逢其时

不管是从供给侧改革还是从其他的角度,就现在面临的经济形势,一方面我们要保证钱真正能到小微企业那里去;另一方面还要节流,减少一点负担。今天很多企业盯上了养老保险,因为养老保险企业交20%,是社保里面最大的头,这个最大的头怎么啃,我觉得现在肯定是恰逢其时。但最大的问题是降了后我们拿得也少了,退休之后怎么办?

 

在央评君看来,一边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难以支付较高的社保,另一方面是降低社保费率后员工今后养老红利被削减。另外,不同省市,节余不同,这种种个人与企业,家庭与国家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社保费率降不降,怎么降,降多少都成为了必须探讨的话题。

杨燕绥(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调整制度结构  减轻企业负担

现在说社会保障费率高,主要是养老保险费率太高,企业现在缴费20%,德国只有9.7%。德国当时主要考虑国有企业,没考虑中小企业。还有个人缴费8%,如果个人积累的话就不觉得费率高。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我们确实需要很好调整制度结构,保基本到底是多少,然后减轻企业负担;第二要调参数精算平衡,最后一定要五险一金统一征收统一管理。

 


广东试水社保费率调整

 

唐钧(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失业保险费率从2%降至1%

广州今天有一个发布,就是说他们是减少了失业保险的费率,从2%减到1%了, 那么减少来以后,1%是这么分摊的,就是单位交80%,个人交20%,那么像1%一个是0.8%一个是0.2%,那么这样来讲一年可以少交1.65个亿,对小企业来讲减负减得还是可观的。另外。广东农民工多,失业保险的钱会比较多,因为失业保险有一个规定,你一定要在一个企业一个地方要连续缴费一年以上才可以申请失业保险,但是农民工一般干不了多长时间,几个月他回家了。

 

 

 

央评君注意到,按照目前我国社保政策的相关规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累计,企业承担30%左右,个人缴费11%左右,整体社保费率超过40%。

简单算个账,假如企业发给你的工资是月薪10000元,企业每个月至少要为你支出13000元,多出来的3000元用于缴纳社保。而在欧洲一些老龄化程度超过中国的国家,养老保险的费率一般也只在工资总额的20%以下,中国的费率达到了28%(个人8%+企业20%)。社保费率调整,以及怎样在调整过程中兼顾企业和百姓养老的双重诉求,既给企业减负,也不影响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才是费率调整的方向呢。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2月29日 23:4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月29日晚间,央行突然宣布降准,自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带来的流动性会刺激股市和楼市,对其他行业也有较大影响。从去年到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的旨在去库存,但由于一线城市资源集中,而房源有限,需求巨大,人口持续流入,所以政策无形之中也刺激到一线城市的楼市出现上涨。一线城市楼市火爆、价格上涨并不是决策层希望看到的结果。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因地制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央视财经评论》 20160229 多地楼市人气爆棚 烫手?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