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 20160607 农地再“松绑” 盘活多大资产?

来源:央视网2016年06月07日 23:36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话题一:部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抵押贷款啦!

银监会、国土资源部前两天联合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工作。

《办法》明确,在北京大兴等试点地区,对符合规划、用途管制、依法取得的前提下,以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入市和具备入市条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办理抵押贷款。

一石激起千层浪,15个地方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银监会、国土资源部发出新政,对适用土地、有效期限作出明确,惠农利民将给农业发展带来哪些新活力?

昨晚(6月7日)央评演播室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主持人张琳,一起评论,《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什么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哪些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抵押贷款?

1、在我国农村,土地有哪几种分类,什么是经营性用地?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农用地和非农建设用地各有用途

泛泛来讲,农村有两块地,一个是农用地,一个非农建设用地。非农建设用地,我们又把它作为分成两块,一个是宅基地,另外一个就像刚才讲的经营性建设用地,也是很多地方是没有的,应该是过去的办乡镇企业这些地方,然后一些地方,一般在城市的郊区这些地方会有,很多边缘的地区是没有的,所以泛泛来讲,我们国家这一次改革,三块地的文件都出来了,一个是农地的抵押,经营权的抵押,另外一个宅基地的抵押,另外一个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抵押。

2、《办法》为何现在才出台?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农地增值是复杂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为什么现在才出来,我想可能整个是农村土地是特别重要的一块资产,这一块资产怎么给农民带来收益,一方面它很重要,另外一方面又很谨慎,这个土地一旦弄不好,把它再回来就太难了,所以我想可能整个文件也是经过很多的讨论,才最终颁布的。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员):农地抵押增值施行试点是为了更好的规避风险

我看这个文件主要是银监会在主导的,所以里面大量的条款都是如何保证银行在借贷的过程当中不发生风险,所以里面大部分的条款都是这样的规定,我觉得可能制定这样一条条的规定,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这些试点的地方,已经一年多了,2015年的年初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试点,但是这个细则到现在总算是出来了。

3、那为什么之前经营性建设用地不能用来贷款?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农地也可以抵押贷款是盘活农村经济的驱动器

城市的土地都是可以抵押的,农村的土地,我们物权法的规定是不能的,所以现在整个是人大授权,在这些试点区就不再执行这些法律了,你可以进行试点,我想可能这也是一个认识观念的突破,原来不想做的主要是想农村的土地因为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风险,因为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可能生存的问题就会出现,现在如果在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机制设计下,让农村经济能有输血的功能,又能够盘活经济,所以它一个逐步的推进,我想这也是一个认识观念的变化。

4、农地“松绑”最终收益归谁?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员):经营性用地能抵押有利集体收益

一亩地,你如果要是种地,现在500块钱、800块钱,这就算非常高了,但是你这一亩地,如果要是说经商建的是工厂,它产生的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一部分,如果要是它可以作为抵押贷款,它就会增值,增值这一部分,当然集体这面也会有一些受益,对于这些原来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经营的这些集体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守着一大堆的财产,但是这个财产他们需要用钱的时候很难得到贷款。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改革过程,一定要让农民受益

城市的建设用地和农村的建设用地以后应该是同权同利同价,从这个方向来讲,实际上对整个农村的,要真正做到这样,对整个国家的农村经济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作用,我们知道现在一个征地制度,把农村的土地变为城市土地,财富主要是到城市去了,所以如果来说农村可以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抵押贷款之后,真正的能够入市之后,长远来讲,对我们的农村经济是一个很大的激励,所以这个政策应该是一个慢慢的推进过程。

郑风田认为,不管怎么改革,始终会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改革过程当中,一定不能让农民的利益受损。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今年看点都有啥?

一年一度,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大幕又拉开了。

6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发表题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重要讲话,强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应该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勇于担当,朝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奋力前行。

在这次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投资协定、简称BIT谈判能否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今天的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中美之间的这一重头谈判,取得了新进展。

中美BIT谈判已经进行了八年多,双方已经交换过二轮负面清单,但目前双方在负面清单上还有分歧。两国在货物贸易方面谈判进展比较顺利,而在军工、媒体产业、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一年一度,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大幕拉开,今年双方主要谈什么?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贸合作如何实现互惠互利?又将对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利好?焦点再起,我国钢铁贸易遭遇“337调查”,双方如何管控分歧?

昨晚(6月7日)央评演播室邀请到了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为大家评论今年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1、今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焦点是什么?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关健词:经贸、负面清单、双边投资协议、337调查、钢铁是对话重点

我想中美的经济对话它的最关键的焦点就是第一个就是经贸,然后就是负面清单,然后就是双边投资协议,然后就是337调查和钢铁。

2、中美双边的投资协定已经历24轮谈判,双方共识越来越多!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会秘书长):谈判越来越小

我觉得谈判的周期并不长,我们知道中美谈判是2008年开始,但是美国就要求在2009年要求暂停了谈判,那么暂停以后美国要求重启和中美的BIT谈判,应该讲是2012年的5月份,因此2012年的5月到2016年我们四年的谈判,能够使双方的谈判的分歧越来越小,双方对双方投资的这种利益的认知越来越大,应该这么讲,我们中国人经常会讲黎明前的黑暗。

上个月我在美国在华盛顿,和美国的工商界和美国的前高官我们进行了对话,在对话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美国的工商界最关心的是美国的BIT就双边投资协定,因为我们知道双边投资协定对中美都是一个利益攸关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3、对于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国的媒体有何评论?

陈一佳(路透社财经评论员):美国主流媒体纷纷客观评论,对中美贸易合作前景充满期待

美国的媒体对于这一次在北京进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非常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次中美对话是奥巴马总统在任期间的最后一次,那考虑这样大的政治背景,美国的媒体们也在讨论,这一次美方在策略上一些特色或者说不同,CNBC就有一篇报告,他是认为由于这一次的对话是奥巴马政府的最后一次,因此在美方方面一方面是有压力也有动力,希望在更多的领域是能够和中方达成共识的,因为可以给本届政府增加更多的一些政绩,所以在这一次的对话中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讨一些可能比较容易达到共识的领域去进行推动,而相反可能会减少一些时间去在一些较为敏感上进行周旋,另外因为类似的原因华尔街日报则是认为可能这一届的奥巴马政府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再去推动一些大的议题,可能有很多大的话题会留给下一任总统去进行解决或者推动,而这些问题上新总统的态度可能也会帮助树立新总统在外交方面的一些政策,和他们长远的规划,另外在具体的议题当中很多的美国媒体是提到,过去大家非常关注的人民币的话题,似乎在这一次对话当中不再是关注的大的焦点,一方面是注意到最近人民币对于美元的比价起来比较稳定,另外就是最新公布的来自于财政部的一个半年报告当中,并没有太多的去提及人民币的问题,另外彭博通讯社一篇文章也是表示在这次对话之前采访了美国财长(雅各布卢,他对于人民币的态度现在应该说比较正面的。

当然在其他议题当中可能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这次对话上就是中国方面产能过剩的问题,那美方是认为是由于中国方面的产能过剩造成了国际市场当中像钢材以及铝等产品的价格受到了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也是牵连到美国企业自身的一些利益,不过美国媒体也是注意到就是中国政府在去产能问题上还是在做很大的努力的,金融时报的一个报道就在说美国各界其实非常关注就是中国在去产能问题上有哪一些举措,这些举措又有一些些什么样的成果,那除此之外这个华尔街日报还有分歧就是认为现在美方其实最关心的是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机会,而中方其实关心的如何能够刺激本身国内的内需,也就是说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机会是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都非陈看中的利益,而美国现在最大的一个诉求就是希望看到中国能够进一步的开放市场,降低投资的门槛,而我们路透的一份报道也在说,就是说这样一个话题不光是美方这一次对话上的大的诉求,也将会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和中美贸易当中一个关心的大议题,不过主流媒体并不认为中美的贸易和双边关系,会因为这一次的对话有太大的一些改变。

4、BIT谈判今年能否最终签署?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学术为了会秘书长):前景可期,能否最终签署对中美双方来说都是意志的考验

实际上双方谈判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对美国来讲确实奥巴马执政的时间不长了,也就是他们希望能够在奥巴马结束他的任期之内,希望BIT谈判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那么中国也是非常希望通过BIT的谈判给中国的企业能够赢得非常好的通过协议,使双方的双向投资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那么这个时候双方就会看谁未来能达成这个谈判,能够更好的达成一个双方双赢的结果,这个时候是一个意志的考验。

因此这个方面双方必须要找到一个共同的利益点。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6月07日 23:3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15个地方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水,农村土地再“松绑” ,专家解析该办法已经试行1年,该政策出台为农村经济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盘活农民的财产性资产,增加农民收入;2、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大幕拉开,专家解析,中美双边投资协议、中国钢铁等问题将成为焦点。 (《央视财经评论》 20160607 农地再“松绑” 盘活多大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