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官员财产公开,箭在弦上?(20130130)

来源:央视网2013年01月30日 23:01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近期,随着众多的房姐、房妹、房叔、房爷,拥有多套房的现象被公之于众,财产公开的话题摆在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在最近各地召开的两会上,有不少地方官员明确表态,愿意公开自己的财产。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也有不同的声音,反对公开官员财产。那么官员的财产,到底应不应该公开?怎么公开?向谁公开?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张鸿共同评论。
      官员财产公开如箭在弦。公开应该从谁做起?公开应该向谁公开?
      近期在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之下,官员财产公开似乎已经是箭在弦上。逐步实现有限公开,最终过渡到无限公开,从区域试点到全国推行,这是阿勒泰地区纪委书记吴伟平在全国率先推出官员财产公示时的决心。
      去年九月现任纪委书记杨振海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只进行官员财产申报,不再公示”。2009年综合阿勒泰和浙江慈溪的公示经验,湖南省浏阳市将准备提拔的官员工资收入,及大综财产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进行公示。曾被称为官员财产公示最彻底模式。但从去年开始,年度财产申报具备较低,据了解浏阳公布的财产信息,缺乏权威合适,事后也没有机制监管官员财产增加的合法性,最终黯然收场。
      官员财产申报反反复复推进艰难,作为监督主体群众又怎么看?
      市民:这还用讨论,百分之百应该公开。
      市民:(财产)公开也不一定,说他的实际财产。
      市民:主要是保证政府官员的廉政、清洁。保证我们大家,对他们行政作为都有知情权。
     今日,中纪委召开的全体会议明确要求,今年要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并开展抽查核实工作,新一轮官员财产申报的大幕已经拉开,这一次的尝试,能否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问号期待解答。
      张鸿:隐私和公开当中一定有一道线来划分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这里面更多的道理是官员的道理,但社会民众普遍认为,你应该公开。但是官员有自己的理念上的差异,很多官员会认为说,我不是你的奴隶,凭什么让我公开?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执政理念下,你不是我的奴隶,但是你是我的管家,我很多重要的事,比如花钱的事,这么重要的事委托给你,所以我就要用一些办法了解你财富的来源。当然这不是隐私,你提到了隐私,隐私就是技术的屏障,隐私和公开当中一定是有一道线,这个线应该画在哪?比如你的财产,你财产的来源,你的家人,你的直系亲属,女儿、儿子、还有自己的妻子,这个是不是应该在公开的范围里,我认为应该是。当然你也可以探讨哪些就是我的隐私,我不应该公开,但它是一个技术活,是可以探讨的。基本的理念就是,你应该向我公开财产,同时也保证官员有一定的隐私。因为你既然做了我的管家你,就要让渡一些隐私。
      马光远:官员财产公开是大势所趋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特别狭窄,就是财产的公开,那么事实上从一百多年以来,从现代行政讨论官员本身的透明廉洁的历史来看,事实上没有太大的振动。包括有一些人认为老百姓不公开,凭什么我公开?或者等等的这些说辞,事实上是少数的。对于官员财产公开,今天我看到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是什么?就是大家在理念上已经基本上接受了,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官员不敢公开的讲我反对。当两会在近期召开的时候,上到政治局常委,下到一般的官员,大家都表示说“如果国家法律要求,如果上面组织上有要求的话,我一定会公开。”我觉得这是一个主流的表态,那么少数的表态中可能会有一些雷人的说法,当然也有一些官员以身作则,比如说广州的政协副秘书长,他直接讲我有多大的一个房子,我愿意自己第一个公开,而且写了一个提案等等。
      这么一个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就是说财产公开本身作为走向廉洁、走向透明、走向现代政治的这么一个方式,这是一个大势所趋。大家从理念上已经认可。现在关键是什么地方?关键就是我们从技术层面怎么来探讨,就是这个边界在什么地方?
      马光远:财产公示制度事实上是对官员的一种保护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从理念上,可以看出,下至老百姓,上至高层,事实上这个认识已经非常统一。关键我们怎么样进行一个顶层设计?具体操作怎么去设计?这是我们需要进行探讨的。说这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这真的是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玩笑话。
      我觉得主要还得靠制度,也就是说你靠个别的官员,然后让官场人认为他用破坏潜规则的手段去推行财产公开的话,我倒觉得有一些情况下,真的会起副作用。因为大家在讨论,最后发现这次讨论总是走上一个不好的方面,造成一个官场的不稳定。
      如果有一个制度,我们以前不是说厅处级干部必须如实的告知家庭情况,叫个人私下报告制度,这个报告制度实际上是财产公示制度的一个前提。这个情况是告知我们的组织部门知道,你有多少套房子,你的老婆是不是在国外,你有几个孩子,孩子在干什么等等,这比财产公示的范围更加广泛一点,这能为我们以后的财产公示制度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比如说现在中纪委就明确提出说“对官员个人事项的报告制度,要进行抽查,那么抽查一旦属实,就意味着你可能承担一定的责任。”
      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整个过程最终离不开一个形成大体的,让大家可以规范的一种制度。现在的个人思想报道制度,填什么东西已经很规范了,一个表格拿来以后,大家都知道怎么填,填真的还是填假的,大家心里都非常的有数。但是到一定程度以后,如果这个东西抽查率达到20%、达到30%,甚至到50%以后,那就等于半公开了。到那个时候,大家肯定认为说,你为什么抽查我?没有抽查他?那还不如大家全部公开,我觉得走到这一步以后,就水到渠成了。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更多的还是探讨,怎么样根据我们的国情,怎么样根据我们现在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来做一个完善的设计?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财产公示制度事实上是对官员的一种保护,而不是说破坏什么样的潜规则。
      张鸿:应该优先提拔已经公示财产的官员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有网友开玩笑说“我叫通知,我来了,我也叫通知,我来了,是不是你就可以公开了?”,他的言外之意其实是,我希望等到一个自上而下的制度。这个制度确实是一个技术活,公布哪些,不应该公布哪些?怎么公布?公布给谁?谁来查?谁可以来监督等等,它是一个制度的安排,但是不意味着在制度没来的时候,我自己可以公开,因为现在已经有一些人说我可以公开。像政协副秘书长他公开了,公开以后被质疑,被谁质疑?被官员质疑。官员说说你一个政协副秘书长才70多平米的房子,怎么可能?那么他就要回应这个质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动。但是我感到有一点寒心的是,他接下来接受广州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很多官员跟我说“我破坏官场的潜规则”,他紧接着说,“我怕什么呢?我已经58岁了,大不了我不干了”。他的决心来自于反正我不想干了。现在我们要建立一个制度是什么?就是我通过过滤,让所有的这些愿意公布财产的人能够更好的干下去,甚至我认为应该更优先的提拔这些已经公示财产的人。
      李成言:公开就要彻底公开 并切断官员外逃和资金资产转移的后路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既然公开一定要在信息的公开上,一步到位,也就是说你不要搞少数人掌握,我们党委常委掌握公开,我们内网可以查到外网查不到。党员能查到,群众查不到,公开就要彻底的,想好你填报的材料,一定是面对大家都可以说清楚的,如果采取一种隐蔽性的公开,那就不叫公开,就失去了他的意义。
      另外,我想现在预防财产公开之后,有一些官员会出现外逃和资金资产转移的现象。三点问题必须提醒:第一在正式开始财产公开之前,所有出国考察,尤其是一些重要岗位上的官员要冻结,就是这个时间,是不能出去的。第二要打击地下钱庄,所有地下钱庄要清洗一遍,要封锁,不然转移资产不可避免。第三要封银行的存款和账户。
      张鸿:官员财产公开要尽快确定时间表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们现在应该赶紧的把这个制度出台,比如说赶紧确定下来时间表或者路线图。比如每年的1月31号,这些官员都应该上报一些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这个事项里包括婚姻、子女等等,也包括财产。这是每年我们都在做的一件事情,从九几年开始一直在做了,那么这个东西是不是有效?如果我只向上填了一个表,拿我们可想而知,这个人填表的时候,他会不会填非法所得?比如说广东的房叔蔡某,他填的时候就只有一套房子,然后儿子有一套房子,但是后来网友揭穿有22套房子。所以他填的时候,他不会按自首心态去填,一定填的是合规的。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假定,所有填过这个的都是好官员,都是经过了申报的好官员。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把填过的这些面向公众张开,告诉公众。为什么要告诉公众?就是要公众去监督,只有监督才能保证我们检验他一个一个,不管摇号也罢,普查也罢,它是我们来检验的一个过程,所以所谓的官员财产公示不是单向的,就是我告知你,我只有一套房子,只有一千块钱存款,不是这样的。它一定是一个双向的。
      马光远:官员财产公开可以逐步实施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我们也不要期待一下子就能公开的多彻底,或者说全部一下子就公开,就目前来讲,整个制度建设还没有跟上。我想向上报告个人事项是第一步,已经有半公开了,起码向组织是公开的。那么这个组织,我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起码是知道你的情况的。那么再下一步,怎么样来公开呢?可以按照一定的级别,比如说哪个级别的行政的一把手也好,或者说哪一个级别的官员都必须公开。公开什么事项?比如说有一些财产公开,因为我们的报告事项,我不倒觉得全部可以公开,有一些涉及人家的子女,涉及到人家的配偶等等,这些情况也许真的是隐私,但是财产本身,作为一个官员,作为廉洁的第一个要求是可以公开的,但这个公开可以逐步的来。
      张鸿:官员的基本信息必须透明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先增量,然后再存量,就是我一定要设计出一个这样的制度安排来。在我看来,因为现在的官员很多信息都不透明,尤其是最近在我们曝出的这些事以后,我觉得我们的财产公示应该往后排一排。先公布的是官员的国籍、官员家属的国籍,官员的户籍,有没有好几个户口?有几个家,有多少子女,有多少套房子?这些是基本信息,如果没有这些基本信息,那个财产公开是海市蜃楼,因为它可能在不同的户名上。必须你这个人先透明,然后你再财产透明。
      马光远:当选官员的前提条件就是公开财产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如果按照一定级别,比如说,你要当选成县长的话,那么你的前提是公开你的财产,如果你不公开的话,那么对不起,你是不符合条件的,这是我们条件之一。当然还有社会监督,因为你向人大代表公开,向社会来公开的。
      (《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30日 23:01

视频简介:本节目主要内容:随着众多房姐、房妹、房叔、房爷拥有多套房的现象被公之于众,财产公开这样一个话题已被摆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官员们也非常地重视。在最近各地召开的两会上,有不少的地方官员则明确的表态,愿意公开自己的财产,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也有不同的声音,反对公开官员财产,那官员的财产到底应不应该公开,如果公开的话,又应该怎么公开,本期节目就此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