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评论》 20151109 IPO再出发,改革还等什么?

来源:央视网2015年11月09日 23:0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主持人(陈伟鸿):欢迎大家收看正在播出的《央视财经评论》。今天股市的表现,也许会让不少的投资者感到非常的意外。其实上个星期五,证监会宣布将重启新股发行,这也是中国股市历史上的第九次的IPO的重启。大家都在关注,这个举措将会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那么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这个悬念是留到了今天。但是跟很多人预料的不一样,我们看到IPO重启的消息,并没有给今天股市带来直接的冲击。今天我们看到沪深股市、创业板它们都纷纷走出了强势的上涨行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小片)

  解说:A股历史上一共有9次重启IPO,A股市场的反应是下跌多,上涨少。1996年、2006年和2014年的在IPO重启后了出现牛市的大幅上涨,其余几次均为下跌,幅度多为10-20%左右。

  从上周三开始,券商股突然发力,持续大涨,牵引上证指数扭转下跌行情,走出了向上攻击的态势。今天,A股的表现延续了这一势头:上证综指今天上涨56.85点,收于3646.88点,涨幅为1.58%。

  在市场人士看来,本次IPO的重启,并非只是新股发行的简单回归,证监会随之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让新股发行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又大大迈进了一步。

  邓舸(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一是针对巨额打新资金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以及部分投资者卖老股打新股问题,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将申购时预先缴款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

  解说:这一系列新规当中,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的改革,受到了格外多的关注,有人更是形象的将之比喻为:“打新改玩货到付款”。这“解放”了大量的申购资金,从证监会给出的数据,更能直观的看到这一影响:2015年6月初25家公司集中发行时,冻结资金峰值最高为5.69万亿元,如取消预缴款,则投资者仅需缴纳申购资金414亿元。

  此外,新规还要求,新股申购应为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真实行为,投资者不得委托证券公司进行新股申购。为约束网上投资者的失信行为,拟建立网上投资者申购约束机制,规定网上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后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6个月内不允许参与新股申购。
 
  上海证券报指出,本轮IPO重启后,市值配售对券商等机构是一个大利好。更重要的是,此次IPO重启中推出的新股发行机制和种种改革举措, 透露出为注册制铺路的政策信号。这意味着,在被A股市场巨幅波动中断了四个月之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重新迈向注册制。

  主持人:在刚才的短片当中,大家听到了这些天来有关于打新股玩法的一个最新的描述叫货到付款,其实我在想这个词在这两天非常火热的双十一的语境当中,真的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刚才大家看到其实我们在IPO重启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很多人都在关注它到底会对今天的股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么我们看到的影响跟我们预料到的之间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到底是因何而起?来,我们今天请到了两位财经评论员是林耘和单仁,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现场分析。林先生关注了今天最后收市的一个表现,您的分析是什么?

  林耘(财经频道评论员):全市场都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上涨,也是这轮反弹以来都是创出新高来,可见市场对这个消息是持一个正面的态度,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情况呢?第一,因为这次新股的一个改革,它迎合了市场的一个判断,就是持有市值继续可以获得认购新股的机会,但是要中了签以后才交钱,那么它带来的一个积极变化就是避免了之前新股在发行前后,资金要入市买股票,然后又要腾资金来参与新股认购这样一个激烈波动。

  另外因为在A股市场上面来讲,多数情况之下认购新股是有利可图,那会有大量的资金囤积在一级市场上面来认购新股,那么就导致股市对实体经济其实是有负面冲击,大量的资金会有空转。那么这次表现的非常好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前期的一系列的政策已经在发挥作用,包括像央行的多次的双降,也包括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来的十三五规划,然后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政策,其实市场已经在逐渐转强,然后这个政策本身和大家的口味,所以就强上加强。

  主持人:货到付款,让大家更有心情去期待着打新股的一个更好的表现,其实在传统意义上说,人们如果要提到IPO重启的话,它对A股的冲击可能是很大的,因为所有的投资者都觉得按照以往的意义来讲,这可能是一个大利空,比如说我们会看到重启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流动资金被占用,它也意味着更多的新股带来的一个抽水的效应,但是今天的表现恰恰没有体现人们原本的这种预测或者是担心。

  单仁(财经频道评论员):没错,因为这次不简单地只是一个IPO的重启,不仅仅是像整个这些资本市场去注入很多的,要抽水的效应,事实上这次是个系统性的改革。这个系统性的改革,包括围绕着整个股票发行的几个方面,包括像举荐人,包括像投资人,包括像募资的这些企业,也包括监管单位,四方之间的关系这次有效的去协调了。

  另外一点关于到对举荐人来说,如果因为你的询价或者你的决策不当,造成了投资人损失,你要去优先需要去赔偿的,这种方式就强化了这些举荐人的责任,你们不要像过去一样的为了去发行很好的价格,为了去融资到得到很好的结果,得到你的佣金,对很多的它的资产本身的真实性,对它数据的真实性不承担应有的责任,所以这次把几个方面全部照顾到了,这个特别好的,就说已经是个一揽子的改革出来,不仅仅说我只恢复它的融资功能。

  主持人:是,除了两位刚才分析的这些情况之外,这次的IPO的重启跟以往相比到底会有什么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呢?新规则的出现,它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们继续来关注。

  (小片)

  解说:我国新股的发行沿用核准制,证监会出于对二级市场影响考虑、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等诸多原因,历史上我国IPO曾经历过9次暂停和重启。
 
  第一次:1994年7月-1994年12月,空窗期:5个月。
 
  第二次:1995年1月-1995年6月,空窗期:5个月。
 
  第三次:1995年7月-1996年1月,空窗期:6个月。
 
  第四次:2001年7月-2001年11月,空窗期:3个月。
 
  第五次:2004年8月-2005年1月,空窗期:5个月。
 
  第六次:2005年5月-2006年6月,空窗期:1年。
 
  第七次:2008年12月-2009年6月,空窗期:8个月。
 
  第八次:2012年10月-2014年1月,空窗期:15个月。
 
  第九次:2015年7月-2015年11月,空窗期:4个月。

  今年7月开始的IPO暂停仅持续4个月,是历史上暂停发行时间最短的一次。那么这会是最后一次吗?

  邓舸(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由于相关规则修订和技术系统改造工作均需要一定准备时间,证监会决定先按现行制度恢复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公司中已经进入缴款程序的10家公司新股发行,预计需要2周左右的准备时间,剩余18家公司也将在年底前分批发行。
 
  解说:而IPO重启带来的另一个重要话题,无疑是也被“暂停”了的注册制改革。

  按照此前的说法,注册制会在今年的9月份推出,最迟也不会超过今年年底。而随着今年股市震荡不断,以及7月IPO的暂停,注册制的话题一度沉寂了下来。

  如今,IPO终于重启了,并且配套出台了五项新举措:除新股申购不再先缴款之外,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也是对普通投资者的一项非常现实的利益保护机制。也就是说,重启IPO后,管理层明显加大了对市场行为、投资者保护、利益共享、入市门槛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从而为注册制的推出创造更好的条件。 

  市场人士认为,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推出了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突出审核重点、完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强化中介机构监管等举措,而这些措施不仅解决了新股发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更是为推进注册制改革铺路。

  主持人:在刚才的短片当中,我们和大家回顾了我们以往的九次暂停,九次重启的历程,那么很多人也会关心,这一次到底会不会是最后一次呢?其实我想随着这次IPO的重启,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自然也被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我们想跟两位探讨的是我们离注册制到底有多远的距离?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中间需要跨越的障碍到底是什么?

  林耘:首先这次依然是个过度版本,这是从6月份股市出了问题以后,把新股停下来,基本功能受到冲击,那么这次做的就是让基本功能恢复上来,但又不能够简单的恢复上来,停一次再上一次应该有些改进、有些突破、有些变化。

  主持人:你觉得是稍微我们喘一口气,我们再出发的感觉,是吗?

  林耘:这次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积极的东西。比如说刚才讲到的货到再交款,要改这步本身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以前为什么做不到?因为用钱来认购,就分出有钱和没钱两波人,有钱的人就可以独享这个机会,普通投资者如果资金不充裕的话,他就貌似有机会,但实际上他得不到这个机会,这是一个原因,为什么说大家要拼钱。

  第二个原因就是钱先认购,再给你中签,他不一样的是这笔巨额的资金,在冻结期间会产生利息,利息是有人要拿走的,所以为什么这一点的改革,它依然是一个利益的重新调整,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二个在注册制到来之前,他确实做了一些尝试,因为注册制的推出,是需要修改《证券法》,《证券法》的修改是需要时间,显然现在还没到那一步,但是他这次做到的就是把小股票定价权给释放出去。另外这次在规则当中,连普通投资者在认购的时候,你如果中签不认购也是要惩罚的,利益和惩罚它是自上而下都给你覆盖到,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挺大的突破,但依然可以认为还没有到终点的一次改革。

  主持人:对,其实这一次的改革会让很多人寄于厚望,有人会寄希望说,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新股发行的规模和速度,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甚至是爆发式的增长,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在关心,这样的改革究竟还会有什么样的一些困难摆在我们的面前,才能够接近我们理想当中的注册制,所以单先生您分析一下有什么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

  单仁:其实从现在的审核制到注册制,这是中国现在发行当中的一个改革的方向。在年初的时候,大家其实已经是非常向往在今年年末能够去落地了,但是因为整个6月份到7月份的这些变化,使的脚步暂时缓了一步,这次其实已经向未来的改革已经跨了大大的一步了。其实审核制和注册制最大的区别是责任问题,现在的审核制是由证监会来负责组织有关的专家来审核有关你的资质,来去替所有的股民、投资人去把握风险,其实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再怎么样做,永远无法去跟那么多家,几百、几千家大家来进行抗衡,所以他不能代替市场,所以今天的这种做法当中,我们刚才讲的这次的IPO的重启,其实把各方责任已经有效在明确了,作为举荐方来说,今天你是一个其中利益的相关方,你同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你作为投资人,你自己去认购也好,你去选择也好,你要承担自己的风险;对想要募资的这些企业来说,你要去进行有效的资讯的精准及时的去公开,使得能够向市场释放精准的信息,这次其实已经慢慢向那一步走了一步了。当然刚才说了,林耘林老师讲的说有关《证券法》需要去调整之外,这次其实已经在悄悄的往注册制往前递进了一步,这是一个好的方向。

  主持人:对,其实我们已经在改革当中,不断的在向前迈进了,在中国经济未来前行的道路上,毫无疑问改革是一个重中之重,也是一个我们发展当中的关健词,就如同资本市场上的改革,我们需要跨越这样或者那样的障碍,在其他的各个领域,其实我们的改革依然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挑战,稍候的节目继续我们的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来,继续收看我们正在播出的《央视财经评论》。资本市场上IPO的重启引起了大家对于新股发行改革的讨论,与此同时,另一场事关改革的讨论也是这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那就是互联网专车管理办法,今天为期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截止了,那么这一个月的讨论,结果又是如何呢?

  (小片)

  解说:11月7日,在网络专车管理办法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期,即将结束之际,交通部组织20多名专家,再度对出租车改革和专车管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网约车新业态到底是什么?与传统出租汽车之间有哪些异同?网约车平台到底是运输承运人还是信息平台?网约车是否需要规范,如何规范?从事营运服务的网约车和驾驶员是否应该明确为营运性质? 

  这场讨论,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男:第一,我认为他提供的服务是跟我们传统出租车是一样的,同时他服务的过程是一样的,还有他服务的目的也是一样的,他也是以营运性为目的的,所以说从运输的角度,它两个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就是营运性的出租服务。

  解说:而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在交通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各种争论也都离不开这几个问题。 

  此前,交通部对截止10月26日半个月时间里的意见汇总显示,相关意见主要集中在十方面,包括传统出租车改革、专车标准、燃油补贴、驾驶员权益等。其中,网约车条件及专车是否纳入出租车行业管理最受关注,各占两成左右。 

  在公布的意见汇总中,有102条意见涉及网约车与巡游车驾驶员的从业资格管理问题。

  其中,七成以上的意见认为,从保障运营安全和新老业态公平竞争考虑,应当规定网约车驾驶员满足有关条件并取得从业资格证,门槛应高于传统行业,如无犯罪、无酒驾、无吸毒记录等。
 
  也有人提出,网约车属于竞争性领域,驾驶员只需取得驾驶证,不应当设置从业资格条件。

  10月10日,交通部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也就是“专车”。首先是不得巡游揽客,只能提供预约服务。另外,还明确了网约车经营者、车辆以及驾驶员的准入门槛。

  主持人:这一刻让我们将关注的视角从资本市场转向专车市场,两个领域不一样,但是我们关注的是相同的,因为它们都在经历改革的考验,正像是IPO一次次的起起停停,我们看到互联网专车在过去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是不断的遭遇约谈、叫停等等,而这一次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其实也是被大家寄予了很高的期待,我不知道二位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没有过乘坐专车的经历,林先生有吗?

  林耘:有。

  主持人:有哈?所以专车未来如何发展,也是事关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利益的。

  林耘:我们可以看到专车从一开始是无证上路,野蛮生长,但它确实带来了整个业态的一个改变,它的正面作用也是非常的突出。但与此同时,跟传统既得利益和原有的监管体制之间它有一个融合的过程,这次我们是看到征求意见稿出台,应该说是往前走了一步,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个征求意见稿大家说的话还是比较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也还是比较多,比如说在这种监管当中要管到什么程度,另外在现在政府在讲就是要放权,不要搞那么多证的情况之下,这个分寸的拿捏,我觉得蛮考验改革的力度和分寸感。

  主持人:单先生,在你看待,对于专车市场的的健康规范的发展来说,我们现在要破除的障碍有什么?

  单仁:几方面。一方面来说是怎么样让这样一个专车市场变得健康,而且是安全,因为大众来说,一方面来说希望我的出行变得方便,同时我的成本更低一些。第二个,对整个行政管理来说,我也希望这个市场能够平稳的、健康的,而且我要保证所有乘客的安全,所以这是需要协调的事情。另外一个是现有的没有经过一些许可的这些参与车辆和过去比如许可的那些运行车辆,出租车之间它的利益协调的问题。所以这几种,从乘客到整个国家行政监管,从今年专车到这些运行车,原来老的出租车之间,利益之间有效的去协调它。

  主持人:欢迎回来,按照十三五的规划,改革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的命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像IPO、网络专车这样的一些变革,在其他的领域都能够慢慢的发生呢?如果要让我们的改革更加的顺利,我们还需要破除什么样的一些障碍?

  林耘:我觉得十八五届中全会当中确立的十三五规划当中已经列了十个方向,都是要改,我觉得中国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改革来往前推进,而且改革当中不同的领域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另外改革形成预期的一致性之后,改革的难度可能会因此有所降低,所以有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突破、出现尝试之后,我觉得自己会取得成功,对其他领域的突破也是有帮助。

  主持人:其实我们就一路伴随着改革,看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发展,我们也常常对改革有这样那样的定义,比如说我们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我们需要拐大弯,我们需要做这、需要做那,但实际上对于今天我们来说,改革毫无疑问还是我们继续前行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所以应该怎么改革,是我们需要去面对的。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09日 23:0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IPO重启,股市为何不跌反涨; 2、IPO重启,注册制还远吗; 3、专车管理,考验改革智慧 (《央视财经评论》 20151109 IPO再出发,改革还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