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 栏目子视频集

神奇的内科“刀客”

来源:央视网2011年04月28日 23:59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李兆申(中)在指导科研。

       “无论是军人,还是医生,我们都是为了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从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到排泄,在人体内长达6米多的消化道,担负着为机体新陈代谢输送能量的重任。然而,这条“生命线”有时却显得异常的脆弱。各种消化道肿瘤、消化道出血以及胆胰等疾病不时地向人们发起“偷袭”。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各大医院就诊人群中,约有一半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我们所能做的却十分有限:在胃镜、肠镜等内镜下明确诊断后,将病人转诊至外科进行手术。”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说。
   
    在通往医学高峰的荆棘路中,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全心付出中,李兆申在消化领域特别是消化内镜领域开拓一个崭新天地,近五年里荣摘四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等10多个奖项。2010年12月,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在科学研究和本职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李兆申记一等功。

    主攻目标:内镜微创技术
   
    在国际上首创5项内镜新技术,创造了内镜诊治年龄最小(出生12小时婴儿)、内镜取出异物最多两项世界纪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国外刚起步的内镜微创技术,让李兆申敏锐地意识到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新趋势。在导师、长海医院教授许国铭的支持下,他果断地将发展内镜微创技术作为科研的主攻目标。
   
    没有符合内镜手术需求的器械是当年起步时遇到的最强劲的“拦路虎”。李兆申带领课题组埋头攻关,先后自主研发出一系列内镜手术新器械:内镜附加器,可同时插入两三个器械;“多用途异物篮”,能将患者胃中直径10厘米以上的柿石粉碎;内镜粘膜切除器,实现了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技术的突破。
   
    临床、科研、创新,李兆申始终在思考,“新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有新学科来进行理论支撑,否则就没有发展后劲。”在导师的支持下,李兆申开始将临床经验提升为新的医学理论,在国内率先创建了一门新兴学科——消化内镜治疗学,并在此引领下开始了新的探索。

       胆石症患者告别开腹
   
    在内镜下15分钟便可轻松取石,术后住院时间仅需1-2天
   
    在全球,亚洲是胆道疾病的高发地区,而中国则是胆石症的“重灾区”。说起这一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让李兆申和他的团队们感到揪心的是,在胃肠良性肿瘤、消化道大出血、早期胃癌变患者相继告别了开腹手术之后,胆管结石患者却迟迟难以从消化内镜治疗学中受益。患者不仅需要手术取石,而且术后要挂3个月的引流袋。手术创伤大不说,“挂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兆申创建的十二指肠乳头扩张、切开取石、机械碎石及支架引流等多种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方法,让长海医院95%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告别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在内镜下15分钟便可轻松取石,术后住院时间仅需1-2天。而有统计显示,目前在全国约每年100万胆总管结石患者中,仅10-15%接受了内镜治疗。
   
    目前,长海医院内镜中心已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内镜取石(ERCP)、治疗例数最多(年近2000例)的医疗机构之一。

        内镜涉足胰腺癌禁区
   
    “碘-125粒子支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放置支架术,仅能引流胆汁而无治疗功能的状况
   
    “为什么胰腺癌刚明确诊断,就已是中晚期,而且生存期仅三四个月?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了吗?”在门诊,这是李兆申被患者家属追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
   
    患者及家属期盼的眼光,让从不言放弃的李兆申心有不甘,不能开刀,化疗又不敏感,放疗又对周围组织损伤大……难道我们对于胰腺癌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
   
    内镜家族的新成员——超声内镜的出现,让李兆申教授突发奇想:凭借超声对肿瘤进行精准定位,再借助内镜,通过穿刺针直接将米粒大小的放射粒子“碘-125”种植在肿瘤部位,岂不是可以避免放疗可能给周围组织带来的损伤?无数次的实验,终于让这一奇思妙想获得了验证。
   
    2008年初,一位身患胰腺癌晚期的老先生在子女的陪同下,治疗前签下了知情同意书,成为李兆申用内镜治疗的第一个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老人接受“超声内镜下放射粒子种植术”后生存了一年半。
   
    次年,这一在胰腺癌内镜治疗领域的新探索,在国际顶尖内镜杂志《Endoscopy》上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国际同道们的高度关注,发邮件甚至上门取经的国内外同行络绎不绝。目前,在该院已有近200名中晚期胰腺癌患者从中受益。
   
    然而,李兆申没有就此止步。2009年,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自主研发出“碘-125粒子支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放置支架术,仅能引流胆汁而无治疗功能的状况,在支架表面开槽放入全衰期为400天、放射剂量为0.7毫西伏、放射距离仅17毫米的碘-125粒子。目前,植入“碘-125粒子支架”的患者已持续2年半未出现黄疸等症状。
   
    这一创新成果发表在美国胃肠内镜杂志上。目前,“碘-125粒子支架”已获国际发明专利,而今年10月有望获准进入临床应用。
   
    近年来,李兆申带领的团队在国际上首创5项内镜新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消化内镜诊治新技术30余项。创造了内镜诊治年龄最小(出生12小时婴儿)、内镜取出异物最多两项世界纪录,而李兆申本人也被上海市列为“医学领军人物”。

        一颗内镜胶囊的设想
   
    患者只要将一粒内置摄像头的智能胶囊吞服下去,然后背上一个接收信号的马甲就能接受检查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镜子”直径变得越来越细,管子也越来越软,而无痛胃肠镜的出现更是让患者对内镜检查减少恐惧感。
   
    但美中不足的是,传统的插入式小肠镜几乎让患者难以耐受,而长5-6米的小肠属中消化道,又是胃镜、肠镜所无法涉足的“地界”,成为“盲区”。
   
    无奈之下,为了明确诊断,剖腹探查似乎成为诊断小肠疾病的“华山一条道”。正因为此,长期以来,小肠疾病的诊断率仅为10%。
   
    对于消化道中这一内镜的“盲区”,李兆申的脑海中有着这样一个设想:有没有可能像胶囊一样,让患者在检查中一次性吞下,成为一颗体内卫星,边拍照边传图片?有没有一种小设备能让患者在零痛苦的环境下接受检查?这种小内镜能不能实现进入小肠的可能?
   
    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李兆申坚定了加快科研创新的信念。2003年,李兆申带着廖专等一些年轻骨干向“一颗胶囊的设想”发起了挑战。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查遍了国内外所有相关资料文献,采用医工合作,与重庆发展公司一起,边临床、边研究、边设计、边探讨,终于将梦想化为现实。
   
    现在,患者只要将一粒内置带有摄像头的智能胶囊吞服下去,然后背上一个接收信号的马甲就能开始接受检查,消化道里的情况经过这个“特制马甲”全都显现在医生的影像工作站上。这一发明在李兆申挑战自我的科研创新道路上又添上了惊人的一笔。
   
    如今,这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胶囊内镜,成为全球第二套国际领先胶囊内镜系统,已在60多个国家1000家医院广泛应用,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友人。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的著名消化内镜专家分别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述评,对李兆申教授在胶囊内镜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赞许。2010年,联合申报的“消化道智能胶囊内镜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尽管这颗胶囊内镜较以色列的晚了一年多,但对于去年同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的两颗胶囊内镜,李兆申说,我们的优势很明显:可以体外遥控,让其在进入体内2小时后,即进入小肠部位时,将拍照速度调整为每秒2幅,以确保在6-7小时电池量的时间内,对小肠彻底扫盲,而价格仅同类产品的一半,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据统计,由于胶囊内镜的应用,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已由原来为10%提高到70%。
   
一台史无前例的手术
   
    “NOTES肝囊肿开窗术”,从内镜进入食道至手术结束,只需2个半小时,无痛无疤痕
   
    “要想在国际社会具有话语权,就必须要有令人心服口服的前沿技术、数据和理论。”1996年,在英国举行的一次全球性消化学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都发表了本国流行病发病率的数据,唯独中国没有专家发布数据,这让民族自尊心很强的李兆申坐立不安。回国后,他立即着手进行“上海地区成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症状流行病学调查”。
   
    每逢周末,李兆申就带领科里的同志,外出搜集胃病病人的病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整整3个月的时间,他们走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先后搜集病例5000余份,从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到宝山区最偏僻的农舍,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令人欣慰的是,调查结果不仅表明了中国无此病流行,病学数据更是被国内同行公认并广泛引用。该课题还为国家节约医疗费用5000余万元,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荣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要让中国登上世界舞台,为中国人赢得世界话语权。”已然成为李兆申奋斗不止的动力所在。
   
    2005年,长海医院成立了一支由李兆申牵头的特殊科研队伍——“NOTES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在不用腹腔镜辅助的情况下,经人体自然腔道手术的方式。实验室里,他们一待就是几天几夜,日夜颠倒,潜心研究,在活体动物上把所有想象得到的假设都付诸于现实。
   
    2008年,一位82岁的老人患上巨大的肝囊肿,由于年龄大,身体状况又欠佳,老人及家属极力反对开刀。“如果有一种手术,没有痛苦,就和做胃镜一样呢?”治疗小组提出了NOTES手术的建议,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反复确认,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李兆申决定为他做首次“NOTES肝囊肿开窗术”。
   
    手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由内镜医生将胃镜插至胃腔,用直径0.1毫米的针刀在胃体下部前壁部位扎出一个针眼似的小孔,凭借扩张气囊将小孔“放大”到直径1.2厘米,通过这一“通道”,将内镜插入和旋转,“潜入”腹腔。锁定目标后,靠内镜左、右两侧的活检管道分别插入内镜穿刺针和圈套器,切下10cm的囊壁,最后将胃镜退回胃腔,用5枚止血夹夹住胃壁上切口,原路退出。“从内镜进入食道至手术结束,只有2个半小时,无痛无疤痕。”
   
    据文献检索,“NOTES肝囊肿开窗术”在国际上尚属首例。这一突破性的成功,让NOTES一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至今,李兆申和他的团队已完成了15例NOTES手术,均获成功。同期,美国《时代》周刊评出2008年十大医学突破,“无疤痕手术”名列第三。
   
    去年10月,从医30多年的李兆申出任中华医学会NOTES学组首任组长,致力于集中全国相关人才,开展医疗安全、临床路径、诊疗共识与指南的制定等工作。

      从医30多年,从不言放弃
   
    率领团队完成上消化道内镜诊疗20余万例,完成国际最大样本量临床症状与胃肠肿瘤相关性研究
   
内镜检查患者不再争“第一”
   
    以往在各医院内镜中心的门口,一大早就有许多人排队等候,不为别的,只是争“第一”。而当年为争“第一”而找熟人的也不是个别现象。理由很简单:“镜子浸了一晚上,肯定消毒彻底了,第一个做不会染病。”
   
    对于当年患者的担忧,身兼“上海市内窥镜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的李兆申,表示充分理解。
   
    他回忆道,10年前,内镜作为一个新型学科尚处于“三无”状态,即无标准、无质控、无规范。而内镜的特点,让它极易充当乙肝和丙肝、结核、腹泻以及艾滋病传播者的角色。“当时,内镜质控中心便把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作为确保医疗安全的头等大事来落实。”
   
    李兆申首创的三槽流水式胃镜流消槽,研发了智能化自动消洗系统,每个内镜从冲洗、浸泡到消毒、吹干各个程序都有规定时间,锁定的程序使工作人员不得有丝毫的“偷工减料”,而每个内镜上都会自动生成一一对应的条形码,在做内镜前,医生将此条形码扫描输入患者的病史资料中,确保了可“追溯性”。
   
    这一由上海市内窥镜质量控制中心创建的内镜消毒规范,得到了卫生部的认可,并于2004年在全国推广实施。
   
    规范的建立,不但消除了患者的担忧,而且,也正因为严格的消毒制度,在上海早已取消了内镜检查患者事先要查肝功能的规定,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医疗费用。
   
专业培训告别“自学成长”
   
    李兆申心中清楚地意识到,要发展消化内镜治疗学,必须要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消化内镜专业人才的培训体系。
   
    “现实并不容乐现。”李兆申反复强调说,作为一门新学科,消化内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时间仅三四十年。当初,消化内镜的专业人员没有明确的归属,人员培训既不属内科,也不是外科。许多地方的内镜医生是捧着书本,边看边干。这种“自学成才”、“师傅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医疗安全存隐患,而且也不利于学科的长期发展。
   
    于是,李兆申于1991年5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内镜培训中心,并在23个省、市、自治区设立培训基地。迄今为止,已培养了3000名具有“培训师”资质的专业人才,作为“种子”对其所在地的基层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2010年8月,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在长海医院正式落户。许多国内外专家慕名而来参观学习,并称道,“这是我们见过最大、最好的内镜中心。”此外,该中心还为包括美国、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内培养进修生800多名,成为我国内镜学人才的培训基地。
   
    这一独特的培训体系,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带领团队完成20余万例内镜诊疗
   
    2010年12月31日,在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又诞生了一个奇迹。一个名叫倪建萍的暴发性胰腺炎患者,被送到长海医院时血压已测不出,心跳每分钟160次,已经濒临死亡线。当时接诊的李兆申只说了一句话:“马上救,全力救!”180天后,倪建萍在经历近10次抢救后,终于康复出院。倪建萍的丈夫感慨道:“是你们的不放弃,才换来她的重生呀!”
   
    从医30多年,李兆申的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两个字。“放弃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李兆申经常这样说。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正是在这永不放弃的坚守中诞生。
   
    作为一名军医,李兆申把自己的价值,时时定位在为患者除病痛、为官兵谋健康上。每一年,他都到基层部队去为官兵巡诊查体,为这些坚守在祖国边疆的战士们做好健康的保障。他先后到全国各地巡回作专题报告100余场次,深入社区进行卫生宣教和义诊40余次,赴部队卫生宣教10余次,服务群众和部队官兵5万余人次。
   
    军人的责任不断鞭策着他传承爱的使命,医生的天职激励着他努力谱写新的华章。他说:“无论是军人,还是医生,我们都是人民的守护神,都是为了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2001年,李兆申亲自挂帅承担了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野战内科学学科建设工作。几年中,李兆申和他的团队走遍了陆、海、空等多兵种部队,在42℃高温和85%高温条件下的驱逐舰上,在崇山峻岭的二炮导弹发射场上,在硝烟弥漫的演习场上,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他研发的《心理训练手册》装备一线部队,大大提高了官兵对现代战争的承载能力,领衔的《东南沿海战区野战内科学相关关键技术研究》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李兆申的带领下,10年来,他率领团队共完成上消化道内镜诊疗20余万例,完成国际最大样本量临床症状与胃肠肿瘤相关性研究。李兆申在高起点上确定学科发展方向的同时,还根据科室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帮助他们选方向、定课题,10多名科室人员每人指定一个或多个研究课题,真正做到人用其才,才尽其用。
   
    如今,长海医院消化内科英才济济、人才辈出:48岁的金震东副主任,是国内超声介入领域的著名专家;46岁的邹多武副主任,是内镜和胃食管反流病学专家;38岁的杜奕奇副教授,主攻胃肠疾病,在胰腺癌早期诊断领域已声名鹊起;30岁的廖专博士,主攻慢性胰腺炎和胶囊内镜研究,已在消化学界崭露头角。
                 


  • 视频简介

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外科手术相伴的总是疼痛和疤痕,如果能不开刀就能解除病痛,这是所有需要做开创手术患者们的心声。李兆申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由他带领的研究小组利用微创手术技术已成功救治12例病人。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病人的痛苦,也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由于在内科手术颇有成就,李兆申也被誉为神奇“刀客”。 (和平年代 2011年 第85期 总期第14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