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7 科技苑

[科技苑]农业遗产的启示 第五集 旱作之源(下)(20130620)

来源:央视网2013年06月20日 20:57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导读】:一个偏僻的山村,一个惊人的发现,尘封8000年的历史;一段破败的石墙,一块块堆砌的石块,见证文明的冲突、融合。只要下雨就能播种,他们种的是什么?千百年不变的技艺,千百年不变的工具,怎样保证年年的收获?《农业遗产的启示》一起走进敖汉旗的旱作农业。

  【节目文稿】:《农业遗产的启示》第五集:旱作之源(下)

  【主持人】:昨天我们带着大伙感受了敖汉那片独特的土地:从8000年前的旱作农业起源到今天人们一直坚守的耕作模式,这些看似自然的选择,无一不蕴含着先民们代代相传的创造和智慧。今天我们继续探寻敖汉的旱作农业,对于现代农业,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到底会有什么启示?

  【解说】:秋天是这里最美的季节,可对于孩子们来说,田里的沉甸甸的收获和屹立在那里上千年辽塔,都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

  【采访】小孩:你干啥呢?这是出口啊?

  【解说】:孩子们还无法体会,屹立在田里古塔蕴含的那段值得他们骄傲的农耕历史。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赵志军 研究员:关于辽塔的说法。

  【解说】:辽塔记录着农耕文明曾经的辉煌,而田里这饱满的粮食,则是先祖代代相传的智慧延续。

  【采访】村民:这高粱多好,看着就高兴。

  【解说】:一进入农历八月份,田里的粮食便开始陆续成熟。

  为了不错过最佳的收割时机,人们还是延续着互相帮助的老传统。

  人多力量大,收割靠的就是大伙心齐。

  【采访】村民:累吗?庄稼人有收成就不累就高兴。

  【解说】:一大早,腾家的老两口就出发了,山上种的一片黍子,长的很好,老两口决定从这片地里挑选来年种地用的种子。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 滕振宗:找好穗做来年的种子,庄稼人就是这样,今年留种明年种。

  【解说】:现代农业在追求高产的前提下,很多品种在不断的更新,但是这里却一直用着历经几千年的传统品种,而这些传统的老品种也不会因为连年种植而退化。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赵志军 研究员:这个不光是敖汉的问题,很多这种原来的农业传统的地方都有这个特点,就是他自留种。

  【解说】:自留种之所以不会退化,是因为老乡们有一套自己的留种方法:每到收获的季节,他们都会优中选优,从长势最好的田块中把籽粒最饱满、穗子最大的植株挑出来,这样年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方法,依靠大自然的考验和人工的严苛挑选,留下来的自然是抗逆性好、又最适合当地环境的种子。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赵志军 研究员:我问过当地的老乡,他们不买新品种,买了也种不了。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6月20日 20:5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敖汉,一片神奇的土地。从八千年前的旱作农业起源,到如今人们依然坚守的耕作模式,这些看似自然的选择无一不蕴含着先民们代代相传的创造和智慧。今天的节目继续走进敖汉,去探访敖汉农业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与启迪。(《科技苑》 20130620 农业遗产的启示 第五集 旱作之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