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7 科技苑

[科技苑]农业遗产的启示 第五集 旱作之源(上)(20130619)

来源:央视网2013年06月19日 21:03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导读】:一个偏僻的山村,一个惊人的发现,尘封8000年的历史;一段破败的石墙,一块块堆砌的石块,见证文明的冲突、融合。只要下雨就能播种,他们种的是什么?千百年不变的技艺,千百年不变的工具,怎样保证年年的收获?《农业遗产的启示》一起走进敖汉旗的旱作农业。

  【节目文稿】:《农业遗产的启示》第五集:旱作之源(上)

  【主持人】:在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有一个叫敖汉的地方,那里虽然地处偏远,但却名声在外:被考古界誉为“华夏第一村”、世界粟黍起源地、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地,2012年9月5日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有如此的殊荣呢?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

  【解说】:夜里的一场雨让村子里的人们格外高兴。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 滕振宗:庄稼人说嘛,下雨好种地,这地方就是靠天吃饭。

  【解说】: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春播都集中在四五月份,前后不过个把月的时间。而兴隆沟这个地方,每年的播种季却又很多变数:四月、五月、六月,甚至到了七月,都有可能还在播种,而决定这一切的就是下雨的时间。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 滕振宗:这地方有一场透雨种上,这就十成保八成收了。

  【解说】:这里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农田没有灌溉条件,靠的就是自然降雨。这场雨的到来,让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一年的播种季也就这样开始了。

  要播种,合手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采访】:

  村民:五姐,你还有绳吗?

  村民:你先在这绑个绳,回过弯儿籽才能下来。

  村民:这个非得下籽匀才行,你说这庄稼人可笑吧,天天可乐呵啦!

  【解说】:点种前,老乡们总是会在点种器的一头绑上茅草,他们还形象地把这叫“胡子”,绑上胡子最大好处就是:种子流下来会顺着茅草的缝隙均匀地散开。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 滕振宗:这么一敲,就流下来了。

  【解说】:茅草捆扎的点种器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这里的人们总能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找到灵感,并且总能够善加利用。这次雨下的还算及时,老乡们决定先种上些谷子,和其他的旱作作物比,谷子很丰产。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今年种了8亩地谷子,这地方以谷子、高粱、苞米这三样是主要作物。

  【解说】:雨水很珍贵,为了保住它们,播种、施肥、覆土、镇压都要尽快完成,所以整个村子里不管是种谁家的地,大伙都会一起帮忙,老乡们把这叫“抢墒”。

  【采访】村民:这叫婶儿,这是姨,我们家家都是这些活,我们山沟人就是和气,从来不打架。

  【解说】:老乡们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很辛苦,但是他们却无法用现代耕作方式代替,这里看似平整的土地,其实都是有着一定坡度的山地,并不太适合机械操作。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机械发达的今天,这里仍然沿用着传统的驴拉犁的原因。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 滕振东:从老祖宗,就是这么干的,祖一辈父一辈种地,老祖宗的方法,用木头犁翻地,年年这么种。

  【解说】: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的传统耕作模式得以保留,而恰恰是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使得埋藏在这片土地下面的历史没有被破坏掉。在这片耕作的土地里,时不时会有人捡到一些打磨精细的石头和陶器,这些东西也总是让老乡们对这片土地产生疑问和好奇。

  【采访】村民:你看这啥?还真是,这玩意整出个古物来。 这就跟玉似的,这玩意几百年 几千年啦。

  【解说】:老乡们不知道这些物件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更不知道这其中埋藏着怎样的历史。

  (2002年兴隆洼遗址发掘地)

  【解说】:直到2002年,田里自然形成的一块块灰黑色土层,引来了考古学家的关注,这时大伙才明白,他们今天的生产方式竟然和几千年前的先祖们息息相关。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6月19日 21:0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在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的敖汉旗,那里被考古界誉为“华夏第一村”、“蜀黍起源地”、“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地”。在敖汉旗这一个地方汇集了多种的环境地形,无论怎样的气候条件,这里总会有适合生存的小环境。这引来了古代各代的先民们在这里耕种生活。(《科技苑》 20130619 农业遗产的启示 第五集 旱作之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