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7 科技苑

[科技苑]老“古董”引出的新探索(20130121)

来源:央视网2013年01月21日 19:45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导读】:一个70岁的考古专家,无意间在一个千年山村里发现了一样宝贝。为了这件宝贝,他留在山村并做出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举动。然而就是这些让当地人都认为很傻的行为,却为山村创造了惊人的财富。

  【节目文稿】:

老“古董”引出的新探索

  【主持人】:陈文华是江西省社科院的原副院长,2004年,已经 70岁的陈文华突然宣布,他要离开繁华热闹的省城,搬到一个陌生而又偏僻的小山村里去。他这么做,可不是告老还乡,颐养天年,而是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

  【解说】:这个清瘦矍铄的老人就是陈文华,别看他今年已经78岁了,行动起来却一点都不比小伙子差,当初他执意要搬来的这个小山村叫上晓起,是一个连公路都不通的偏僻山村,进村只能走一条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古驿道。

  【采访】农业考古专家 陈文华:具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这条路有很多的沟折,这是明清以来的用独龙车运送货物磨出来的。

  【解说】:驿道还没两米宽,根本过不了汽车,村里所有的生活用品,包括盖房子用的材料,都必须靠人用板车从山外拉进来。

  交通不便让村里很多人都想离开,陈文华却很离奇地要搬进来,而且还非要花钱租下村头的一间老房子。这让很多人不理解,因为那房子根本没法住人。

  【采访】:

  村主任 叶荣凯:破旧得很,乱七八糟的东西,杂草炉灰柴火也放在里面去。

  村民:那个墙啊什么的都倒到一边去了,瓦都没有了。

  【解说】:都快倒塌的老房子,陈文华却执意要租下来,而且提出来的要求也让村民有点奇怪。

  【采访】农业考古专家 陈文华:当初和村里签订合同的时候就提出个条件,就是这里面的原貌所有的都要保存好。

  【解说】:还没等村民们明白过来到底怎么回事,陈文华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让大家把田地都交给他,他一亩田给大家600斤稻子。

  【采访】农业考古专家 陈文华:坐在家里啥事都不干了,我给你六百斤。

  【解说】:陈文华的这个做法在村民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为上晓起村所在的地方山高水冷,一年只能种一季稻,而且产量不高,一亩田最多也就产个六七百斤稻子,现在什么都不干就能拿600斤稻子,村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采访】:

  村民 周秋林:600斤稻子给了农户,其他剩下的没有了,还要自己投工,投资那个人工肥料。

  村主任 叶荣凯:我们自己种一亩田起码要花400块钱,一亩田的利润200块钱最多,他们是白贴给你400块钱。

  【解说】:也就是说陈文华不仅自掏腰包帮大家种了田,还倒贴大家钱,村民们高兴之余都觉得陈文华这么做有点傻。

  【采访】:

  村民 江慧仙:请人家干活,付人家工钱,又没有什么赚的,所以我们都喊他傻教授,这个人傻得。

  村主任 叶荣凯:粮食啊什么的都给老百姓 自己每年亏本那么多钱 我们大家都叫他傻教授。

  【解说】:可让村民们更加奇怪的是,傻教授明知道在赔钱,却依然年复一年这么干下去,直到2009年秋天,村里人突然发现村庄变了个模样,而傻教授也种出了一样好东西,不再赔钱了。

  【采访】:

  记者:陈老师,像这两朵菊花一朵能卖多少钱?

  陈文华:这个在市场上的价能卖到几十块钱一朵。

  【解说】:这些看似普通的菊花为什么会成为陈文华赚钱的宝贝?他为什么要赔钱帮村民们种田,而8年前又为何非要租下那间老房子呢?这一切还得从陈文华的经历说起。

  【解说】:陈文华1958年大学毕业分配在江西省博物馆做考古工作,1981年他创办了《农业考古》杂志,每期都被哈佛大学订阅参考,他也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中国农业考古第一人”。

  退休之后,陈文华在国内外四处考察讲学,2002年,陈文华偶然间来到上晓起村游玩,结果发现了一样很有价值的宝贝。这个就是陈文华当年发现的宝贝,你看它好像很不起眼的样子,但它可是很有来历的,它的名字叫做水转捻茶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年前。

  【解说】:这台用木头制成的机械是茶农们用来捻揉茶叶的,最难得的是,这台机械是利用外面河道的水力来驱动的。

  【采访】农业考古专家 陈文华:根据历史记载我们元朝的时候,江西山区曾经有过这种水力带动的木头的碾茶机,我没想到600年后这山区里头还有这套东西,我当时感到非常惊喜。

  【解说】:本以为这种水转捻茶机早已绝迹,没想到却在上晓起村看见了,而且居然还在运转,这一发现让陈文华欣赏若狂,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个活化石。

  【采访】农业考古专家 陈文华:这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唯一的一套传统加工机械,非常珍贵。

  【解说】:两年后,一直对水转捻茶机念念不忘的陈文华再次来到上晓起,却发现茶厂已经关闭,陈文华的心立刻悬了起来。

  【采访】农业考古专家 陈文华:我就是怕村民不认识价值,现在又不碾茶叶,木头本身会坏的,会腐朽,然后那个房子总有一天要倒的,那已经破破烂烂了。

  【解说】:因为村民们都不做茶了,捻茶机也就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随时都有被毁的可能。在陈文华看来,这台用水力来驱动的捻茶机可是我国古代农业加工机械历史最好的见证,也是老祖宗们智慧的结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真要让它就这么毁了,那简直是历史的罪人。陈文华希望村里人能把它保护起来,结果却让他失望了。

  【采访】农业考古专家 陈文华:我说了他们不能理解,他说这是你们读书人的事,他也不知道什么历史。

  【解说】:村民们不理解,陈文华作为一个农业考古学家,可是非常清楚这里头的意义。

  【采访】陈文华儿子 陈磊:他觉得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历史的见证,那么他最初的念头就是我要保护好这台机械,让它能够持续地运转下去,所以他决定要修缮厂房,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

  【解说】:这就是2004年陈文华为什么要掏钱租下老房子的真正原因。然而没过多久,陈文华发现自己要保护的还不仅是这套工艺,还有这里的生态环境。

  上晓起村自唐宋年间建村以来,因为远离城市交通也不方便,一直没遭到什么破坏,保留着非常完整的古村落风貌。

  【采访】农业考古专家 陈文华:这里的树都是百年老树,千年古樟树,两边的山是原始深林,完全很符合陶渊明对农村的描写,狗吠深巷里 鸡鸣桑树颠,这种田园的风光。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21日 19:45

视频简介:本节目主要内容:一位七十岁的考古专家无意间在一个千年山村里发现了一样宝贝,为山村创造了惊人的财富。本期节目讲述陈文华从老“古董”引出新探索种菊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