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30430 万里风沙线上的日子

来源:央视网2013年05月01日 01:03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万里风沙线上的日子

  主编:王立平

  记者:王立平

  摄像:李 慧

  一、一提起大西北,一般都会与风沙肆虐、寸草不生这些词语联系起来。不过,自从我国从1978年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经过35年的持续治理,这里不少地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些荒沙地上,在这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户户普通百姓在与风沙抗争,在改变着万里风沙线上的面貌。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他们的故事。 

  4月20日,在内蒙古敖汉旗的道兰图沙地 我们见到了承包了两万八千亩沙地的鲍永新,46岁的他在这片沙地已经呆了23年。今年天气一回暖,鲍永新便连夜驱车从辽宁拉回了这两万颗苹果树苗。这也是他治沙以来,第一次尝试种植经济林。在卸载树苗的十米之外,就有一片生态公益林,鲍永新告诉我们,这些树就是他98年栽的。

  23年前,鲍永新所在的东荷也勿苏村的土地面积是20万亩,其中流动沙丘就有18万亩,沙地的面积每年以三四十米的速度扩展,当时并没有村民相信这片沙地能种树,更别提种植经济林。

  于艳文,鲍永新的妻子,这二十三年一直陪鲍永新坚守在这边沙地。当时的他们觉得只要下力气栽活树,总有一天沙漠能成绿洲,自己也会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内蒙古敖汉旗东荷也勿苏村村民于艳文说:“栽个一万棵,一颗十元钱,也就成万元户,奔着万元户来的。”

  于是,1990年,新婚不久的于艳文跟着丈夫鲍永新,赶着借来的牛车,拉着一套行李,走进了科尔沁沙地深处,承包了11000亩沙地。内蒙古敖汉旗东荷也勿苏村村民于艳文说:“刚来的时候,这一万多亩,全是溜光光的沙子。可以说走路都不扎脚,捡柴火都捡不着,光溜溜的沙子,环境特别恶劣,米就得从外边背,水 临时挖那么个小坑,从里面擓着吃。都是步行走,你要走着出去,到苏木(乡)是17公里了,到我们村是22公里,到村子步行走的话,得走四个多小时。到苏木(乡)是三个多小时。”

  在这浩瀚的沙漠里,没有路,没有电,只有一望无边的黄沙和肆虐的狂风。1991年,大儿子出生了,鲍永新夫妇十分高兴,给孩子取名沙特,希望孩子能像沙漠特使一样,给他们艰辛的生活带来快乐,但他们却在孩子四个月的时候第一次萌生了离开的想法。于艳文告诉记者当时小孩生病了,特别吓人,发高烧,房子下雨也塌了,那时候真有点后悔。

  然而,倔强的鲍永新夫妇,回想起一些亲戚朋友的嘲讽,一咬牙又坚持了下来。治沙并没有鲍永新夫妇想象的那样简单,要想种草栽树,就必须先养护沙地,就得先建立围栏,封闭沙地。鲍永新没钱买封闭用的铁丝,更别提雇佣工人,只好和妻子两人巡护沙地。

  这一走就是三年,鲍永新夫妇不仅没有任何盈利,反而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于艳文说:“恶劣环境都不难,最难的就是借钱,借钱的滋味不好受,有一次我和亲戚借钱,亲戚就是不理,不看我,说,你们还不起。”

  经过三年的护理,曾经光秃秃的沙地上现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色,夫妻俩决定在沙地上尝试着种种草。1993年春季,鲍永新卖掉了家里仅有的30只羊,将所得的7000元钱作为投资,飞播种植了7000亩山竹子、柠条和沙打旺。到了秋天,草籽卖出八万多元钱,这也是治沙三年来夫妻二人的第一笔收入,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还掉春季的借款,鲍永新夫妇把赚的钱又全部投入进去,继续种草。到了1998年,他们又筹集了十五六万,开始在沙地上种树。鲍永新说:“国家项目扶持不少,原来都是自己买苗木,雇人工,现在通过项目扶持,每年都给苗木解决了,劳务费给解决了,这样我们治沙劲头可大了。”

  鲍永新的做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为他提供树苗、草籽、围栏,协调低息贷款。鲍永新 承包的1万多亩沙地,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了68%。2007年,鲍永新获得了“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荣誉称号。在鲍永新夫妇的鼓舞下,当地村民争相承包沙地,乡里的56万亩沙地,都已经承包出去。

  如今,鲍永新又扩大了沙地承包的面积,达到了两万八千亩,他还养了200多头牛,上千只羊,早已圆了当初的“万元户”梦。鲍永新说:“享受工业公益林补贴八万多,草牧场补贴将近1万,退耕还林七千五,一年政府补贴将近十万元。发展牛羊超五十万,一年收入有七八十万,近百万了。”

  现在,就算让鲍永新离开这片沙地,他也会舍不得离开。鲍永新说:“整个这沙地,跟我就是命运的关系,财富的关系,干到死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因为这事业有干头,今天整出四百亩经济林。明天想发展一千亩,后天就想发展几千亩。”|

  二、抱着治沙能当万元户的这个单纯想法走进了大沙荒的鲍永新,十多年来靠借钱治沙,最终他不仅实现了当初万元户的梦想,现在每年的收入近百万元。在他们的带领下,当地有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也开始承包荒地治理,曾经风沙肆虐的敖汉旗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2%。其实在万里风沙线上,还有很多像鲍永新这样的人家,黑龙江省的拜泉县30多年前曾经是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方,被称为穷山沟、穷山坡,是名符其实的北大荒。经过30多年的治理,这里已经是绿树成荫,也有更多的百姓争先恐后地承包林地进行治理。

  2012年9月的一天,黑龙江省拜泉县时中乡共荣村的村委会办公室里,在举行一场村级林地拍卖会。尽管拍卖现场略显生涩,也并不热闹,但是村民们都很认真地举牌投标,仅仅经过了四个回合,招标截标。中标的是村民吉鹏贤,他从2007年起,开始承包村里的林地,一共承包了1100亩。这次招标会,他志在必得。黑龙江省拜泉县时中乡共荣村村民吉鹏贤说:“2003年退耕还林,想承包的时候,没包得上。当时树的价格,前几年价格,都是接近一千一亩了。伐下这些树卖这么多钱,挺有吸引力,逐渐地反正自己家里有农具,对地开垦的时候,可以省不少钱。栽着栽着就栽上瘾了。”

  2003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其中一条原则是“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当时吉鹏贤没能承包上村集体的100多亩林地,至今还觉得遗憾。吉鹏贤说:“那个(林地)没整着的时候,我就下决心,如果再出现这个事儿的时候,绝对不能跟谁商量。所以就在2007年的时候,卖山荒的时候,我就把这块地承包了。”

  2007年,吉鹏贤承包了1100多亩荒地,到目前已经投入了六七十万元,不过,依靠林下种植黄豆、甜菜、小麦等,一年净利润就有十几万元。尽管这次拍卖的14亩林地每亩承包费比以前贵了100多元钱,但是吉鹏贤还是决定拿到手,做点特色产业。

  尝到甜头的吉鹏贤经常劝说村民们也承包一些林地,大家一起致富。吉鹏贤说:“没事儿我劝他们,你们给我干,瞅着树 你们现在都高兴。你们自己也整,不多整 整个十亩八亩,整个万头八千棵。咱们这个年龄,到老了的时候,给子孙后代也是一个事儿啊。我这些 谁给我多少钱,我都不想卖 一棵不想卖。”

  和吉鹏贤一样,村民们已经由过去不愿意包地、不敢包地,变为现在争先恐后抢着包地。

  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国乡兴利村村民瞿国卿说:“一公示,马上就有人承包了,现在不少人承包,有时候你排不上号。竞包包不着,你看这树苗长得挺好,这才两年多时间,长这么高了。拜泉县都是网格状的 相当美。”

  在拜泉承包林地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这对看起来平常的老夫妻,他们是拜泉县第一户承包林地的人家,老大爷叫张占学,今年63岁了。老伴儿叫文中英。

  张大爷老两口1983年承包了村子里500多亩林地,如今过去整整30年了,曾经的荒山秃岭已经一片葱郁。每天老两口都要到林地里修剪树枝,溜弯巡护。这片林子被张大爷形象地称作是自家的绿色银行。张占学说:“如果要按现在来说,我初步估计一下子,(值)1000万元 只多不少。现在就是有人说给我1000万,我还想卖还是不卖,如果再待20年,那很可能就是2000万。你们想,虽然手指头这么粗一棵树苗,树是一年长一圈,不管多粗,它都是一年长一圈,你说现在这么粗的树。长一圈长多少,所以说我现在一年的价值,就涨接近50万到100万。”

  拜泉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和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丘陵起伏,空中看起来呈井字形状。绿色葱郁的拜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时全县森林覆盖率只有3.7%。由于缺少植被保护,全县多数耕地遭受严重风蚀,每年剥蚀表层土壤平均厚度3毫米以上,甚至播下的种子,也常被大风刮出来。粮食亩产不足一百公斤,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百姓不仅缺少粮食,就是连做饭的柴火都没有。

  时任拜泉镇党委书记的王树清用一组数字说明当时百姓日子的艰辛。齐齐哈尔市原市长王树清说:“像我身后这样的侵蚀沟,全县大大小小有两万七千条,相当于拜泉县,一个中等乡镇的面积。我们每年流失掉的表土,是一千四百万吨。跑掉的水是一亿立方米,跑掉的氮磷钾肥加在一起,是十一万九千吨。如果这样下去,200年后,在当时来说,拜泉县将无地可耕。”

  1981年,拜泉县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要建成农防林、护路林、护村林体系,遏制严重的水土流失。当时30刚出头的张占学决定承包村里的500亩地,但是,因为没有经验,第一年就赔了个精光。张占学说:“那树苗一下子,损失了5000多元钱,树苗钱全都打水漂了。那时候万元户,抵现在一百万元,都是自己的 连借的都有。还有几千元钱是贷的,3分利贷的 啥都经着了,死的心都有。三分利贷的钱,一场大水都冲到水库里去了。”

  因为沟深渠多,一下雨,水就全部顺着秃山冲向沟渠,不仅冲走了树苗,有一次还差点把老伴冲走,现在张占学谈起来仍然觉得胆颤心惊。张占学说:“我们看着雨来了,就往家,跑到家 ,看着水才到膝盖这么深。可是男的跑得快,女的跑得慢,沟有20米宽,她们到了沟中间。水头过来了,就把她打倒了。用杆子下去 人下去,把她拽上来,要不然就冲跑了。”

  王树清知道了这个情况,给绝望的张占学两口子带来了新的希望。在王树清的鼓励下,有股子拧劲儿、不愿意服输的张占学不愿意让人看自己承包林地的笑话,决心做出个样子来,在县里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做起了生态农业,成了当地学习的典范。

  张占学采用的是乔木、灌木结合的治理方式,有效地治理了水土流失。1991年,拜泉县平原绿化达标之后,开始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相结合,封沟植树、沟坡兼治,到1992年,实现人工造林100万亩,全县护村林、护田林体系基本建成,初步遏制了土壤的风蚀和水蚀。张占学说:“对树特别有感情,到哪儿看见什么树,都特意瞅瞅看看。我有病的时候,眼睛失明了,我摸也要摸着看树去。看到这个树之后尤其是松树,这挺拔那真好,那粗的现在做陀材的有的是。都那样了,看一天就好像一个样儿似的,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女,一样儿一样儿的。那个时候要啥都怕,啥也干不成,信念啊,第一是信念是最主要的。那就像是中魔了一样,就是栽树 就是要把树栽好。”

  张占学老两口没想到,自己抱着单纯种树的想法,成了千万富翁,如今,种树已经成为一家人的生活习惯。植树造林不仅改变了张占学一家人的生活,生态治理也让旧拜泉的穷山沟变成了如今的米粮川。全县粮食单产和总产都比造林前成倍增长。现有森林活立木蓄积数 百万立方米,价值上百亿元,农户再也不用为烧柴问题发愁了。最近,张大爷对这片林子又有了一个新的规划。张占学说:“你说我要是搞农家乐,这条大沟我就想利用起来,把这个杨树 起(砍掉)起来。在这儿用沙子修一条道 ,车在这里头走 ,两边俩沟帮子 ,我给它栽上葡萄。用松树做个架子,车人就在那葡萄沟里,是一条道。你说我这个构思能不能行,倒退十年啊,今天说想法 就不等明天。就落实就干,就是岁数有点儿不饶人了。”

  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3.9亿立方米,净增6.7亿立方米,年产木材2400多万立方米。营造各种经济林400万公顷、薪炭林92.7万公顷、灌木饲料林500多万公顷。同时,由于农田防护林的作用,三北地区粮食增产15%~20%,单位产量由过去的亩产1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亩产300多公斤。不仅如此,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域内,经过35年的治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从过去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的面积变为现在每年从沙化土地中夺回半个县的面积。

  三、过去三北防护林区域从森林草原变成荒漠戈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地居民为了经济利益,乱砍滥伐和无节制地放牧;而不论是鲍永新还是张占学,这两户人家之所以历经千辛万苦把他们承包的沙地荒山变成森林草原,原因同样是为了经济利益。从以前的“沙进人退”到今天的“人进沙退”,生态环境的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行为,而改变人的行为,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经济规律。这个规律不仅在我们的防沙治沙中有用,在治理江河湖泊污染、在治理大气雾霾污染中同样有效。通过经济手段,让人从环境破坏者变成环境保护者和建设者,这就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带给我们的启发。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5月01日 01:0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一提起大西北,一般都会与风沙肆虐、寸草不生这些词语联系起来。不过,自从我国从1978年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经过35年的持续治理,这里不少地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些荒沙地上,在这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户户普通百姓在与风沙抗争,在改变着万里风沙线上的面貌。本期节目带您走进万里风沙线上的日子。更多详情敬请收看。 (《经济半小时》 20130430 万里风沙线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