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50117 中国奶业深度调查(上)

来源:央视网2015年01月17日 22:47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前几天,不少媒体陆续曝出河北、山东、广东等多个地方出现因为牛奶销售困难,养殖户不得不白白倒掉,甚至有的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把养了多年的奶牛卖掉或含泪杀牛的新闻。那么这些奶农为什么会把白花花的牛奶倒掉?牛奶为什么卖不出去?我们的记者也赶赴河北进行了调查。】

  今天我们来关注倒奶事件。前几天,不少媒体陆续曝出河北、山东、广东等多个地方出现因为牛奶销售困难,养殖户不得不白白倒掉,甚至有的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把养了多年的奶牛卖掉或含泪杀牛的新闻。那么这些奶农为什么会把白花花的牛奶倒掉?牛奶为什么卖不出去?我们的记者也赶赴河北进行了调查。

  奶农卖牛杀牛倒牛奶  被采访时失声痛哭

  王志国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个奶牛养殖小区的养殖户,在一个星期之内,他已经贱卖了六头牛,原本一万六七千买的牛,现在六千多就卖了,因为鲜奶没人收,如果不卖牛,他每天都赔钱。

  河北省石家庄市奶牛养殖户王志国:卖了,杀了。一次杀一两头牛,谁也不乐意,心疼得很。

  鲜奶卖不出去,可是奶牛每天还在产奶。奶农们只好把牛奶往下水管道里排放,有的则直接倒进附近的农田里。

  河北省石家庄市奶牛养殖户马聚霞:罐里盛不下的,就往外面倒。

  记者:每天要倒多少啊?

  养殖户:要倒一千多斤。

  马聚霞从很小就开始帮父母喂牛,两代人攒的五十多头牛是她的全部家当,记者走访了几家奶牛养殖小区,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河北省石家庄市金牛奶牛养殖场经理刘明飞:干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这个卖牛杀牛,以后生活怎么办。

  事实上,经受类似煎熬的不仅是河北的奶牛养殖户。根据媒体的报道:作为我国西部重要乳品生产地区的青海,2014年12月在大通、湟中等奶牛养殖主产区,出现卖牛倒奶现象;2015年元旦刚过,山东潍坊爆出企业拒收鲜奶,导致奶农大面积杀牛和倒奶事件;广东省多地从1月1日起也已经纷纷出现奶农卖牛、倒奶的现象。奶农每天倒奶超过20吨。这在广东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针对卖奶难的情况,1月7日,农业部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地方畜牧兽医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确保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

 针对卖奶难的情况 农业部紧急下发通知

 针对卖奶难的情况 农业部紧急下发通知

  河北省政府也已跟企业及小区老板进行了协调沟通,对乳品企业提出,在当前低迷的行业形势下要对奶农奶站让利,大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畜牧局副局长周玉英:压力肯定有,看到这么多养牛户,确实感到压力也很大,跟上级部门、县委县政府、市委市政府都比较重视这块,也是多方乳企的沟通协调,积极的给奶户找出路。

  那么在各级部门的紧急要求之下,情况是否有所改观呢?1月10日,也就是农业部下发通知的三天后,记者再次赶到了河北省石家庄市金牛奶牛养殖场,这里的养殖户依旧愁容满面。

  奶企无视合同停止收奶 政府也无奈

  河北省石家庄市金牛奶牛养殖场经理刘明飞:现在数量越来越少,淘汰的淘汰,有一部分带到别的企业。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满圈多少牛?

  刘明飞:500头。

  记者:现在呢?

  刘明飞:现在有100来头。

  刘明飞说,自己的养殖场从小到大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现在由于奶企停止收奶,他的养殖场已经处于停场状态。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倒奶、卖牛。而在此之前,他一直正常卖奶,还与收奶的乳品公司签署了合同。

  刘明飞的养殖场已经处于停场状态

  刘明飞的养殖场已经处于停场状态

  刘明飞:当时签了5年。从2012年到2017年。

  记者:那既然有合同在,为什么还要停你的站呢?

  刘明飞:现在公司要求转型牧场,硬件改造,建大棚等等的硬件设施,投资很大。现在这个行业也不好,每个月停改,每个月要剩好多奶,也没有经济能力去投资。

  由于没有资金和时间改造大棚,刘明飞在2014年12月16日接到了合作公司的通知,停止送奶。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之下,他所在的养殖小区内包括他本人的奶牛在2015年初送到了附近的张东村。这是当时还能够送奶的一家养殖场。

  河北省石家庄市奶牛养殖户刘明飞:他们这些有一些养牛户,在别的小区里面也是坚持不下去了,也是小区赔得没法干,刚搬到这没几天,也坚持不下去了,卖牛。

  本来以为牛转移到张东村的养殖场就能够继续送奶,但是好景不长,1月10日当记者和这些养殖户赶到张东村这家绿源奶牛养殖场的时候,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了。

  河北省石家庄市奶牛养殖户:通知下来了,目前从1月1日到1月10日建一个投资100万的大棚,你10天能建一个大棚吗?不可能实现,农户达不到这个要求。

  因为同样的原因,养殖场1月11日将无法继续送奶,各个养殖户无可奈何之下,只有忍痛卖牛。

  河北省石家庄市奶牛养殖户:一头牛一万多块钱给人家了,多了人家也不要,这都是两万来块钱买的。

  记者:这一批牛买了多少钱?

  孔从蕊:都二胎牛,没一个老牛,而且正干活呢,这都是二胎牛,没一个老牛。

 养殖户提到卖牛 忍不住痛哭

 养殖户提到卖牛 忍不住痛哭

  在这个养殖场记者见到了来卖牛的七八家养殖户,这里既有普通的个体养殖户,也有像刘明飞一样的养殖场的经营者,停场后把自己的奶牛送到了这里。

  河北省石家庄市奶牛养殖户刘会江:我一直在改进,去年的时候5月份我用的TMR,他说国产的质量不好,要用进口的,我就买的法国进口的,用了一年多又让改大棚,让怎么改我们就怎么改,改到现在又说把牛场全拆了重建,真的没办法撑下去了,就扔这个奶也受不了,每个月停你几天站,每个月停你几天站,白哗哗的牛奶没处卖,只能贱卖,卖几毛钱一公斤,就这个也卖不完,扔沼气池里面。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频繁的开始倒奶。

  刘会江:从去年5月份就开始。

  事实上,刘会江的养殖场在2014年11月份就已经停场,她一直是按照奶企的要求不断进行改建,完成产业升级,但是她的努力没能获得奶企认可,最后还是被迫停止了送奶合同,她现在已经把下奶的200多头奶牛全部卖掉。

  刘会江:杀牛的,现在也没人找那么多奶牛回去养,他们也赔得受不了。

  记者:今天卖了多少头?

  刘会江:今天拉走了20多头。

  记者:没了,这里没有你的牛了。

  刘会江:这里已经没了,卖了三天了。

  每当提到倒奶、卖牛的时候,这些养殖户的眼里都是噙满了泪水。1月10日晚,由于附近卖牛奶农太多,造成了运输车辆的紧缺,直到晚上七点多,运牛车才来到了养殖场,奶牛挤了最后一次奶之后,就会被运走卖掉,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哭丧着脸。

 每当提到倒奶 卖牛的时候 这些养殖户的眼里都是噙满了泪水

 每当提到倒奶 卖牛的时候 这些养殖户的眼里都是噙满了泪水

  奶牛养殖户:杀,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杀了。

  记者:你们厂子现在还有产奶的奶牛吗?

  奶牛养殖户:今天装走了,没有了。

  1月10日这一天,一个养殖场就这样停场了,那么,在这附近究竟还有多少类似的情况呢?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畜牧局副局长周玉英:已经停场的就是他们两家,伊利。有三家是光明,他们这两个都是伊利,之前还有一个伊利的。

  记者:三家光明,三家伊利?

  周玉英:对。

  周玉英,石家庄市元氏县畜牧局副局长,她告诉记者,元氏县总共有奶牛养殖场21家,如今6家停场,占到了全县奶牛养殖的28%,问题出现之后,畜牧局一直在积极地想办法,找对策。虽然很着急也非常重视,然而面对强势的收奶企业终止合同拒绝收奶的做法,周玉英表示,他们的能力非常有限,能做的只是努力协调。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种做法在法律上成立吗?

  周玉英:应该它们是违约的。

  记者:那如果要制裁他们,谁能制裁?或者说我们现在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谁能来出面杜绝他们做这种事?他可能今天关这个厂,下一次又让别的厂关了,怎么办?

  周玉英:唉,这咱们就协调呗。

  牛奶加工企业拒收鲜奶,让养殖场成了这个交易关系中的弱势一方。面对奶企的强势,地方政府只能一遍遍协调和沟通。不过,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有一些养殖户的牛奶并没有被完全拒收,还在向奶企供奶,只是数量上打了很大的折扣。他们是怎么回事呢?

  每个月停站几天不收奶  一瓶矿泉水能买两瓶奶

  河北省石家庄市奶牛养殖户刘会江:2014年就从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每个月都停站。他每个月找你点麻烦,找你点事,给你停几天站。

  从去年年初开始全球的奶源过剩,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国内市场,从去年的5月份开始,刘会江就明显感觉到,乳品企业每个月都会停收几天鲜奶。这些没卖掉的鲜奶他们没有地方储存,最后只好倒掉。这也就是说,这些养殖户的煎熬是从2014年5月份就开始了,现在愈演愈烈,直到停场。

没有卖掉的鲜奶没有地方储存就直接倒掉

没有卖掉的鲜奶没有地方储存就直接倒掉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这种每个月停收几天的现象在河北地区非常广泛,但是由于部分奶企直接下达了不许接受采访的通知,因此绝大多数被限收的养殖户敢怒不敢言。经过多方努力,记者终于在定州市见到了一家被限收的养殖场。

  河北省定州市晨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经理白占永:每日的奶数,一月份五吨三,二月份四吨九,三月份四吨二,四月份四吨二,五月份四吨六,六月份四吨六,七月份四吨五。八月份四吨四。这都是三元给的,我开会就给的这个。

  记者:那二月份现在通知你可能让你交多少?

  白占永:现在还没通知呢,他说变,到时候还变。

  在挤奶车间,白占永向记者展示了三元公司给他的一份收奶计划,这个计划规定的是他的养殖场每天能够上交鲜奶的数量。记者看到,在1月12日当天,他上交的份额每天只有5.3吨,而在车间的另外一个墙上面,展示的是小区每天的产奶量。

  白占永:这是我们每天各家各户的奶。

  记者:加在一块是多少?

  白占永:加在一块是五吨九六吧。每天出五吨九六这是。这是一家一户出的奶。

  白占永说,小区每天的产奶量大概在6吨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天直接会有700公斤的鲜奶无处消化,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以前每次看到这里的时候,白占永总是希望越多越好,而如今这些数字成了他的心病。

  白占永:这奶怎么办呢,少了扔,攒多了罐子没法盛,没法盛一天顶一天,顶多了那奶出问题,维生素都高了,高了会退回来的,退回来你就得四毛钱一斤卖。

  记者:怎么办都不是办法。

  白占永:怎么办都不是办法,你看这儿分奶,我们六户,每一天就是富裕六、七百斤奶,一天一户都得往回弄三百多斤奶,你说怎么办这三百多斤奶。

  那么,白占永所签的收购合同里,有没有限量收购这样的条款呢?

  白占永:合同没有这个,合同他那奶不好卖了以后,他就给我们这限量。你只能交5吨,交5吨有的时候。按5%的复数,也可以交5.25%。现在出多少奶?出6吨奶。多余的奶你就没办法弄。小牛都喝不完,其余的你都泼了。

  白占永无奈地告诉记者,如果只是按照这样的限量收购的话,养殖户还是能够勉强维持的,至少还能保证稳定的收入,让他最难受的是不定期的退奶。

  白占永:对。这都是退奶,都是11号,1月3日、这两个是1月11日、这两个是1月3日。

  记者:1月5日。

  白占永:这是1月5日。光这个月这是四次了。

  记者:那就意味着四天没收你奶?

  白占永:没收奶。二十几吨的奶,二十多吨。

最让白占永难受的是不定期的退奶

最让白占永难受的是不定期的退奶

  记者是在1月11日见到的白占永。在十天的时间里面,他家的鲜奶有四天被拒收。这拒收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白占永:一个是超标,一个是他要不起那么多,再一个是说微生物高,微生物高,头一天微生物还好好的,8个,第二天拉过去就110了,也不知道怎么个原因。你看这天没交了,第二天没交了,第三天还是这么个事,它又低下来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让白占永无法想清楚的是,在各个奶企抢购奶源的2013年,他的小区从来都是产多少卖多少,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质量问题拒收事情。这两年,养殖场的设施在不断完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却出现了频繁退奶的情况,他也不得不频繁地低价卖奶。

  白占永:他这不要这么多奶,那咱攒够一车去卖行。你多少卖的钱,你看。0.8元,1公斤。多少卖的钱,我卖4毛一斤,一瓶水都快换两瓶奶了。

  白占永:我们那个(奶企)刘经理讲的是早痛比晚痛强,你不如看形势不好,养奶不看好,你不如说早些不养了,你到最后赔,赔得过不下去了再不养,损失就大了。开会跟我们那么讲的。

  记者:他什么意思呢?

  白占永:意思说你别养了,想办法吧。不看好。

  别养了,不看好。这些话所传递的信息,养殖户都听得懂,却最不愿意听。对于养殖场来说,当鲜奶卖得比矿泉水还便宜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更加理智地面对现实了。而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这些养殖户并非是从前的个体奶农,他们的规模都在数百头左右,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养殖规模。这两年他们的各项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为什么这么多地方同时出现质量不合格的鲜奶呢?令人困惑的地方还有很多。一些合同到期的养殖场已经被奶企彻底拒之门外。

  养殖场1700万元投资 设备最先进 建成后却从未使用过

  1月11日,记者在河北省定州市的唐家庄村的一个大型牧场内,见到了正在向下水道里面倾倒鲜奶的马彦光。他倒奶最主要的原因是鲜奶收购合同到期。

  河北省定州市唐家庄奶牛养殖场经理马彦光:到2014年就跟光明签了合同,签了一年,签到10月25日。到10月25日,人家那个合同就不签了。人家说不再续签了,人家说合同到期了。我们消化能力没有了。

  马彦光的牧场每天都要向下水道里面倾倒鲜奶

  马彦光的牧场每天都要向下水道里面倾倒鲜奶

  在与光明的合同终止之后,牧场的鲜奶就处于没人要的状态。为此,马彦光也想过很多的办法。

  马彦光:光明,这次我来找人家人家不要了吧,三元找过,找过君乐宝、找过伊利、找过蒙牛,就这几家企业。

  人家都说,收购不了那个东西。

  记者:就很直接对吧?

  马彦光:对。收购不了。我这10吨奶啊,我10吨奶是大户。一说你这10吨奶老板都吓一跳,他说10吨奶我的天啊,他说这怎么消化你的奶啊,原先的奶都不够卖。

  马彦光是在2010年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之下,回乡投资了这个现代化的牧场,总占地80亩,投资额达到了1700万,而且建设之初就尽可能购买了最先进的设备。

 马彦光的养殖场当时投资了1700万

 马彦光的养殖场当时投资了1700万


  马彦光:当时在我们定州市来说,是最好的了。保定地区,我这个模式是最好的。搅草的搅拌机,现在是现代化的,还有几台设备,这个零部件都是从英国进口的,奶杯,还有出奶的奶管,这是美国的。

 

  2013年鲜奶市场价格一路走高,马彦光进一步加大了对牧场的投资,牧场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马彦光:后来一看效益也行,而且农民养牛的积极性也高,所以说准备20多吨到30吨,现在我这规模30吨,如果饱和的话,30吨奶是没问题。

  最多的时候,马彦光的牧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000头奶牛,因为规模大,生产标准需要提升,他还特意新建了一个挤奶车间。没想到紧接着麻烦就来了。

  马彦光:安装好了以后,奶就开始走下坡路,奶都不行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一天没用过?

  马彦光:一天没用过。

  记者:去年几月份建好的?

  马彦光:去年7月份,建好了,我准备要投产,要上牛,结果一看这情况不好,牛也不敢上,拖拖,越拖越不行。

 新建的挤奶车间建成后 一次都没使用过

 新建的挤奶车间建成后 一次都没使用过

  望着全新的挤奶设备,马彦光感到很无奈,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个他自认为是保定地区最先进的奶牛牧场挤出来的鲜奶为什么就没有企业购买,每个月的直接亏损达到了四十万元,自己和这个牧场的明天该怎么办?

  马彦光:没办法,我一生扔这儿了,我现在过年57了,你想想还有什么奔头了,没奔头了。也就是认倒霉呗,这一辈子白干了呗,白干也饶不了我,因为你出资,我自个的钱已经用完了,现在里边还有别人的钱。

  在栾城县记者也见到了一家同样的牧场。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胜利养殖专业合作社经理郝秋:因为俺们合同是12月31日到期,因为公司是11月初跟俺们签了个协议,11月底必须发展到3吨奶,发展不到3吨奶,自动交出合同。让我们建立个棚,又买牛,棚也建好了。

  按照合作收奶的企业——伊利公司提出的要求,郝秋开始了建棚买牛的工作。

  郝秋:因为建起以后,我们买了牛,正准备再买牛达到3吨奶以后,伊利通知不要奶牛了,建筑也停止,实际上我们已经建起来了,他让停止建筑、停止买牛。
  2014年11月,郝秋接到通知,停止建设、停止买牛,而且收购合同不会再续签,这一下郝秋彻底傻了眼。

  郝秋:12月底我们有200头,产奶是2吨。一共现在剩130头了。

  记者:就剩130头了。

  郝秋:奶就剩不到1500斤,少了一半还多,,把好牛挑走了,减了三分之二。

  记者:你现在最着急的是什么?

  郝秋:最着急的是奶没有出路,牛卖不掉,杀不过来,卖,卖不掉,奶牛当肉牛买太可惜了,损失太大了,这几十年的心血啊这是,三十年了。

  郝秋说自己养了三十年的奶牛,一点一点的积攒出了这个拥有200头奶牛的牧场。孩子大学毕业后,也过来帮忙几年了,原本还准备做成一个稳定的家族企业,时至今日,这个愿望眼看着要破灭。

  郝秋:他这条提前是让我们奶牛,让我们建厂,到最后还没有到这个时间呢,就说合同不用签了,那为什么当时不跟我们说,合同不给你签了,你也别投入,一下让我们投了好几十万。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两周内,全国生鲜乳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为3.81元/公斤,较年初均价下跌了9%,创下14个月以来的最低位。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多地奶价暴跌,山东、河北等地原料奶价格普遍下降。其中山东省原料奶收购价从2014年春节前4.1元/公斤降至目前2.6元/公斤,而山东奶业协会统计发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1.5元/公斤的收购价格。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2005年前后就出现过卖奶难,主要是产奶量,牛奶的生产量增加的比较快。目前2014年这一次,在于这种消费的问题,还有乳制品企业,还有一个利益选择问题。

  河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袁运生:我觉得政府应该是出台一些政策,比如说对于收购生鲜乳这样的企业,确实是库存有压力,但是它还在坚持着收购当地的生鲜乳,为了奶农的利益,对于这样的企业,是否能够给予一些收奶补贴,或者说奶粉的国家收储这样的一些措施,帮助乳品企业缓解了这种压力,那么才能够传达到上游,使奶农的这种交奶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半小时观察】:

  对于奶牛养殖户的遭遇,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感同身受,同情他们的处境。?1月8日,农业部紧急下发通知,协调处理卖奶难的问题,稳定奶业生产。农业部要求各级地方畜牧兽医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确保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客观来说,其中的一些措施是有应急效果的。尤其是国内奶业市场秩序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有利于更好地培育市场、维护产业稳定。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我国奶牛养殖业要得到健康发展,必须要构建现代奶业生产经营体制,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提升竞争力。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奶农摆脱“倒奶杀牛”养殖悲剧。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1月17日 22:4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中国多地出现牛奶销售困难,养殖户不得不含泪杀牛倒奶,本期节目记者赶赴河北进行调查。目前奶企和农户模式遭遇尴尬。散户很难跟上价格周期,散户产奶,品质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为了避免国产牛奶被倒,农户不能单纯依靠企业收奶。(《经济半小时》 20150117 中国奶业深度调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