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客流量大,旅客坐车辛苦,身心疲惫,“K1271”列车上演惊魂一幕,一名50多岁的男性重病突发,状况危急。】列车工作人员开始了与死神争分夺秒的生死营救,为了挽救这条生命,列车人员沉着应对,打通绿色通道,提前40分钟到达贵阳车站,为病人争取了抢救时间。春运时期各个列车上这样的意外并不少见,这是对列车突发状况应急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人间真情的考验。
今天我们继续关注春运回家路。“春运”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全国将有20多亿人次回乡、返城。中国春运也因此创造了多项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然而,回家的路并不平坦。如此庞大而密集的人口迁徙,必然会暗藏着许许多多难以预见的意外。不久前,在一趟从杭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就真实发生了一起生死时速的紧急营救。
站票回家汗出透 疲惫难耐 有时脚都放不下
上午十点半,在杭州火车站第3候车室,开往成都的列车开始检票。立刻,等候多时的旅客从候车室的各个角落一起涌向检票口。
这是检票最常见的情景。准备上车的乘客带着大包小包,随着缓缓移动的人流,挤向检票口。人群中各种喊叫声此起彼伏,相互提醒着往前挤。一过了检票口,人群的脚步就轻快多了,大家拿着车票,行色匆匆地跑向车厢。
成都铁路局成都客运段K1271/4四组列车长刘晓玲:我们这趟车主要的客流就是打工人群,像云、贵、川偏远山区,那些贫困山区的人,好多都在浙江,所以一到春运的时候,返乡的客流都比较大,这些人都是回家过春节的。
K1271/1274次是快速旅客列车,票价便宜。全程要经过云贵川等6个省,33个车站,客流量非常大。每年春运期间,无论是杭州到成都,还是成都去杭州,这条线都是最火爆的,要买到这趟车的车票着实不易。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出透了吧,汗出透了。
成都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长刘光成:全部打湿完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还不是春运最紧张得时候其实。
刘光成:不紧张,还没到。
《经济半小时》记者:预计什么时候。
刘光成:预计春节前几天,十来天段的时候。
51岁的刘光成是成都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的乘警,是这次列车的乘警长。1993年走上乘警工作岗位,一干就是22年。刘光成说,根据以往的经验,旅客刚上车的时候是车厢里最乱的时候,但开车后几个小时,旅客会慢慢稳定下来,无论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相对都会找到一个固定的区域。
乘客:这滋味不好受。回家的滋味好,坐车的滋味不好受。
乘客:我们一直站着。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们都是站票是吗?
乘客:对呀。
《经济半小时》记者:等于现在人家挪起来给你们?
乘客:对呀。只是有一点点时间,然后去坐一下,不然一直站站站。反正有的时候脚都放不下去,真的很累很累的。
乘客告诉记者 站票回家很累
从杭州到成都的K1271/1274次列车,总运行时间需要50多个小时。因为列车严重超员,人们拥挤在狭窄的车厢里,可以说是身心都非常疲惫。意外,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惊魂一刻 乘客脑溢血命悬一线 无奈山区拨号难
2月2日下午2点半,列车刚刚开出贵定站,突然一位旅客焦急地找到列车长,说他家人突发意外,不知道什么原因,人突然不能动了。
接到报告,乘警刘光成与列车员急忙向发病旅客所在的加1号车厢跑去。在“让一下”、“让一下”的喊叫声中,穿过拥挤的人群。
乘客:他半边身子都不能动了!
成都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长刘光成:来来来,你们让一下。
发病的乘客身体有一半已经失去知觉
病人家属:快点帮我看一下。
成都铁路局成都客运段K1271/4四组列车长刘晓玲:不急不急,马上可以到医院去。
乘客:你不要急,你急没有用。
来到病人面前,眼前的情况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发病的乘客是一名看上去50多岁的男性,尽管他还稍有意识,但是可怕的是,他的身体有一半已经失去知觉。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得了什么病。
发病的乘客身体有一半已经失去知觉
成都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长刘光成:我把你的脚拿起来,舒服不舒服。那我给你拿起来。你要觉得不对的时候,你就说一声,我脚给你拿起来看舒服不舒服。
K1271/1274次列车呼啸着飞驰,眼看着患病的旅客情况越来越重,在场的人显得束手无策。
乘警刘光成:你现在这个情况必须去专业医生检查,我们都不是,我们不是医务工作者,哪会知道,只能到医院去检查。
列车长刘晓玲:赶快喊喇叭喊起来,广播找医生。去,把喇叭喊起来广播找医生。
列车长刘晓玲:我们这个车上没有随车医生,也没有医疗条件。即便有一个医务工作者,可以诊断但是要治疗的话,必须到下面有医疗条件的医院去。我们广播员先在车上广播一下,看看有没有医务工作者,先初步诊断一下。
列车广播员:各位旅客请注意,现在广播寻找医生。本次列车加1号车厢,有旅客突发疾病,急需医生诊断治疗,哪位旅客是医务工作者,麻烦您到加1号车厢。在此我代表患者和全体工作人员向您表示感谢。
广播员正在广播寻找医生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病人的情况更加危急,她的意识开始时有时无,旅客的家属已经被现场的情况吓的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旅客:啊,怎么办怎么办,快来帮我看一下。
很快周围聚集了很多旅客,列车长刘晓玲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
病人家属:麻烦你们都过去好不好,让开让她吐痰。那样吐不出来,把他扶起来。
成都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长刘光成:我帮你,你出来。
病人家属:用什么东西接到。
刘光成:好像是右手右脚不能动,脑溢血,中风。好点没有。
由于该列车属于空调车,所以的车窗都是封闭的,为了让空气更流通,马上吩咐乘务人员打开车窗。并紧急联系铁路调度。
列车长刘晓玲:马上我们再广播找下医生,看看有没有医务工作者。
K1271/1274次列车迅速启动了应急方案,飞驰的列车里响起广播寻找医务人员。
列车广播员:现在广播寻找医生。本次列车加1号车厢,有旅客突发疾病,急需医生诊断治疗,哪位旅客是医务工作者,麻烦您到加1号车厢。在此我代表患者和全体工作人员向您表示感谢。
乘警刘光成:你和客调联系上了吗?
列车长刘晓玲:没有。电话没打通,没信号。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趟车现在老是没信号,所以联系很难。
列车长刘晓玲:对。就是山区,我把他放在这里医院也不方便,都是山区,救护车都不方便,所以这些小站根本就不行,然后打电话意思就是让客调把这个车再放快一点,放到贵阳站。
《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还没信号?
列车长刘晓玲:没有。打两次断两次。
《经济半小时》记者:就一过山洞就没信号了?
列车长刘晓玲:没有。这里山区完全没信号了。
乘客:还要多久?
列车长刘晓玲:别急。我正在联系。
广播声音:现在广播寻找医生。
由于在山区 电话一直拨打不出去
刚一穿过一个山洞,刘晓玲就迅速拨打电话,以最快的语速,把事情向调度说清楚。
成都铁路局成都客运段K1271/4四组列车长刘晓玲:成都局客调吗?我是快1271次列车的车长,现在我们车刚好贵定开车,开车以后有一个突发病人情况有点严重,我给贵阳车站联系了,看看你这里能不能把车放快一点到贵阳?又没信号了。没信号。要说的刚好说清楚。看看待会儿我打一个。信号刚刚断。山区没办法。
刘晓玲话刚说到一半,手机信号又没有了,此时的刘晓玲非常着急,但又毫无办法。
列车长刘晓玲:我很着急,看病人现在这个情况,比较严重,我特别着急。
从杭州到成都,全程约1800多公里,沿途要穿越大量山区。现在,旅客突发急病,生命危在旦夕,急需救援。然而越是这种危急关头,似乎困难也越多。此时列车已经行进到山区,手机信号很不稳定。这给列车与前方车站的联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正当人们焦急万分想等手机信号好起来的时候,那位患病的乘客的病情又突然加重。所有的人,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此时,列车行进在大山之中,手机没信号,与前方联系不畅,车上又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人们眼睁睁地看这位患病的乘客,一点一点地消耗着生命最后的能量,每个人都心急如焚。
乘客病情反复恶化 车长沉着调度 火车提前40分钟到贵阳
一看到列车窗外稍有光亮,刘晓玲就把手机放在拨出键上,以保证列车驶出山洞的第一时间打出电话。
成都铁路局成都客运段K1271/4四组列车长刘晓玲:我们这个车上有一个突发病人,情况有点严重,我已经跟客调联系过了,我们这个车尽早早一点放到你们站,要一个120,1271次要一个120到加1车厢门口接病人。1271加1号车厢,机次五六位的样子,然后你赶紧给120打一个电话,我跟客调处联系好的,那个车早点放进你们站。机号大概就是五六位的样子差不多。
成都铁路公安处乘警支乘警刘光成:尾部四位。
列车长刘晓玲:他现在有点中风的症状,然后还呕吐,情况有点严重,现在不能动,他有两个同行人,赶紧给120打电话。谢谢你。
列车长刘晓玲:广播找医没有?
听完列车长的通报,铁路调度室也立即启动了应急方案,表示以最快的速度安排这次列车到达贵阳站,同时安排120进行接站。
列车长刘晓玲:客调那边打通了,贵阳车站我再联系一下,确定他们把120叫到车站来。
乘警刘光成:客调已经同意把这个车开进来,先让医生先上来协商肯定要。一直到120年的贵阳站经过站。上不了站120。上不了站台。
列车长刘晓玲:他们会把担架抬过来的。
乘警刘光成:我意思是说什么站台?
列车长刘晓玲:没有120能直接到站台来的,起码抬个担架上来。
客运调度那边刚刚联系好,刘晓玲和刘光成悬着的心也稍稍平静了一些,病人似乎也安静了一点。
乘警刘光成:目前稳定就好多了。肯定人不舒服,流的虚汗。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边现在还没知觉?
列车长刘晓玲:都能动。
乘警刘光成:他左腿有点残疾,现在右脚不能动。
持续紧张了20十分钟之后,才有机会向其家属询问病人的过往病史
列车长刘晓玲:平时没有得过这个病吧?
乘客:没有。
列车长刘晓玲:有什么病史没有?
乘客:没有吧,也没检查过,不知道。
列车长刘晓玲:这是你的什么?
乘客:我亲叔。
列车长刘晓玲:有抽风或者类似病之类的?
乘客:没有啊。
车上的广播,一直不停地播放,但是始终没有医务人员过来,患病的乘客能等到贵阳吗?
乘客:没有。
列车长刘晓玲:还是没有医生。
列车长刘晓玲:今天没有医生,平常有时候旅客中都有医生,刚才我们都播了几次了,没有一个医生出来,我们一直都播的这种情况都是这样,今天确实没有医生。
《经济半小时》记者:整车都没有医生?
列车长刘晓玲:我们只能说做简单的护理,只是救护没有办法,我们找医生一次又一次但是没人。
飞驰的列车呼啸而过,就在这时,一个更加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刚刚平静下来的患者,突然病情加重,意识模糊,口吐白沫。
病人病情恶化,口吐白沫
乘务员:我们力所能及地能进行救护的。
乘警刘光成:掐虎口了,人中啊,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乘务员:心肺复苏这些。
列车长刘晓玲:小妹我跟你说不急,你急不得。他现在不是其他病爆发性的,有生命危险的。
患病的乘客再一次出现危险,全身突然剧烈抖动。
患病的乘客情况越来越糟糕,刘晓玲再次打起了电话。
列车长刘晓玲:客调,我是刚才给你打电话的车长,现在病人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对,尽量稍微快一点,情况越来越严重。好的。
刘晓玲再次联系调度室,把最新情况反馈过去,为了这名患病的乘客生命安全,她希望能调整时间,让K1271/1274次列车提前进站。列车长刘晓玲的请求立即得到批准,K1271/1274次列车将史无前例地提前40分钟抵达贵阳车站。
乘警刘光成:我们提前40分钟进站。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提前40分钟进站是吗?
乘警刘光成:我们正点是47到,3点47,现在3点。
列车长刘晓玲:我是特别着急,感觉特别特别漫长,平时时间很快。
乘警刘光成:现在正点是还有一个小时,但是我们现在给客调打电话了,叫我们车是提前到站,刚刚给他们成都铁路局客调联系了,提前停车到站抢救。
列车长刘晓玲:现在直要到贵阳了,我们成都客调那边马上都去了电话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中间有几站是不是都?
列车长刘晓玲:只有三个小站。
乘警刘光成:还有三个小站。
《经济半小时》记者:三个小站就停了呗?
乘警刘光成:到贵阳了。但是我们现在按现在这种开就是早点,但是现在有这种情况。
列车长刘晓玲:但是现在有疾病,这种危重病人要提前到达。
列车将提前40分钟到站
为了患病乘客的生命,这趟列车原本需要停靠三个小站,全部取消。
你看今天这个速度挺快的,这个山区铁路他们有些路段不像我们想象那种高铁,速度可以很快很快,它也得顾忌安全。
列车长刘晓玲:有些铁路段,比如说曲线半径太小以后,那个车根本不能开。
刘晓玲说,山区很多铁路的曲线半径太小,弯道又多,因此现在虽然是最快的速度了,他心里还是觉得不够快。
刘晓玲说,看着病人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她的心也跟着悬在嗓子眼。所有的人都盼望着患病的乘客能坚持住。
列车长刘晓玲:已经很快了。平时感觉这一段路特别快,但是今天感觉就是我很着急,看病人现在这种情况比较严重,我特别着急。我就感觉今天的速度再快我都感觉很慢很慢,心里边很煎熬的。像他那种情况得赶紧送到医院治疗才好,万一有个什么情况就差这儿几分钟。我都一再催那个客运调度尽量把车给放快一点,再放快一点。
眼看着快到贵阳站了,刘晓玲又打了一遍电话。
列车长刘晓玲:我就赶紧电话各方面联系,跟车站也衔接好,看他们人员到位没有,这种情况我们跟车站联系以后,车站也赶紧把他们要做的工作全部都准备好,我得跟车站再确认到站之前所有的工作都衔接好了,他们准备做好了,不然的话那个病人到时候,万一那个医生没来,就差那几分钟怎么办。
从车上,到车下,从行驶的列车,到铁路调度、医院,为了一个生命,所有的人都在争分夺秒,这趟列车史无前例地提前40分钟到了贵阳站。
成都铁路局成都客运段K1274/4四组列车长:就为他这个病人我们提前40分钟。因为贵阳站比较近,如果是比贵阳站快的话,我们马上就在最近的点,但是现在最近的就是贵阳站了,所以我们那边成都客调就最近,安排最近在贵阳站下车。
《经济半小时》记者:提前了多长时间?
成都铁路局成都客运段K1274/4四组列车长:车上今天没有医生,我们只能说简单的治疗抢救,车站马上就来,提前40分钟到。
K1271/1274次列车提前40分钟驶进了贵阳车站,列车刚刚停稳,早已在站台上等候多时的120急救人员第一时间上车,对患者进行了检查。
列车驶进贵阳车站,早已在站台上等候多时的120急救人员第一时间上车,对患者进行检查
医护人员:师傅,师傅。高血压病有没有。
刘光成:没有。
医护人员:他很有可能是脑血管,脑出血的可能性很大,病情很危重。赶快通知其他家属。
很快几个工作人员把病人台上救护车,进行抢救。这时,我们看到,一直参与抢救的刘光成累的快喘不过气来。
成都铁路局成都客运段K1274/4四组列车长:今天时间来得及,平时的话区段长,有时候客调那边,沿途没有三甲医院,没有抢救条件的话,还要最近联系其它。
刘光成:主要是通知及时,她们马上跟成都铁路局客调中心联系了之后,沿途没停车,我们现在早点到贵阳站,通知及时,抢救及时。
《经济半小时》记者:中间那两三个小站都取消了是吗?
刘晓玲:都取消。
刘光成:通过了,直接通过了。
列车长刘晓玲:平常的话要在那换车的,今天就因为这个病人我们全线通过。只能以救人为主,救人为先。今天是最快的。
刘光成:对。今天最快。今天一路放过来了没耽误时间,所以说给他们抢救创造了时间。
半小时观察:
这场发生在回家路上的生死营救持续了一个小时。在这60分钟的时间里,从列车上的乘务人员、乘警,到车站内的工作人员,铁路调度室,以及120的医护人员,不同地方不同角色的人们,从各自的角度,共同为挽救旅客的生命,做出了最勇敢、最温暖的努力。旅客突发病症是意外,更是考验,它考验出了这趟列车的效率、速度,更考验出了危情时刻的人间真爱。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从杭州到成都的路虽然遥远,车厢虽然很挤,但这条回家的路有温情,有真爱,有奉献,有互助!这样的路,让我们回家的感觉,又多了一份踏实,多了一份感动。回家真好。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2月08日 03:1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春运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全国将有20多亿人次回乡返程。中国的春运也因此创造了多项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然而回家的路并不平坦,如此庞大而又密集的人口迁徙,必然会暗藏着许许多多难以预测的意外。不久前,在一趟从杭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就发生了一起真实的紧急营救。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经济半小时》 20150207 春运路上的生死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