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50806 新创业演绎:无人机世界的追梦者

来源:央视网2015年08月07日 00:26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近几年,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我国更是以硬件上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上的先发优势,一举成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最大供应商。目前,无人机的应用已经由原来的以发烧友和爱好者为主的娱乐功能,向航拍、搜救甚至物流等领域发展,预计未来整个无人机市场的规模将超过千亿元。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来自四川成都和绵阳的两个无人机创业团队的故事。】

  从零起步到国内领先   大男孩百折不挠的“飞机梦” 

  2015年7月4日9点零7分,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6.5级地震。为了及时了解震区情况,空军第一次使用了无人机,赴震区侦察灾情。这架无人机在震区上空飞行100分钟,实时提供详细的灾情报告。实际上,无人机有影像航拍、快递运输、灾后搜救、气象控制等多种功能,在国内外的人气正在急速上升。

  他叫常勇,成都锐度无人机公司的掌门人。2011年公司成立,现在在圈内已经相当有名气。常勇曾经是一名标准的航模发烧友,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周末和几个小伙伴拿着自己设计的航模跑到郊区演练,不过那时的他从没想过这个爱好有一天会成为自己的事业。无人机的创业完全是一次偶然。

  创业者常勇:有一次,有一个哥们跟我说,他说我上次在,看到咱们成都二环高架有飞机在拍宣传片。我就对这个很感兴趣,我就说咱们在大学里玩儿的航模,那个就是航模。

  常勇曾经是一名标准的航模发烧友,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周末和几个小伙伴拿着自己设计的航模跑到郊区演练。

  朋友无意中的聊天一下子牢牢抓住了常勇的心。当时已经大学毕业当了工程师的他,内心深处仍然对航模有着深深的喜爱。他的航模梦想是不是有一天也能变成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呢?

  常勇:它还能产生价值,还能拍宣传片!有这么一个价值,我觉得很诧异,甚至觉得很兴奋。

  航模能当事业来做,这让航模爱好者常勇激动、兴奋不已,他觉得,他追逐梦想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和朋友一起,立即行动起来,挨个打听,直接上门找到用无人机航拍的这家公司。而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从踏进公司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从此改变,开始了他与无人机的不解之缘。

  常勇:就是现在这个锐度,到了现在这家公司。开始跟着这家公司出去航拍,因为我周一周五正常上班,周六周日跟着他出去航拍,这样出任务。

  常勇说,那个时候他已经在一个消防工程师岗位上干得不错,每月6、7千元的收入在成都当地生活得非常滋润。所以最初涉足无人机时,他并没想到辞职,只是一边干着本职工作,一边业余时间兼职做无人机航拍。然而就在他干得很开心的时候,锐度公司在一次航拍宣传片时,却遭遇重大事故!

  常勇:就是飞机从天上掉下来了,这一次损失,当时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就是说损失比较大,就是飞机差不多十几万,二十万的样子,作为学生来讲,大家就承受不起这个。称之为浩劫,然后公司这样散了。

  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太大,公司最终不得不散伙了。锐度公司的创始人杨润至今都把这次失败铭刻在心,并把这架失控坠落的无人机摆放在公司醒目的位置上,以此为鉴。

  常勇:对咱们一个警醒,无论是飞机安全,还是创业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架失控坠落的无人机被摆放在公司醒目的位置上,以此为鉴。

  突如其来的事故,击垮了初创的公司,但热爱航模,喜爱无人机的激情仍然存在,于是,创始人杨润找到常勇商量,想和他一起继续做无人机项目,希望东山再起。

  常勇:我也不太想当一个工作者,我也想就是说,看能不能做一个大事业出来,更别说,就是说这个还是我们自己的爱好,就是飞机这个事业。

  2011年,常勇和杨润联手,重新恢复锐度创业团队,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创业。然而,现在的公司没有钱,没有设备,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们必须尽快找到一条挣钱的出路。

  常勇:我们刚开始,其实是没有设备的,飞机摔了,钱也没有怎么办,但是之前,这个锐度这个牌子,还是有一些社会影响力,就是有客户愿意找到我们。

  2011年,常勇和杨润联手,重新恢复锐度创业团队,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创业。

  公司的品牌还有影响力,有客户有市场,缺的是钱和设备,怎么找到一个赚钱的路子呢?

  常勇:当时我们想,看周边能不能找,一些航模爱好者,他们觉得还可以的,先慢慢的,交给他们,给我们挣点钱。我们算赚的第一桶金。第一桶金大概会有4、5万(元)。

  这个办法,说白了,就是充当中间商,转手买卖,从中赚点利润。不过依靠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公司终于有了一点启动资金,再次步入正轨。而这个时候,全球乃至全国的无人机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常勇和创业团队清楚地意识到,只走老路决不是长远之计,公司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转型升级。

  常勇:如果一直做航拍,有可能会做不长,为什么,你看作为常人来讲,你看着,我们简简单单的飞一天,一万多(元),两万多(元)的利润,谁看到了都嘴馋,它可能以后,它可能会有很多人去做这个东西,人一旦多了,这个市场肯定会慢慢会做烂。

  公司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拥有别人没有的技术,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事,但是,常勇和他的团队该从哪里下手呢? 带着这些问题,常勇这天又来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向自己的企业指导导师请教。

  企业导师:可能我给你的建议,是这样的,包括我们川大的,这些校友里面,有很多都是在电力系统工作,或者服务于电力系统,实际上你这块产品,实际上可以以后,跟着它的工程和服务配套。再一个,我建议你这个飞机用的电力系统,或者这一部门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但实际上它的功效还可以拿来开发一款旅游产品。如果我这个飞机,再给配一个3D眼镜,那么他就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景色,比如我们的九寨沟,峨嵋山,人去不了的地方。

  常勇这天又来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向自己的企业指导导师请教。

  研发更多的和企业相关的无人机系统是导师给出的建议。其实常勇在与客户的交流中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个定制化的方向。就在前不久,有客户向他们提出希望有个性化航拍,甚至在无人机上挂上专门的设备。这给常勇的团队非常大的启发。

  常勇:其实最主要的转型,也是有一次,有一个考古队,给我们提的无人机的要求,就是市面上的无人机是做不到的。比如说他们要挂自己的东西,挂自己的设备,他们也没法挂着,这个怎么办,相当于类似定制,他们做不到,只有我们来了。

  常勇和伙伴们商量后,决定按客户的要求,对现有无人机一些部件重新设计、改进。这对于并不是无人机专业毕业的常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没有足够的加工场地、没有机器设备,更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种种困难摆在面前,他们再次想到了向自己的母校——西南交通大学寻求帮助。

  常勇在与客户的交流中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个定制化的方向,决定对现有无人机一些部件重新设计、改进。

  常勇:我们找到交大,我们找到自己的学校。所以每天下午六、七点之后,我们来到加工中心,去鼓捣这些设备,然后加工了之后,就干一个通宵,早上七、八点把我们加工好的东西拿回去,帮他打扫干净,老师继续他们上课。

  为了按时按质完成客户的要求,常勇和他的伙伴们白天精心设计、反复修改,晚上到西南交大教学车间通宵加工。最后当他们把重新设计、加工出来的无人机、航拍挂载部件拿到客户面前时,效果出乎他们的想象。

  常勇:客户非常喜欢,因为它的指标完全就是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就让我们觉得这个东西,还有很大的市场,又没有人做,没有人做,这就是市场。

  通过这次高强度研发,常勇团队的无人机技术已经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而他们的创业法相也更加明确。现在他们最需要的是要找到更广大的市场。于是常勇再次找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中心主任樊学斌也召集了擅长移动网络、自媒体等营销高手,一块出谋划策。

  常勇:原来我们的计划,大概是这样的,我现在只管找二级经销商,我的目的是这样的。

  创业者朱珠:实际上你应该把我看作,不应该看作二级经销商,你应该看成你的直销的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渠道,我是帮你做这件事情。我们叫做红利,叫做你的互联网+,我帮你把这个东西做起来,我们本身就盈利了。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主任樊学斌:你在销售这一块思维是有局限的,你为了卖产品而卖产品,你就错了。比如说,你的这个搞一些活动,我的照片可以进行比赛,这些坏了,你总得维修,这些生态圈维护起来,这些生态圈玩儿,你这个东西成为一种时尚,他想帮你做的是这个,成为一种时尚之后,你的销售自然而然产生了。

  通过反复的头脑风暴,不断的试错,常勇的团队陆续研发出了系列高压电线巡查、森林火灾巡视、高海拔地区空中巡逻、城市交通管控等不同领域的无人机产品。

  常勇:我们无人机的话,下面挂载一些先进的设备,比如说热成像,普通的可以变焦的光学摄像头,比如说热成像,它看一下整个线路,如果哪里有发热点,或者哪里有断线,这个可以一眼就能看出来,比如说从温度或者其他的方向,指标能够反映出来,比肉眼还更有效,就是特别方便,就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常勇的团队陆续研发出了不同领域的无人机产品。

  2012年,常勇团队参加了在中华台北举办的GlobalTiC(全球智慧大赛),获GlobalTiC Award Champion Best Commercial FILM(最佳商业奖),是大陆地区唯一获奖的参赛团队。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们当时获奖的理由是什么?

  常勇:这个其实,这个其实,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们直接是拿着我们航拍拍的片子,而且是用无人机拍的,直升机,是拿这个拍的片子。

  常勇说,创业成功只是迈出的第一步,研发还远没有止境。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无人机快速发展的今天,停滞就等于落后。2015年7月23日,星期四,是四川大学生活动中心每周一次的项目坐诊活动,参与人员主要有专家学者、企业资深人士和创业项目负责人等。常勇带着锐度无人机项目也在现场参与交流。

  常勇:现在就是说,我们解决的测绘和那个无线电,那么还有其他的,国家电网,或者还有国家企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像我们现在这种公司说实话很难进。

  面对现实的困难,常勇显得有些一筹莫展。

  企业资深人士: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就是川大导师的项目,他是可以通过一些类似于,叫低空雷达的这样一些设备,它可以在夜间观测到森林里面是有人,还是有动物,还是有烟头,还可以就是追踪罪犯。特别是部队、公安,如果它知道你有这个项目的话,它可能会主动来找你。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专家指导委员委员会成员易鹏:讲故事,造概念,这些都很重要,但是最关键的一点,一定要有傍大款,刚才三个项目中间,你要知道一点,只要你有好项目,很多大款就是你的亲人,很简单一点,他是愿意低下头来跟你谈。 就像百度常务副院长李彦宏,他们也希望能成为一个,在中国发现脸书,发现扎克伯格,能够发现马云、李彦宏这样的人。

  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和年轻的创业者,常勇面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创业最难的就是最初两三年,因为资金缺乏,抗风险能力低,往往遭遇一次严重打击就偃旗息鼓,鸣锣收兵。常勇的团队则成功开启了他们无人机的第二次创业。而更多的年轻人也在无人机市场上跃跃欲试,寻找创业商机。前面我们看到常勇和他的团队在无人机市场上正在不断打拼。而在四川省绵阳市,同样也有一群追逐无人机创业梦的年轻人,这就是谢福林和他的天羽航无人机团队。

  八个男孩的无人机创业梦

  这个正在放飞无人机,进行测绘的小伙子,叫谢福林,今年24岁,2013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谢福林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航模的忠实粉丝。而说起他与无人机的故事,还要从2011年他上大二时说起。

  创业者谢福林:那个时候我们特别喜爱飞机,而我们当时了解到一个,有一个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2011年的9月份,我们成功地把自己设计的飞机,并且制作出来,成功地飞上天了。

  今年24岁的谢福林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航模的忠实粉丝。

  参赛的喜悦,让谢福林和小伙伴的航空梦想变得更加浓烈。而且,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就读的大学里,还有一个和他们一样喜爱航模的团队,也有同样的梦想。

  谢福林:我们大家都觉得,人生有几大幸福,有两个幸福就是,第一个是,人生就做自己最喜爱的事,第二个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还能养活自己。

  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两个团队的年轻人马上行动。创业之初,一切都是新的。他们用省下的零花钱买来模型飞机制作材料,从网上下载模型飞机制作图纸,请老师免费帮忙指导……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然而一直没有订单,公司入不敷出,这让谢福林一度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不过让谢福林至今都觉得非常感激的是,读书的时候,学校给他们这些航模爱好者提供免费场地、免费水电;毕业后,他们还可以继续按学生就餐标准,使用校园“一卡通”,享受吃饭、上图书馆、借设备等公共配套服务,甚至在专业技术上,还有老师给予具体的技术帮助。这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支持。

  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尚丽平:那么这几年下来,一共是159个项目,得到了立项,学校总体上投入的经费,是350余万元了。

  尚丽平告诉记者,西南科技大学对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多福利。

  谢福林和团队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他说,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他的团队和另外一个团队就已经约定,毕业后一起做同样的事情,一起圆梦。毕业后他们真的做到了。

  谢福林:就在2013年的11月,我们8个人,凑齐了5万块钱,然后开启了我们的一个创业路,起名为天羽航,意思就是,为航空梦想插上天羽。

  就这样,8个追逐航天梦的大学毕业生,合伙办起了制造销售无人机的公司。最初,他们没有销售网和销售经验,只能用改装后的无人机,航拍一些人文风景、校园环境交通素材,简单编辑后,放在网上分享推广,希望获得关注。

  8个追逐航天梦的大学毕业生,合伙办起了制造销售无人机的公司。

  谢福林:然后把它放在网上,然后同时,学校的老师,也是觉得我们做得不错,也纷纷帮我们去转发,这个是逐步逐步让我们做的这个东西,被人们所熟知。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和坚持,谢福林和他的小伙伴们,终于等来了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单。

  谢福林:有一个公司他们就找到我们,就是想让我们去合作,去拍一个部队的一个宣传片,在这里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单子。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第一桶金得到了多少钱?

  谢福林:第一桶金是在3万左右。

  第一桶金3万元不算多,但对于这些刚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这不仅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份可以坚持下去的事业。5个月后,谢福林团队又接下了一单业务,正是这单业务,让谢福林团队找到了更加明确的创业方向。

  谢福林:他们希望就是能够有一个360度的变焦的一个拍摄。而我们发现,我们普遍的这种(无人机)不能满足了,我们就为他们去做了一个定制,应该是在2014年的11月份,我们为一个公安局,他们定制了一套。

  谢福林的同事刘畅:我们这架飞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自主飞行的时候,它的俯仰角和横滚角都能控制在3度以内,这样的话拍出来的照片,质量非常地高。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飞机的,压航线的这个性能,就是说当地图放到18级的时候,我们还能非常精准地按照预定的航线索这条线走。

  成功研发出一套定制无人机,大大提升了谢福林团队的开发技术能力。受到启发后,谢福林团队开始将无人机业务,发展到测绘5、6平方公里的小面积项目,还延伸到无人机红外线夜视巡查;甚至还尝试研发出无人机送货,送餐饮外卖等业务领域。

  成功研发出一套定制无人机,大大提升了谢福林团队的开发技术能力。

  谢福林:我们这个续航时间是1个小时,作业时间是45分钟左右。

  记者:它的成本呢?

  谢福林:它的成本我们现在这一款成本,大概是市场目前能看到价格,市场价格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

  谢福林相信,无人机是个巨大的市场,而定制化服务将成为无人机的新机会。谢福林,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正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努力前行。《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十天的调查采访中,接触到了一群追逐梦想的年轻人,从他们的经历看,大学生创业除了自身的努力,还与当地创业活动中心、大学等单位提供的鼓励和支持分不开。

  四川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张澜涛:目前我们全省是109所普通高校,有48所都创建了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还有17所正在建设中。有1340个毕业生通过创业,完成了就业这些活动。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主任樊学斌:到目前为止,我们通过省中心,成功上,登录到上海股权交易中心资本市场,挂牌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6家;成功对接的,和传统企业对接的项目,已经做到40个。那么在过去6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服务了15000名有意愿的创业大学生,总计服务了139个创业团队。

  不过,尽管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想法,但实际遇到的困难也不少,很多存在不接地气的问题。专家们指出:创新创业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做一个好员工未必不是一种创业。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组书记皮钧:就是创业不光是当老板,实事求是讲,你去做一个好的员工,做一个好的辅助者,甚至在某个岗位做的很好,它也是一种创业。 你这样来讲的话,在泡沫中也好,在这样大潮中也好,才能真正不失去方向。

 

  专门服务于科技发展的四川省科技厅,对四川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寄予很大的希望。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周孟林:如何更好的增强我们转型发展,内在增长,以及跨越发展的新动力,那么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根本在于人才支撑,四川目前在校大学生,每年大约要毕业40余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两千余人,硕士研究人两万余人,这支人才队伍,应该说他们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

  专门服务于科技发展的四川省科技厅,对四川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寄予很大的希望。

  【半小时观察】
  根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预测,2015年全球民用无人机销量将达到40万架,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比去年增长55%,市场空间巨大,自然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随之而来的就是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在无人机行业站稳脚跟,需要的不仅是爱好和坚持,更需要商业智慧,做好细分市场,努力寻找人无我有的技术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8月07日 00:2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近几年,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我国更是以硬件上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上的先发优势,一举成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最大供应商。目前,无人机的应用已经由原来的以发烧友和爱好者为主的娱乐功能,向航拍、搜救甚至物流等领域发展,预计未来整个无人机市场的规模将超过千亿元。本期节目就来看看来自四川成都和绵阳的两个无人机创业团队的故事。(《经济半小时》 20150806 新创业演绎:无人机世界的追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