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新华字典
主编:王立平
记者:侯凯笛
摄像:李 培 吴骏琥
一、今天我们来关注《新华字典》。我想,《新华字典》大家都不陌生,它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读书识字查阅的第一本工具书。正是因为这本工具书的重要性,去年年底,教育部、财政部下发通知,决定从2013年寒假开学起,由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为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1-9年级在校生免费提供近1亿册正版《新华字典》,并规定全国统一采购价为14元。然而这样一项惠民工程却被一些不法分子当成了唐僧肉,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当地教育部门集中采购的9万多本《新华字典》发到学生手中时,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发现纸张粗糙、字体颜色不均、装订质量松垮,经查验,这些字典中有七万多册竟然都是盗版!
2013年3月20日,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接到了一个来自云南的电话,对方告诉他云南省腾冲县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刚刚领到的标注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竟然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殿利告诉记者,当时自己的第一反应感觉事情非常严重。作为这家一百多年历史的出版机构的掌门人,于殿利对于出版物的质量从来高度重视。尤其是给孩子们印制的《新华字典》,怎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呢?
于殿利迅速委派商务印书馆的闫志鹰在第一时间赶到云南腾冲,在腾冲县北海乡中心学校随机抽取了二十多本新华字典并一一验证后,闫志鹰发现,这些字典全部都是盗版。闫志鹰说,盗版的是金属丝没有,防伪标记没有,当时自己就用盗取的整版新华字典,换回了学生手中的字典。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说:“那么我们的营销人员呢都是长期以来都是很有经验的,换回了学生手里的这个字典,初步一翻一看呢,就已经可以确定是盗版了。当时呢,就是把这三个县的,把这当地的学校,就赶紧再去看。然后呢,这样的话,我们感觉到事态非常非常的严重,当地呢,就向这个报案了嘛,就必须要进行报案,因为这个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情了。”
二、腾冲县政府教育局招标采购的《新华字典》为什么会是盗版的呢?我们的记者侯凯笛在第一时间赶往了腾冲。
记者侯凯笛说:“这里是云南省腾冲县腾越镇的一所希望小学。在这个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纸箱,编织袋和麻袋,我们能看到有很多人忙忙碌碌地在搬运这些箱子,而这里面堆放的是从腾冲县各所小学回收回来的新华字典。这里是小学的本,刚才我翻看了一下发现,这些字典有一些已经在使用了。你看,这本上写着孩子的名字,这本也是,可见孩子们都已经用了一段时间了。这些新华字典原本是以国家财政拨款的形式免费的将正版的新华字典发放到孩子们的手中。而现在,仅腾冲县18个乡镇52所小学回收的这些盗版的新华字典就已经达到了将近7万册?。”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某小学教师告诉记者,拿回去以后,所有的包装都没有打开过。所以他们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问题。当时送回来又3058本。发出去的字典已经全部回收上来了。
“快乐每一天”,这是一个孩子在字典第一页写下的文字。跳跃的字符中看得出孩子们对这本新华字典的喜爱。但孩子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本心爱的字典刚刚拿到手中才两三天,就被莫名其妙地收了回去,他们的心里的难受可想而知。由于数量巨大、性质恶劣,商务印书馆在第一时间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举报中心进行了举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也派专员在第一时间前往腾冲现场;而刚刚成立不久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对此事高度重视,要求彻查云南盗版新华字典案。在层层压力之下,腾冲县教育局要求收回全县所有已发放的新华字典。记者在这所希望小学提到,专门有两间大教室腾出来堆放这些字典,9万多本字典把教室堆得满满当当。商务印书馆的闫志鹰和两名腾冲公安局的公安干警加班加点地检验了两天两夜,才把这9万多本字典一本一本地检验完。记者见到闫志鹰的时候,他的双眼熬得通红,据他介绍,腾冲县城外近50所农村中小学发放的7万多本新华字典全部都是盗版;只有发放给县城内5至6所学校的1万多本字典才是正版的,这个结果让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
于殿利告诉记者,这几年新华字典被盗版的事件屡屡发生,但一般都是一些不法书商私自印刷贩卖。而这次7万多本盗版字典竟然通过政府采购流进了学校,确实让他没有想到。于殿利说:“你要说平时有这些个可以说是,不太守规矩的书商们把盗版字典卖给兜售给学校。以低价格,这是非常可能出现,甚至是常见的事情。但是作为政府采购工程的话,文化民生工程,我们想应该它有严格的这样一种流程,来保证能获取正版的字典。不侵害贫困农村地区孩子们的合法权益。应该把这种它的这种安全性,和学生的这种合法权益放在首位的。所以我们就理所当然地想,怎么会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经记者调查,这次云南省财政厅一共拨给腾冲县126万2282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90163本《新华字典》的采购工作。腾冲县教育局通过腾冲县锦业工程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公开组织实施了《新华字典》的采购招标活动,并于2012年12月27日至2013年1月4日、2013年1月6日至12日两次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云南省政府采购网上发布招标公告。云南省腾冲县新华书店和腾冲县邮政局先后报名参加了招标,但由于报名单位不足3家,根据《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这两次招标都没有成功。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教育局纪委书记明航告诉记者,学生们三月份就要开学,于是他们就打了个申请给采购办,当时到了1月28日,死三方中介机构就邀请他们新华书店跟邮政局通过现场询价的方式进行采购。最后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打分,就推荐了腾冲县邮政局为第一候选人。
作为这次招标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明航向记者介绍说,在确认腾冲县邮政局为成交候选人的过程中,腾冲县邮政局出示了营业执照和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此外,它们出示了商务印书馆授权的对《新华字典》和《词典》等工具用书的销售许可证。另外,云南省邮政公司在2007年12月就获得了初中免费教材的发行权。这一系列的许可证最终让腾冲县教育局放心地把这9万多本《新华字典》的采购项目交给了腾冲县邮政局。那么,具备一系列资质的腾冲县邮政局为何最终采购回来的《新华字典》绝大多数都是盗版的呢?记者注意到,虽然腾冲县邮政局是第一成交候选人,而且在各个文件上签字盖章的也是邮政局局长邵洪,但负责这个项目的全权代表却是一个叫杨继泽的人。而经记者调查,杨继泽并不是腾冲县邮政局的职工。那么腾冲县邮政局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重要的项目交给一个并不是本单位职工的人来全权代表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腾冲县邮政局。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邮政局局长邵洪告诉记者,直到第二次自己才开始参与到这个招标过程中,当时天天印刷的经历杨继泽来单位咨询,说可以凭资质受委托去参加这个竞标。当时由于印刷厂跟自己的邮局一直有业务往来,做了几年之后,双方都有诚信,于是就委托他去做这个竞标的事情,当时是处于一个合作关系上的信任,就委托了。
原本是私人之间相互的信任,如果一切顺利,采购新华字典的任务,腾冲县邮政局很快就能完成,但错误,就错在了腾冲县邮政局局长邵洪的这番信任上,在拿到了资质之后,杨继泽便开始了《新华字典》的投标工作。邵洪告诉记者,杨继泽中标之后并没有告诉他们。随后发生的一切,邮政部门一直都被蒙在鼓里。邵洪说,当时的所有情况都没有给自己这边说法,因为怕涉及到商业秘密,自己也不便参与,整个过程都是杨继泽一个人再跟教育局网上报这个材料。其实自己这边也上当了。
对于这7万多本盗版的新华字典,腾冲县邮政局认为,是杨继泽欺骗了他们;而作为招投标组织者的腾冲县教育局认为,邮政局在这项工作中的失误,不可原谅。但商务印书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盗版事件之所以发生,在于当地的层层监管都存在着不少的漏洞。首先是腾冲县教育局招标把关不严,因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其采购招标的独家授权只有新华书店,腾冲县邮政局只有销售许可,并不具备招标采购资质,而腾冲县教育局却对它大开绿灯;而腾冲县邮政局不仅随便将自己的许可证外借,同时对杨继泽的行为也没有进行全程监管。就这样,中央财政拨付的为孩子们购买新华字典的专款,就成了杨继泽天天印刷厂的囊中之物。
三、腾冲县这家叫天天印刷厂的企业拿到了当地采购《新华字典》的业务,那么这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为什么他们最后采购的《新华字典》会是盗版的呢?用国家财政的钱,买来的却是盗版的《新华字典》,我们的记者也赶到了为腾冲县教育局采购《新华字典》的天天印刷厂进行调查。
记者侯凯笛说:“在位于腾冲县城中心不远的这条街道旁边,有这样一家天天印刷店。普普通通的装修,普普通通的门脸,里面的面积也不算太大,八九十平米的空间里,工人和机器正在进行的都是最基础和简单的装订印刷工作。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店,腾冲县城近7万本盗版的《新华字典》就挂在了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印刷店旗下。”
在这家天天印刷店墙上悬挂的经营许可证上,记者看到了法人代表杨继泽的名字。经营范围中也并没有图书尤其是工具书的出版发行和购买销售业务。难道腾冲县已发现的这7万多本的盗版新华字典是这里印出来的么?这里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他们平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给附近的居民或者企业印刷一些文件资料。至于最近有没有印过《新华字典》,他们完全不知道。在询问中记者得知,这家印刷店原来只是杨继泽天天印刷厂的一个门店,主要负责印刷业务的还有一家工厂,就在距离这条街道两公里的路边。按照工人指示的方向,记者找到了这家工厂。
这里的空间也不大,几台印刷机不时发出轰轰的声音,里面只有两三个工人。下午两三点的时间,他们在热火朝天地玩着电脑游戏,丝毫不顾记者的来回巡视。这家印刷厂只有这么大么?听到记者的疑问,一个工人随手给记者一指,原来,楼下还有一层。推开大门,昏暗的地下室里空无一人。几台破旧的印刷机,地上堆放着几个塑料瓶,应该是盛放染料的,设备非常简陋。印刷机上摆放着几摞厚厚的纸张,没有什么灰,似乎是不久之前刚印出来的。记者查遍了所有的角落,依然没有发现任何与印刷《新华字典》有关的蛛丝马迹。腾冲县政府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个天天印刷厂的负责人杨继泽在前几天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了。随后,记者又赶往腾冲县公安局。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公安局副局长赵斌说:“目前犯罪嫌疑人称在淘宝上分两批在两个卖家购买了7万多册,还有一万多册是在昆明当地的一个批发市场买的。这一万多册是正版的,另外七万多是盗版的。一切都在进行之中。”
负责此案的腾冲县公安局副局长赵斌对记者说,在第一次对杨继泽的问讯中,杨继泽声称大部门图书是从成都购买的。而在第二次的问讯中就改口说是通过淘宝联系上了两个卖家,而后线下进行的交易。目前,腾冲县公安局已经拿到了他们网上联系的硬盘,掌握了相关证据。同时,他们也已经成立了专案组,分组进行调查取证。在腾冲县郊区的一片物流公司聚集地,记者刚好看到一组专案组成员正在逐家查询这里的物流公司。腾冲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队员董贤雄说:“我们已经查了几十家了,要看他们的这个记录。现在几乎都快查完了。查到什么我们还不能确定,是另一个组的。我们会把所有信息上报,交由他们继续追踪。”
那么,通过淘宝网,真的能买到《新华字典》么?我们的记者以买家的名义在淘宝网上也尝试着询问了几个卖家。这位卖家声称,他们的书绝对是正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市场售价19.9,他们的零售价是13.8。当记者说到要购买4万册时,卖家的价格立刻降到了11元,并承诺哪怕送到贵州的边远山区也可以包邮。而高仿的《新华字典》他们也有,价格为7元一本。记者翻看了几页买家的评论,有的买家说,模糊看不清;有的说收到货时中间已经脱胶了;还有的说颜色很明显的深浅不一。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说:“现在整个行业,几乎已经是没有计算这个的能力了。就是因为盗版他,你没法统计他盗版的数量,但是你要按照你自己应该拥有的市场量的话,那么这个盗版我们行业里就是粗略的估算嘛,就是像新华字典这种优秀图书可能比例差不多应该在一比一了。至少,应该说至少是一比一。保守的估计,可能都不止。”
于殿利还给我们现场演示如何来鉴别正版与盗版《新华字典》。他告诉我们,正版的字典的书脊为了保证张力,有一个圆弧,盗版的基本上都成为了平脊,一翻就用于掉页。而且正版的书翻起来的声音是非常脆的,盗版的由于纸张问题,翻的嘎吱嘎吱的声音,所以盗版的从纸张和从装订上都存在着问题。
于殿利说,正版书需要支出印装材料和工艺费以及排校费,支付著作权使用费,上缴利税。而盗版书只需要支出一定的印刷费用。正是因为盗版的巨大利润空间,让不法分子们甘愿铤而走险,把目光对准了政府采购给学生们的新华字典。盗版的由于材料方面的问题,包括对于环保,以及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都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问题。由于他这个扫描也好,还是这个照相也好。都是不会还原的。即使百分之百都会有差错。
四、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几年全国农村地区屡屡查获各种各样的盗版新华字典。据业内士介绍,一本正版的字典,利润一般是10%左右;而盗版字典其净利润可能高达50%。但这些盗版字典带给孩子的危害却是巨大的,目前盗版字典都是采用原书直接扫描进电脑然后制版印刷,在遇到一些特殊符号或者特殊字母时,往往就会因为扫描仪识别率问题出现错误。另外字典里的图形和文字经过计算机扫描后,信号会出现衰减,印成的字典往往字迹不清。对乡村中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字典里的一个错误,往往会让孩子们以讹传讹,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希望我们的监管部门能进一步加强监管,为了孩子的明天。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4月19日 23:2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云南腾冲县七万多孩子们高高兴兴领到的《新华字典》竟然是盗版的。国家财政专项资金下拨的专款采购到的却是盗版字典,记者第一时间赶往腾冲进行采访报道。盗版的巨大利润空间,让不法分子们甘愿铤而走险,把目光对准了政府采购给学生们的新华字典。更多详情敬请收看。 (《经济半小时》 20130419 谁偷换了孩子们的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