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40708 创业季:小市场里的大机会

来源:央视网2014年07月08日 22:4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推陈出新,学美术出身的张茜大学毕业后,在千篇一律的旅游品市场,自己设计销售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年销200万;“无中生有”,来自农村的胡式看着父母每日卖菜辛苦,餐饮市场又缺乏有效送菜渠道。于是把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创业路锁定在菜篮子上,每年数百万的营业额一点不含糊。】他们创业的行当都是别人眼中的传统行业。为什么他们能够成功?市场真的是对他们特别青睐吗?欢迎收看今晚《经济半小时》。

  今天我们继续关注大学生就业。今年,全国将有超过700万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寻找就业机会。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总想着能找一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但现实中其实很少有这样的好事,一切还需要踏实地努力。因此,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有许多年轻人选择了自主创业,在他们的创业路上,有欢乐、有艰辛。有两位来自西安的青年,就走出了条不一样的路。

  不走寻常路,旅游产品玩的就是创意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这个通关文牒其实是特别好玩,它叫做来自唐朝的礼物,其实是一个旅行的本,一个吃货攻略,和一个旅行攻略。到夏天了,会有点热,扇子、风扇,都是属于那种比较刚性需求的东西。

  张茜提到自己工作室开发的这些旅游纪念品,她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同伴的眼中,她是个工作狂,也被戏称为“三无产品”。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王璨:全心全在工作上面,24小时,有时候做梦都在想她的工作,我说她是三无产品,属于那种无情趣,无兴趣,无乐趣的人。

  2008年,张茜还是西安美术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虽然即将分离的伤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但张茜对自己的毕业设计却丝毫不敢马虎。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我就决定用秦腔来做我的毕业设计的主题,如果我把它做得更年轻化一点的话,会有更多的年轻人会喜欢它。

张茜的秦腔主题毕业设计作品

张茜的秦腔主题毕业设计作品

  最终,在张茜的毕业设计中,呈现出了一个以秦腔为主体元素的系列作品,有棒球帽、T恤、脸谱、公仔、杯子等二三十款产品,张茜没有想到,这些作品在毕业设计展上被一抢而空。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老师对我们的评价是,你做的东西还是比较有实用功能,可以商业化。

  伴随着毕业设计的出炉,张茜的大学生活也落下了帷幕,眼瞅着同学们纷纷签约了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张茜却按兵不动。她盘算着,既然秦腔系列作品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那么投放到市场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呢?张茜在众多与秦腔有关的机构之间奔走,但张茜的父母希望女儿毕业后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他们就觉得像女孩子应该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结果我自己想着又是去推广自己的产品。像我妈说我的话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每天都想法太多,每天都在做白日梦。

  虽然家人非常反对她创业,但让张茜惊喜的是,很快就有一个戏曲大观园愿意和她合作。张茜由此走上了创业之路,但一切并不像她设想得那么简单,虽然有了销售地点也有了一些资金,但是因为产品过于单一,戏剧大观园的游客对文化创意产品接受度也不高,很快她的项目就运转困难。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当时大市场的环境来说的话,很多的游客不是特别认(可)这个创意的东西。大家还是在买那些小木蛇、桃木剑、吹个泡泡的东西。

  初次尝试失败后,家里人坚决要她放弃创业的想法,并在银川的一个学校帮她找了一份工作。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 就是说当老师挺好的,要不然你也去当个美术老师吧,然后我就去银川了。

张茜曾听从父母的建议毕业后做了美术老师

张茜曾听从父母的建议毕业后做了美术老师

  按捺住一颗不安份的心,张茜开始在学校里当起了老师。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拿杯茶,然后看个报纸,就是没课的时候,然后有课的时候上上课,写个教案。可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是过同样的生活。

  在学校里当老师期间,张茜闲不下来,她开始深入了解旅游纪念品市场,她发现,全国各景区的旅游商品大多千篇一律,既没有地方特色也没有创意。碰巧的是,当地政府当时正在组织创业大赛,张茜毫不犹豫就报名了,她的参赛项目是给当地的旅游景点设计开发纪念品。张茜的参赛项目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肯定,当地有关部门还愿意给她提供资金和场地,扶持她的项目落地。

张茜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张茜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公司就开始在那时候成立了,就把工作给辞掉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辞掉你家人知道吗?反对吗?

  张茜:我过了很久才跟他们说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知道以后有什么反应?

  张茜:知道了以后就把我狂骂一顿,尤其是我爸,一个月不接我电话,都不理我。

  就这样,张茜又一次不顾家人反对,走上了创业之路,这次她还拉上自己的好姐妹--王璨。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王粲:她就会跟我说,银川是塞上江南。米也好吃,树是郁郁葱葱,就给我说很多很美的地方,然后我就信了。结果我去了,那个树啊,真的挺多的,因为新城改造,(但)树很小,碗口那么大,我就很郁闷这一点。我说她把我骗了。但是说归说,去了那,大家主要还是做事情。

  张茜的工作室陆续跟贺兰山岩画、沙坡头、水洞沟、沙湖等景点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但很快,工作室的发展就进入了瓶颈。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他们那边的冬天特别长,随之而来的就是,旺季就特别短,所以我们即使跟这些景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后,我们的销售的时间真得太短了。我就在想,如果说是我们回到西安的话会不会更好。

  2010年,张茜放弃了银川的工作室,转战西安。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旅游资源很丰富,张茜开始复制在银川的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时间的坚持,她的工作室终于打开了局面。

  游客:这个店从外面看挺特别,然后这个明信片我觉得也挺好,纪念我们的第一次旅行,我要和你手拉手走遍世界每一寸土地。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好浪漫,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游客:我们是宁夏银川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选的是一个什么明信片?羊肉泡馍?你为什么选这个呢?

  游客:因为比较有西安的特点我觉得。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是买给朋友还是家人?
 
  游客:朋友,几个朋友,几个死党,损友。他们的女朋友送这种Q版的镜子,男的喜欢喝啤酒,送一些这个Q版的这个开瓶器。正好现在世界杯看足球,喝啤酒。 

  西安回民街,汇聚了西安的各色小吃,每天游人如织。在这条街上,一个叫西遇记的店铺,受到了很多游客的青睐,而这家店就是张茜开的实体店。最近几天,张茜的工作室设计的以华清池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刚刚开始在景区销售,张茜急切想知道,产品好不好卖?顾客喜不喜欢?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王粲:像年轻人基本上喜欢明信片,还有这些萌镜。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哪一种图案,会销售得会快一点?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王粲:这七种图案都还可以,销售都不错。

  这批旅游纪念品,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题,有抱枕、镜子、明信片、扇子、风铃等。景区的销售人员反馈,这些产品投入市场反响很不错,张茜决定趁热打铁。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后期的话,因为现在有一些产品,也能看得到,然后您这边咱们能不能进行一个联营,或者说是产品定制。
 
  陕西华清池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小梅:我刚才看到你们这些西遇记。目前第一批出来的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属于我们华清宫爱情文化的范畴。除了爱情文化之外,下面应该做的就是御汤文化。御汤文化是目前针对人们对旅游的,从过去这种传统的旅游到现在的休闲转换的一个形式,人们到景点来,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光光为了来增加一下文化的气息,它是休闲娱乐的概念。

  经过讨论,双方初步达成协议,接下来,张茜会陆续为华清池景区开发以“御汤文化”、“宫廷文化”、“梨园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

  最近几年,随着网购的快速发展,不少销售图书的店铺都受到一定的冲击、面临转型,张茜决定碰碰运气,看看这些店铺对开发和销售文化创意产品是否感兴趣。

  书店老板:现在不转型你现在也只有死路一条。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咱们合作可以上我们现在出现这些文创产品,另外一个的话就是看能不能比如说您这边咱们万邦有这种要开发的一些产品,放在我们西遇记这边来买开发。

  书店老板:这个咱们都可以合作。现在我们也就是读书这块转型也是对文创产品这块也很重视。

  通过不断沟通,寻找潜在市场,张茜的工作室年销售额将近200万元,业务量还在不断扩大。她和团队姑娘们下一步不光要做陕西的旅游纪念品,还将目光放到了全国的旅游市场。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张茜:海南的、青岛的、杭州的、苏州的、上海的、成都的,这些地方的其实都有人跟我们联系过,让我们去给他们做开发。在全国的很多景区里面,基本上每个景区都没有自己的独特的专属的旅游纪念品。

  一站式配送蔬菜瓜果,带给菜农消费者双福利

  200万的销售额得来并不容易,这一点在拍摄我们在跟拍张茜和团队的工作时,我们深有体会。好的创意、敏锐的市场嗅觉,再加上辛勤的付出,才是他们成绩的基础。希望他们越走越好。下面我们要认识的一位大学生,用自己思考和观察,给一直困扰菜农和城市居民的“卖菜难、买菜贵”的难题,找到了解决之道。一起来看记者的报道。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你们从哪里进货?

  菜农:我们去胡家庙发货。

  胡式:是什么时间去呢?
  菜农:早上三四点钟。非常辛苦。

  胡式:菜花是什么价钱?

  菜农:三元钱。

  胡式:就是零卖是三元钱。这个呢?

  菜农:这个零卖六元五角。进货都五元多,五元两角。

  胡式:消费者接受吗?会不会觉得高?

  菜农:肯定有人反映高。
 
  这个年轻人叫胡式,菜市场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不过他来菜市场可不是为了买菜,而是盘算如何在“菜篮子”上文章。

胡式在农贸市场调研

胡式在农贸市场调研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现在的农贸市场,他们都属于最末端的零售商,一般都要经过三四道环节加价,经营农副产品这个环节很累,他们也很累并且利润又很低,但是最终到消费者这里,消费者又觉得这个买菜也挺贵,就是很痛苦。

  胡式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自从迈进大学校门,家里人就想让他彻底走出“农门”。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大型企业做过一年时间的法务员、销售经理,但最终决定自己创业。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咱生在农村就觉得想赚钱,走出校门以后就不能给父母要钱了,然后怎么养活自己,想赚更多的钱怎么办。 

  开始创业后,胡式销售过老年用品、办过托老所,但都没有成功。后来误打误撞承包了几个工厂的食堂,开始有了起色,但很快他发现,承包食堂的业务面临一个致命的问题。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但是在运营的过程当中,采购是一个我比较苦恼的问题,刚一开始我自己采购的,我自己到农贸市场买菜,买调味品,逐个摊位去跟人家讲价。后来我精力顾不上来,我就不去农贸市场了,我让他们给我送,但是一个新的问题是,送菜的他说我只送菜,甚至你少了我不愿意送,多了我愿意给你送,但是有的时候服务理念的问题,你说几点送来,他还未必几点能送得来。

  胡式发现,除了自己承包的工厂食堂面临采购难题,最近几年,卖菜难、买菜贵,成为困扰菜农和城市居民的热门话题。而胡式的父母,也在农贸市场卖了几十年的蔬菜、水果。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我父母)每天凌晨就要到批发市场,二级的、一级的那种批发市场去进货,凌晨一两点钟,基本上是20年如一日,都是这么做的,太辛苦了。这么辛苦又赚不了多少钱,因为他们进货的成本比较高,因为采购量小,在二级市场采购的价格降不下来。把我们养大了之后都结了婚,他们就没有积蓄,在西安这20年来也没有钱说能买一套房子,都是租住的民房。

  怎样才能打破传统的农副产品流通和销售模式,同时给自己寻找到一个成就事业的平台呢? 胡式经过调研后,开启了一个新的业务板块--给食堂、餐厅、农贸市场商户,一站式配送瓜、果、蔬菜、米、面、粮、油、肉、调味品。大批量在蔬菜基地采购能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解决菜农的卖菜难题,而集中配送也能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胡式设想,自己的模式品类全、质量好、价位低,应该会很受欢迎,但是在开拓市场时,却经历了很多磨难。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我们在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里面,转一个上午下来,我可能跑30个工厂去谈这个事,就是一天下来30个工厂,那么能跟你见面的,能有一两家都不错了,大部分说你把资料在门卫,但是你过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再去的时候,他连资料都没拿。

  刚起步时,因为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客户量少,再加上食堂、餐厅对新的食材采购模式还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胡式在拓展业务时,吃了不少闭门羹,但他却没有放弃。

胡式为职工食堂提供一站式配送服务

胡式为职工食堂提供一站式配送服务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我作为大学生创业者,这是我的一个心得,我觉得做任何事情必须要有一个钉子精神,要有恒心,没有执著的这种干劲的话,创业是很难成功的。

  目前,胡式已经给将近一百家企事业单位的食堂和社会餐厅配送食材,最近,他又在酝酿一个新的业务板块。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我就在想,这个人吃饭只有三种模式,在自己上班的单位食堂吃和在家做饭吃,和在社会餐饮店吃,三种。这三种情况我想从商业模式上考虑,怎么样才能做这样的通路,那么后来我想在单位食堂吃和在社会餐饮店吃,我都可以给单位食堂和社会餐饮店给他们配送食材,但是有一种在家里做饭吃怎么办呢?我就在想能不能在你居住的小区里面开这种生鲜连锁超市,那么这个事我就开始调研市场,走访了很多小区。

  胡式:你一几口人,一个月在这个买菜这一块,蔬菜、水果、粮油合起来,一个月大概能花费多少钱?

  小区居民:没算过。

  胡式:没有细算过?有个一千五六百块钱,有吗?

  小区居民:差不多。

  胡式:咱一个月大概在买菜、买水果大概一个月能花费多少钱?一千五百块钱够吗?

  小区居民:够。

  胡式:咱这个小区大概有多少户?

  小区居民:2000多户。

  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个个新的小区拔地而起,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得买菜做饭。胡式一有时间就在这些小区和居民聊天,他发现,这些新建小区离农贸市场较远,小区里即使有一两个蔬菜店,但品类不齐全、价格也比较贵,居民生活很不方便,于是他从两年前,就有了经营社区生鲜超市的念头,并且和几家社区菜店尝试进行了合作。走进这家社区生鲜超市,记者发现、蔬菜、水果、米、面、粮、油、肉、蛋、调料、品类很齐全,前来购买的人也络绎不绝。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您觉得这个店的好处什么?

  顾客:东西全、方便。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价钱上面呢?

  顾客:价钱都差不多。

  顾客:这个店挺好的,在我们小区,我觉得是比较好的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价钱上面呢?

  顾客:价钱可以。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跟大的菜市场比呢?

  顾客:跟那个比差不多。比较方面,家就在这。 

  有一个离家近、价格不贵、品类齐全的生鲜超市,对这个小区居民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这家社区生鲜超市品类齐全、价格也不贵,到底秘诀是什么呢?老板告诉我们,他从一年前开始和胡式进行合作,现在所有的产品都由胡式的公司一站式配送。

由胡式提供配送服务的社区生鲜超市

由胡式提供配送服务的社区生鲜超市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利润能增加多少?

  社区菜店负责人陈润峰:大概能增加10%。

  老板告诉我们,和胡式合作以后,现在他不用每天凌晨去批发市场上菜,节省了采购和运输的成本,而且品种也齐全了,价格也基本和过去持平,因此吸引了很多小区里的回头客,生意比过去好了很多,但一开始胡式找他谈合作时,他却有很多顾虑。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前前后后谈了多长时间?

  社区菜店负责人陈润峰:谈了有一年半了。新鲜事物,我们也有个接受的过程,一开始肯定是我也觉得不可靠、不合适,因为我们都是单独采购惯了,现在你来一个统一的送给我送的话,有点还不适应。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您当时担心的有哪个方面呢?

  陈润峰:在小区里面买的还回头客,不像是外面这里面卖回头客,一个是质量,质量是首先把握住,接下来是价位,你要和市场做持平,你也不能太高,太高了我在这小区也没法卖。

  一站式配送一方面能为社区菜店经营者提供齐全的产品、降低采购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能为解决社区居民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经过调研,胡式确定了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现在都市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农贸市场不能匹配这样的城市的发展,所以说他它就有很多弊端,消费者觉得它有很多不足的因素,那么现在我就做微创新的思考,在小区里面开这种生鲜超市一站式的,叫微缩版的农贸市场。

  目前在西安,超过800户居民的小区有将近2000个,胡式瞄准了这个庞大的市场。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如果说我能在500个小区开这种店的话,那么我的市场容量就非常可观,那么一个这种店,一天的营业额差不多五六千、七八千、万把块钱,那么如果要是有500个小区能开这种店的话,汇集起来的总量会非常的庞大。我们的成本实际上随着量越大,我们的成本是越降低的。

  胡式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启动社区生鲜连锁超市的准备工作,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打造一个全新的农副产品流通模式。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胡式:在三年之内,在西安打造五百个这样的加盟店,五年之内在陕西省做到两千家,做到这一点以后,我们的后台的采购量会聚起来庞大的量,这个庞大的量以后我们就可以解决更多菜农、果农,他们的销路问题,我们也可以把地域不均衡的这种价差,北方的、南方的、东方、西方的进行互调,因为我们有通路,我们做食材供应,农副产品供应,做到中国的第一品牌。

  胡式和他的团队正在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这其中,除了好的创意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外,他们的成功,更多的是因为汗水和奔波。祝愿他们做得越来越好。

  陕西是教育大省,省会西安更是高校林立,今年就有超过30万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寻求就业,对此,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地创造条件,拓宽他们的就业之路。而对于那些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年轻人,还能得到不一样的扶持。我们继续来看记者的报道。

  在这个大学生创业培训班上,老师讲得别开生面,听讲的学员不时会发出笑声,这些年轻人都是有创业意愿或者已经走在创业路上的大学毕业生。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我是2007年毕业的,在科研机构(工作),当时在204研究所做了5、6年研发工作,我在工作中攒了很多想法,所以我希望走出来以后,把我这些想法变成现实。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您是哪一年毕业的啊?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我是2006年。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是准备自己创业,还是已经(创业了)?

  西安市创业大学生:我已经开了5年公司了,我2009年创(办)的公司,我们是做餐饮的。

  这个大学生创业培训班由西安共青团市委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学员的学费由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基金来支付,课程内容涉及实战案例、工商、税务、金融、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

  西安青年培训学校校长王宇强:主要我们依托团系统的青年企业家协会和人系统的专家志愿团来为大家授课的,所以这样的话,他们实战功能就更强。

  事实上,除了对创业大学生进行培训,西安市的有关部门还出台了许多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目前,在工商、公安、税务、城管执法等窗口单位都设置了大学生创业服务电话专线,安排专人受理创业大学生关于政策咨询、举报投诉等事项。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在创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那么西安市如何帮助大学生破解资金难题呢?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宁君:政府设立了五千万元的创业基金,专门用来扶持大学生创业工作,我们统计下来这五年多,享受这样一个政策的大学生就有三千多人,扶持基金累计两个多亿。我们下一步和有关高校配合,我们就把大学生的这个创业能够提前在大三或者大二进行,让大学生在校的时候很早就有一个创业的规划。对西安地区的民办院校里面我们创立更多的创业孵化基地,能够给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创业和孵化的服务。

  半小时观察:

  说起创业,许多人感叹困难多、机会少、没资金等等,难题一大堆。这其实正是创业从零做起的基本特征,不值得大惊小怪。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的创业来说,缺少的并不是机会,而是发现的眼光,和积极乐观的态度。片子中的大学生从卖旅游纪念品到超市送菜,都有这样的眼光和敢于创业的行动力。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传统行业,只要踏实去做,勤奋努力,都能闯出一片精彩天地。当然,创业的故事讲起来激动人心,而现实中的行动,从来都不是个轻松的过程,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创业者自己才能体会。“明天很美好,今天很残酷”,走上创业之路,注定了要付出更多,磨炼更多,成长也更多。在这样充满了疑虑、未知与艰辛的路上,唯有坚守理想,肯于吃苦的人,才有理由获得最终的成功。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8日 22:4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学美术出身的张茜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设计销售旅游纪念品,年销200万;来自农村的胡式看着父母每日卖菜辛苦,把大学毕业后的创业路锁定在菜篮子上,每年数百万的营业额一点不含糊。他们创业的行当都是别人眼中的传统行业。为什么他们能够成功?市场真的对他们特别青睐吗?敬请收看。(《经济半小时》 20140708 创业季:小市场里的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