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514 汽车:脱胎换骨中国造

来源:央视网2016年05月14日 22:23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2016年4月25日至5月4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共计1600多家, 100多个汽车品牌共展示车辆1179台,其中首发新车达到112台。《经济半小时》记者注意到,这次车展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三化”发展趋势。如果您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多数参展企业主推的车型,都有这三化的影子。或许,从这届车展的主题——“创新变革”这四个字中,我们能发现其中的逻辑。请看《经济半小时》记者发回的报道。

北京车展中国品牌半壁江山,国际车企力推中国定制,中国市场无限广大。

4月25日,开幕第一天,北京车展按照惯例向媒体开放,吸引了上万名海内外媒体的记者到会参观和采访。

作为中国最具规模、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关注度最高、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全球顶级汽车展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历来引发世界关注。这其中,新车、新能源车,更成为关注的焦点。

媒体记者:觉得吃惊的是中国自主品牌的车好像多了很多,而且看到了一些新的品牌出现。

媒体记者:新能源车型占很大一部分。

媒体记者:车型还是比较多的。

新车型的发布往往是各大车展上的重头戏,此次北京国际车展上,100多个汽车品牌共首发新车达到112台,其中中国自主品牌占到了46台,超过了三分之一。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我们有最新的,第八代的CVT(无级变速器),这个正在开发之中。我们还有最新的新能源车,也是初始的平台。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杜国忠:比亚迪也是带了我们全系的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多高科技的产品。

世界豪华车阵营中,合资品牌的首发车型,同样有众多的中国制造,在展台上亮丽夺目。

上汽通用汽车豪华车平台执行总监周鹏:我们今天展台上的车都是我们国内生产下线,较高端的产品。从目前来讲,凯迪拉克产品里面最为科技、最为豪华的。

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拉尔夫·施韦德:今天我要介绍8款新车,其中三款为中国制造。

在捷豹路虎的展台上,这款代表着捷豹最高端科技的最新款车型,XF长轴距版即将于2016年9月在中国上市。

北京车展上,它一亮相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拉尔夫·施韦德:在中控这里,你可以看到有更多应用程序和功能,供自由选择。看看这些功能,太神奇了。

在世界豪华车阵营里,只有极少数车企没有在中国建立合资车间,即便如此,他们同样看好中国市场。

雷克萨斯朱江:中国市场对雷克萨斯来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品牌会忽视中国市场,甚至说在战略层面上来讲,都会把中国市场当成最重要的这个市场之一。

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在全球的这个(汽车)消费市场里边,在中国没有崛起之前是美国,那么美国的最高的年销量是1700万辆,那么中国去年的年销量是2400万辆。而且是一个具有成长性的市场,跨国公司必然会对这个市场引起高度重视。

罗磊,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在汽车行业工作近30年的他,深深感受到中国汽车市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罗磊:在过去我们只能生产212,生产这个上海牌轿车,只能生产这个大解放,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的豪华品牌,包括奔驰、宝马、奥迪、英菲尼迪、路虎等等这样一些品牌,在中国都能制造。

20世纪80年代,日韩汽车产业已经崛起,并向全世界扩张。

而这时的中国汽车产业,才刚刚开始摸索合资之路,几乎是从零开始。三十多年后,中国汽车市场令世界瞩目,国际知名车企在我国纷纷投资建厂。

罗磊:首先满足了我们广大消费者的这种需求。第二,带动了我们整个汽车工艺的一个发展。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合资品牌在华生产的汽车已经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今天,这些位于中国各地的合资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纷纷推出为中国定制的产品,来争夺中国市场。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拿下中国的市场,全球的地位就确定了,如果没有中国市场,这些企业就要缺一大角。

从中国汽车工业起步,到中国汽车市场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中国车市完成了量上的超越,汽车工业强国梦完成了“一半”。那么国外知名车企落户中国,与国内的企业喜结连理,除了看好我国的市场外,他们占领市场的本领又是什么呢?透过捷豹路虎与奇瑞的合作,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两大车企喜结连理,蒙识对比信心倍增,中国制造也有高端质量。

奇瑞汽车和英国捷豹路虎的合作之路,始于2012年11月。两大车企共同出资109亿,组建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落户江苏常熟,合资双方股比为50:50,是国内首家中英合资的高端汽车企业。

第一款落地中国的车选什么车呢?

之前进口极光在国内销售空前火爆,又是路虎的主力车型,合资公司决定,第一款车就将极光国产化。

带着捷豹路虎最精良的设备和最先进的技术,2014年10月,第一辆国产的奇瑞路虎揽胜极光下线,并立即推向市场,但是销量却并没有达到预期。

捷豹路虎经销商肖喜岩:实际的销售情况,跟当时的预期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仅仅达到了60%。

第一款国产车并没有达到预先的销量,2002年就参与路虎品牌经销的肖喜岩坦言,那段时间,他们不仅要面对销售遇冷,更要应对库存的压力。

肖喜岩:因为我们的订单是每个月就按时,按原来的预期就到店了,所以单一车型的库存压力一下子就上去了。

原本销售火爆的车型在国产之后却遭遇了销量的滑铁卢,为了救市,车企和销售商想了很多办法,价格下调、优惠等等,但似乎并没有解决销量的问题。

在肖喜岩看来,对国产路虎和进口路虎质量上的缺乏信心是当时销售遇冷的一个重要原因。

肖喜岩:让客户了解和认知进口和国产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第一款产品的销售业绩出现的困难,并没有让奇瑞捷豹路虎停下继续生产的脚步,仅仅13个月后,2015年11月,第二款国产化车型发现神行正式进入4s店销售。这一次,借鉴了上一次的失利,很多4s店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发布活动。

捷豹路虎经销商何燕:在进行发布会的时候,摆了两款车,有一款是进口车,有一款国产车。将从外观能够识别这款车的,是进口和国产的部分全部遮挡,让客户进行贴标签的形式。

同为捷豹路虎经销商的何燕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她的4s店里,当天有近百人参加这个活动。

很多人在两辆车前驻足研究、对比,并贴上标签,结果跟很多人想象的并不太一样。

何燕:最终的结果实际上这两个数据很难区分,国产车型的数据还略微高于进口那辆车。

肖喜岩也特意将进口和国产两个车型摆在一起,让来到店里的消费者自行比较。

肖喜岩:一位先生给他太太要选这款车,他的太太是比较细致的一个人,其实从外观、从灯,甚至于缝隙,甚至于内室他都做了一些详细的对比。因为中国人的一个习惯,有的时候会听听发动机的声音,运转的顺畅性,当时虽然是在展厅内,但是我们还是应客户的要求,启动了这两个车的发动机,听完的结果,虽然很不专业,但是他们表示也是一模一样的。

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消费者慢慢打消了疑虑,对于中国制造,人们开始改变看法。而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也让豪华汽车的价格,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肖喜岩:两款国产车型(共十款)销量占比基本占到50%。

何燕:在我们店来讲,从一季度数据反映来看,占到我们54%的一个水平。

决定一款汽车市场竞争力的,除了品牌,最重要的还是整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再一个就是价格。这些曾经的原装进口车,来到中国后,如何能达到甚至超越进口车的质量呢?

3秒一个汽车冲压件,100%铆接自动化率,先进技术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作为捷豹路虎首个英国本土以外的整车制造工厂,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熟工厂已经成为该品牌在球最先进、最高效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拉尔夫·施韦德: 这是奇瑞和捷豹路虎合作的结果,捷豹路虎不可能独自完成,常熟工厂展现了中方极强的工作能力。

2014年10月这座工厂正式投产,整条生产线分为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车间。

作为整车生产线的第一环,钢、铝板料首先要在冲压车间变成车门内板等汽车冲压件。眼前的这条冲压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伺服压机线,每3秒钟便可以生产一个汽车冲压件。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制造部执行副总裁韩必文:目前冲压是两条线,一条线我们是采用了全球最好的伺服电机线,每分钟可以冲20个件,这是(全球)最快的(伺服压机线)。另一条线我们选用了中国最好的,每分钟可以做15个件,我们也想在性价比方面做个尝试做个创新。

鄢政雄是焊装车间的一名关键工人。所谓的关键工人,便是企业重点发展的员工。2007年大学毕业后,鄢政雄便进入到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工作。2013年他成为了奇瑞捷豹路虎招聘的第一批员工。尽管已经在汽车生产线上工作了6年,但是面对这条当时尚未投产的生产线,鄢政雄有些不知所措。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焊装车间关键工人鄢政雄:当时一部分看到这边一些质量要求,还有一些体系,一些运用的一个工具,我又觉得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

鄢政雄:因为模式不一样,质量要求不一样,体系不一样,设备不一样。

鄢政雄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由于这条整车生产线包含国内首家专制全铝车身车间,因此采用的焊装技术也是过去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鄢政雄:我们现在国内有的技术据我了解,是对铁板的一个激光焊,而我们是对铝材的一个激光焊,真的完全不同性质的。第二就是对铝板的一个铆接,在我们正常形成下,铁板的一个门大概要发盖,发动机盖大概要50到60斤,而我们这边只要20到30斤,但是我们的强度一点都没有降低。

为了全面掌握这些国内汽车生产线过去所不曾接触过的技术,2014年,鄢政雄和其他49名员工作为第一批关键员工远赴英国工厂,接受捷豹路虎的系统培训。这50名员工涵盖了常熟工厂从冲压到总装的各个环节,他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技术,还要把它们带回中国常熟这条生产线上。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当时觉得压力大吗?

鄢政雄:非常大,我必须要把这三个月所学到的东西回来传输给所有员工。但是动力也非常大,因为我知道这项技术是稀有的。

三个月的培训结束后,从英国返回时,鄢政雄的行李箱里几乎没有个人的物品,全部是从英国带回来的这些宝贵的资料。

鄢政雄:我们整个行李箱里面全都是资料、文件、硬盘、U盘。

教导员工的同时鄢政雄还会收取一些在英国发现带过来的质量问题,杜绝问题的重复发生。

从这条生产线上通过的每一辆车身,都要经过鄢政雄和他的同事们的检查。

短短40秒时间里,一个熟练的工人就要发现这个部件上是否存在问题。

鄢政雄:凹坑、滑伤、还有一些激光焊的焊接不良,全都是我们要返修的。总共是159秒,我们检查时间大概在40秒左右,剩下的是返修时间。

在整座工厂中,最为独特的是这个全铝车身车间。这里共有300多台机器人,铆接自动化率为100%。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制造部 执行副总裁韩必文:采用100%的自冲铆接技术,这种技术非常环保,只需要压缩空气,(除了电能)其它所有的能源都不需要,这样不会造成污染;第二从它的自动化率来说,这条线没有人工操作,全部采用机器人操作;第三个从环保性来说,没有任何二次性污染的引入

眼前的这台机械臂进行的便是韩必文所说的自冲铆接操作。过去,这一技术主要应用在航天领域,目前这里是国内唯一一家100%的铝件采用自冲铆接技术的汽车工厂。

韩必文:整个车间之间,其他的焊装车间我们都戴劳保防护用品,我们这边是不需要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连接的强度,因为自冲铆接从整个工艺连接强度角度来说,它的强度非常好,比传统的焊接工艺强度会更好。

流水线上生产的每台全铝车身,都要经过激光在线测量的严格检测,并将所拍摄的照片数字化后与标准件对比,能达到误差不超过0.2毫米的精确度。同时,每天质检人员还会抽查一台车,对车身上2754个铆点全部进行人工检查。

《经济半小时》记者:一台车大概要花多长检查时间呢?

质检工人:我们一整台车可能要花到四五个小时。

《经济半小时》记者:主要是检查它什么?

质检工人:铆点的质量缺陷,合不合格。

2014年10月21日,这条整车生产线上生产的第一台车下线。

曾经参与其中的中英员工纷纷将自己的姓名留在了车身上,形成了工厂里一道特殊的风景。

目前常熟这家工厂一期产能为每年13万辆整车。作为来自英国的奇瑞捷豹路虎D7a项目投产高级经理,穆雷对这家工厂的制造水平印象非常深刻。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D7a项目投产高级经理穆雷:如果你充分利用中国的潜能和这些优秀的人才,你能够制造出有可能是世界一流的产品。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陈雪峰 :应该来说在中国投资设厂,除了我们能够引入全球一流的生产制造设备,引入我们基于路虎的质量、品质管理的体系,实际上还要考量很多因素,包括铝的当地汽车产业总体的状况,包括你的零部件供应商,周边的服务供应商,比如说像物流、仓储、地理位置,还包括市场和地区的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陈雪峰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越来越多的高端汽车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不仅是对中国市场和中国制造的认可,也将给中国汽车制造注入新鲜血液。

陈雪峰:比如说英国的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我们这边也进行了导入。还包括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顾客为上的一些服务理念,我相信对整个汽车行业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奇瑞捷豹路虎闪亮登场,另一家国际知名车企也毫不示弱。2013年10月,沃尔沃在全球的第二个发动机工厂在中国张家口市落成并投入使用,这也是沃尔沃唯一一个欧洲以外的发动机工厂。

进入工厂内部,一个个按照规定路线行进的机器人引起《经济半小时》记者注意。

这些机器人的专业名称叫做自动引导运输车。负责人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这里共有100多台自动引导运输车,是目前亚洲发动机工厂中,数量最多的。眼下这些自动引导运输车正在进行调试,未来它们将携带着一台台发动机部件穿梭在各个生产车间里。

张家口沃尔沃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兴中:我们初步算了一下,他们可以替代三十多名操作员工,每个班,如果按三个班来算的话,能替代一百多个人员。

在发动机测功区内,生产的发动机正接受连续200个小时的专门测试,质量部操作员王锦龙要根据这些试验数据判定这台发动机是否达标。

张家口沃尔沃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质量部操作员王锦龙:我第一次接触是2013年左右。第一次见到这个设备非常先进的设备,当时根本没接触过这个,完全看不懂。

在这个工厂里,不仅有去过瑞典接受培训的中国员工,也有从瑞典来到中国工厂接受培训的实习生。

眼前的这几名学生就来自瑞典,已经在这里实习2周了。

瑞典实习生安东·斯滕霍尔姆:通常我们是在瑞典工厂实习,但是我们得到了这次机会来到中国,看看中国工厂是如何运作的。

安东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和几名小伙伴将在这里接受5个星期的培训。对于他来说,除了学习技术,更重要的是了解如何与中国制造合作。

安东·斯滕霍尔姆:我主要是想学习中国工厂与瑞典工厂的不同,看看不同文化的工作模式,了解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工作的,今后应该怎样合作。

在工厂内部有一座不起眼的小白房,然而它却是整座工厂保密级别最高的区域之一。

这里就是沃尔沃高压直喷油轨装配测试线所在地,也是沃尔沃全球唯一的一条直喷油轨装配线。

张家口沃尔沃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兴中 :在国内的发动机厂,我们是唯一一家自己组装高压直喷油轨的,包括在瑞典也是买供应商。

《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要自己组装?

李兴中:因为我们一直想有一些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是咱们国家鼓励的关键零部件,所以我们要自己做,这样我们才有技术和经济双重效益。

李兴中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汽油高压直喷油轨装配测试技术作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不到五家公司掌握。为了掌握这一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前后花费了三年的时间。

李兴中:参与项目的人员有张家口的工艺部门、生产部门,还有上海研发的工程师,还有我们那个瑞典的一些专家包括哥德堡,包括所负责工厂,大家一起做。
《经济半小时》记者:比过去购买相比节省多少?

李兴中:一年能节省几千万人民币。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张家口沃尔沃发动机工厂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 2015年,他们的首款产品便上榜“沃德全球十佳发动机”。这里生产的发动机,已经配备在沃尔沃汽车上,并在2015年出口到了美国市场。未来这家工厂不仅要让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也要为中国制造水平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李兴中:我们发动机主要供大庆和成都工厂,去年已经开始批量出口,未来会出口五个国家,有比利时、瑞典、英国、美国、马来西亚。这里所生产的零件,国产化率去年是38%,今年可以达到70%左右。

近几年国际国内汽车领域纯电动、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主角。今年4月3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宣布,首款入门级电动车Model3开始接受订单,仅仅36小时就获得了25万辆订单,订单总价超过100亿美元。特斯拉的巨额订单,也让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竞争拉开了帷幕。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比亚迪该如何面对来自全球的挑战呢?

家用新能源车对外供电,野外也能烧菜做饭;海外设厂因地制宜,克服困难打入海外市场。

在深圳比亚迪汽车公司,每一辆停靠的汽车,都连接着一根电线进行充电。

在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展厅里,众多来自海外的客户,以及国内的出租车公司、地方政府的采购人员,围绕着他们感兴趣的各种新能源汽车进行咨询。

比亚迪汽车总经理助理杜国忠:这段时间终端要等两三个月,包括上海、深圳、包括西安等,一些(新能源补贴)落地政策的地方可能更加紧俏一点。

公开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正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的增长点。2015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能源汽车销售爆发性增长,全年实现销售33万辆。而根据国家发展规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要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要达到500万辆,这也意味着,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至少要增长400多万辆。
杜国忠:所以整个新能源的市场还是非常大,蛋糕也很大。

为了抢占国内市场,国内最先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推出了一系列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的新能源车型。

在当前充电桩没有普及的时期,眼前这款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纯电动行驶80公里,同时它也配备了普通的燃油动力,因此销售最为火爆。综合下来,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在2升以内,每月燃料费用只是传统汽油车的25%左右。

杜国忠:就是传统燃油车的四分之一付出的代价。

面对来自海外知名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比亚迪也在探求符合发展实际的竞争策略。他们根据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开发出各种实用功能。

具有电力输出功能的家用新能源车,就是其中之一,可对外输电,在野外时可以煮咖啡,煮饭、炒菜。

杜国忠:它这个功能叫双向逆变充放电技术,可以把电充给其它汽车,可以对外进行供电,所以这个功能是非常强大的。

日本是全球汽车企业非常难以进入的市场,但日本同时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比亚迪把新能源汽车拥有的给麻将机、火锅供电的能力,转变为强大的抗灾能力。 2015年2月,他们的新能源大巴车成功打入日本市场。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他们选择比亚迪巴士,其中之一也就考虑到日本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他们也没有把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当成一个单独的交通工具。在危急的时候,在没有电源的时候,如果你有比亚迪的电动大巴,你有比亚迪的出租车的话,那么我们这个车无形之中就转变成了发电机。我们这个大巴可以把它的电量,回馈到不同的电网里去来应急。

为了打入美国市场,2013年,比亚迪通过竞争获得了加州电动巴士的订单,但当地居民认为这抢夺了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并游行示威,迫使这一订单在2014年被取消。面对困难重重的竞争环境,比亚迪并没有放弃。

比亚迪为解决问题,在美国建立工厂,实现了当地化,并由此打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

刘学亮:尽管是比亚迪的电动大巴,但是我们是在美国当地生产,是由美国的人民来生产出来的。

2015年,比亚迪不仅重新拿回了失去的订单,并且获得了更多的订单。而作为新一代汽车产品,新能源汽车虽然安全性、经济性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接受,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新能源汽车却是新生事物,消费者充满了疑惑。

刘学亮:比如我们在印度运行的时候,消费者不敢上车。这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这个票价是不是会很贵,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故事。

为了让世界各国的国民尽快了解新能源汽车,比亚迪选取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公交大巴、出租车系统作为切入口。在英国伦敦,街上奔跑的红色双层巴士一直是这座古老城市的著名文化名片,为了切入这一领域,比亚迪和当地企业合作,由比亚迪提供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车身以及组装由当地企业完成,最终携带着中国心的伦敦新能源巴士成了比亚迪的活广告。

刘学亮:是有中国芯,中国的元素在里面,但是更多的也体现了英国当地的一个元素。那么这款车也是中英结合的一个结晶。

半小时观察:用品质敲开世界的门

中国汽车市场如同一个巨大的蛋糕,令全球车企目不转睛。2013年,产销量接近1800万辆的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连续多年,中国城市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为10%至15%,让汽车消费成为可能。面对这样的市场机遇,中国车企在与国际知名车企同台竞技的环境下,暗暗发力,加大投入。不仅建立了自己的碰撞试验室、NVH试验室、底盘运动和平顺性实验室等等,还大幅提升制造工艺,完善设计,全方面迎接市场的挑战。从这些汽车企业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创新求胜的自信。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5月14日 22:2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眼下,新能源汽车正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的增长点。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至少要增长400多万辆。为了抢占国内市场,各汽车品牌也是奇招不断。国内某知名品牌更是推出,可对外输电的电动汽车,在户外,只要你有一台电磁炉,用车接上电,就能吃着火锅唱着歌。本期经济半小时为您讲述,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神奇般地创新变革!(《经济半小时》 20160514 汽车:脱胎换骨中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