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106 乙未农村纪事:土地流转“转”出现代农业

来源:央视网2016年01月06日 22:1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今天的节目我们继续关注《乙未农村纪事》。截至到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了4.03亿亩,比2013年底增长了18.3%。在城市,房屋中介是到处都是,大家都司空见惯了,而在农村,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土地经纪人也应运而生。今天的节目,我们就去河北省衡水市来认识两位。

  农村老龄化,土地流转成为发展新出路

  西马冢村村支部书记石九水:咱就说把咱这伙子人叫来,咱看看了解了解情况,是不是咱剩下的这两个队有没有意愿把这个土地再继续流转出去。
  晚上8点,河北省衡水市西马冢村的村支书石九水把大伙召集到自己家里开会,今天来的都是村民们选出来的代表,讨论的是眼下村里最重要的事,500亩土地是否流转的问题。

  村支书石九水把大伙召集到自己家里开会,讨论的是眼下村里最重要的事,500亩土地是否流转的问题。

  西马冢村村民:种地的净是五六十岁的,我七十还种地呢,就说包出去还好,年轻的不愿意种地,再说他在外边上班比种地强。

  西马冢村是个不小的自然村庄,全村常驻人口400多人,但是50岁以上的就有300多人,占到了80%。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十分突出,而随之带来的便是耕地撂荒。为了彻底解决“谁来种田”和“怎样种田”的问题。2014年,西马冢村把将近1500亩土地整体打包一次性流转给了种粮大户,即使在2015年粮食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依旧实现了旱涝保收。石九水作为村支书,又兼任全村的土地经纪人,心里一直盘算着,要把村里剩下的500亩地也流转出去。今天他要先摸个底。

  西马冢村常驻人口400多人,但是50岁以上占到了80%。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十分突出,而随之带来的便是耕地撂荒。

  西马冢村村民:俺这队里也是这种情况,多数都是六十多岁老人了,年轻人都不在家种。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一圈发言下来,石九水心里大概有了个数,支持流转的明显占了多数,但是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西马冢村村民:开道边(荒地),这边是荒地边,我十亩地我现在种着十三亩,比这三人的(地)多,原来三人十亩地,现在三人成十三亩了。这个有个人的利益。

  虽然对土地流转持反对意见的只是少数,但是石九水丝毫不敢马虎。因为要想把这500亩土地顺利流转出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方连片,方便大型机械下地作业。因此前提条件就是所有人的工作都得做通。

  第二天一大早,石九水来到了四大队村民李兰欣家。

  石九水:大欣在家吗?

  昨天晚上的摸底会上,四大队的村代表向石九水反映了李兰欣对土地流转持反对意见的情况。

  西马冢村村民李兰欣:我包着他们300元钱一亩,就觉着300元钱种着他们的(地),有点利润,等于是肿着30多亩地,和出去打工也差不多少。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确了权就相当于有了房产证,才能方便下一步的流转工作。2015年西马冢村率先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成为了衡水市第一批准备拿“证书”的村落。而在此之前,村里大多是农户和农户间小规模的相互承包、转租土地,价格也非常低,每亩才300块钱,和现在每亩1000块钱的流转价格相比,相去甚远。当着石九水的面,李兰欣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是听得出来,他对手头的地有着自己的打算。

  当着石九水的面,李兰欣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是听得出来,他对手头的地有着自己的打算。

  石九水:这一亩地(年租金)1000元钱,不用你投资了是吧?你是干落(钱),再一个,像你这个年龄,也可以出去打工去,出去打工再增加一部分收入。

  李兰欣心里清楚,一旦他承包的几户也愿意参与这次流转,他手里的30几亩地便种不成了。

  李兰欣:他们要什么时候流转出去了咱就随着就不种了,自己就流转出去了。我这地很少了,觉得种也行不种也行。

  这些年,为了种好手里的30多亩地,李兰欣还特意花4000块钱磨了一片水泥地面,用以晾晒玉米等作物。要是地种不了了,这些投入也就打了水漂。

  为了种好手里的30多亩地,李兰欣还特意花4000块钱磨了一片水泥地面,用以晾晒玉米等作物。

  李兰欣:光这个地面花了四千,光这个水泥,这一块。

  记者:专门为了干农活使的,晾玉米的?

  李兰欣:晾粮食的,放辣椒,流转了就没用了,流转出去等于白费劲了。

  石九水明白李兰欣的难处,可是作为村支书,他更清楚,不能单单因为一户人家耽误了几十户的土地流转,规模化的流转是大势所趋。

  石九水:因为这个年轻人,岁数小的都不在家,剩下老人50岁以上的老人,一般的50岁还是年轻的,在农村来说,一般就是70岁,对于这个地已经种不动了没有劳动力了。

  如今在村里,老人是种地的主力军,可是种地是个力气活,施肥、施药、撒种、除草,随着老人的年纪渐长,很多人即便想种,也力不从心。

  种地是个力气活,很多老人即便想种,也力不从心。

  石九水:你看有的老人已经70多岁了,他还去种地,有的打着打着药,背着药桶摔地上了,我看到以后我心里都不愉快。可以说是难受。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中青年群体纷纷在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土地更多是由留守老人去经营。这种“老人种田”的现况,客观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在头天晚上的碰头会上,记者也注意到,只要提到流转土地,李老汉都是举双手赞成。今年已经70岁的他仍旧种着10亩半土地。
  西马冢村村民李石强:像浇地,割麦子的时候,收割机紧忙活,装麦子弄不了。身体不行,血压高,心脏病,这眼也不行,这个眼什么也看不到。
  平日里种地的事全靠李老汉一人,老伴腿脚不好,能够自理已经算是不错了,剩下还要照顾一个2岁大的孙子。在外打工的儿子知道父母身体不好,经常也劝李老汉放下锄头,该享享清福了。

  李石强儿子:我父亲现在岁数大了,担心他身体,因为我常年在外工作,不能因为我在外面工作回来种这点地,因为种地收入太少还不如一个人上班挣的多呢,根本就不合算。

  农忙时节,身在外地的儿子再忙也得赶回来帮着干活,有些农活太重,他怕老父亲有个闪失。

  李石强儿子:我回来一趟坐车票来回一千块钱没了,我就算这个帐,一亩地方麦子就没了,一亩地麦子收入1000块钱,一亩地麦子就没了。

  现在村里,在家种地的普遍是像李老汉这个岁数的老人。俗话说,种地还得看管理,身子骨跟不上种的地普遍产出也不高,收入上也受影响。
  李石强:1000块钱左右,900块钱,刨去开支,过年再投资把钱再投进去,还是没什么钱。

  李老汉的十亩地,刨去投入,2015年每亩的收益还不到1000块钱,可村里已经流转出去的1500亩土地每亩价格同样是1000块钱,而且不用受累干活,省去了投资,收的租金比自己种地还高,因此像李老汉这样盼着把自家地租出去的是绝大多数。因为眼下正值隆冬,地里少了往日的繁忙。但石九水兴奋地跟记者描述着他所见过的先进农业种植。

  石九水:像这无法适应大型机械,它适应不了,这一户一溜,二亩地,一亩地几分地也是一条,施展不开。打药都是靠人工,包出去的地,大机械,大拖拉机带着喷药的,过去就是十几亩。

  单打独斗的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已经落伍了,现在农村机械化发展速度惊人,而且放下锄头的庄稼汉,摇身一变成了农场的工人,还有了“双份收入”。虽然个别村民的工作还得慢慢做通,但石九水成竹在胸,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赶紧骑着电动车去乡里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了解需求方的信息。

  在乡政府的大院里,有一块不小的LED显示屏,上面滚动播放着有土地流转意向的转出、转入方信息,面积、流转价格、位置一应俱全,老石掏出眼镜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在乡政府的大院里的一块 LED显示屏上面滚动播放着有土地流转意向的相关信息。

  石九水:我们村里现在有500多亩地,需要把它流转出去,看咱们这个平台上,咱这个土地流转办公室,是不是有需要租地的,把这个地流转给他们,看有什么合适的户。

  对于年过花甲的石九水来说,外面屏幕上的字闪得有点快,他的眼睛跟不上,他索性进门了解情况。

  石九水:冀州镇?

  工作人员:流转是种粮食。

  石九水:有1000元钱,看他们那边,是不是能出到这个价格

  工作人员:他上一次来登记了一下,他登记的承包价格是800元钱,这个都可以再谈。

  为了让土地流转更加便利、信息更加通畅,2015年,石九水所在的衡水市在每个乡镇都设立了专门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很快就给石九水提供了土地需求方的联系方式,同时也把西马冢村的流转信息也登记在册。

  工作人员:有井吗都?

  石九水:有三眼井。

  工作人员:一共三眼?

  石九水:对。

  工作人员:现在都是种的什么?

  石九水:现在都是一多半小麦,有一部分是白地。

  工作人员一再叮嘱石九水,如果双方谈好了,要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签订合同,土地流转是趋势、是好事,但流转过程中一定要依法依规,在政府的监督和规范下进行,避免风险发生,伤害到农民。一边干着村支书的活儿,一边还要跑土地流转的事,石九水虽然觉得辛苦,但他坚信,土地流转对村民们来说真是件大好事。

  石九水:办的一件好事,可以说把这个种一辈子地的人,在地里辛苦的人,可以说是解救出来了,从收入来说也不低,实际上就是跟退休的一样。
  土地流转是农村实现规模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全国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其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政府的明确支持与引导,偏向于民间自发形成的市场,另一类则是在政府引导、规划下开展的,呈现出规模大、层次高的特点。河北衡水市就是偏向于后者,全市11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接下来我们就去再认识一位。

  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推动土地资源集约运用

  河北省深州市大冯营乡土地流转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崔朝军:久等了,从那边来,才开会,才说完,有什么事,您反映反映吧,什么事。

  村民:当初的地数不清,比如说一个人三亩也好及四亩也好,实际上种着五六亩这样的情况有怎么办?

  崔朝军:你这个原来按照分地那个地亩产,你分了多少地,就给你确(权)多少,至于说再多出来的这个,比方说咱这个地类,因为地类不一样,或者说咱这个地暄,把这边上,你开的这个地,这个样的,是按原数给你确权的。

  崔朝军是衡水市深州大冯营乡的乡干部,主要负责土地确权和流转工作。刚给村民解释完政策,崔朝军又赶紧去楼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还有人在等着他。

  刚给村民解释完政策,崔朝军又赶紧去楼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还有人在等着他。

  村民:在这个村北,有一百多亩地。一百多亩地全把它包了,弄一个林下养殖。

  崔朝军:你是打算养鸡养鸭还是养什么东西,什么时间能见效益,你这个效益能不能保证?

  崔朝军在大冯营乡还肩负着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主任的职责,有人希望再承租一片土地,崔朝军详细问起了经营项目和经济状况。

  崔朝军:你这个资金有保障吗?咱别说流转完土地了,这个资金到时候给不了人们,这个怎么说?

  村民:这个咱们签合同,必须一年一清。这个事,这个错不了。

  崔朝军告诉记者,2015年土地流转中心成立,在这之前,土地流转往往都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签订的协议,有时甚至都没有落到白纸黑字上,只是一句口头承诺,到该付租金的时候,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他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要让土地流转更加规范,并且严格避免非粮化、非农化问题的发生。

  土地流转中心成立以前,土地流转往往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签订协议,甚至常常是口头协议,很容易出现经济纠纷。

  崔朝军:如果在没有这个土地流转平台的时候,比方说我找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和他关系不错的,和我关系也不错,这种作为中间人,一协商,定个口头协议,或者合同,有的写个纸条,有的连个纸条都不写,就是纯粹的一个口头协议,如果纠纷发生了,根本没办法作为证据,保障不了他权益。

  除了一摞摞已经签订好的合同外,办公室墙上还挂着七本不同内容的登记册,不管是有流转意向还是承租想法,包括已完成的备案、信用评级等等,在崔朝军这个十平米不到的小屋里都有记载。前来咨询的农户也深有体会。

  办公室墙上的登记册记录了流转意象、承租想法、完成备案和信用评级等多个内容。

  村民:原来在网上查一下。

  记者:怎么查呢,什么网站呢?

  村民:就在百度里边搜。那会儿也闹不清有没有根据,也弄不清是不是谁。

  记者:那是不是也会托人打听呢?

  村民:就是通过咱们村的支书,说你上乡里,到乡里边一问,正好给咱的信息比较准,我们都上这儿来了。

  给这个希望承租土地的农户登记完,崔朝军拿出了他自己整理的地图,全县八万四千亩土地现在的流转状况一目了然。登记在册的土地和已经流转的土地被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了标注。

  崔朝军:黄色的圈子是我们打算流转的区域,这个已经有意向了,正在谈的,像苏德水、柳庄,打算流转柳庄的这块地,柳庄村的这块土地,这块也得大几千亩。

  记者:全都是您这儿负责对接的吗?

  崔朝军:对。

  说起全乡的土地流转,所在的区域、进行到什么程度,崔朝军已经熟烂于胸,他说自己其实就是全乡老百姓的“土地经纪人”,虽然他这个“经纪人”从来不收中介费。

  崔朝军:经纪人是干吗的,就是把双方的利益尽量往近处拉,把事给促成,实际上我们做的也就是这些工作。转出方要的价肯定是越多越好,需要转入方是越少越好,但是从我们来说就得把这个事促成,你转出方你这个地是什么样子,周围的价格是什么样子,给你算算账。

  在农村工作了二十来年的崔朝军深知,传统以一家一户单兵作战式的小农经济已经完全没有竞争力了,把土地进行整合流转,才能让大型农机、现代化设备派上用场,各方面成本也随之降低,提升了土地价值。作为乡里的“土地经纪人”,崔朝军眼下正忙着流转一个大项目。

  崔朝军深知只有把土地进行整合流转,才能让大型农机、现代化设备派上用场,各方面成本也随之降低,提升了土地价值。

  河北省深州市益众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青海:蔬菜,设施,花卉,这一块做什么呢,做一个稻田的展示,稻田农机,把所有的农机都引进来,做一个计划是十个农场,这一块也很着急。

  拿着地图给崔朝军讲规划的人叫杨青海,大冯营乡西牛村人,年轻时在北京、石家庄干工程,闯荡出了一番事业。现如今,杨青海又回到家乡准备投身农业。

  杨青海回到家乡准备投身农业,正在和崔朝军商量一个流转的大项目。

  杨青海:确实到了这个,需要调整的时候了,把土地流转到一块,现在我们想引进国外一些大型农机,因为它效率非常高,一天可能作业就是四五百亩。

  杨青海的规划是要在一大片核桃树林间套种上油牡丹,发展高效的立体农业种植。

  杨青海:计算过尺寸,行距,两边的核桃一边能长出一米半,等于是七米减两个一米半是三米,还剩四米,正好牡丹的透光率要求50%,也满足它的遮荫了,也采了阳光。

  眼下正值隆冬时节,大地上显得光秃秃的,但杨青海给记者描绘着开春后的景象,两侧核桃树的枝叶正好遮盖在盛开的牡丹花上,经过研究两种作物需要阳光的时节碰巧可以错开。而这种特有的牡丹花盛开后产籽榨油,具有非常高的市场价值,往往一升就能卖到好几百。

  杨青海:五年到三十年是高产期,高产期的时候能产600-800斤籽,每斤籽现在市场价是10块左右,11块左右,600斤就是每亩地6000块钱,6000块钱刨一部分人工的成本,有1000-2000,你还有4000块钱的收入。

  纯收益每亩油牡丹就有4000块之多,再加上核桃不低的价值,每亩地的经济效益比普通农作物高出十倍不止。去年杨青海已经完成流转的土地面积有3000余亩,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杨青海:总量是流转11000亩,因为按咱们的规划,正好是咱们周边路的两侧,我们规划了一个11000亩的农业示范园,计划规划流转11000亩地。
  记者:这11000亩地涉及到几个村?

  杨青海:涉及到六个村。

  一万多亩的流转对于大冯营乡来说也算一个不小的体量了,崔朝军事先已经做好了安排,驱车带杨青海和有流转意向的东牛村村干部见面,现场看地。

  崔朝军事先已经做好了安排,驱车带杨青海和有流转意向的东牛村村干部见面,现场看地。

  崔朝军:青海,你说说这个,咱这个包地的规划和条件,不能收益低了,要是低了的话,肯定咱这事儿咱也办不成。

  当着村民和杨青海,崔朝军第一个问起了价格,杨青海答应按国家粮食指导价格每亩地1000斤充当租金,核算每亩地1200元左右。每年国家粮价多少就给多少。

  崔朝军:原来做的已经一部分基础的,西牛村的这个咱们也没拖欠(租金),能及时给人们租金,咱这边做起工作来可能还要好一点。

  几个人在地头转上一圈又发现了其它问题,村民们普遍种的都是小麦,但其中有为数不多的一片苹果树。村民们提要求,如果是苹果树还要掏一部分补偿费用。

  村民:这一块刚到盛果期,承包起来如果是按耕地承包是不能的,光这一块。

  村民:应该就这一块。

  村民:村南也有两块。

  村民:变现或是咋了直接多给人家,是怎么着,具体再跟农户谈。

  崔朝军作为乡干部和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主任,一边要保证让流转土地的村民们按时拿到租金,另一边还要帮着土地需求方尽量协调利益分配,不能让村民们哄抬价格,两边周旋可谓费尽心思。

  崔朝军:需求方你这么说他可能要求的价格我认为比较高,那边说我的情况就是这样,你给我的太少,我让双方来看一看这个东西,双方都有一个心里上的认同,沟通起来可能更要容易点,我们的工作也以好做一些。

  忙完了这边,崔朝军又得到消息,已经流转的一块土地区域内,只剩一户村民至今没有答应流转,又正巧处在整个地块中央,种粮大户反应大型机器难以避开耕种,可村干部们做了几次工作都未果,崔朝军打算亲自登门试试。

  村民:我这个为什么不承包,我上有老母亲,我这个年轻力壮,四十多岁,是不是,你说出,出不去,在家看着孩子,种着这点地,就这么个意思。

  崔朝军知道,很多不愿意流转的村民大多有一种土地情结,觉得把地租出去自己会无依无靠,因此做工作,光算经济账还不行。

  崔朝军:再想想别的法,能不能说,找咱村里把这个,你要是实在说想种地,就是说找村里把这块地调出去。

  崔朝军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帮着村民把地换到一块靠边缘的位置,既不影响种粮大户,还能让村民继续种地。

  村民:这个事可以考虑考虑。种这个东西成方成片,农用机械可以自动,你剩下这么一块,咱也不好种,他这个大型机械也不好干。

  崔朝军:你确实自己也不好种。

  崔朝军做了半天工作,终于让这位态度坚决的村民缓和了很多。如今在河北省衡水市,11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下辖4995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像崔朝军这样从事土地流转工作的基层干部不在少数。

  河北省衡水市农牧局副局长刘福庆:村这一级,主要是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过程中,也同时把群众流转的信息收集过来,收集上来以后再交到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再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向本县域内的发布。主要是为了,土地流转的服务进行的,对老百姓来说,无论是收集信息,发布信息,这里边一分钱的费用都没有,都是无偿的服务。

  半小时观察:土地流转催生农村土地经纪人

  衡水市通过土地流转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土地流转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业产业集约化水平。到2015年底,衡水共流转土地323万亩,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流转率居首位。培育30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78个,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4978家,总数居全省首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首部针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全国性指导文件。要想建立和发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就迫切需要一支熟悉农村要素资源信息,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心、能够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手段促进农村产权交易的专业经纪人队伍,积极参与产权交易服务,撮合产权交易双方进行规范交易,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有序进行。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1月06日 22:1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土地流转遭遇难题,化解矛盾,考验村干部智慧。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03亿亩,比2013年底增长18.3%,在城市中房屋中介到处都有。晚上8点,河北省西马冢村村民聚集在一起讨论土地流转问题,该村老年人占到了80%,人口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随之带来的就是耕地荒废,为了解决种田问题,2014年,西马冢把上千亩土地整体打包一次性流转给了种粮大户,实现了旱涝保收的情况。敬请收看本期节目。(《经济半小时》 20160106 乙未农村纪事:土地流转“转”出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