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贫困大学生能否挣够回家路费同家人团圆,重病大学生能否在社会的援助下凑够医药费,重返校园。】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这两天,大学生陆续考试完毕,校园里的人越来越少,要过年了,大家回家的心情都很迫切;但是也有一些学生们,他们还回不了家,他们还得留在学校勤工俭学,为自己挣路费、挣学费、挣下学期的生活费。今天的节目我们就要去认识这样的几位大学生,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新年心愿呢?
贫困大学生魏雅腾 勤工助学挣路费回家过年
她叫魏雅腾,是北方工业大学一名大四的学生,刚刚参加完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可就在考完试的第二天,魏雅腾仍然起了个大早。
马不停蹄地赶到教学楼,魏雅腾要在老师们上班前抓紧时间把这间办公室打扫干净。
北方工业大学学生魏雅腾:负责这个办公室收拾桌子,然后打扫地面,然后平时的时候帮老师整理一下文件,读一些信息什么的。
从魏雅腾考进大学的第一个月算起,这间办公室,她已经打扫了三年半。这是学校专门为家境困难的同学安排的勤工助学岗位,通过这些工作,魏雅腾可以为自己挣些生活费。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做这份工作能给你发多少钱?
魏雅腾:这工资是每一个月是40个小时,每一次是标准的八块钱。
按照学校规定,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岗位的工资是每小时八元钱,每个学生每月最多可以做四十个小时,也就是最多可以挣到320元。因此,无论是繁忙的期末还是寒暑假期,魏雅腾都坚持做满四十个小时。这个工作,她格外地珍惜。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每月能多挣320块钱左右。
魏雅腾:对,320块钱左右。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钱够你生活费?
魏雅腾:够我生活费了,吃饭什么的。
魏雅腾的家在河北省廊坊市农村,她小学六年级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一人拉扯大了魏雅腾和她的三个姐姐。为了能让她上大学,姐姐们都放弃了自己读书的机会外出打工。2010年,魏雅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方工业大学,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可学费却让全家一筹莫展。
妈妈和姐姐们四处借钱、东拼西凑,才给她凑出了第一年4200元的学费和一点点生活费,还嘱咐她,一定不要在生活上太俭省,委屈了自己。
魏雅腾:就是说只要我肯上,他们肯定会支撑我下去,不管怎么样。不要让自己太累,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不要省着,比如说想买什么东西自己喜欢的,就可以去买。
母亲和姐姐们对她倾其所有的付出,魏雅腾从小便看在眼里,懂事的她从迈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下定决心要靠自己,自食其力,完成学业。
魏雅腾:我妈妈年纪也大了,也不可能去工作,我姐他们每家,就两个孩子,有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全在我这儿,他们给我我也得是适可而止,不能全部依靠我姐。
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了,魏雅腾有点担心,过年回家之前能不能做满这个月40个小时的工作?
魏雅腾:今天来图书馆,图书馆主要就是排排书,然后给老师值会儿班,然后打扫一下卫生,擦一下架子。
为了能够做满40个小时,顺利地赚到这个月320元的勤工助学工资,魏雅腾又特意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一个工作,替代那些已经放假回家的同学。而在平时,她还会尽量抽时间去校外打些散工。
魏雅腾:我去过超市里边,给人家促销小东西,促销那个,之前比如说电影院卖个票,都是那种。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个能挣多少钱啊?
魏雅腾:那个也是按小时的那种算。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一小时多少呢?
魏雅腾:一小时几块钱吧。
魏雅腾的大学四年的课余生活几乎都被打工占满了,但是即便打工占去了很多精力,她的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这样每年还能为她赢得不少奖学金和助学金。
魏雅腾:我一年的话几千,八千多九千多差不多,之后我还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年,是每年5千。所以就加一起,我生活费上几乎是没有问题的。
自己勤工俭学每年能赚四千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五千元,其他的奖、助学金每年还有三千元左右,这样的生活费和学费就都不用发愁了。
魏雅腾在生活上也很节俭,一份豆腐,一份茄子,一两米饭,总共4.8元,这已经算是她吃得很丰盛的一顿午餐了。虽然比别的同学拮据很多,但她却已经为自己攒够了下个学期的学费、住宿费,甚至还为她未来读研究生的学费做了一点储备。对于刚进大学时自己许下的自食其力的诺言,这位九零后小女孩已经实现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自己能支付这个学费和奖学金,心里感觉怎么样?
魏雅腾:感觉可自豪了,我感觉我就是,不仅是我姐她们心中的骄傲,也是我妈心中的骄傲。对,因为我姐他们都没上过。就我,到我这我姐姐可以帮助我。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都是为了支持你上学么?
魏雅腾:对,挺幸福的。
妈妈和三个姐姐仍然是魏雅腾心里最大的牵挂。虽然家在廊坊,离北京很近,但平时忙着打工、学习,她已经有整整一个学期没回家了。
魏雅腾:同学陆续走了,肯定是想回家了。我妈还1月1号给我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回家过元旦呢。我说没有过元旦的时间。对,我姐(也)问我什么时候回,等我呢。
春节就快要到了,学校已经开始放假,宿舍里九个同学基本都回家过年了,尽管很想念妈妈和姐姐,但魏雅腾还是决定,晚半个月再回家。
魏雅腾:对想找个兼职,年前之前找一下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想做什么啊?
魏雅腾:就是,比如说超市的促销员、餐厅的服务员。
魏雅腾想利用过年之前的时间,出去再打上一份工。她说做短期工每小时可以挣八到十元钱,这样算下来,回家之前还能挣个一千元左右。
魏雅腾:这是我的个人简历
工作人员:在校成绩还挺好的。你要应聘什么岗位啊?
魏雅腾:就是适合我们的,促销或者收银员什么的。
工作人员:之前干过吗?
魏雅腾:干过电器促销。
工作人员:你过年回家吗?
魏雅腾:过年得回家。
工作人员:过年大概回多长时间啊?
魏雅腾:过年就是年前,像除夕之前得匀出几天。
工作人员:过年期间可能要更忙一些,你这时间段稍微有点短。我们可能暂时用不了。
因为过年要回家,超市没有录用她。魏雅腾继续去周围的几家餐厅寻找。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怎么这么快出来了?
魏雅腾:他们不找短期工,他们说的,那个负责人说。
北京已经进入了一年最冷的时候,外面刮着四五级的北风,外套单薄的魏雅腾仍然沿着路边一家一家地询问。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怎么样,这边有结果么?
魏雅腾:还是不行,也是因为时间问题。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就是不招短期是吧?
魏雅腾:对,他们说至少也得两三个月时间。就这个年前应该太短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也是不行啊。
可是一连去了四五家餐厅,没有一家招收短期工,魏雅腾显得有些失落。
魏雅腾:没有太想到是这样。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原来还是想年前再挣点是吧?
魏雅腾:对。再看看吧,再去别的地方面试。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有没有给自己定计划就是年前再挣多少钱啊?
魏雅腾:原来打算是年前多干一段时间,然后可以的话给我妈妈和我姐姐家孩子,宝宝再买点礼物的。我再看一下吧。
春节临近,回家团聚是每一个游子的心愿。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在盘算着回家时给父母亲人带上些新年礼物,这是中国人无法割舍的情结,这也是一年一度的亲情朝圣。
明天,魏雅腾还要继续去离学校更远的地方找找看看。对于新的一年,她已经在心里默默地许下了心愿。
魏雅腾:新的愿望,考研结束了,首先是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个好的成绩,新的一年希望我妈和我姐,我三个姐姐,首先让我妈妈身体健康,我姐他们生活幸福,家庭美满,然后我姐的孩子宝宝健康成长。
相信这将近四年的经历将成为魏雅腾人生中最宝贵财富。我们也衷心地希望这颗自强不息的心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奔腾。接下来我们再去认识一位自食其力的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逯钟文 身兼两份助学工作还清助学贷款
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今年大四的逯钟文同样要赶在老师们上班前,把办公室打扫干净。
这个勤工助学的岗位,逯钟文已经干了三年了,一切都轻车熟路。但对于每一件小事,他仍然做得很认真。打扫完办公室,他还主动把信件为老师们分发好。
逯钟文:要求是每周至少来够一天,课余时间,我一般没课就过来了,所以每周来的时间都大大超过一天。我一般一周来的话也就15、16个小时,其实大部分是课余时间,不耽误学习和上课的时间。
帮老师们干完活,逯钟文直接在会议室里学习起来。在这里,他既可以安静地看书,也可以等等看老师们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大学四年,逯钟文在这件会议室里度过了很多时光。
逯钟文:王老师,我去取一下信件和报纸。
王老师:恩好。
临近中午,逯钟文又匆匆地赶到学校收发室。
逯钟文:老师好。你们先忙吧,我把这边东西拉那边分报纸。
王老师:一块儿过去。
逯钟文:行。
王老师:来得真早。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是你做的另外一份(工作)?
逯钟文:对,在学校收发室这儿,每天分发学校各个院的一些文件、报纸什么的,信件。每周来两次。因为这是后来替同学做的,所以这算第二年吧。
其实,收发室的这份工作原本并不是逯钟文申请的勤工助学岗位。他的同学由于学习和考研的压力大,从大三开始就不做了。逯钟文自告奋勇地从同学手里接下这份工作,一做就是一年半,他也成为了学校里唯一一个兼做两个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
王老师:他在我们这边干的时间不短了,这孩子特别聪明,而且勤恳,每次都挺早的就来了。而且有的时候本身不是自己的工作时间,他也经常过来转一圈,看看有没有活。
尽管很辛苦,但这两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可以为逯钟文每月带来600元的收入。逯钟文的老家在河南省林州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赚钱,落下了很多病;母亲在家种地,身体也并不好。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逯钟文高考结束后就跟随父亲去建筑工地打工。逯钟文觉得和那时比起来,现在做几份兼职的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逯钟文:高考完那个暑假,在河南焦作,那会儿暑假很热,住在活动板房,天天闷热,晚上睡不着觉。
当时17岁的逯钟文在工地上起早贪黑,瘦弱身躯推着百十斤重的砖头、沙土,吃着没有油水的饭菜,生病也不能休息。但即便这样,依然没有凑够第一年的学费。
逯钟文:没有按照学校的规定时间往银行卡里面打学费,学校有绿色通道,通过他们那个,先把学校这些流程、程序办完,入住寝室,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有中国银行来签助学贷款手续,那会儿签的是四年,整个四年的学费。
就这样,逯钟文贷到了两万四千元,交齐了大学四年的学费。根据规定,助学贷款要在毕业后两年内还清并交纳一定的利息。但如果可以在四年内还完,就用只还清本金即可,不用交纳利息。逯钟文从贷款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本事,在毕业前还上这两万四千元。
逯钟文:我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把这个毕业的时候还上,因为当时看学校的各种奖学金政策,觉得自己好好学习,每年如果能拿国家类的奖学金,还有助学金,一年能得七八千的样子。
为了毕业前还清贷款,逯钟文不仅要保证成绩名列前茅,还要找到一切机会做兼职打工。可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如今对逯钟文来说已经近在咫尺。
逯钟文:现在就是一直在积蓄,到今年6月份毕业的时候就完全有能力可以把两万四千全部还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可以告诉我们现在攒了多少钱吗?
逯钟文:现在有两万六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两万六了。
寒假刚刚开始,同学们各有各的计划。
逯钟文:这两个回家了,有一个回家找工作的,有一个回家玩的。
逯钟文同学:咱们去每个人的家乡,那我们基本上就绕遍全国了。
逯钟文同学:咱们可以今年寒假就开始,没考上研的,我可以陪着。
逯钟文同学:谢谢你的祝福。
逯钟文同学:不用客气。
逯钟文同学:台湾特别好,我真的特别推荐。
逯钟文总是很羡慕他的同学们可以在假期里去很多地方旅游,但是却必须要出去打工。因为父亲已经年过半百,身体每况愈下,他想给父亲挣一些看病的钱。
逯钟文:就是在这有一个西餐厅来这打工。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是谁给你介绍的?
逯钟文:经过那个我们寝室有一个哥们经常在这,跟老板很熟,他介绍给我过来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能做几天啊?
逯钟文:刚来这没几天,到年前应该能在这儿做两个星期。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能挣多少钱啊?
逯钟文:他们这儿一个月是1800元,我这种,现在来这儿半个月,俩星期应该能挣八九百块钱。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每天在这做多长时间?
逯钟文:每天下午没事,四点多过来,到晚上八九点也就四五个小时。
刚来这家餐厅打工没多久,逯钟文的动作很笨拙,但他生怕出错。端盘子、收拾桌子都显得小心谨慎、特别认真,一刻也不让自己闲着。
逯钟文:在这边打工也挺好的,一方面挣点儿钱,一方面这些主要有一些外国人,跟他们练练口语,学学英语,觉得挺好的。
2014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朴素的信仰。但是直到现在,逯钟文还没有想好是否回家,他心里有些矛盾,如果留下来打工就可以多赚些钱替父亲看病;然而他又很想回家和父母、姐姐团聚,因为即将结束的2013年,对于他来说,是收获的一年,他被学校保送上研究生;他还提前攒够了欠下的贷款,这些好消息他想尽快和亲人们分享。
逯钟文:心愿主要希望家里人都健康,具体来说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机会把我爸妈接到北京。带着我爸去大医院,看看他这几年落下的疑难病症,希望减轻一下身体的痛苦,能够很快乐地看着我和我姐姐,我们一块更好的发展。
逯钟文是一个瘦弱的90后男孩,但就是这个小男生,却从一个交不起学费的贫困大学生转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不仅出色地维持了自己的学业和生存,还能省下钱来提前偿还了助学贷款,并且为父亲治病存钱。广告回来,欢迎继续收看我们的节目。
身患尿毒症 贫困大学生黄兰练得到八方援助
1月14号,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广西师范学院的贫困大学生黄兰练的故事,她身患尿毒症,可是就在她确诊前的在三个月 ,她还在广西山区给孩子们支教,还获得了优秀助教证书,这个热心而上进的22岁女孩,有太多的梦想没有完成,我们在节目播出后,迅速发起了为贫困学子募集救命钱的行动。
1月14日晚,《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心愿系列节目-坚强的贫困生》后,立刻引起强烈反响, 尿毒症的大三学生黄兰练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随即,《经济半小时》栏目迅速联动次日清早播出的财经频道《第一时间》,再次呼吁全社会为贫困学子筹集五十万元救命钱。
《第一时间》: 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位广西的大学生黄兰练。
今年刚满22岁的黄兰练,她的双肾严重萎缩,被确诊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就在她确诊前的在三个月,她还在广西山区给孩子们支教,优秀助教证书、各种奖状让我们看到,她还有太多的梦想没有完成。面对病魔,在QQ空间乐观的黄兰练这样写道:即便掉入虎口,我也要找条缝挤出去。
黄兰练:我一定要活着,我才22岁,外面的世界我都没有看到,我不想离开人世,离开人世对我家人太残忍了,我能做,我一定能做的到的,做的到。
住院刚刚四天,黄兰练透析和各种检查就花去了8000多元,之前辗转广西和广东各大医院求医,花掉了借来的五万块钱。为了凑钱,百色老区务农的家人已将房子卖掉,并借了高利贷,广西师范学院也为黄兰炼发起了捐款活动,但这些远远不够50万元的换肾手术费用。
黄兰练:我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假装睡着,我都会听到我爸在床边哭,我爸从来不哭的,从来不在我面前哭,我爸妈从来不哭,我哥也不哭,可是当我睡着的时候,他们就在床边儿哭,我想让他们相信我,我能做到,我没那么痛苦,黄兰炼的善良,坚强,打动了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经济半小时》通过电视节目以及新媒体形成了立体的传播阵容,财经频道新媒体央视财经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进行节目预热,转发,并联合新浪微公益发起了“为尿毒症大学生的50万救命钱的爱心接力”的救助行动,爱心的暖流汇聚成强大的力量。黄兰炼的命运迅速出现转机。负责广西师范学院学生工作的龙妮娜老师,给栏目打来了电话。
广西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龙妮娜: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爱心人士这样的电话,或者是短信,或者是微信,或者是微博的方式,对于兰练同学表达了关心和问候。看到这样一些救命款不断的过来,我真的感觉到一个生命有了希望时,我觉得感动。
在过去的两天中,爱心人士通过柜台办理、网银转帐、以及手机终端参与了这次公益捐助。源源不断的救命款汇入黄兰练的账号。在微公益的转发评论栏里,我们看到很多这样鼓励她的留言,“我们曾经相遇,也许你已不记得我,虽不是你的主管医生,但你及你父母给了我深深的印象,希望你能坚强的活下去,不要再哭泣,勇敢面对。”这些带充满关怀和感动的情意,温暖了痛苦中的黄兰练一家,而源源不断的捐款数量也形成了有力的帮助,黄兰练的哥哥告诉我们,节目播出当晚就有人立即打款6000元,节目播出后到第二天中午,款项就已突破20万元。
黄兰练的哥哥黄修恩:现在对于妹妹的帮助,大概有近期存款打到了20多万元钱。有一个阿姨对于妹妹的帮助有10万元的救助款。
到本期节目采访结束之前,也就是1月16号下午三点,黄兰炼个人账户收到捐款数量达到40万元。
黄兰练的哥哥黄修恩:经过爱心人士对于兰练的捐款救助,已经有40万3千3百45元,感谢他们对于兰练的帮助。
加上新浪微公益目前的两万八千元的捐款,救助黄兰炼的善款数额达到了43万元,广西师范学院的龙妮娜老师告诉记者,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下,黄兰练对于治疗更加有信心,1月15日,黄兰练还在病床前完成了自己在这个春节前的心愿,参加了期末考试。
广西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龙妮娜:她一直都非常的关心他的考试,所以我们为她特别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服务,把其中一门科目,放到了考场,病房去,让她在那进行考试,她的状态还挺不错的。
黄兰练的哥哥告诉我们,目前兰练每隔一天都要做一次透析,她的心态越来越乐观。与此同时,解放军第303医院也在准备,寻找肾源他们会尽快为黄兰练进行手术。1月16日下午,做完透析之后的黄兰练接受了我们的电话采访。
广西师范学院大学生黄兰练:社会真的总是充满爱,我真的很谢谢大家能帮助我那么多,我一定会坚强起来的,我觉得大家的力量很大,真的非常谢谢他们。
【半小时观察】
为尿毒症大学生的50万救命钱的爱心接力行动,发起了仅仅两天时间,就募集到了40万元,从捐款的数额中,我们看到有一两元的善意,也有上万元的心意,这背后,是一个个善良而热心的普通人,也许我们曾经擦肩而过,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相识,但是我们知道,你在。我们发起这样的救助活动,不仅是为了救助黄兰练,我们也希望,这样的行动,能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你的存在,好心人就在我们身边,也许没有那么显眼,但是有需要,有困难的时候,你一定会出现,带着你的关切和真诚,谢谢您,也祝福您来年平安幸福。好,今天的《经济半小时》就是这些,感谢收看。稍后请继续关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其它节目。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4年01月17日 22:24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要过年了,大家回家的心情非常迫切,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回不了家,他们得留在学校里勤工俭学,为自己挣路费,挣学费,挣下学期的生活费。本期节目将带您去认识几位勤工俭学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新年心愿。广西师范学院的贫困大学生黄兰练,她身患尿毒症,可是就在她确诊前的在三个月 ,她还在广西山区给孩子们支教。在《经济半小时》播出她的故事的后,爱心人士纷纷捐助,两天募集了40万救命钱。 (《经济半小时》 20140117 “过年”系列报道 勤工俭学为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