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40629 来自棚改一线的报道 北京:矿区棚改进行时

来源:央视网2014年06月29日 22:36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很多人眼里,棚户区改造往往是各地中小城市以及边远地区的课题。但实际上,即使在北京这样的现代化大城市,也还存在着历史遗留的工矿棚户区问题。】北京西部的门头沟和房山区是北京的主要产煤区,那里的房屋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如今已年久失修,配套设施陈旧,管线老化严重,藏着不小的隐患。这里的工矿棚户该如何进行改造呢?

  距离市中心100公里住房差距50年北京上万居民生活不便。

工棚区现状

工棚区现状

  这里是北京西部门头沟区的大山深处,44岁的杨建军是京煤集团木城涧煤矿的职工,他的家就在这个山坡上。二十多年来,每天一下班,杨建军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回家里,因为他下班要坐的汽车每3个小时才发一趟。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员工杨建军:就坐929平均三个小时一趟吧。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下班能赶上吗?

  杨建军:下班基本能赶上,这个点基本能赶上。

  记者:如果赶不上的时候呢?

  杨建军:赶不上就走着回来,就得走着下来。

  记者:走的话多长时间到家呢?

  杨建军:走40分钟左右吧。

  记者:有没有其他的交通方式?

  杨建军:没有了。因为什么车都骑不了。都是大坡路,都是上山路。

杨建军回家时上坡

杨建军回家时上坡

  杨建军说,经过这里的远郊客运车每三个小时发一趟,还是近十多年才有的事,更早的时候,一整天总共才发两趟车,出行极为不便。所以,他的生活几乎两点一线:除了去矿上上班,就是回家。从一开始做矿工起,他就住在这里,到现在已经25年了,房子又旧又破。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员工杨建军:一到特别雨大的时候,雨大的时候漏雨,它从房顶上往下漏雨。都是接上盆、碗、罐,都是拿着接,就是接雨。

  记者看到,这间屋子的顶棚上到处是漏雨的痕迹,屋子里弥漫着一种潮湿发霉的气味。杨建军说,屋子里无法洗澡,所以家里人要洗澡就只能赶到十几里外的矿上去。不过,这个不能洗澡的屋子,原来曾经是矿工的简易浴室。

杨家简陋的浴室

杨家简陋的浴室

  京煤集团物业公司木城涧物业分公司副经理刘侠田:这个房是刚建矿初期建设的。这是3间,它是浴室改造的,建设初期是个浴室。通过矿上逐渐发展建设,有正规的浴室了。这就改成了咱们的职工住宿,就这么改来的一共是3户,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记者:多少年了?

  刘侠田:这应该是1958年左右建的,距现在大概50多年了,老房子。

  记者:我听他说经常漏啊?

  刘侠田:对,经过这么多年,因为没有去大的维修。这一块受地理位置限制,什么工程施工都有难度。只是说小的修补,保证能正常生活,能居住就行了,这是最低标准了。但是说现在是经过这么多年,肯定是维修价值已经不够了。

  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杨建军在这里一住就是25年。单身时还好说,后来成了家,有了孩子,上学成了大问题。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员工杨建军:这个要上初中,上中学就得上大台以下,或者到门头沟这一块。就是孩子自己,就得坐车去放学、上学,就一礼拜在外边住,就得住在外边住宿。住宿每周五晚上回来,这个周日晚上就得走,就是在外面的孩子上学的情况。

  记者:中学离这有多远?

  杨建军:中学这个在门头沟上学,应该是80里地左右吧,就是40公里左右。

  孩子上学远,还可以住校。看病就不同了,即使是最近的社区医院,也在10公里外,必须等3小时才发一趟的远郊车。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员工杨建军:基本上等929,坐929去。就老早比如说要挂个号你4点多,你就得起坐最早的车5点多,你就得上那去排队,因为去晚了你挂不上号。所以说4点多就得起,坐5点多的头班车,就得赶到那,然后就排队挂号、看病。

 公交车站,三小时一班的远郊车是杨建军唯一的出行方式。

 公交车站,三小时一班的远郊车是杨建军唯一的出行方式

   杨建军的家距离北京城区不到100公里,但除了看大病,他工作后这二十多年没有去过北京几次。在煤矿工作了半辈子,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杨建军说,他不敢进城,怕受刺激。

  记者:有没有考虑过,就是说买房子?有没有想过这些?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员工杨建军:这也是可望不可及的事。

  在杨建军的隔壁,住着一个退休的矿工老刘。和杨建军相比,老刘家的情况更为窘迫。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退休职工刘炳民:这原来有卧室。因为我那孩子在家,现在已经都出去了。原来孩子对付着住,就支一个单人床。

  记者:进去看一下,小心点,低点头。

  刘炳民:对付着住吧,因为是个孩子。我们老俩口在那个大屋住,因为我有两个女孩,两个女孩得单住。两个女孩住这,我那男孩他单住。因为孩子岁数大了,也得分居。

  由于家里人口多,老刘不得已,在这个浴室改建的房子外还搭建了一间。另外,他还自建了一个转不开身的小厨房。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退休职工刘炳民:我做饭就在小厨房做,凑合着。

  记者:厨房能做吗?那么小就一个棚子?

  刘炳民:棚子我对付着吧,我得哈着腰。你看我得哈着腰,得猫着腰。对,猫着腰进。你像咱这凑合着吧,因为这个环境有限。

  记者:这个厨房用了多少年?

  刘炳民:这个厨房用了30年吧。

  老刘说自己很难再熬下去了,因为身体不太好,除了患有矿工职业病矽肺病,他的心脏也不好,常常犯病。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退休职工刘炳民:有一次我犯病,心脏不好。因为我原来心脏有毛病,犯病以后,因为当时找出租车,道边也没有,929车也不到点。因为它有点,三小时才一趟,所以说家里边得备着点药:急救药、速效救心丸之类的。

  老刘说,这些年来,他一直想搬家,起码找个看病方便的地方,但是他一次房子也没有去看过。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退休职工刘炳民:看倒没看过。听人说这个房价,像门头沟这个价钱挺贵,得两万多元钱一平米。所以说更不敢想了,心里更不敢想了。

  老刘家的房子内景

在门头沟和房山矿区,像杨建军和老刘这样住在棚户区的居民有多少呢?

在门头沟和房山矿区,像杨建军和老刘这样住在棚户区的居民有多少呢?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支现伟:整个京煤集团,包括门头沟区,包括房山区,甚至当时还有另外的一些(棚户房),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一些。整体当时我们一开始统一的大概是一万多户。

  这一万多户工矿棚户居民,虽然距离北京市区100公里左右,但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至少落后市区几十年。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支现伟:山里头的这些居民都是非常的困难。而且在山里头吃水也不容易,市政配套也不容易。那个房子可以,落后咱们市区的至少我们感觉得有30年。我们北京市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而山里边还有这么多住的这个低矮,这个下雨甚至还有漏的,然后生活上甚至连上厕所都没地方去,就在野外就直接上了。

  据了解,京西矿区里的这些棚户房,最近几年,发生了不少意外。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就冲毁了不少棚户房。

  境内集团工矿棚改腾退安置办公室主任王洪英:最大范围受损害的就是房山区。房山区的长峪矿里,据我这个部门所掌握的参与的一些情况,就我们京煤集团的房屋大概冲坏了得有三四十户居民住户。

  由于矿区的棚户房多数处在山区,本身就是工棚和简易房,加上又老又破,所以每到雨季,大则出现倒塌,小则漏雨不断。京煤集团的物业维修部门总是忙不过来。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退休职工刘炳民:下雨以后经常漏雨。漏雨以后,咱就找公司给咱维修。但是人家总体来说面儿也大,维修得也许不那么及时。

  老刘说他想不通,下雨天房子一漏水,他就打电话保修,经常是雨停了维修工才上门。这是为什么呢?

  老刘家低矮的门框

 境内集团工矿棚改腾退安置办公室主任王洪英:有的地方房屋有滑坡。

 境内集团工矿棚改腾退安置办公室主任王洪英:有的地方房屋有滑坡。

       这个供水供电都是单路上去,跑冒水滴漏。你像这个地区本身多少年了,供水管路上去,埋在地下找不着了。再铺一根,结果跑冒滴漏的现象十分严重。

  据介绍,尽管只是修修补补,但京煤集团每年对棚户房和危旧房的维护修缮费用都在两千万左右。可是,这些五六十年的棚户房经过多次的修补之后,目前已经普遍没有维修价值了。

  棚户区居民买房三段计价九十平米新房总价五六万

  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工矿棚户,距离北京市中心也就100公里左右的距离,如果驾车可能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但是,在这里的居民尤其是矿工们看来,北京是非常遥远的地方,他们上一趟北京城,还不如北京周边省份的人进京更方便,上学就医都让人头疼,更不要说逛街购物了。加上最近几年北京多次出现大雨暴雨天气,矿区的不少窝棚被洪水冲毁,居民的生命财产都受到了威胁。买房对这里的住户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修修补补总不是办法,他们该怎么办?

  北京京煤集团是2001年初由原北京矿务局和原北京市煤炭总公司合并重组的国有独资大型企业集团。2010年,该集团资产总额就已经250亿元,经营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在这样一家大型企业的矿区,为什么还有一万多户的居民住在破旧的棚户房里,该公司之前有没有想过改造或改善棚户房呢?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支现伟:从京煤集团来说,每年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都有对民心工程的系列规划。实际上刚开始没有棚户区政策的时候,就是对民心工程这边改一改,那边提升提升,修修管道,就是这些惠民工程。包括我们以前还做过房改的危改,京煤集团自己还做过几十万平米的房改的危改,已经给老百姓解决一些困难了。

  2009年,京煤集团甚至提出了类似于棚户区改造的民心工程三年规划。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孙德刚:我们也在谋划,在想能不能利用政策彻底解决京煤集团从解放初期至今六十多年形成的工矿棚区问题。

  正在筹备之际,一个好机会出现了。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支现伟:在2010年,当时我们看到中央要求各个市3-5年完成棚户区改造,北京市也在整体推广这个计划,所以我们就积极地去呼吁。我们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也是北京市的人大代表,还专门给市人大写了一封提案,然后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在收到提案后进行了多轮的调研。在2011年1月份,北京市政发一号文,确定了把我们这个京煤的工矿棚户区改造纳入到北京市的整体统一规划中。它是整体第二批,但是由国企来做是第一批。

  京煤集团棚户区改造工程从2011年启动,但杨建军听到消息已经是今年3月份。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员工杨建军:三月份基本上棚改就开始启动,棚改三月份启动了。

  记者:你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是什么想法?

  杨建军:当时想要能给我一套房,那就最好不过了。第一能解决这个看病、买东西,包括这个孩子将来以后有工作都给能提供一个方便条件。一直也就这么想,也盼望这么一天。

  记者:那这个消息出来以后名单里有没有你?

  杨建军:消息出来以后一开始没有。

  刚刚看到希望的杨建军仿佛突然遭到当头一棒。不过,经过公司反复摸底调查之后,杨建军符合棚户改造安置条件,可以住进安置房。

  记者:给你的房是什么样的房?多大的房子?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员工杨建军:应该是89点多(平米)。

  记者:几居?

  杨建军:三室。

  记者:需要你交多少钱?

  杨建军:因为按照政策说前四十平米,就是因为我这是67.34,优惠是40平,是不需要你交钱的。然后我就知道算下来以后需要交五六万元钱。

  近90平方米的安置房,怎么只需要交五六万元呢?

京煤集团的新楼房

京煤集团的新楼房

   京煤集团物业公司木城涧物业分公司副经理刘侠田:杨建军的这个因为他这间房,他住的面积指的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比较大,它合67点多(平米),正好符合政策里边的三室标准。这个计价是三个计价阶段,成本价:一个40平米的成本价是需要京煤集团公司承担的,另外一个是优惠价,还有一个调节价。这三个价格要加起来,他是三室,大约花费六万元钱左右应该需要他个人交的。

  根据京煤集团的矿区棚改安置办法,公房承租人及配偶除应腾退的公房外,均未享受过保障性住房、集资房、房改房和其他承租公房,且符合北京市购房政策规定的,购买安置房分三段计价:

  (1)所购安置房0~40㎡(含)部分以成本价计价;

  (2)40~60㎡(含)部分以优惠价计价;

  (3)60㎡以上部分以调节价计价。

  境内集团工矿棚改腾退安置办公室主任王洪英:这是把房子分段,分成了40平方米。我们就应该让置换的就等于个人不花钱,一分钱不花。你只要符合条件,在计算房价的时候,40平米以内就白给。(超过)20平方米我们按经济适用房最低按(每平米)3000(元),45000(元)来卖给职工。每超过60平方米以上要花点钱去买了。

  由于对40平米以内部分,京煤集团完全补贴,超出部分分段补贴。这样一来,杨建军只花了五六万元就买到了近90平方米的安置房。他买到的安置房在哪里,是怎样的房子呢?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员工杨建军:安置在王平村,王平村那儿京煤集团建了一个社区住宅楼,安置在那,王平村。

  记者:那个房子建好了吗?已经建好了,我这新房子就在这栋楼里边。这个目前公司得摇号,摇完号以后才能分房子。目前很快就能下来了。

  记者:杨建军他什么时候能够选房子?

  京煤集团物业公司王平物业分公司经理申振:杨建军他们这一批属于这个自建房,应该在7月份可以选房。

  杨建军的邻居老刘,也在同一批买到了安置房,他个人交的钱更少。

  记者:那边给你多大的房子呢?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退休职工刘炳民:那边登记以后说给两居室,78平米多。

  记者:需要你交多少钱?

  刘炳民:不足2万元钱,我琢磨这个。

  杨建军和老刘是京煤集团棚户区改造工程最后一批安置的居民。他们刚刚签订了安置购房协议,正在收拾行李,因为这个旧房子马上就要拆了。

  京煤集团昊华公司木城涧煤矿员工杨建军:手表得有年头了。那就留着吧做个纪念。

  到今年6月18日,京煤集团矿区棚户区改造6200多户安置工作全部完成。作为第一批安置房住户,房山区河北镇居民吴淑蓝一家搬进安置房已有半年多了,至今依然兴奋不已。

  吴淑蓝与老伴在新家中

1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居民吴淑蓝:我们现在住的是两居室。它的总面积是72.48(平米),比我们原来那个房大多了。我们原来是45.72(平米)。

  记者: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

  吴淑蓝:这房子一分钱都没花,还找我们钱了呢。因为我们在那个旧房子有一个自盖的房,这个的话我们置换的时候一分钱没花,还找给我们钱了。这样的话我们觉得心里特别高兴,天上掉馅饼掉到我们头上了,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特别知足,我们觉得知足就是幸福。

  今年78岁的王春亮老人去年12月喜迁新居,见到记者,主动要求读读他自己写的一段顺口溜。

  京煤集团退休职工王春亮:棚改政策放光芒,棚户居民喜洋洋。告别窝棚住高楼,环境优美赛天堂。空气鲜来屋子亮,好像做梦一个样。

  巨额棚改费造成资金“窟窿”政府银行企业三方来填补

  住了几十年窝棚的老矿工老居民,突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个个感觉跟做梦一样,有的已经住进去半年了,兴奋劲儿还没有过去。对于京煤集团的决策者来说,矿工们终于告别棚户喜迁新居,去掉了公司的一块心病。但对于京煤集团的决策者来说,棚改工作远没有结束,几十亿元的资金缺口还等着他们来填平。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门头沟和房山矿区的6200多户棚户区居民终于一批批地搬进了安置房,京煤集团高层的压力却更大了,因为这个矿区棚改工程给公司留下了几十亿元的大窟窿。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支现伟:应该是大数,整体在60个亿元。60个亿因为我们制定了一个政策叫“腾得出,然后住得下”,“先建设后搬迁”。这样一系列的原则下,应该说老百姓也适当地掏了一些钱。那个大数是20多个亿,这60个亿扣掉25个亿,还有35个亿的资金的缺口。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孙德刚:你像我们集团的总资产才400多亿,如果一下增加30多亿(缺口),相当占总资产的8-10%。这个对负债情况还是影响很大的。

  据介绍,京煤集团矿区棚改项目虽然只涉及到6200多户居民,但并非集中的棚户区,而是分散在71个片区,多是几百户聚集一起,少的几十户,甚至只有几户人家形成一个棚户区,分散又偏远,额外增加了腾退安置的成本。前期建设阶段,除了20%的自有资金外,还有少量政策性支持。

  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副主任叶向忠:对于独立工矿棚户区,像京煤集团,我们在2012年把国家发改委拨付给北京的补助资金6200多万,我们投入到这个京煤集团这个项目上。

  京煤集团60亿元棚改工程所需资金更多的只能靠融资。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支现伟:建设资金是落实了,但是都是从银行,比如说融资,像开(发)行的支持啊。

  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徐明:我行对京煤集团支持两个棚户区改造的项目,总授信是14.8亿元,已经发放了5.5亿元。贷款期限可以达到5年,利率可以执行基准利率,可以下浮10%。如果5年以上来算是5.895%。应该说是非常优惠的贷款的发放,有效解决了京煤集团棚户区改造的资金缺口。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支现伟:这些支持包括我们发了企业债,发了14亿的企业债来解决这个问题。

  尽管相关金融机构对京煤集团的棚改工程给予了尽可能多的支持和优惠,但在未来数年都必须偿还本金和利益。因此,如何解决35亿元的资金平衡成了京煤集团绕不过去的最大难题。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支现伟:有很多开发,它是一部分土地开发,一部分拿土地可以平衡。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孙德刚:像过去我们理解的包括辽宁做的一些工矿棚户区,它的改造的特点就是把工矿棚户区拿出一部分做棚户区安置房,一部分还能做商品房开发。这样就达到了一个资金的平衡。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支现伟:但是我们这个所有拆出来的地,它实际上是拆出来的地是没有二次开发的价值的。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孙德刚:京煤集团的工矿棚户区所处的位置都在偏远山区,来自矿区。它拆了之后,一个是它本身如果就地盖安置房的话,不便于上楼和居民未来的生活。再一个,它腾退出来的土地也不利于,就不能做商品房开发。

  棚改腾退出来的土地由于过于分散没有开发价值,只能进行生态恢复和绿化,还要占用不少的资金。如果要靠公司盈利来填补35亿元的大窟窿根本不现实。那么,这个难题有解吗?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孙德刚:这个是能解决,但是它需要一个过程。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支现伟:我们也是想通过京煤集团拿出其它的自有土地,通过一系列的成本纳入,在市政府政策支持下来平衡我们的整体资金。

  京煤集团副总经理孙德刚:当时北京市给我们的政策就是,京煤集团利用自有土地进行棚户区改造之后,再利用自有土地的开发建设取得的收益来弥补工矿棚户区形成的资金缺口。

  【半小时观察】

  历时三年,北京市第一家由企业承担的工矿棚户区改造,京煤集团六千多户居民喜迁新居,在很多人看来,京煤集团的棚改工作似乎已经圆满收官。实则不然,一是京煤集团作为老国企重债压身,因前期棚改资金投入过大,资金难以平衡的问题愈加明显,填平35亿元的资金缺口其艰难程度不亚于前期建房;二是虽然安置房子已经建成,但“大市政”目前还没有跟上,安置房几乎成了“孤零零”的存在。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本应和棚户区安置房同步规划、建设、同时运行,但这不是一个企业就能独立完成。所幸的是,北京市以及门头沟和房山区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正在积极研究这个课题。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9日 22:36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杨建军是北京人,却一辈子没进过几次北京城。他辛苦工作了二十多年,可是依然住在漏雨的房子里。他像外乡人一样怕生病,因为要做公交车上医院,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们能住进自己梦想的新房吗?由于棚改政策的实施,安置房已经建成,让杨建军得到了89点多的三居室。敬请关注! (《经济半小时》 20140629 来自棚改一线的报道 北京:矿区棚改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