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40822 考上重点 难出大山

来源:央视网2014年08月22日 22:2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李娟 13982775749

     邱中桂 13518387417

  【被武汉大学心理学录取的王艳和被复旦大学医学院录取的邱中贵丝毫没有心情去庆祝自己金榜题名步入名校,对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来说压力远大于喜悦。】

  四川省泸州市是个多山的地方。据当地教育部门和扶贫基金会统计,近三年,泸州的应届高考生有两万多人,考上大学本科的,每年大约在一万人左右。其中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的大学生占到20%-25%左右。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在四川泸州就认识了一个刚刚考上大学,正在当导游的女孩,李娟。

  敬业小导游 暑假忙赚钱

  四川泸州市古蔺县高考生李娟:咱们这个环境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环境非常得好,咱们的黑龙潭面前的水汽非常得充足,而且瀑布前面刚好受到阳光的照射,所以很容易看到彩虹的而出现。

  这个正在给游客做现场解说的女孩叫李娟,今年20岁.前不久李娟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就来到这里学做导游,现在上班已经一个多月了。

  李娟:我想到这个假期这么长,可以打一下暑假工,来赚一点钱,以后做生活费。收入不是很高,就一千多块钱。

  李娟说,虽然当导游收入不是很高,但是这份工作对她来说很重要。因为她至今还没有凑齐上大学的学费。在做完当天的导游工作后,回到家的李娟,拿出了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李娟:这个就是我的录取通知书,是西华大学的会计学。经管的话,就是3700元一年。还有教材、军训的服装这些。体检复查56元,防疫费123元,医疗保险、还有保险,还有日用品费。 钱完全支付不起,现在凑几千块钱,还是比较困难,感觉压力比较大,但是还是想读书。

  记者在和李娟的交谈中了解到,她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为家里贫穷,在她1岁多的时候,父母就迫于生计出外打工了,因为在家没人照顾,她从小就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

  李娟的父亲李大富:那个是危房,然后是土房,这个是木架房,这样条件比较好点。

  李娟自己的家,离县城大约70多公里,没有公交车通行,一般靠自己骑车或走路,到靠近乡镇有公交站点的地方才能坐车进城。

  在征得李娟一家的同意后,记者跟随李娟父女走了一趟回老家的路。顺着这条山间公路,就来到了李娟家的山坡下。紧挨着公路边的陡峭山坡上,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直通上面,坡度大约50多度,窄的地方只能侧着身、弓着背,一点一点往前走,除了长满树木、杂草的山坡外,看不见后面还有什么。

坚持想要读书的李娟

坚持想要读书的李娟

  李娟:以前我爸妈,没有出去打工的时候,我们就是住这里的。他们出去了,我们就住外婆家,这边基本上就是荒了的。

  记者注意到,这是目前农村也很少看见的土坯房,房屋的墙面已经裂开好几公分、屋檐下几根木头顶着已经弯曲变形的屋顶,房子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

  李娟:现在是危房,不敢住人,下面已经垮了,都不敢住人,所以就没过来住。

  李娟的父亲说,原来在家的时候,山坡下还有几分地用来种玉米等粮食作物,一年收入大约2、3千元;现在那几分地,早在几年前就被当地统一征地拿走了,补偿款也就几千元。他和李娟母亲外出打工,也是迫于生活困难的压力。

  李大富:每天一百五十元,一个月天气好的话可能挣两千到三千元钱,除了打工就没有别的收入。

  当李娟10岁的时候,在广东打工的李娟父母才将她接到广东上学,一家三口总算团聚在一起。但是这种团聚的日子没过几年,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李娟一家又不得不分开。2011年,李娟刚上高一,一天,她母亲突然感觉身体很疲惫、浑身无力,因为父亲在外打工抽不开身,李娟赶紧陪同母亲去当地医院检查。

  李娟的母亲何泽云:当时去检查,说有肿瘤,癌症。当时在广东,检查了到(四川)泸州医学院治疗。 花了可能一、二十万元。

  癌症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李娟的母亲告诉记者,在广东当地医院被确诊为癌症后,考虑到在外地的治疗费用和生活成本,她们决定从广东转回四川泸州老家,住在李娟外公外婆家继续治疗。但即使这样,手术、化疗等费用,不仅花光了这些年她们一家辛苦打工攒下的钱,而且还欠下亲朋好友八、九万元的债。现在全家人的生活,就靠李娟父亲在当地打工那点微薄的收入维持。

  何泽云:平时就没有什么收入,就我老公一个人,他经常去工地,一天挣一点点钱。

  李娟告诉记者,在母亲生病准备回老家时,李娟也从广东转学回到四川泸州县城继续读高一。从县城到外公外婆家大约60多公里,坐公交车2个小时,来回车费需要50元。这几乎相当于李娟好几天的伙食费,李娟虽然不放心病重的妈妈,但是也只能在寒暑假才能回家,平时都是住在学校里。

  李娟:我一个学期,可能就回来一两次,都几乎不回来,然后就是放假,寒暑假回来。

  理解父母难处、知道家庭贫困的李娟,更加发奋读书,在她心里一直有个坚定的梦想,那就是考上大学,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李娟:这样恶性循环下去,都是这么穷的,肯定不行。必须要读书,读书才有出路,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逼着自己。

  李娟相信,自己只有上大学才能够改变全家的命运。于是凭着山里孩子特有的吃苦精神,今年高考,李娟以549分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可是家里的经济状况让李娟一家犯了愁,这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要八九千元,眼下光治李娟母亲的癌症,家里就花光了积蓄,而且至今还欠下8、9万元的债。傍晚,李娟一家坐在一起商量怎么凑齐大学第一个学期的费用。

  李大富:现在你家里面,你妈也生病,不能劳动,靠我一个人挣。

  李娟:感觉有这个压力,但是我想说,我可以趁着暑假自己去打一下暑假工,然后想有贷款,有栋梁工程的,那样让我少了很多压力,生活费那些,如果上大学的话,我可以去兼职一下,家里再补助一点,还是肯定能够读下去的。

  李娟说,她相信自己一边利用假期打工挣点学费,一边申请助学金、贷款,应该能够凑齐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用。

  李娟:不管怎么说,这个书肯定要读出来,读出来肯定还是要自己,还是要靠自己,自己努力一下,再怎么说,读出来肯定要让父母减轻一点负担,社会各界帮助我那么多,还是要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都还是要想自己继续努力。

正在工作的小导游李娟

正在工作的小导游李娟

  记者在采访过程了解到,其实,像李娟这样的贫困大学生,在当地是一个普遍现象。

  四川省古蔺县高中副校长邱红:像我们学校吧,今年就是说,本科上线是840多人,那我们就是说,基本上资助就是,专门针对,就是栋梁工程这一块,可能就有200人左右。

  四川省古蔺县栋梁工程办公室秘书长夏国强:她的申报表,她的学校,她申请书,她贫困证明,村上、镇上给她开具的贫困证明,她身份证复印件,大学录取通知书,她助学贷款的证明,完整的一套,必须要准备齐最后我们是要接受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就是募集的善款,用在哪些地方,哪些学生享受。除了我们办公室公示以外要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就是现在搞慈善要提高社会公信力。

  被武汉大学录取 她却心事重重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从当地政府了解到,古蔺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当地不少家庭人均年收入都在两千元以下;近几年,全县每年考上本科的大学生都在1000人以上,需要扶贫助困的大学生大约占40%左右。像李娟一样努力挣学费的孩子还有不少。在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金银村,记者认识了另一位19岁的女孩——王艳。我们来看王艳家的情况。

  今年19岁的王艳,是四川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金银村人。今年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的心理学专业。然而拿着录取通知书,王艳却心事重重。

拿着录取通知书发愁的王艳

拿着录取通知书发愁的王艳

  王 艳:学分学费标准,一百元每学分。

  记者:那算下来的话,一年也好几千元?

  王艳:应该是。

  这还只是学费,生活费和各项其它杂费加在一起更是让王艳觉得难以承受。

  王 艳:新生住宿费标准是,500到1500元,一人每年。然后还有其它的,有800元的教材费,军训着装费,体检费。

  算下来,王艳在走进大学殿堂之前,需要准备至少8千元钱。烫金的录取通知书对于王艳来说就像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王艳不到1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离婚了,随后母亲外出打工,王艳一直跟随外公外婆生活。

  王 艳:外公外婆开了一个茶馆,我们住在一起,外公天天就是端茶送水之类的,每天很早。外婆还要每天抽时间回家来照料家里的庄稼,还有这些家庭什么的。

  王艳说自己小的时候外公外婆还在乡镇上开过茶馆,现在外公外婆主要在地里重点高粱、玉米来维持日常生活,如果想靠这点收入凑齐王艳上大学的费用依然很困难。

  王艳的外公何本富:应该是四年,十多万元吧。我们家里面也没有出过大学生。

  记者:四年?

  何本富:十多万吧。应该,大概,我们家没出过大学生,不知道要多少钱。

  记者:那这个钱你们拿得出来吗?

  何本富:拿不出,我们没有钱,收入全靠搞点种地。后面就满70岁了。

  王艳的外公外婆都已经快七十岁了,懂事的王艳每次回家都会帮外公干点农活。王艳在学校几乎除了吃饭什么都没买过,但是看到外公辛苦种地,她却利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给外公买了一件特殊的礼物。

  何本富:她看到外公打农药刺眼睛,她就看到超市里面有防水眼镜。

  记者:游泳眼镜那种。

  何本富:她说我买两个,我看到你很辛苦,我就买了两个,给我买了两个。

懂事的王艳

懂事的王艳

  王艳心疼外公外婆,她更明白,读书是自己和全家唯一的出路,于是抓紧一切时间发奋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高考,王艳以599分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王艳说她真的很想很想上大学。

  王艳: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吧,然后要借此学习更多,然后接触更多的人,要拓宽知识、自己的视野,然后学习更多东西。就是拓宽人生的宽度。

  武汉大学的校门已经向王艳打开,但是她却始终没有攒够上大学的钱。眼看着开学的日子日益临近,王艳想去找高中老师想想办法,看怎样解决大学学杂费的问题。8月11日这天,王艳来到她读高中时的学校。

  四川省泸州市天府中学王建波: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这块,我们有很多渠道,可以帮助你们。第一个,四川栋梁工程,你可以申请栋梁工程助学金。这个程序就是,现在所在的乡镇,来开一个贫困证明,然后交到我们学校,学校审核之后,再上交到市里的扶贫办,由他们审核,这是一个渠道。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可能有三到五千块钱。第二个渠道就是现在政府给大家,给贫困生提供一个无息贷款,据说最高可以达到八千元。

  王建波的话让王艳一下子觉得有了希望。但是自己能不能申请到这笔钱,王艳心里仍然没底,因为仅在天府中学就有很多像王艳这样考上大学却交不起学费的孩子。

  王建波:我们学校今年高考有1300余人参加高考,有848人上线,特别贫困这块,7%,所以贫困生)数,还是比较庞大的。

  王建波说,他们一所高中就有近60名需要资助的高考生。如果把泸州市的都算上,今年考上大学的贫困生人数更多。王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幸运地获得帮助,不过这总归是一个希望。于是在咨询了解到如何申请四川栋梁工程助学金相关程序后,王艳来到她户口所在乡镇,开证明材料。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石寨乡工作人员:需要去村镇开一个贫困生证明,证明你家里确实困难,然后需要把你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拿来,还有身份证复印件。

  下午5点多,王艳奔走了一天后回家了。看着女儿疲惫的样子,躺在床上的母亲心里最牵挂的,就是女儿的大学学费。

  王艳母亲何音:这样子的话,还是有压力的。

  王艳:有一点。

  何音 :如果把大学读完,再读研究生就不容易了。这些还款就不容易了。

  王艳:读研究生以后,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每年最多可以有八千元,然后再加上勤工俭学,或者是读研究生以后可以去实习,应该还比较容易还清那些贷款的,还清学费,所以妈妈你放心吧。

  王艳是个特别喜欢读书的孩子。她申请助学贷款,不仅想读大学,还想读研究生。她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她觉得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祝愿她梦想成真。邱中桂是一个性格有些内向的孩子,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今年高考,他如愿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现在,拿着录取通知书的他,最重要的事就是筹集上学的费用。对他来说,这可比读书要难多了。

  读书是最大的乐趣 被复旦录取却在发愁

  他叫邱中桂,今年19岁,从大学录取通知书收到那天起,他就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的双肩包里。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高考生邱中桂:复旦大学医学院,这是录取专业,然后是今年9月7日报到。

  记者:当时接到这个通知书,你怎么想的?

  邱中桂:非常开心,是重点大学,但还是因为上海学费非常高,家庭困难。

  邱中桂说,能考上复旦大学,他觉得高兴也很荣幸,但几千元的学费、生活费又让他担心,因为他家根本交不起这笔钱。邱中桂的母亲告诉记者,现在她们一家三口还只能租住在这个老旧房子里。

  邱中桂的母亲李银先:白天要开灯。

  记者:里面呢?

  李银先:里面,这边是儿子住的,这里是我们住的。这边是厨房,那是厕所。

  邱中桂的母亲说,这间租住的房子大约30平方米,每月租金500元,这对他们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平时为了尽量节省费用,她家做饭一直都没有用煤气罐,而是用蜂窝煤,每个月全家人的生活费,尽量控制在1000元以内。

  李银先:这段时间热得很,医生都说要吃清淡的,我身体还有病,医生说吃清淡的。

  记者:一般情况下,多长时间吃一次肉?

  李银先:一般凉快的时候,一个星期吃一次肉。

  记者:像这个南瓜能吃多长时间?

  李银先:这个南瓜能够吃一天,一顿吃一个。

  在邱中桂家采访时,特别引起记者注意的,不仅仅是邱中桂家的贫困生活,更重要的是邱中桂的特殊成长经历和对他内向性格的影响。邱中桂说,他上小学的时候,父母闹矛盾,随后母亲外出打工,很长时间都没母亲消息。

  邱中桂:生活比较辛苦,那时候学杂费免了的,我爸一个人供我,那时候我妈没回来。

  记者:当时你爸妈闹矛盾,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李银先:他们问我,不好回答,不好意思。
  邱中桂说母亲离家出走后,他和父亲在农村老家相依为命。一下雨,老房子就会四处漏水,有时候父子俩半夜还得起床,拿着锅碗瓢盆赶紧接雨水。

  邱中桂的父亲邱从清:漏小雨我想就拿着锅碗瓢盆接,塑料膜盖一下,如果雨太大了就没法了,就接着睡觉。

  邱中桂的父亲说,那些年父子俩的生活全靠家里那几分地,主要种水稻、玉米,一年下来,年收入也就2000来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邱中桂就不大喜欢跟人说话,把兴趣全都放在了学习上。

  邱中桂:学习还是比较好玩。

  记者:学习还是一个乐趣?

  李银先:嗯。

  记者:怎么一个乐趣了?

  李银先:因为我觉得则要好好学,还是比较轻松。

  对于邱中桂从小喜欢学习、爱读书这个特点,他的婶娘至今还有深刻印象。

  邱中桂的婶娘:就是不太爱说话,他平时学习就好。

  记者:怎么学习?

  婶娘:怎么学习,他回家就看书,比较自觉,自己看书做作业。

学习是最大乐趣的邱中桂

学习是最大乐趣的邱中桂

  正是这种把学习当作兴趣的特殊爱好,不仅让邱中桂感受到了快乐,也让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突出。2013年离家出走多年的邱中桂的母亲也从外面回来了,重新感受家庭温暖的邱中桂顺利通过高考被复旦大学医学院录取。为了供儿子上大学,一年前,邱中桂的父母就从农村老家搬到叙永县城,租了这间老旧平房;考虑到儿子上大学后费用多、开销大,年近50岁的邱中桂父母干起了很多人不愿干的环卫清洁工。每天早上5点多,邱中桂的父母就得早早起床,简单梳洗后,就开始上街打扫卫生。

  记者:要扫干净的话,一次要花多长时间?

  邱中桂的父亲邱从清:一次起码要花个把时间。街道要扫干净要花个把时间。

  记者:一天要扫几次?

  邱从清:一天要扫七次。起码等午夜下班,要扫十来次。

  记者:那你们这个收入怎么算?

  邱从清:收入,收入,按月算。今年是1400(元)。

  邱从清:条件太差了,学习要好好的学,要走出这个困境。

邱中桂的父母做环卫清洁工为儿子攒学费

邱中桂的父母做环卫清洁工为儿子攒学费

  眼下,除了努力赚钱,邱中桂正在申请助学贷款,不过当地扶贫基金会负责人坦率地告诉记者,在泸州像邱中桂这样需要帮扶的贫困大学生每年都在4000多人,但是现有的捐助费用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四川省扶贫基金会泸州市分会会长梅兴岗:按道理,我们应该是把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都应该援助,都叫大学生。这个大学生援助之后,至少我们市里面,需要三千万元,捐助每个学生五千块钱,到六千块钱。现在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募集不到那么多钱,现在只管大学本科生,这一方面。第二个,我们只管他一年。

  【半小时观察】圆梦还需多努力

  目前泸州当地扶贫基金会了解到邱中桂的情况后,对他进行了资助,每个月为他提供600元的生活费。不过,当地像他这样需要资助的学生,本科和专科加在一起,每年大约有四、五千人。按每个学生每学期学费、生活费平均5000到6000元计算,每学期的扶贫助困资金至少需要三千万元。而目前,当地的扶贫基金会最多一年也就募集到1230多万元,只够援助2000多个大学生,不到一半,因此缺口非常大。更多的高考生的这个暑假,是在四处打工,他们的父母是在四处举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能让他们走进梦想中的大学校园。现在,只需要有一定的资助,他们就可圆梦。如果您希望帮助这些孩子,您可以通过我们屏幕上的方式,与他们取得联系。您的爱心与付出,将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谢谢您。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4年08月22日 22:2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四川泸州的李娟一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马上出门打工了。她的母亲得了癌症花费巨大,父亲打工根本无法支撑李娟的大学学费。王艳从小和以种地为生的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如今考上了武汉大学,可是年迈的老人却无法从土地的微薄收入中攒够七八千元的学费。邱中桂考上了复旦大学,当清洁工的父母同样无法凑够读书的费用。圆梦还需各方努力。 (《经济半小时》 20140822 考上重点 难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