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227 备战猴宝宝

来源:央视网2016年02月28日 01:1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2016年1月1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这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所做出的历史性调整。随着这一生育政策的调整,再加上猴年生育累计释放,全国各地将迎来新一轮的生育高峰。猴年生育高峰到底有多高?今天,《经济半小时》的节目先随着记者的镜头,去北京市妇产医院看看。

凌晨4:30,户外的气温只有零下十度,北京妇产医院排队的人们,或带着板凳,或带着水杯,在瑟瑟寒风中等待着医院开门挂号,队伍从医院大楼门口排到了院门以外。

此时户外的气温只有零下十度,排队的人们,或带着板凳,或带着水杯,在瑟瑟寒风中等待着医院开门挂号。

排在队伍前面的人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四五个小时了,也就是说从头天晚上十一二点就等候在了这里。

孕妇家属: 1点10分(来的)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您这一夜睡觉了吗?

孕妇家属:没睡啊。

《经济半小时》记者:带着板凳就来了?

孕妇家属:对对对,那只能等着。

孕妇家属:大概我1点50到的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您来的时候排到队的什么位置?

孕妇家属:三分之一吧。

孕妇家属:我也就两点多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两点多能排到什么位置?

孕妇家属:也就50多人以后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在这里排队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挂产科的号。队伍里有很多都是准爸爸,由于产科一号难求,为了不让怀孕的妻子受累受冻,他们只能自己夜里早早地过来排队。

孕妇家属:天太冷了,心疼。

孕妇家属:我媳妇儿我要是能挂上号她就过来了,要是挂不上号她过来白跑一趟,干嘛呀?对不?

孕妇家属:这是我姑爷,我是他母亲(岳母)。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家俩人都来了。

孕妇家属:姑爷一会还得上班去呢。

除了准爸爸,队伍里还有准姥姥、准姥爷、准爷爷、准奶奶,甚至还有的全家几口人集体出动,目的都是为了让孕妇能挂到产科的号。因为根据北京妇产医院的规定,孕妇只有挂到号并通过检查、符合医院的要求后,才能在这里建档。所谓的建档,其实就是孕妇在医院建立产检档案,这是为了方便医院对孕妇情况进行跟踪,而且只有在医院完成建档后,孕妇才能在这里产检和生产。

在长长的队伍中,这一位准妈妈在人群里显得有些特殊,她叫赵立英,自己已经有七周多的身孕了,但是为了顺利建档,她今天两点就过来排队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身体受得了吗?

孕妇赵立英:还行,受不得也得挺着。

《经济半小时》记者:没有家人跟您来替您排吗?

赵立英:今天他(老公)替我排了一会儿,又去排别的了,因为我们外地户口,还要去社区医院,暂住证地方办那个健康档案。

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里,北京各大医院怀孕建册建档人数明显大幅增长。这样排队挂号的阵势,就连一些生二胎的夫妇都表示从未经历过。

孕妇家属:没想到,排队能排到外面去,这么长。

《经济半小时》记者:第一次头胎的时候,印象中有这么困难吗?

孕妇家属:头胎反正人也挺多,好像没排到外面去。

孕妇家属:没想到(这么多人),之前(头胎)是龙年了,赶上龙尾巴也没这么多人。

凌晨五点,医院门诊大门终于开放了,在寒风中站了一夜的人们纷纷进入大厅。

距离挂号窗口开门还有两个小时,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龙。

此时大家得知,今天的产科号只有70个,一共十个挂号窗口,也就是说,每个队伍的前几位才有希望挂上今天的产科号,后面的人们都有可能空等一夜。

赵大妈和她的女婿为了增大挂上号的几率,两个人分头行动,一个排在特需门诊,一个排在普通门诊。

赵大妈的女婿:她(岳母)也跟着来,我说不让来非得要来。她说来吧,她说挂特需那边,这边挂不上,特需那边再挂一个。

此时,特需门诊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准妈妈赵立英排到了第五个,赵大妈占到了第六个位置。

赵大妈:反正我现在排的是第六个,我感觉希望值应该高点吧。它不会一天就派两三个号吧?

已经熬了一夜的人们站满了整个门诊大厅,他们都在焦急地等着今天挂号的结果。但是七点刚一过,排在特需门诊前的人们却等来了令人失望的消息:今天的产科专家号已经一个都没有了。

排队的家属或孕妇:为什么没号啊?理由呢?

排队的家属或孕妇:给个说法啊。

排队的家属或孕妇:问问他们。

排队的家属或孕妇:我们就是要挂产科的啊。

排队的家属或孕妇:都是产科的呀。

排队的家属或孕妇:等了一宿了。

排队的家属或孕妇:我们都是产科。

原来,由于当天主任、副主任级别的专家已经在网上全部预约完毕,门诊量很大,无法再为现场门诊留出挂号的名额。

由于当天主任、副主任级别的专家已经在网上全部预约完毕,门诊量很大,无法再为现场门诊留出挂号的名额。排在前几名,却空等了一夜的准妈妈们失望极了。

排在第一位的孕妇:我们排了一宿黑的,你说,多冷啊(排)大前头,挺冷的。

其他孕妇家属:别着急别着急。

另一位孕妇:唉,我一会等到七点半问问看,大夫来了,这儿如果不行了,我就直接去你那面。妇科建不了档啊。

在普通门诊的挂号窗口,排在第四位的赵大妈的女婿幸运地挂到了一个号。过了八点,妻子就赶到医院就诊,不过医生告诉她,目前她的情况还无法在医院建档。

医生:还没到显示胎芽的时候呢,今天先再给约个B超。

孕妇:行,那我要是约了,比如说五天以后,会不会建十月份的档就建不上了。

医生:那得到时候看,现在确实是面临这个紧张的形势。

孕妇:那我要是在别医院做B超您这认吗?

医生:我们这现在要求必须用我们医院的。

费尽力气挂上一个号,却建不上档,赵大妈一家显得有些焦急,采访中,有很多孕妇也都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好不容易挂上了号,腹中的胎儿却还没有发育出胎心和胎芽,医院不予以建档;但是等过了几天,B超能够检查出胎心胎芽时,建档的名额又可能被占满了。《经济半小时》记者也注意到,在妇产医院的大厅已经打出公告:预产期在九月以内的建档名额已经全部占满。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护士:你没有那个名额了,你就建不了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建到预产期什么时候的了?

产科护士:应该是十月份(预产期)。

在建档处,这里的护士们都忙得口干舌燥,头也顾不上抬。

产科护士:这次是自然生育吗?做过孕前咨询吗?做过孕前检查吗?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一天得建多少人的档?

产科护士:一百多个吧。

建档高峰来临,前来产检的孕妇也明显增加,B超医生王莉也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每天接待产妇与以往相比多了近一倍。

北京妇产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王莉:(原来)特需一天也就五十多,昨天看了八十多。我一个人就看了八十多,然后还有别的医生都没走,加班又给看了十几个。

2016年,北京预计迎来30万“猴宝宝”,分娩量创历史新高。作为全国知名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尤为忙碌,就在今年春节期间,最高峰的时候,仅在一天24小时诞生的新生儿就有将近六十个。医院的门诊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20%。对于只有222个产科床位的妇产医院来说,应对目前建档孕妇数量已经是超负荷运转。

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王建东:我们产房只有六个分娩室,也就是说只有六个孕妇可以同时生产,那第七个来了怎么办?就在床上待产,所以有一段我们的助产士都在床上平车上接生,那平车数量也有限,那再来的孕妇怎么办,就在椅子上坐着,那椅子也有限,再来了病人怎么办,发生过的,因为为了促进宫缩,助产士会嘱咐她们说,你在产房溜达溜达,这些病人都要编号,所以床上的叫床一、床二、床三,车上的叫车一、车二、车三,椅子上的椅子一、椅子二、椅子三,溜达的叫溜达一、溜达二、溜达三,所以你可以想象产房忙碌的情况。

那么除了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产科又是怎样的情况呢?《经济半小时》记者随后走访了北京市属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朝阳医院。

一进产科门诊区,就见公告栏里写着:预产期在10月31日以前的建档名额已全部占满。

北京朝阳医院产科主任路军丽:排的人多,能建上的人少,这样的话就会有一部分人就特别不满意。(能建上的)能有百分之二三十,每天被拒很多。她来了一看建不上,我们赶紧让她快去其他地方再看一看。

对于只有30个产科床位的朝阳医院来说,每月接生160个左右的新生儿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但是进入2016年,每月新生儿数量都超过了200人,一些孕妇甚至住在楼道里。

路军丽:看看怎么给你调整一下,(楼道)这有点冷。孩子主要也吃奶也不方便,我们看看再想想什么办法。有时候人多着急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路军丽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无论是医院的硬件设施还是医护人员,确实都面临着很大挑战。

路军丽:我们病房里头这是四人间,但是现在住着六个人。

《经济半小时》记者:过道都占上了是吧?

路军丽:对,真是如果有抢救,确实很麻烦。有突发状况的时候就很麻烦。

双人间变成三人间,四人间变成六人间,六人间变成八人间。

在高峰的日子里,整个楼道最多曾经加过十张病床,病床首尾相连占满了整个楼道,从30个床位增加到将近60个。

即便是在这样拥挤的条件下,产妇们也希望到这样的三甲医院来生产。

孕妇:都希望来综合医院,比较安全觉得,所以这种条件也凑合吧。

病床增加了一倍,医生和护士却一个都没增加,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北京朝阳医院产科病房护士长:以前比如一个护士可能负责六到八个人,同时外加孩子,现在就是这个病人就是这么一多以后,一个人就要负责光要大人就十几个大人,然后外加孩子,就是工作量马上翻倍。

前面我看到了巨大的生育压力考验着北京各大医院的接诊救治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也对一线医生提出了各种挑战。作为北京市产科最前沿阵地的北京妇产医院,医务工作者现在到底忙成了什么样?医院又做了哪些准备迎接生育高峰的到来?

产科医院压力大,围产医师30小时“连轴转”,助产士昼夜忙不停。

早上八点,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产三科的医生们正在紧张地交班。

医生:重点病人是28床,E2产1,34周加,臀位,剖腹产再孕,慢(性)高(血压)。

北京妇产医院产三科主任医师丁新:昨天晚上睡得好吗?

医生:昨天晚上睡得不好,就一点半以后,就基本上没怎么睡。

丁新是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的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的诊疗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进入2016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以来,她明显感觉到病人增多。病房里、楼道里,到处都有加出来的病床,而且高龄产妇多了,二胎多了,病人情况也复杂了,查房要比以前多出半个小时。

丁新:这个小东西,小小的,几斤了现在?

有些产妇让丁新感到很欣慰。

丁新:他睡得(真香),太逗了。

有些产妇却让她很担心。

丁新:9床,是个术后的,但是她血压也很高,这个10床,是一个双胎,水肿得很厉害。

按计划,今天丁新本来只有一台剖腹产手术,可就在她查房的时候,有待产的产妇遭遇突发情况。

丁新:这个病人就是一个34周多的重度子痫前期,她因为血压特别高,最高的时候到过200多,现在就是孩子也基本上成熟了,我们还是紧急给她终止妊娠。

有待产孕妇遭遇突发情况,需要尽快终止妊娠,丁新连忙赶到了手术室。

一个小时后,孩子顺利出生。

丁新:手术,这个手术挺成功的,孩子评分也挺好,哭的挺好,已经送到婴儿室去了,因为孩子体重比较小,只有四斤多,所以他可能还要在暖箱里待一段时间。

做完这台手术回到值班室,桌子上的饭菜早已凉透了,丁新直接往饭菜里倒了点热水,匆忙吃了起来。

丁新:(菜凉了)倒点水。我们基本都不去食堂,就是派一个小大夫出去打算,推着车出去打回饭来,然后大家就在这吃。

吃完午饭没有丝毫的休息时间,丁新又回到了手术室,更衣、洗手、消毒,马上要为一个二胎产妇操刀手术。

    这是进入猴年以来,丁新亲自接生的第二对龙凤胎,看到病人和家属喜出望外,她的心情也跟着轻松了许多

丁新:老大是姑娘。

护士:那不是老大吧?

丁新:这是老二?

护士:这是老二。

《经济半小时》记者:分不清了。

护士:小花帽是老大。

丁新:家属!

护士:来了!来,有一个家属在后面护着孩子。

丁新:孩子都挺好的,两个孩子。

奶奶:谢谢。

丁新:没事,手术也还挺顺利的。

奶奶:太辛苦了。

丁新:回去以后让她腿多活动,一定要多活动,因为腿本身就肿得很厉害。回去活动一下腿。

奶奶:谢谢啊,谢谢。

丁新:等一下等一下啊。

奶奶:好了。

其他病人家属:男孩女孩?

奶奶:龙凤。

爸爸:这个是男孩,那个是女孩。

其他病人家属:龙凤胎啊,哎呦真好。

《经济半小时》记者:恭喜您啊,龙凤胎。

奶奶:谢谢,谢谢。

爸爸:生什么都挺高兴。

奶奶:没有想到能生龙凤胎。

产妇:刚才生出来居然是龙凤胎。

《经济半小时》记者:特别高兴吧?

产妇:对对对,其实也是比较幸运吧,正好赶上猴年。

这是进入猴年以来,丁新亲自接生的第二对龙凤胎,看到病人和家属喜出望外,忙碌了一整天的她,心情也跟着轻松了许多。

进入夜晚,病房里安静下来,楼下的产房里却是很热闹。晚上八点刚刚接班的助产士任瑞雪正在向值班主任丁新汇报产房的进展。

北京妇科医院围产医学部助产士任瑞雪:今天白天也没少生,今天白天生了14个,昨天晚上生了22个,昨天白天我们也生了15个,所以今天晚上至少应该10个起。

《经济半小时》记者看见,在这块小黑板上,待产室和产床上的病人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二十个,还有更多临产的产妇可能会夜里送到产房来,而一个夜班只有八位助产士,像任瑞雪这样经验丰富的助产士,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刚刚接班一个多小时内,就有三位猴宝宝降生,任瑞雪接生了其中的一个。

任瑞雪:上班的第一个,我们八点接班,这是第一胎。

《经济半小时》记者:8点52。

任瑞雪:对,8点52。

《经济半小时》记者:挺顺利的今天第一个。


任瑞雪:挺顺的生得,所以我们也愿意她们都生得很顺利,大人孩子都平平安安地回去。

任瑞雪最开心的事儿,就是跟自己接生的新生儿合影,回家后再给自己的孩子看。

任瑞雪:加油,还挺好的。该吃东西得吃东西,然后该喝水喝水。

任瑞雪:产房,有一个叫李广容生完了,现在马上回去。没有特殊的,然后你们回去注意点宫缩啊。

任瑞雪不断地在待产和产房之间穿梭着,从监测血压、体温、脉搏、胎心监护、宫缩检查,到接生,再到产后观察和护理……产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风险系数最高,也是最苦、最累、要求最细致的护理岗位,从产妇被推进产房的那一刻起,家人不能陪伴在身边,助产士就成了她们的主心骨。每次当班,任瑞雪都要不停地询问、鼓励、指导每位产妇,几乎每次都是刚上班一两个小时嗓子就哑了,她却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任瑞雪:我们就没有时间说喝点水什么的,没有时间,话就每天说得太多了,虽然这个空间并不是特别大,但是我们每个人走的路真是回家了以后,这个腿都觉得酸疼得都不行。

为了让产妇减轻一些分娩的痛苦和紧张,任瑞雪和同事们还精心布置了产房,墙上这些可爱的宝宝都是助产士们自己的孩子。

大多数现在也都一两岁,但是因为工作忙碌,经常得上夜班,她们却不能像其他妈妈一样,每晚在家和孩子玩,陪他们入睡,这是她们心里最难过的事。

任瑞雪:因为陪她的时间很少,这样的话可能,她都不太喜欢跟我一起玩。但是晚上的时候,她要找我,所以就是我也不敢想我上夜班的时候,她会不会哭,会不会闹,所以我都不敢想,把她送回去我转身就走。

任瑞雪:好,往我手这儿用(劲儿),真棒,加油,再使(劲儿),使使使。非常好,出来了,恭喜你。23点18分。

天渐渐亮了,忙碌的一夜接近尾声,这一夜,有30位产妇进入产房,已经有20位猴宝宝顺利降生,任瑞雪亲手接生了其中的五个。她和同事们此时都感到筋疲力尽。

同事:不行了吧?

任瑞雪:我们想着稍微休息一会,还得带孩子出去。

同事:待会还得带孩子玩去呢,还得陪着他,今儿周末。
任瑞雪:歇会儿。

同事:歇两分钟。

交完班,工作了12个小时的任瑞雪和同事们瘫倒在宿舍的床上,打算休息一下再下班回家。

而此时,在单位值班已经超过了24小时的丁新,正在准备出诊周末的特需门诊。她用微波炉热了碗牛奶,泡了点麦片,这就是她的早饭了。

虽然是周末特需门诊,但是医生诊室里却始终排满了人。从早上不到八点一直到中午,丁新一直没离开过这间诊室,顾不上喝水,甚至连厕所都一次没有去过。

临近中午,其他科室的门诊早就结束了,丁新桌子上还放着七八个病人的病历本还没有看完。

12点40分,丁新终于完成了周六上午的门诊,本来只有30个预约号,她实际看了四十多位病人。而且从一月份开始,她每周又加了一次从晚上五点到八点的小夜门诊,丁新几乎每周在医院的工作时间都在七十个小时以上。

下午两点半,已经值班30多个小时的丁新,在医生值班室睡着了,周末只剩下一天,短暂的休息之后她还会再回到工作的岗位上。

据测算,北京市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常住育龄妇女数量约增加236万,年度出生人口总量将达到30万;作为产科前沿阵地,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共有医生70多名,护理人员180多名;2016年1月,北京妇产医院门诊量已达到24783人次,同比增长了16.5%。

北京妇产医院的产科自1959年建科以来一直是北京市分娩数量最多的产科,为了应对多重因素导致的猴年生育高峰,目前在产床、设备和医护人员有限的条件下,每月可以接纳建档的产妇增加到1300多人,比去年增加了10%,除此之外,他们也想了一些办法来提高接诊能力。

王建东:因为好多白领或者白天工作忙的孕妇,没有时间,这样为了方便他们,我们从五点到八点,增加了一个小夜的特需门诊,我们从元旦开始开放,我们算了一下1月份总共看了产科病人看了500多个孕妇,所以给她们提供一些额外的一些就诊的机会。医务人员,特别是围产科的医务人员,医生、护士、特别是助产士,他们特别辛苦,我们现在着手调整我们医院的绩效考核方案,这些待遇优先向围产医学的这些工作人员,这些一线的人员,这些工作比较辛苦,比较劳累的这些人员,向他们倾斜。

猴年春节以来,全国各大医院都迎来了新年的生育高峰。针对孕妇们“建档难”的问题,北京市卫计委和各家医院都在积极紧张地应对。根据统计,目前北京市共有43家三级助产机构、66家二级助产机构、5家一级助产机构和15家营利性助产机构。共有4900张产床,在2015年,全市三级助产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已高达108%,二级机构达到89%。因此很多产妇感到建不上档,也主要是集中在三级医院,而二级、一级医院和民营助产机构的产床相对宽裕一些。由于三甲医院承担了很多危重症产妇转诊、抢救的职能,医疗资源十分紧张。王建东也建议孕妇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条件,分层分级选择就诊的医院,避免在三级医院扎堆生产。

王建东:我们也给这些孕妇建议,就是一方面高危孕妇或者分娩有风险,那我们医院,这些三级医院要承担,那另一方面,有一些,我们叫,很顺利,就没有什么并发症的这些孕妇,其实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它们的能力足够,产床也像对比较充裕。

2016年1月1号,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正恰逢老百姓青睐的的属相农历猴年也相伴而来,注定要让这一年变得不一般,只是这个不一般更多的伴随着年轻父母的焦虑,伴随着全国各大医院产科的忙碌,这一急一忙之间,透彻的是整个社会转型的不平静。

半小时观察:多措并举应对生育高峰

目前北京市正在围绕着分级、分流、分区域以减少“需方”,同时增床、增人、增收入以增加“供方”的两手抓来应对。同时采取应急保障措施和制定长期保障政策,确保母婴安全,应对生育高峰。这样的政策,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不过,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生育高峰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医疗卫生方面的压力。伴随着这新一波的生育高峰,未来这一代人将在上学、就业等许多方面,都出现新的竞争压力。竞争是好事儿,但是也提醒我们的政府部门,要提前进行政策准备,对相应资源进行配置改革,让由此带来的人口增长,真正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红利。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2月28日 01:1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羊”去“猴”来,又迎来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备战猴宝宝”热潮。刚刚开放的二胎政策又让更多的家庭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期待。本期节目记者来到北京妇产医院进行调查,凌晨就有很多人排队。目前北京市正在围绕分级、分流、分区域减少需方,同时增床、增人、增收入增加供方的两手抓来应对。(《经济半小时》 20160227 备战猴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