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321 金寨的“阳光”扶贫

来源:央视网2016年03月21日 22:24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今天我们继续关注《来自扶贫一线攻坚的报告》。随着扶贫工作的日益深入,剩下的都是十分难啃硬骨头。比如如何让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告别贫困,这对很多地区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贫困群众,常见扶贫做法往往很难奏效。在安徽省金寨县,眼下正在推行一种产业扶贫。这种产业扶贫很特别,农户不用专门去做什么,却每天都能挣到钱。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产业呢?请看《经济半小时》记者的调查。

一年只吃三次肉,爷孙四人相依为命,“失能”、“弱能”家庭如何实现脱贫?

安徽省金寨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年金寨10万儿女参加红军,从这里走出的开国将军就有59位,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

这里也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山区,达到贫困人口13.01万人,其中1.83万户家庭成员中有重大疾病或残疾人员。

据当地扶贫办统计,截止2013年底,金寨县仍有贫困村71个,贫困人口4.23万户、13.01万人,贫困发生率22.1%。其中1.83万户家庭成员中有重大疾病或残疾人员,是扶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来到安徽省金寨县杨桥村詹政林家,他正忙着准备中午饭,米饭加一个素菜素材便是每日的伙食。

3月8日,当《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68岁的詹政林家时,他正忙着准备中午饭。

《经济半小时》记者:煮的米饭,是吧?

安徽省金寨县杨桥村村民詹政林:米饭。

《经济半小时》记者:中午就吃这个米饭是吧?

詹政林:嗯。

《经济半小时》记者:菜呢?

詹政林:菜就吃莴菜。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是什么菜?

詹政林:莴笋。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是,就一个菜?

詹政林:就一个菜。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是莴笋是吧。

詹政林:对。

詹政林说,家里的饭菜每天都很简单,米饭加上一个素菜。菜都是在附近菜摊上,买别人挑剩下的、价格最便宜的菜。吃肉一般要等到逢年过节的时候。

詹政林:一年吃三回肉。

《经济半小时》记者:一年吃三回肉。那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一下?

詹政林:过年,过十五,我过生日。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你不吃肉的话,习惯吗?

詹政林的女儿詹顺利:习惯。

她叫詹顺利,是詹正林的女儿,今年12岁。正在上小学。《经济半小时》记者注意到,父女俩拿着碗去盛饭的时候,没去盛电饭煲里刚煮好的饭,而是去灶台上的大铁锅里盛饭。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是什么,这个?

詹政林:剩饭。

《经济半小时》记者:什么时候的剩饭?

詹政林:昨天晚上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昨天晚上的。

女儿也没有动新做的米饭,而是跟着爸爸一同先吃剩饭。父女俩用一个简易的酒精炉,把唯一一道剩菜稍微加热后,就开始吃了起来。 这张吃饭的新桌子,是前段时间一位好心人送的,也是全家最好的家具。

詹顺利:没有桌子的时候,在那个小桌子上吃。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那个小桌子上,就是放。

詹顺利:黑色的那个。

詹家父女俩相对无言地吃着饭,这张吃饭的新桌子,是前段时间一位好心人送的,也是全家最好的家具。

《经济半小时》记者从当地村支书了解到,詹政林家是他们村最贫困的家庭之一。詹政林从小就患有轻度智力障碍,大脑思维比正常人要迟钝一些。在他22岁时,他父亲因病去世,36岁时,他母亲也因病去世,这以后詹政林一个人生活。

家里除了两、三间破旧老屋、2亩多水稻田和上坡荒地外,平时,詹政林靠在附近乡镇磨剪子、戗菜刀维持生计。

安徽省金寨县杨桥村党总支书记詹治干:磨一个剪子要多少钱?

詹政林:磨剪子根据大小,磨这么长剪刀,是5块。

詹治干:小剪子呢?

詹政林:小一点剪子,这么长,5(角)。

詹治干:菜刀多少钱一把?

詹政林:菜刀5块。

詹治干:菜刀5块。

《经济半小时》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磨剪子的?

詹治干:那历史长。

詹政林:我磨剪子磨了30多年,31年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31年了。

2002年,54岁的詹政林在附近一个乡镇磨剪子时,在街上偶然发现一个有轻度精神障碍的流浪女,随后,詹政林将这名流浪女带回家,并认真料理流浪女的吃喝拉撒。两年后,这名流浪女给詹政林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儿。56岁的詹政林老来得女,在周围乡亲的热心帮助下,将女儿慢慢拉扯大。

在征得詹政林同意后,《经济半小时》记者走进詹政林妻子的房间。

一进屋,《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靠墙的地上堆了一大堆衣服裤子,一问才知道是詹政林在外磨剪子时,好心人赠送的。

詹政林把好心人赠送的衣服拿回家简单清洗,舍不得穿又没地方放,就堆在房间里。詹政林妻子就躺卧在旁边的床上,《经济半小时》记者还没靠近,就闻到一阵阵刺鼻的气味。

詹政林:原来一天洗一次,秋天两个月洗一次,一个月洗一次。 如果要不是我,早就没得她了,饿也饿死了。

詹政林的妻子患有轻度精神障碍,几乎卧床不起。衣服穿了也不脱,脱了也不知道穿。

詹政林说,他的妻子患有轻度精神障碍,这些年妻子的病情有所加重。几乎卧床不起。衣服穿了也不脱,脱了也不知道穿,抱孩子的时候,甚至会把孩子的头朝下,倒着抱。而且对自己的女儿也很陌生。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平时妈妈都怎么跟你交流?就是跟你说什么话,平时?

詹顺利:没讲过,没讲过正常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她也不过问你,这个学习,这个身体上?那她跟你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她知道,你是她女儿吗?

詹顺利:应该知道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她知道你多大了,在哪上学?

詹顺利:她没问过,我也不知道,她知不知道。

当地的村干部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一直以来,詹政林一家三口的主要生活来源除了地里种点水稻、小麦,自给自足外,平时主要靠詹政林走村串户磨剪子、戗菜刀挣点油盐钱,一年到头全部收入也就1700元左右,是他们这个贫困村中,最穷的一户。《经济半小时》记者调查了解到,类似于詹政林家这样的情况还有一些,这类家庭中有的患有大病、严重慢性疾病或者是身有残疾,这些家庭的脱贫工作是最难做的。

门山村,离金寨县城大约120多公里,即使现在通了乡村水泥公路,开车也得将近3个小时。这里也是当年工农红军经常聚集活动的地方,至今还留下不少革命旧址。

3月9日下午,《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门山村陈明和家时,正赶上下小雨,气温从前一天的十几度,一下降到2、3度,因为当地湿气大,连摄像机镜头也受影响,镜头里面像罩着一层雾。

天气阴冷潮湿, 73岁的陈明和老伴儿在里面房子的角落里,用一些捡来的树枝、木块烤火取暖。

安徽省金寨县门山村村民陈明和:我老伴是个痴呆,在里面烤火了,耳朵又聋。我的身体又不(好)。所以家庭困难。

《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这个烤火取暖的旁边是一排简陋的水泥楼梯,顺着楼梯往上,二楼上平台上有一个门框,但没有门;屋里烤火取暖冒出的一股股呛人的烟,正顺着这个没有门的通道口往外排;而周围墙上一些破烂的地方,又时不时的灌风进来,让人感觉屋里的比屋外还冷。

烧红的木块、黑烟、漏风的墙、凌乱的杂物……爷孙四人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地方。

稍微暖和一阵后,73岁的陈明和跟《经济半小时》记者说起了他家的情况。陈明和说,他家有四口人,除了他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伴儿外,还抚养两个孙子女。14岁的孙女,已经住校读初中,10岁的孙子,就在村里的小学上学。而两个孩子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儿媳妇已经离家出走十来年,现在杳无音讯。前几年孩子们的父亲还偶尔回来过,这一两年也联系不上了。

陈明和:现在有十来年了,远一点点,十来年了,我孙子有10岁了,(孙子)8个月,(儿媳妇)走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8个月走得,这几年有没有来往过?

陈明和:没有。

《经济半小时》记者:也没有音信。

陈明和:嗯。

《经济半小时》记者:也不知道干嘛去了?

陈明和:那干脆是,给我家孩子算离(婚)了,算离婚了,懂不懂,是这样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个儿子呢?

陈明和:儿子几年没回家,也找不着他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儿子出去干嘛去了?

陈明和:他讲的是打工去了,他出去打工,他没回。我孙子孙女,是他的子女,他都没有照应他了。

陈明和说,儿媳妇离家出走快十年了,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孙子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妈妈长什么模样。

《经济半小时》记者:也不知道妈妈去哪里,是吧?有没有过来看过你呢?

陈明和的孙子陈代辉:没有。

《经济半小时》记者:想不想妈妈?

陈代辉:想。

《经济半小时》记者:怎么想?

而对于爸爸的印象,陈代辉还停留在一年多前,爸爸回家和爷爷当面吵架的那一次。至今他想起来都很害怕。

陈代辉:害怕。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你当时在什么地方,爷爷跟你爸爸吵架的时候,你躲在一边,还是?

陈代辉:我坐在床上,那会。

陈代辉说,他和姐姐都不知道自己的母亲长啥样,只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姐姐曾在《我的爷爷》这篇作文里写下了一段心酸的话:当别人提起我爸爸时,爷爷便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那泪绝不是高兴地泪,而是难过地泪。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呀!这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陈明和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爷孙四个人,这些年来的生活主要靠种两亩水稻和山上的几亩板栗树,一年收入大约1500多元,孙女每个月的300元的生活费都很难保障。而他们赖以生存的这间房子,由于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水泥预制板做的屋顶就会漏雨。

在饭桌上写作业的陈代辉,为了不淋雨,还不时把饭桌挪一挪,再接着写作业。

村支书丁玲:目前这个房子,是在一个,是(19)99年到2000年间的,是预制板的房子,现在是危房,这个房屋一到下雨天就漏雨,然后针对他们家,我们在2016年将它纳入危房改造。 预制板给它去掉,然后上面(维修),再给这个墙面进行一个,我们叫给它(整修),然后它就安全一些。能保证,最起码居住安全度提高,能保障它安全。

《经济半小时》记者:什么时候能完成?

丁玲:2016年底肯定能完成。

村支书丁玲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由于交通不便等各种原因,现在她们这个村还很穷,目前村里总共有158户贫困家庭,主要居住在大别山高寒地区。2016年,全村计划脱贫29户103人。

据了解,为了让像詹政林、陈明和这样的特殊困难家庭脱贫,金寨县前些年也做过多种尝试。比如养鸡鸭、搞特色养殖、山坡上种板栗等,但效果都不理想。因为这些扶贫方式都需要投入相当大人力,这些家庭很难完成。那么,对于这些缺乏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又应该如何脱贫呢?

发电创新收,村民得实惠,光伏产业走进贫困山村,阳光照亮脱贫之路。

 经过调研当地有关部门发现,金寨县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间约1100小时,最高可达到2200小时,非常适合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这个项目一次投入,维护成本很低,正常运营时不需要投入劳力,非常合适那些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的“失能”、“弱能”贫困家庭脱贫,改善生活质量。

2014年,金寨县开始尝试引进光伏脱贫项目,将家家户户发的电并入电网销售。

这一项目充分利用农户的房顶、闲置荒坡等建设光伏发电站,由国家给予一定补贴,将家家户户发的电并入电网销售,让村民每年都有稳定收入。但光伏发电这个现代新科技的东西,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

安徽省金寨县小南京村村民王合术:就这几块板子,挣钱也不多,挣不到什么钱的。对了,你不管你叫群众怎么样讲,你钱没有到手里,钱到你手里你再讲,他脑子里还有有点考虑。

陈明和:我想不通这里面,怎么能发出来电,这个我想不通。现成粮食还要买肥料浇,我这是一点不出手,我想不通,就是这个情况,我想不通。

在村民眼中,这一块块像玻璃一样的平板,怎么就能吸收太阳光,用来发电挣钱呢?甚至有在外打工的村民还提出,这高科技的东西,会不会有光污染?有辐射?对人体有害呢?

安徽省金寨县三里井村村民李前海:污染?

村干部:这个你们都不懂,实际上这个牵扯专业性的问题,也不太清楚,这个客观的讲,我们这个专家给你解释一下,到底有没有污染?

江苏华西新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惠民:因为我们是把太阳能功能转换为电,这个是怎么转换的呢?我们通过一定的,这个专用的材料,吸收太阳能光,吸收了之后,产生了内部的物理变化,所以没有气体,也没有废弃物的产生,可以就没有任何的污染,对大地也没有任何的污染。

光伏企业负责人和村干部一起向村民们反复解释光伏产业的安全性,打消村民的顾虑。

李惠民,从事光伏行业十一年,是一家光伏企业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工程技术、建设、运营管理等业务。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像这样的情况一开始碰到太多,大家都不理解,怎么能什么都不做,只在自家房子上装个像“魔镜”的平板,就能挣钱。往往他和村干部一起都要耐心解释很多次,有时仅一户人家就要要反复好多次,才能打消村民的顾虑。

李前海:当时是这样想,当时不但我这么想,有好多人都这么想,一半以上都这么想。不要听他们说,不干活还有钱拿!可能吗,这事?

按当地光伏扶贫的规定,每户按3千瓦光伏发电的标准建设,每户建设资金24000元,分别由扶贫资金、光伏企业和贫困户各自分摊8000元;对拿不出钱的特困户,通过无息贷款解决,贷款本金等光伏发电有收益后,再逐年分批扣除偿还,确保贫困户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

一年后,村民们看到光伏发电企业给他们存折上打钱。村民们这才相信,光伏发电挣钱是真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得了多少钱?

陈明和:大概是千八,是1000多(元)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1000块钱对你家来说,你觉得可以起什么作用呢?

陈明和:那我起很好的作用,怎么起很好的作用呢,我没有烟吃了,我可以买一点。我说个比方的话,我搞感冒了,吊一瓶水,也得个10块、8块钱,我也能用。我在商店里面赊,我在医院里面赊,还是个账在那,我还得还。我怎么不好些呢?

一年下来陈明和靠光伏发电挣了一千多元,之后陆续为陈明和一家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

光伏发电一年可以为陈明和一家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不仅让陈明和解决家里柴米油盐的问题,而且,随着光伏脱贫项目的落户,村里的收入增加了,还帮忙给陈明和夫妻上了低保、养老保险。

陈明和:除了低保,我们两个都是70多的人,还有养老保险。

《经济半小时》记者:养老保险能拿多少钱?

陈明和:两个人,一个月100多呀。

《经济半小时》记者:两个人一个月100多,加起来100多。

陈明和:对,一个人大概70块钱。

陈明和尝到了光伏发电扶贫带来的好处。而詹政林看到存折上有光伏发电实实在在的钱时,高兴极了,经常把存折放在贴身的口袋里。

听当地村支书说,因为詹政林家就在高铁、高速公路旁边。房前屋后、周边坡地没有合适的地方安装光伏板;经过村里集体商量后,将詹政林家的光伏板和其它另外两家贫困户,一起集中安放在一个地方。

村支书:他们三家,都是没有地方装,这个楼顶,是我们的老村部,所以后来我们就把,他们三户,安排在我们的楼顶上。

当詹政林跟随村支书来到二楼楼顶上,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自己家这几块光伏板时,还没怎么听明白村支书究竟在说什么,就赶紧拿着抹布擦光伏板上的灰尘。好不容易劝阻后,詹政林又小心翼翼地拿出存折,给《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光伏发电挣的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上面有多少钱?

安徽省金寨县杨桥村村民詹政林:有1776.93。

村支书带詹政林看光伏发电的电表,给他讲如何看度数计算收入。

安徽省金寨县杨桥村党总支书记詹治干:就看这上面的度数,这上面的度数已经有三千多度了,(画面电表上的数字) 就是今天给你看这个存折,存折上面的钱,这个总共是三千多块钱,显示的是一千七百多块钱,为什么是一千七百多块钱?现在就是用这个钱,一半是打给你用,一半是还贷款。

 詹治干为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詹政林家一年可以发电3000多度,按照国家有关光伏发电的补贴标准,光伏发电的上网销售价格为每度1元,詹政林家一年就可收入3000多元;现在村里40多户贫困户都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仅此一项,村里每年增加收入12万多元。光伏脱贫项目,也让詹政林的女儿不再担心上学的生活费。詹顺利说,几年前,她曾经因为交不够400元的学杂费,被迫转学。现在,学杂费已经降到10多元一学期,每个月100多元的生活费也有了保障。她现在就读的这所希望小学,就是从当地走出去干革命的开国将军詹大南和其他爱心人士共同捐款修建的。

詹顺利现在就读于一所希望学校,和很多孩子一样背着书包放学回家,又住进了新房子,她感到很幸福。

随着光伏脱贫项目的推进,詹顺利家的贫困状况,也逐渐被更多地公益人士获悉,当地一位老板考虑到詹顺利是个女孩,又快长大了,和父母住一起不方便,于是捐钱给詹顺利,在老房子旁边,盖了一间新房。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房间有多大?

詹治干:这个房间有30个平方(米)

《经济半小时》记者:花了多少钱?

詹治干:花了2万多块钱。

现在詹顺利房间里新买的床、床单、被套、椅子等日常用品,都是当地扶贫干部和一些爱心人士捐赠的。

詹顺利:感觉住在这儿很开心,有一间自己的房子了,就特别开心。这是书包。那时候有一个不知道叫什么的,带很多人一起去旅游,每个人都有一个书包,有好多好多的吃的。

村民王合术的故事更为巧合。因为光伏发电落户他家,被当地媒体报道后,一位二十多年前,他曾经救助过的外地老板,从媒体上看到了,并认出了王合术就是以前的恩人,当得知恩人目前家庭贫困,现在正依靠光伏发电脱贫后,这位外地老板特地找上门来报恩。

村民王合术:一年给我(场地租金)4000块钱,他就搁我这包装鸡蛋。基本上我呢,一个月也可以得300块钱。

给光伏项目做配套工程的村民李前海,原来常年在外打工,现在听到自己家周围也要做光伏脱贫项目后,利用自己擅长搞基建施工的优势,将正在建设的光伏配套工程承包下来,带着附近7、8个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在家门口挣钱。

村民李前海:原来我们一年正常的收入是1万块钱,现在在家里,不动也2万多了,翻了一倍。我们这个就近,就可以打工了,帮他们干一些可以干的东西,比如说就是。

《经济半小时》记者:像这个工程就是排水工程。

李前海:对,就是这个华西光伏项目,配套的排水工程,这个路都是它配套的设施,我们现在就这么做,这个做完,后面接着做。

村民:那这一个月几千块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增加一笔收入了。

村民:对。

《经济半小时》记者:另外家里面?

村民:家里头也有收入,家里她们女的,都在(光伏电池)板厂里头,(组装光伏)板。

村民 :我们在家里走不掉,种地的,那一帮在这里面打工,一个月能搞个一两千块钱,生活还是可以过得了。

由于光伏产业是一门新技术,为打消村民维修、保养的后顾之忧,当地还推出光伏板保险制度,负责光伏板的运行、维护。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金寨支公司理赔部张毅:你们的板子,如果没有我们保险公司赔付,大概更换一下需要多少钱?

村民:大概一块在1100到1200(元)左右。

村民:好,行。后续我们找维修的公司,把你这个光伏电板换成新的。

安徽省金寨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副局长时培甫:一块板子(投保)十块钱,所有的,但是它整个的赔付,最高金额是,比如说有泥石流,洪水,冰雹灾害的时候,最高可以赔付一万六。

光伏发电涉及到众多的配套产业,比如它涉及到与骨干电网的衔接、输变电设施的建设、光伏电站的建设、维护等等,我们在前面片子看到的只是光伏发电的电站部分,同时整个光伏产业需要较大数额的资金支持,这些对于金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继续来看《经济半小时》记者的调查。

贫困县与富裕村结成帮扶对子,产业扶贫开花结果。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金寨县光伏扶贫项目调查中了解到,随着光伏扶贫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贫困村民得到了实惠。2014年有2008户村民加入光伏扶贫。2015年有218个村都建起了光伏电站。

詹治干:6-7万块钱,6-7万块钱,绝对保障。现在这个我们准备,这个每户,按照这个我们多少贫困户,按照这个比例来,再分配下去。大致每户在两百到三百不等,按照这种模式,我们分下去。

詹治干说,每户贫困家庭,除了自己家单个的光伏电站,每年有3000元以上的收入外,村集体的光伏电站,每年还能分给每个贫困户两三百元。《经济半小时》记者在金寨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帮助村民脱贫,金寨县还和江苏的华西村结成帮扶对子。

时培甫:华西是很富裕的村,金寨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然后我们县里面县委县政府,就派人到华西去学习,他们一些发展的经验。这样华西也在我们金寨建了地面光伏电站。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我们又在那里建工厂,就是建那个配套的工厂,可以安排当地劳动力就业;另一个就是我们紧锣密鼓开始建设,第一批太阳能的,发电这一块。

华西在金寨的光伏电站正在加紧建设施工中,电池原料厂和光伏板组建厂的相关生产设备已经存放到厂房。

金寨华西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黄晖:预计投入是六条组建生产线,差不多年产值,产量大概在四百兆一年,然后预计产值大概在一个亿左右。然后我们这边的员工,选用当地的员工,基本能解决两百到三百人的就业问题。然后电池厂在我们这个厂子的对面,我们预计投入的流水线大概是八条左右,年产值也大概在四百兆瓦,它的产值的话,要电池片的话要达到一亿以上,那边的人员比较多,预计要达到五百人左右。

光伏产业的建设让很多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这位笑着向《经济半小时》记者表示“工资高一点”。

黄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该电站预计一个半月后投产运行。但围绕光伏建设的基建施工项目,正在吸引更多的村民来这里打工。

村民:在这管吃管住也差不多四千块钱左右。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样的话,就不用出去打工了?

安徽省金寨县村民:对,不用出外头东奔西跑了。

村民:那最起码工资高一点,可以装修了,自己也可以搞一个,(光伏)发电在屋顶上。

工人正在建设施工,插光伏发电、生产流水线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江苏华西新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惠民:我们都需要雇佣当地大量的人员来做我们的维护,做生产工厂,比如说你们昨天看到的小女孩那么等她长大了,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之后,就可以到我们华西的工厂里来做工。

吴协恩:我的想法能够,华西在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上也多做一些贡献,争取五年当中惠及到二十万人,也算是进到我们的一份责任。

半小时观察:特困扶贫需创新

 2014年金寨县实施光伏扶贫以来,目前,全国先后有20多个省份、90多个县的考察团到金寨学习借鉴金寨光伏扶贫的经验。安徽省政府表示将在已建光伏扶贫电站的基础上,扩大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和村级集体光伏扶贫电站规模,预计到2020年,通过光伏扶贫,实现全县贫困户家庭年均增收5500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一举解决3万人的脱贫问题。我们希望国内其它地区能够借鉴金寨的扶贫经验,拓宽思路、创新模式,让更多的特殊贫困群众早日摘下贫困的帽子。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3月21日 22:24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随着扶贫工作的日益深入,剩下的都是一些十分难啃的硬骨头,比如让一些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告别贫困是个巨大的挑战。在安徽省金寨县眼下正在推行一种产业扶贫,这种产业扶贫很特别,农户不用专门做什么但每天都能挣到钱。金寨县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间约1100小时,最高可达到2200小时,非常适合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这个项目一次投入,维护成本很低,正常运营时不需要投入劳力,非常合适那些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的“失能”、“弱能”贫困家庭脱贫,改善生活质量。(《经济半小时》 20160321 金寨的“阳光”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