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50108 小餐饮里出商机

来源:央视网2015年01月09日 00:17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今天的主人公一位是成都的李大姐,曾因为受骗欠下巨额债务,但靠卖稀饭创业三个月绝地翻身,现在已经是百万身家;另一位主人公是河北邯郸的90后贫困大学生,靠卖包子创业,目前月收入10万。其实稀饭包子可能很多人都会做,但通过做稀饭和包子创造出巨大财富的人却并不多见。]

  今天我们继续关注创业。一位主人公是成都的李大姐,曾因为受骗欠下巨额债务,但靠卖稀饭创业三个月绝地翻身,现在已经是百万身家;另一位主人公是河北邯郸的90后贫困大学生,靠卖包子创业,目前月收入10万。其实稀饭包子可能很多人都会做,但通过做稀饭和包子创造出巨大财富的人却并不多见。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稀饭卖出百万家财 “稀饭大王”远近闻名

  每天清晨6点,成都双流县的李姐都会准时和老公出发,驱车半小时,来到华阳镇的农贸批发市场采购肉禽蛋奶、水果蔬菜,这是他们15年来坚持的老习惯,几乎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虽然已经是两家餐饮店铺的女老板,李姐还是坚持做到,每天端到顾客餐桌上的每一棵菜每一两肉,都是她和老公亲手精挑细选出来的。因为经验丰富,她挑选的菜总是干净鲜嫩。

  李春花:今天青椒有没有好的那种,薄皮那种菜,薄皮的那一种多少钱一斤?那个藕要点,黄瓜有没有好的,拿来我看看,就要这种黄瓜20斤,花菜多少钱一斤?

  菜贩:这个一块,这个八毛。

  李春花:买一袋。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餐厅的菜都是自己挑,自己选?

  李春花:自己选。我就是说自己选要新鲜一点,对客人负责任,买那种好吃点的那种。

  

每天李姐都要亲自来菜市场挑选食材

每天李姐都要亲自来菜市场挑选食材

  每天早上的大采购都像打仗一样,麻利的李姐和老公分头行动,直到采购了满满一车肉禽蔬菜才满意地离开。“李姐稀饭”是李姐创立的餐饮品牌,在双流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5年前李姐和老公靠卖稀饭起家,现在这家“李姐稀饭”店的营业面积已经达到了数千平方米,每到生意最好的旺季,能够容纳五、六百人用餐的大庭院每天顾客盈门,座无虚席。冬季虽然是淡季,“李姐稀饭”店的生意依然不错。每天上午,李姐会和店里的服务员一起把餐厅里里外外擦洗得亮亮堂堂,等待顾客的到来。

  李春花:想把生意做好,就要努力几分,对客人特别细心,要把卫生搞的干干净净,等着客人来吃,来消费。

  今天是元旦,店铺的生意特别好,一位老主顾庆祝生日,包了12桌酒席。李姐一刻也没有歇着,穿梭在客人中间,亲自端茶上菜,特别是为顾客们端上一盆盆热气腾腾的稀饭。

  李春花:我们的菜和稀饭是无添加的,不放添加剂,那种东西吃了对身体不好,原汁原味,特别好吃。

  冬季双流县当地人喝稀饭少,李姐的餐厅每天要煮上五大锅养生稀饭,包括南瓜稀饭、红薯稀饭、紫米稀饭、皮蛋瘦肉稀饭和当地特有的面皮稀饭等等。如果到了夏季,稀饭的品种会多达数十种。稀饭两元一位,顾客可以随意喝,薄利多销。

  

李姐的餐厅每天要煮上五大锅养生稀饭

李姐的餐厅每天要煮上五大锅养生稀饭

  顾客甲:经常过来,不是第一次来这里,我招待我的同学也在这里吃饭,我觉得这里第一是环境好,第二是价格便宜,所以我们喜欢李姐这里。

  顾客乙:特别是这个南瓜稀饭,还有玉米馍馍都喜欢,很多人都很喜欢,我也经常来。

  记者:这稀饭怎么样?

  顾客丙:可以,可以。

  据说,“李姐稀饭”在最鼎盛的时候,一到吃饭的时间,上千的顾客挤满李姐稀饭的大院,男女老少齐刷刷地喝起稀饭,霎时,“呼呼”声大作,场面蔚为壮观。甚至双流县人口头上有一段俗语:到双流不吃稀饭,算是白来,吃稀饭必须要吃李姐稀饭大王。

  90后贫困大学生创立自己的包子品牌 月收入十万元

  元旦假期,远隔千里之地的河北邯郸的张亚普也一天没有休息,他和李姐一样每天不到6:00就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拌包子馅。
  张亚普:这个叫杏鲍菇,杏鲍菇要打碎,和香菇一块。我们会洗三遍这个东西,切碎之后再经过这个机器打碎,打碎之后要脱干。

  张亚普的清晨非常忙碌,蔬菜前天晚上可以提前准备好,但是拌肉馅得等到第二天早晨,现拌现包现蒸的包子才好吃,味道更香。拌好了包子馅,张亚普腿脚麻利地蹬上三轮车把它们送到目的地--张小生包子铺。创业半年以来,张亚普的每一天清晨都是这样开始的。

 

张亚普每天都要在早上把当天的包子馅拌好

张亚普每天都要在早上把当天的包子馅拌好

  包子铺宣传录音:用最新鲜的好油好食材,烹饪出最好吃的包子?

  张小生包子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市中心的一条小吃街,铺面又小又简陋,2014年5月15日,90后大学生张亚普投资2万元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包子铺,开始创业。经过半年的发展,“张小生包子铺”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有了两家直营店,和两家加盟店,每个月的营业收入超过十万元。

 

1

 “张小生包子铺”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有了两家直营店和两家加盟店

  包子铺里屋擀皮儿做包子,外面售卖。包子便宜,一块钱一个,品种多样,有香菇肉馅的包子、韭菜包子、素菜包子,最受欢迎的是鲜汁儿包子,一咬一口鲜汁儿,肉香四溢。一上午的时间,记者看到,前来张小生包子铺买包子的顾客络绎不绝,张亚普没有坐下来歇一会儿。

  顾客:这包子好吃,这一片的包子数这家好吃。

  小小的店铺,放心包子的标识特别醒目。

  张亚普:因为这是我们的特色,我们做良心包子铺,做的就是良心的买卖,用的料子,就是良心用料,像华园这些包子的老味道,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用东西比较好。

  到了中午,上午现做的一千个包子就全部卖完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目前多少?

  张亚普:目前的话两千多,两千多个,就是说两千块钱吧。

  去年在邯郸做市场调查的时候,张亚普发现包子行业食品安全的问题比较严重,就决定一定要做出让顾客吃得放心的品牌包子。而做出品质好的包子,鲜肉是关键,张亚普告诉我们,选好优质的鲜肉即使不放增香的调料,味道也很鲜美。张小生包子铺一直选用有品牌的双汇冷鲜肉,肉检报告就张贴在包子铺醒目的位置。每天到品牌肉店里挑选好猪肉也是张亚普日常的重要工作之一。

  张亚普:老板给我一大块前腿肉,来十斤。

  肉店老板:今天的肉很新鲜,你自己看。

  张亚普:像一般我选肉会选猪的前腿肉,因为猪前腿活动量大,所以这个部位肉会比较鲜一点,而且比较有劲,香。选肉的时候要看这个猪肉的颜色,尽量是选那种看着粉红色的,看着干干的那种肉,一般是比较好的肉。

  看着李大姐的稀饭生意和90后创业大学生张亚普的包子生意红红火火,可能会让很多人心生羡慕。其实只要真材实料,诚信待客,吃苦耐劳,不起眼的小买卖同样也能做出大生意!那么当初他们是怎样在小买卖中看到了商机的呢?

  女工如何变成“稀饭大王” 李姐:最苦的时候睡了一年板凳

  1999年,38岁的李姐在被逼无奈之下和老公一起卖稀饭创业。

  李春花:人家把钱骗走了,没钱了,只有几千块钱,后来我说再做啥,也要生存下去。

  上个世纪90年代,李姐和老公还在四川仁寿县老家,李姐是工厂的女工,老公辜强摆烟摊做生意。日子过得还算安宁充裕,没料到,一次上当受骗,竟然让他们被骗去了全部的家当,还欠下了20万元的巨额债务。

  李春花:当时是晴天霹雳,每天白天做生意,晚上就哭。

  在老家实在待不下去了,走投无路的夫妻俩只好拖儿带女来到双流县讨生活。

  李春花:我老公说干脆卖稀饭,我说是要的,这里的人全部是卖火锅,卖这样那样的火锅,我们要弄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开始我们做稀饭大王,找了八天找一家铺子,一天吃一顿饭。

  夫妻俩身上当时只有一千多块钱。找亲戚朋友东挪西凑,才勉强凑够了一万块钱,“稀饭大王”的小店铺开张了。

  李春花 :客人说稀饭谁不会煮呢,还有“大王”,就觉得奇怪,后来我开店的三个月当中,生意很平淡,一块钱一个人的稀饭都没有人吃。
  好不容易开了“稀饭大王”,但整整三个月都没有什么生意,欠下的20万元的巨额债务没有着落,还往里面倒赔了3000多块,这可怎么办呢?夫妻俩心急如焚。

  李春花:想着生意做不好,还有两个小孩,还有老人,生活怎么办,晚上一直哭,第二天早晨一早起来干活,那个最艰难的时候睡板凳,每天睡板凳,睡了一年的板凳。

  

创业之初最艰难的时候 李春花睡了一年的板凳

创业之初最艰难的时候 李春花睡了一年的板凳

  创业之初最艰难的时候,为了节省开支,夫妻俩带着15岁的大女儿,用板凳拼起来当床睡。每天只睡4个小时。

  李姐的大女儿辜燕:营业结束之后,就把桌子凳子拼起来睡觉,冬天特别冷,铺上褥子,(妈妈)每天起来腰疼。

  眼看“稀饭大王”就要支撑不下去了,一筹莫展的夫妻俩横下一条心,想到了一个办法。

  李春花:我老公说干脆我们不收钱,可以不收钱,让客人来品尝,每天到12点钟,我们就招呼客人,稀饭不收钱,免费来品尝,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觉得我们稀饭好吃。

  这一招还真管用,免费赚吆喝,好稀饭和优质周到的服务终于赢得了顾客的心。

  李春花:这三个月过后生意就火爆了,火爆过后我们就注册了商标,就把商标注册了。

  记者:太火爆了是吗?

  李姐:就是,坐不下那么多人,那些人在等着吃饭呢。
  记者:就是等着,排队吃饭?
  李姐:对,排队等着吃饭。
  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睡了一年的板凳,夫妻俩终于把债务全部还清,还发家致富,挣得了百万家财。“李姐稀饭”的名头在当地也越叫越响。为什么李姐稀饭这么受欢迎?煮好稀饭的小窍门又是怎样的呢?李姐带我们到厨房一探究竟。

  

李姐带我们到厨房一探究竟

李姐带我们到厨房一探究竟

  李春花:煮了南瓜粥,还有红枣粥,还有皮蛋瘦肉粥,还有面皮稀饭粥。冬天的生意人不多,我们就少煮点稀饭,热天的生意好,就要煮三十种粥。

  记者:那粥好喝的诀窍是什么?

  李春花:诀窍啊?没有什么诀窍,那就是煮到八分熟,你把粥煮到八分熟的时候,你就把它闷起,用小火把它闷一下,又粘稠又香。就是这种诀窍,其它没有什么。

  “稀饭大王”一炮打响之后,李姐接连开了两家大店铺,无论旺季和淡季,生意一直红火。李姐的创业故事也在当地被民众津津乐道,装修新店的时候,李姐专门把自己的创业经历写下来刻在店门前的墙上。

  李春花:这个墙,专门的人设计,介绍我开始的这些经历,还有这些画,全部是我们亲自设计的。

  记者:是不是模拟了当时最开始创业时的情形?

  李春花:稀饭大王那时候,找设计师专门画的。经常有顾客问我创业这些,就懒得回答,让他看了过后,就晓得我的经历,自己创业,自己做,自己走的那些。

  欠巨债被迫创业,卖稀饭三个月绝地翻身,如果说李大姐创业还是被逼无奈的话,90后创业大学生张亚普卖包子创业却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我们来一起看看张亚普的包子生意。

  一年时间大品牌取经 真材实料吃苦耐劳赢得顾客

  张亚普:靠自己的话,因为钱资金都有限,资源也有限,想要走一个比较投入低的项目,回报率高一点的,再加上可规模化。而且我比较熟悉这个行业,像这样,我觉得比较容易做好。

  出生于1990年的张亚普毕业于北京地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家里孩子多,并不富裕。懂事的张亚普高中时代开始就做点小生意勤工俭学、补贴家用。家里的亲戚都称他特别勤奋刻苦,也很有商业眼光。

  张亚普三姨董爱军:上高中自己就开始经营小店了,他高三那一年,去了晚了没有饭了,吃饭再出去买,他这个孩子不愿意多花钱,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跟外面找人,找了一个店,雇了一个人,自己开了一个米饭店,起码我自己有吃的了,家里边不但不向家要钱,反而给家拿钱。

  但是真正的创业,对一个没有什么阅历和经验的大学生来说,还是困难得多。开店之前张亚普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国各地的包子品牌店如北京庆丰包子、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考察学习,等时机成熟了,做起了自己的“张小生包子铺”。对创业之初的深刻感受,张亚普只有一个字----累!

  张亚普:刚开业的时候,确实比较累,睡的时间比较短,尤其那个时候并不是主要的是身体累,主要是思想的疲惫。

  记者:为什么?

  张亚普:因为很多东西你不知道怎么做,你根本没有一套完整的思绪去做一件事,去操控这个事,当然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董爱军:特别艰苦,房子是赁房,来了以后没有房,租房,他就捡最便宜最后能吃点苦,这是创业开始,尽量不用家里钱。他也起早贪黑,晚上是一心铺到这个店上,晚上成晚上都睡不着觉,晚上到12点才睡,忙活这个,忙活那个,哪个地方想不到。刚开始绞馅,自己使手剁,剁那个馅,剁了还怕垛不烂,剁得手上都磨泡了。

  张亚普:很多的事情理不顺,不知道怎么做。来顾客,找钱、包括收钱,包括销售语言对接方面,我说的也不是很好。所以当时在这个思想上,精神上有压力。

  

对创业之初的深刻感受 张亚普只有一个字:累

对创业之初的深刻感受 张亚普只有一个字:累

  创业之初的五个月最为艰苦,张亚普咬牙挺过来了。他的勤奋没有白费,首家张小生包子铺受到了顾客们的青睐。2014年10月至11月,他又接连做起了3家店。顾客们对他的“放心包子”认可度比较高。

  张亚普:我们当时我们核心的有一句话,就是我们肯定,也是坚决执行的一句话,每一口都好吃,每一口都放心,这是我们提的一个口号。
  张亚普的表哥张亚洲是第二家直营“张小生包子店”的店长,原本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和张亚普一同创业。第二家包子店铺安置在农贸市场的一个简易帐篷里,生产环境同样简陋,在冬日瑟瑟的寒风当中,店长和4名员工得这样站着忙碌工作一整天。

  张亚普:今天销售怎么样?

  张亚洲:还行,跟昨天差不多,也是一千多个。

  张亚普:今年年底我们做一个总结规划,想想明年初我们希望能够比较快速地发展,看看是先把中央厨房做起来,然后再开始做一个样板店,开复制店,做直营店还是做加盟店,或者是两步同时走。看这个有啥想法没有。

  张亚洲:咱们必须把这种模式慢慢的复制下去,然后把我们的样品店做下来,做下来然后肯定不能局限于咱们邯郸市,后期的还得往外推广,应该这样。

  张亚普说,他和其他90后的同龄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很多人都在怀揣宏大的创业梦想的时候,他放下身段从微不足道的小生意做起。那么在小生意里挖掘财富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笑脸迎客成就生意长盛不衰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元旦,按照惯例,李大姐的一家要在店里一起吃团圆饭,合家团聚。现如今女儿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53岁的李大姐已经有3个孙子外孙,长外孙11岁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和和美美。

  李姐的外孙:给外婆敬酒,祝外婆身体健康!

  李姐的女儿:妈妈爸爸辛苦了,保重身体!

  李姐创业初期,请不起人,女儿辜燕一直在稀饭店里帮忙,和大人一起睡在板凳上。她总结妈妈生意长盛不衰的秘诀是视顾客为亲人的好脾气。

  李春花女儿辜燕:其实我挺佩服我妈的。招呼客人,就比如一个小事,就是她跟我爸吵架了,如果客人马上来的话,她马上就可以变个脸招呼客人去了。如果换做其他人肯定不行,肯定带着情绪。她就不是,她把每个客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所以我们家开那么久,应该已经有十多年了今天,一直生意挺好的。

  在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稀饭是李姐的品牌之外,李姐永远荡漾在脸上的灿烂笑容也是她的另一块金字招牌。

  李姐:哭,第二天早晨起来眼睛肿的,面对客人还是笑的,你不笑,人家觉得你有什么事,你不是把客人撵走了,你只有笑,笑才有钱,不笑客人怎么看你的脸,笑也是享受,你必须笑。

  多年的操劳让李姐患上了高血压,时不时会头晕,可是再忙再累,李姐从来不会和顾客发生争执,永远耐心周到、笑脸相迎。
 
  2014年整个餐饮行业并不景气,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四川,有的餐厅营业额下降达到50%。可是对自家店铺的生意,李姐并不忧虑。

  李春花:我开店这十多年一直生意好,一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什么忧郁的,每天都有客人吃饭,还有哪天生意火爆,还忧郁什么,就不忧郁了。对什么事情,自己吃的东西干净,对人热情,做什么生意都可以,以心还心,一定要站在顾客的心里面想,人家肯定要来照顾你,你就有长期顾客。

  李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她知道要做“百年老店”,诚信和品质是最重要的。餐厅里不仅所有的食材都是夫妻俩精心挑选的,李姐还在每个环节上对菜品餐具进行把关。

  对于未来,李姐表示,她还要这样辛苦干十年,到60岁就退休了。为了保证“李姐稀饭”品牌的品质和信誉度,她不再考虑继续扩大经营。

  李春花:把质量做好的,做一天就要负一天责。

  相对李姐对未来简单朴实的愿望,90后大学生张亚普的创业之路才刚刚起步,但是有一个宏伟蓝图正等着他一步一步去实现。

  精准定位品牌受众人群 梦想打造出名牌包子

  张亚普:希望明年有比较好的发展,我相信,希望,我们希望是五年之内把它做成全国知名的品牌,我希望两年之内做成我们省里面的名牌,希望五年之后,五到十年之内走出国门,希望做一个代表中国,具有东方特色的这种传统食品的一个代表。

  张亚普告诉我们,和传统的包子名牌不一样,新生代的“张小生包子”更倾向于年轻化,无论是目标消费群体还是在营销手段上,这个包子品牌都更年轻、更有活力,会更迎合青年人的消费趣味。

  

张亚普认为自己的品牌更倾向于年轻化

张亚普认为自己的品牌更倾向于年轻化

  张亚普:我们想过给邯郸市做个互动,希望在邯郸做一个包子铺形象代言的海选活动,就是说每个店铺,我们希望这些年轻人的,就是从这个15岁到这个30岁之内,有一个这么一个给我们有一个照片的一个投放,希望他们从这批人里边可能会选出几个人来做我们包子铺形象代言人,然后张贴到每个店门口,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跟年轻人互动。

  年轻的包子品牌虽然受到顾客的喜爱,可是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张亚普还面临着管理能力的提升、团队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并不平坦。

  记者:新年快来了,你的展望是什么?

  亚普:2014年张小生包子铺品牌创立,我们从第一家店做到了第四家店,算是有一定的初具规模,2015年快要来临了,我们希望在2015年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能够让张小生包子铺走出邯郸。

  半小时观察: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宣布“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大众创业正是提升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抓手。目前,千千万万的李大姐和张亚普正奋斗在追求财富梦想的道路上。其实商机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只要你勇于创新,一步一步扎实拼搏,不管你是下岗女工,还是年轻大学生,都能够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亮丽天空!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1月09日 00:1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创业者,辛苦艰难,除了智慧,还有诚信、还要付得出辛苦。成都的李大姐,曾因为受骗欠下巨额债务,但靠卖稀饭创业三个月绝地翻身,现在已经是百万身家。另外一个创业者是河北邯郸的90后贫困大学生,靠卖包子创业,如今月收入十万。他们如何靠这些成功创业?敬请收看。(《经济半小时》 20150108 小餐饮里出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