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50621 聚焦医疗行业创新进行时:攻克癌症不再遥远

来源:央视网2015年06月21日 23:02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说起癌症,相信每个人都会出现这样几个词,恐惧、惊慌、甚至绝望。我国癌症发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面对癌症,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早癌治疗不需开刀  微创手术五天可出院两周可工作

  这是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拍摄到的画面,这家医院每天都要接待成百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一大早,各科室门前就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腔镜科主任王贵齐:每天都人山人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每天都要接待成百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

  肿瘤医院的手术室里,每天都有各种癌症手术,这一天,腔镜科主任王贵齐总共有4台手术,第一台是对早期胃贲门癌手术。

  王贵齐:对于早期癌症,我们跟晚期肿瘤唯一的差别,早埃如果我们选择一个恰当策略,或者是我们做内镜胃肠治疗,或者我们做外科手术,这个病人有可能这一辈子就会和食管贲门癌告别。

  患者刘智东已经躺在了手术台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腔镜科主任王贵齐:我们今天,我们不需要切食管,不需要切胃,在保全器官的情况下,只是把病变的粘膜和粘膜下癌细胞给它做切除。
  49岁的刘智东是不久前因为感到胃里总是有一种灼热感,并且饭后出现胃胀、嗳气等症状,来到医院做胃镜检查的。检查结果显示,刘智东得了早期贲门癌。这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般,给刘智东和家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刘智东妻子:痛哭三天先把眼泪流干了,再面对这个治疗。

  刘智东知道检查结果之后,更加忐忑不安,在他看来,胃部手术是要开腹的。但是当刘智东住院后,王贵齐主任告诉他,他的早期贲门癌切除术并不需要开腹,只需要做微创手术就可以了。微创技术的发展,对于那些早期的癌症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变得越来越简单。这是我国目前很多医院对早期癌症手术的创新之举。

  王贵齐:因为这个病人他食管的肿瘤,他不能进食不能饮水,那就会影响病人他下一步治疗。那我们原来都是通过静脉或者通过其它途径来去改善这个,那这种静脉营养,还是相对来说成分都比较有限。那现在我们建立另外一个通道,成本很低微创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个简单方法,加上我们通过肠内营养,病人营养在短期内就能够改善。这样呢,为他下一步放化疗打上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6月2日,刘智东被推上了手术台,下午3点半,刘智东被实施麻醉,腔镜科主任王贵齐通过内窥镜,对刘智东胃贲门的地方仔细查看。20分之后,手术开始了。

  王贵齐:以前我们刚开始在做这个手术的时候,那时候镜子也是没有像现在这样操作性这么强,弯转旋转都非常差,经常是看得见摸不着。看得见想去切它,刀怎么也够不见。现在基本上是你指哪打哪,这个镜子的操作性非常强。

  内窥镜下,癌变的地方清晰可见,找到癌变区域后,王贵齐主任转换探头在准备切除的区域做出标记点,为了更清晰显示被切除病灶区域,在胃粘膜下方下注入了蓝色液体,转换成电子切刀后,正式开始切除癌变组织。

 

  内窥镜下,癌变的地方清晰可见

  王贵齐:我们做的是早癌,所以范围的确定一定要非常小心,一个小时切下来99%,跟你不切也是一个道理,如果留下1%,你就是费了三个小时,四个小时努力也都是归零了。

  电子切刀在切除的同时,又能够止血,整个手术过程中,出血量非常少。

  王贵齐:我们原来只能这么看,看了就差别大小了点,那我们转换一个按钮,电子染色就非常清楚了。

  40分钟之后,王贵齐主任顺利地将刘智东体内出现的癌变组织切除。

  王贵齐:我们这个内镜下根治手术,跟传统的外科手术效果是一样的,但肯定是大家也都看见了,这么短的时间,创伤也很小,而且成本也很低。术后病人三天就可以去进食,五天就可以出院。两周左右就可以工作,而且他没有任何器官的损害,同时给病人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用很小的成本,很小的创伤。对病人和家属的负担和影响最低。

  在手术室里,记者目睹了手术的全过程,原来需要5、6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外科大手术,现在不用开刀,只需40多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王贵齐:在保全器官的基础上,把这个病变一次完整地根治性切除,那么既治疗了疾病,同时也对器官有最大功能的保全,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变革。

  手术后的第二天上午,记者在病房里见到了刘智东,此时的他,躺在病床上,精神状态良好。

  患者刘智东:得了这个病是不幸的,但是我又非常有幸赶上了我们一个好的时代,让我们患这种病这些患者,充满了新的希望,我这说的是心里话。

  通过内窥镜完成早期癌变组织的切除术,刘智东并不是第一例。事实上,这样的微创手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已经是早期癌症手术的常态。包括腔镜科主任王贵齐在内的很多医生,每天都要完成数十台这样的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已经是早期癌症手术的常态。

  一个早期癌症手术不用开刀,可以说是医学创新带来的奇迹。在这里我还想给大家做个对比。首先从价格上,一般情况下,一个癌症手术大概需要7、8万元,而微创手术只需2万多元。其次从患者恢复上来看,一个开胸、开腹的癌症手术,患者术后至少半个月生活无法自理,而微创手术患者第3天就可以行动自如。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术后的效果问题。王贵齐主任告诉我们的记者,对于早期的患者来说,微创手术与常规的手术效果是一样的。

  微创手术比开胸手术便宜5万元  术后效果还一样  专家提示:“早诊早治” 才是抵御癌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王贵齐:您现在已经治完以后6个月了,各种指标都正常,无论是咱们的内镜的检查,血液的检查,包括其他检查都没事,现在最重要的是在改变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基础上,咱们定期观察。

  这位前来复查的患者叫邹成全,今年65岁。去年在接受国家组织的“早诊早治”癌症筛查时检查出早期食管癌,2014年10月邹大爷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现如今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各项指标正常,伤口创面恢复得很好。

  王贵齐:你看咱们手术把这块都切掉了。这块是您这次复查的情况,看见没都已经变成瘢痕了,原来糜烂都消失了,干干净净。咱们除了食管,还要关注其他对您个人来说比较高发的肿瘤部位,这样咱们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且治疗以后,你看你没花多少钱,身体跟原来一样,不影响你的健康,也不影响您生活。

  邹大爷跟其他患者一样,查出食管癌后思想负担很重,整天寝食难安。

  邹大爷:我眼泪都含在眼里头没敢掉,家属都在这儿,大夫在这儿,我没好意思,也害怕心里头,心里上下打鼓,能不能做好,做不好怎么办,我这人就完了呗。

  微创手术过程时间之短,身体恢复之快,是邹大爷始料未及的。手术前邹大爷最担心的便是昂贵的手术费用,他了解到一个食管癌的外科手术下来要7、8万元,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微创手术费只花了2万多元,加上医保报销真正自己花的钱屈指可数,现代的医疗手段让邹大爷即减少了痛苦又少花钱,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邹大爷:现在科技发展的太快了,大夫用这种微创的手术,看着电脑就把这个病变给你切除了,你自己都不清楚,你自己都没想到,病人少受罪,而且病好得也快了。

  王贵齐告诉记者,微创手术只是针对于早期癌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对于中晚期患者来说,由于癌细胞扩散面积大,侵入细胞组织比较深,就不能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王贵齐:如果我们早期去做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用微创的方法,病人一是愈后很好,基本这一辈子可能会免以肿瘤的困扰,另外他的生活质量跟他手术前没有任何的差别。

 

  采访时,王贵齐再三提醒,“早诊早治”才是抵御癌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王贵齐:我们希望培训更多的医生,能够掌握这些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技术,使更多的病人和患者能够受益。

  王贵齐再三提醒,“早诊早治”才是抵御癌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最大限度地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是医学创新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女性患者乳腺癌的发病率很高,很多患者检查出来后已经是中晚期,只能将长有癌细胞的乳房全部切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王靖:你看像这个全切的病人,本身一个外形上不好看,她有时候这边乳腺偏大的话,他会造成脊柱的侧弯,影响一些功能,包括病人看自己本人对自己的身体,可能有时候也会比较接受不了,可能也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

  那么,乳腺癌的患者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王靖决定,对一位患乳腺癌的患者进行保乳治疗。

  王靖:现在像这种保乳的病人,发现比较早的病人,我们就取前梢淋巴结,取一个活检以后,如果没有转移,我们就不清扫了,这样的病人肢体功能就保留下来了。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尽管内窥镜手术和保乳手术已经取得非常好的疗效,但是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内窥镜手术还是保乳手术,必须是早期的癌症患者。“早诊早治”才是抵御癌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王靖:早期的,一期的病人生存率在90%以上,基本大部分以上是不影响生命的。但是我不是刚才说了么,因为早发现了以后,保持这个外形对你的心理打击是小的,你晚发现了全切了,对你的心理障碍当然不是一个治疗的问题了,她后续还有一个心理的问题。

 

  无论是内窥镜手术还是保乳手术,必须是早期的癌症患者。“早诊早治”才是抵御癌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2005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正式支持在部分癌症高发的农村地区开展针对我国农村高发的食管癌、胃癌、鼻咽癌早诊早治工作,2009年,我国在全国31个省份的农村妇女中开展乳腺癌和宫颈癌的两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2012年,中央政府在全国各城市开展重点癌症的高危人群评估、癌症筛查和卫生经济学评估,一系列早诊早治工程的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筛查出了一大批早期的癌症患者,为这些癌症患者的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早诊早治项目办公室主任代敏:我想最理想的状态还是由政府来指导,由医保来支撑的这样的一个全民的防癌体检机制的建立。就是以医保为支撑的全民覆盖的这样一个癌症早诊早治和筛查的一个体系,如果是那天的话,我想中国老百姓就会比较受益。

  除此之外,多学科会诊也成为现代医学创新中另一亮点。

  现场:对小的病灶我们再考虑局部治疗……

  这样的会诊大会都会定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召开,这样的会议聚集多家医院的内科、外科病理科、介入科、放疗科、影像诊断科等多名顶尖级专家,他们会对病情复杂的患者进行会诊。6月4日,这次会诊正在针对一位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讨论,目的是确定该患者的最佳的手术时机和方案。

 

  这样的会诊大会都会定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召开

  蔡建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2012年,在他的组织下,多学科医生和专家定期查房协作组成立,这种交叉、整合、集中的诊疗模式能最大程度地为肿瘤患者提供合理、高效的医疗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现在经过多科协作之后,这种肿瘤的效果都非常好。就说一个结肠癌肝转移,过去我们没有经过这样的团队,他三年的生存率只有百分之十几,现在经过我们多学科团队这样一个努力之后,他现在的三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50%。

  早诊、早治,是我们的记者在肿瘤医院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两个词,一个早期的癌症手术,在过去必须要开刀手术,如今使用内窥镜就可以完成,而且治疗效果与常规手术没有两样,这就是医学创新给我们带来的福音。现在这样的内窥镜手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已经覆盖到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等多个癌症手术。而对于那些乳腺癌的患者,目前也大多在采取保乳手术治疗,尽最大的可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很多都是这样的情况,一发现就已经到了中晚期,淋巴肿大,全身多器官扩散,在无法实行微创手术的时候,只能采取常规手术,然后放化疗。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不久,体内的癌细胞开始转移。

  中国原创抗癌药引全球关注  打破国外垄断 价格便宜20万!

  2015年5月22日,一则新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获准全球上市。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有了自己原创的抗癌新药,同时,对很多中晚期癌症患者来说,这就是一个救命的药。

  微芯生物公司总裁鲁先平:在美国、欧盟的话,肿瘤患者五年的平均死亡率在10%到25%之间,而在中国超过了50%,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创新机制的这种治疗药物。

  这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研发单位是深圳一家名为微芯生物公司的企业,总裁鲁先平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与肿瘤生物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药理系博士后。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

  鲁先平:因为我在读博士的阶段是在肿瘤医院,住在急诊楼,每天晚上和凌晨我们都可以听见病人家属的哭声,我们知道一个生命走了。同时尽管我们读了六年的博士,仍然感到无能为力,所以这个是当我们在国外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学习、工作后,感觉到羽翼丰满了,能够让我们真正去从事,能够帮助患者治病救人这些工作。

  2001年,从美国回来的鲁先平和另外5名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在深圳创立了微芯生物科技公司,研发的目标就是找到一种抗癌的药物。鲁先平和他的团队经过十年研发,数十万次的实验,终于研制出这种专门抑制肿瘤细胞扩散转移的原创化学新药—西达本胺,这个药物最大的功能是,用来对抗极易复发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

  鲁先平:这个代价是十年左右的研发时间,那么将近10亿美元以上的研发成本。

  T细胞淋巴瘤是恶性程度非常的高的肿瘤,这种病在我国的初发和复发患者每年约为5万人,五年存活率仅为25%。那么抑制肿瘤细胞扩散转移的西达本胺与其他的抗癌药品有哪些不同呢?西达本胺的抗癌原理又是什么呢?鲁先平告诉记者,数十万次的实验中,他们发现了一种高分子物质——酶,几乎所有细胞活动都需要酶的参与。西达本胺通过精确控制与肿瘤细胞活动密切相关的4种酶,就可以激活人体内抗肿瘤细胞的免疫功能,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当年66岁的石磊就是T细胞淋巴瘤的一位患者,当确诊时,石磊的病情已到了晚期。

  患者石磊:觉得自己这次可能这关也熬不过去了。

  癌细胞在石磊的身体里疯狂地增长。恰在此时,鲁先平研发的西达本胺正好进入临床阶段。石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服用西达本胺,几个月后,石磊神奇般地活了下来。

  患者石磊:吃这个药我一直保持现在,可以说精神各方面还旺盛着呢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在我国成功上市,打破了抗癌药物被外国药企一统天下的格局。中国成功自主研发抗癌药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代周刊、福布斯等杂志用大量篇幅进行报道,引起了轰动。西达本胺也成为我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原创新药,14年前,中国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制药企业,达7000多家。中国药企的制剂生产能力全球第一,原料药生产能力全球第二,但是盈利水平非常低。究其原因,就在于更多的是模仿,缺乏创新。

 

  中国成功自主研发抗癌药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鲁先平:当我们回来创业的时候,其实中国的医药市场,98%都是仿制药,那么创新的肿瘤药是特别的缺乏。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包括微芯公司在内,全球仅3家企业在生产同类药物,其中两家在美国,每月治疗费用分别为28万元人民币和14万元人民币。而相比之下,西达本胺每月费用为2万多元人民币。如今由微芯公司研制的另一种专门针对乳腺癌的药物已经进入临床三期,一旦审核通过,那么这款抑制乳腺癌耐药性和转移复发的新药将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续写他原创新药的传奇。

  鲁先平:在我们进行申请之前要准备好。因为一旦我们的最终临床三期结果,是能够对于这种转移耐药的患者有效的话,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对我们这一类的肿瘤患者非常管用,所以说我们希望尽快地让这个新药申报,到药监局,我们能够尽快争取上市。

  就在鲁先平为新药上市做准备的同时,另一家抗癌药物生产企业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也在为他第二代治疗肺癌药物进行临床观察,处理完手头工作,他便赶到浙江省肿瘤医院了解情况。

  医生:药天天有没有吃?

  患者:吃了。

  医生: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患者:没有。

  医生:那肚子呀什么的?

  患者:没有,很好的。

  丁列明:吃了几天了?

  患者:吃了两年半多了。

  躺在病床上的这位患者是在2012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当时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头部,病情较为严重,生命危在旦夕。她所患的肺癌被称为“静悄悄的杀手”,早期、中期发病很难发现,一旦发现便已到晚期,所有的医疗手段均无明显效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化疗药出现。“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放过一个”,化疗药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良性细胞也被大量杀死,副作用极大。

  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所以理想的治疗药物,当然能够把肿瘤细胞分开,我只能杀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没影响,这个就是所谓我们要新开发的一代药物,就是靶向治疗。

  与鲁先平一样,丁列明也是在美国攻读完博士学位后,拉着几个海归踏上了回国研发原创新药的征程。在美国读书期间,丁列明同样发现我国针对恶性肿瘤自主研发的新药寥寥无几,绝大部分是仿制药,抗癌药物基本被国外垄断,药价十分昂贵。

  丁列明:要解决老百姓的用药需求问题,光靠仿制这条路也是不够了,必须有自主研发的药,来打破他们垄断,把价格降下来,用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产品,让更多的百姓,让我们的病人用得起,用得上。

  就这样,几个回国创业的海归,在租来的简陋的实验室开始了抗癌药物的研发。对于这批热血归国博士,国家给予多方面的关爱和支持:埃克替尼项目被列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火炬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浙江省和杭州市“十一五”重大专项等支持。 2011年丁列明和他的团队用10年时间,研发成功世界第三个、中国第一例治疗肺癌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从而结束了我国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丁列明:我们不可能老是依赖进口,所以我们这个产业永远都会在别人的后面。

 

  2011年丁列明和他的团队用10年时间,研发成功世界第三个、中国第一例治疗肺癌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近6万名晚期肺癌病人服用凯美纳,其中6000多名晚期肺癌病人服用凯美纳,疾病控制率79%,治疗有效率34%,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进口药。截至2014年底,凯美纳累计实现销售超15亿元,税收超4亿。

  丁列明:无论从市场的角度,无论从我们研发的能力的角度,那么应该说中国已经越来越被国际的同行们所认可,那么应该我们也看到我们中国的自主研发的新药的能力也在加强,项目越来越多。

  半小时观察:

  据卫计委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确诊8550人,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平均10秒钟就有一人确诊,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攻克癌症是世界性的的难题,全球的科学家们正在为攻克癌症不断地做出努力。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控目标,实现并不遥远。癌症防治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整个防控工作的指导,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研究制定2016-2025年癌症防治中长期防治规划,对于那些符合成本效益的早期癌症筛查、干预和适宜技术,我们在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要加大整个推广力度,使更多的百姓能够从中受益。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6月21日 23:0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说起癌症,相信每个人都会出现这样几个词,恐惧、惊慌、甚至绝望。我国癌症发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胃癌肠癌等多个早期癌症可不再实行开腹手术。内窥镜微创手术临床应用成功。我国自主研发抗癌新药,西达本胺、 埃克替尼问世,医学领域不断创新造福百姓。敬请关注! (《经济半小时》 20150621 聚焦医疗行业创新进行时:攻克癌症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