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成为了中国人自己的消费狂欢节。昨天的报道中,我们《经济半小时》派出多路记者,全方位、多角度地用镜头记录了“双十一网络购物狂欢节”前卖家、快递、以及天猫淘宝平台的备战故事。那么当11月11日零点钟声敲响时,他们的精心准备能否迎来真金白银的销售业绩呢?
一、纪实双十一淘宝卖家喜忧参半的电商狂欢
11月11号12:00分上海
江锡毅:最后一分钟了,大家最后一分钟了,要倒数了,倒数十秒,9 ,8,7,6,5,4,3,2,1.(电脑里响彻着成交的声音)
员工A:已经全部是订单了。
江锡毅:现在多少。
员工A:我看不到了,多少,已经爆掉了。
江锡毅:你刷新一下,219,一下跳一百多笔,250 257 263 69 86 1139,可以300笔,我叫他们列印出来,可以发货了。
2013年11月11日零点的钟声刚刚响过,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这家箱包企业在天猫旗舰店的订单成交量就迅速超过一千笔,作为首次参加双十一的菜鸟卖家,这样的成绩大大超出了公司负责人江锡毅的预期。可是接下来的几分钟,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的他又很快被一盆冷水浇醒。
江锡毅:不会吧,它那个声音都是交易,那边看到的怎么看不到,11点58分以后的全部卡住,现在多少,为什么你那边看不到。
员工B:我这边还是只有159。
江锡毅:网络没问题吧。
员工B:淘宝那边的网速也有可能,因为大家都在抢。
江锡毅:她那边为什么可以上?全部卡在58分,58分全部停下来,这样的话全部爆掉。
前台销售数据已经暴涨到了1000多笔,可是后台系统却始终卡在11月10日晚上11点58分时的159笔订单上。瘫痪的数据库让江锡毅慌了神。究竟是自己的系统发生了故障,还是天猫的网络平台出了问题?
江锡毅:第一分钟14万,我们现在全部看不到,我看到成交金额16万9千,我现在下不下来,我可以看到有1000多笔要处理,但是系统下不下来/全部瘫了。
江锡毅四处求助,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11月11号12:10分北京
广播:现在刚刚九分钟的时间,我们就过千万了!
12点02分,北京这家服装企业的一件单个品牌销售突破100万;仅仅九分钟时间,整个公司旗下五个品牌的销售额就突破1000万,这个数字比前几年的双十一都来得快得多,公司今年制订的销售翻番的目标似乎可以轻松实现。作为今年从其他岗位被临时抽掉来做客服的李洋,在此刻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她的旺旺上目前有超过30个买家,七嘴八舌的问题让这个新客服有点儿招架不住了。
李洋:他这个订单389,另一个订单259。
客服:那只能送第一个订单,满299。
李洋:那就送他全年包邮卡,是吧?
客服:对对。
并非只有李洋如此,几乎所有的客服,他们的旺旺都闪烁不停,虽然已是深夜,公司整个客服楼层却热闹非凡。
临时客服:我现在64个人了,不断再切,还是这么多人。
上海的这家箱包企业和北京的这家服装企业,它们只是今年参加天猫双十一活动的两万家企业中的普通两家,此时,位于杭州的阿里集团数据发布中心更是一片热闹景象。数字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天猫所有的成交金额、订单数量、物流发送的实况,以及3D天气路况实时预警,11月11日零点刚刚开场,数字大屏上的一组数据让大家一片惊呼,仅仅只过了55秒,天猫的交易额就突破1亿元。
工作人员:中间大屏右上角,上一分钟的成交额是116896.436元,成交笔数是339200。
6分7秒后,天猫“双十一”支付宝成交额直接冲上10亿元。
工作人员:突破十亿了。。。。。。
2012年达到10亿元,用时37分钟,而今年只用了短短的6分07秒;在这之后,13分22秒,成交额达到了20亿元。今年的“双十一”,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热情完全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开场不到3分钟,GXG、杰克琼斯、太平鸟的成交额就突破千万。零点33分,小米官方旗舰店成为首个单店过亿的商家。零点38分05秒,天猫“双十一”支付宝交易额破50亿元。
裂帛服饰公关总监蔡涵青:集团4000万,4008万!
第一个小时刚刚过去,这家服装企业整个集团的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很多款式的衣服已经售罄,公司负责人向峰开始紧急联系补货。
裂帛服饰创始人向峰:我们之前有预案,天使这边比较乐观,可能要翻倍,所以还得确定一下。
然而火红的势头并没能如愿以偿的持续下去,双十一的第二个小时刚刚过去,客服人员开始感觉到消费者流量不断减少的苗头。
裂帛服饰客服总监吴苹苹:我们旺旺上咨询买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因为前年和去年双十一,我们每个号都是几百人。
《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我们每个号多少人?
吴苹苹:现在大概是20人左右。
现在是期待明天(双十一白天)了,看看明天的表现是个什么状态?现在还是扑朔迷离中。
江锡毅:你还有其它相同的东西可以顶吗?要不然我们差不多到4点就结束了,差不多就没货了。
就在北京这家服装企业遭遇流量骤减之时,上海的箱包公司则拉响了库存警报。
江锡毅:还在增加吗?还在增加。
工作人员:怎么处理,已经过5千单了,看起来快过5千单了
江锡毅:下一个高峰是什么时候,我看8点到11点,根本就不用,哦,主推148是不是,因为我这边已经看到了,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现在后面已经跟不上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是什么情况?
江锡毅:现在是好卖的货,大家都是固定买那些已经没库存了。但是可能比较滞销的,我们也不知道能挡到什么时候。
半个小时就创造了一百万的成交额,对于第一次参加双十一的江锡毅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可是随着多个畅销款迅速卖断,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20多个小时里,公司将遗憾地错过千载难逢的销售良机。江锡毅坦承,他本人远远没有估计到双十一的消费热情会有如此疯狂。
江锡毅:没有想到才几分钟就处理掉了,没有预想,因为我们没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这种状况,所以绝对不敢去做这么大胆的预估。
面对库存告急,江锡毅束手无策,他只有先把精力放到已有订单的发货上。
工作人员:快点就位,就在地上吗?
江锡毅:就地上。
11月11日凌晨1点,负责扫描订货单和包装的员工就到位了,第一批300个快递单开始打印。可是,问题又出现了。把枪不能使用,就连打印机也无缘无故的罢工了。
工作人员:死机了,死机了。
工作人员:不行不行,没有单号,原先会有一排排单号,现在就没有,进去以后就卡住了,转转转。
《经济半小时》记者:反应慢是吧。
工作人员:一下子卡住了,还是不行啊。
“双十一”大戏准时拉开了序幕,激增的订单让电商兴奋不已,然后好景不长,凌晨两点之后流量大幅下滑,而作为第一次参加比十一的菜鸟电商则因为准备不足而状况不断。随着夜晚消逝,黎明降临,往年双十一是周末,今年的双十一是周一工作日,这无疑限制了很多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今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二、双十一成交额350.19亿电商再交新答卷
夜晚消逝,黎明降临,他们的双十一到底会交出什么成绩单?
11月11号21:00分北京
时针已经指向了11月11日21点,离这一天的结束只有短短三个小时,北京这家服装企业的销售额才刚刚过亿,距离它们2亿元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裂帛服饰负责人汤大风:不是很乐观,整体的流量都有所下滑。
和去年双十一刚好赶上周末不同,今年的11月11日是周一工作日,在经过了凌晨第一个小时的狂欢之后,销量就呈现大幅下滑,之后一整天的销售数据都没有太大的起伏。旗下一个品牌的销量突破2000万只用了48分钟,但是接下来的2500万,却用了近11个小时。销量的下滑从客服李洋的旺旺上也可以窥见一斑。
裂帛服饰临时客服李洋:现在就三个人,到现在为止是89618(元)。
此时,李洋旺旺上只有3个买家在线,而她周围的一些老客服甚至已经开始聊天、溜达了。这样的场景,和去年所有人客服手指不停敲击键盘敲得抽筋的忙碌状况大相径庭,这也让筹备了3个多月之久客服工作的吴苹苹,心里颇不是滋味。
吴苹苹:就是想让有人,但没有人。还是挺失落的吧。
技术总监王浩宇:白天的时候可能大家都在上班,我看晚上,就看这几个小时还能挽回一些。
为了实现2亿元的销售目标,公司的各个工种都还在倾尽全力做着最后的努力。
裂帛服饰客服人员费璐:基本上就是五点以后的都找不到数据信息了。我们需要人工地一个个的去催付。
裂帛服饰公关总监蔡涵青:我们单品牌就有一万多个订单是没有进行付款的,一万多个订单你算300(元)单价的话,就是三千万元。
买家下了订单,但是没有付款,可能有各种原因,或者因为系统出了故障,或者因为买家中途放弃,但不管怎样,公司决定不能放走任何一个潜在的消费者。此时,十几名负责催付的客服成了最忙碌的人,他们每个人都需要对上千个订单的买家进行沟通,在最后的三个小时里,客服工作人员沟通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今年双十一的战绩。
裂帛服饰客服人员费璐:着急,因为零点是一个坎儿。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双十一进入最后一个小时的冲刺。公司运营总监李强还在想通过更改天猫首页上的链接图片再搏一把。
裂帛服饰运营总监李强:200×300的图,不带文字,火速!
或许是天道酬勤,在最后的一个小时里,公司的销售出现了新一轮的暴涨。
裂帛服饰负责人汤大风:我们现在冲得好快啊。
广播:最后的8分钟,大家要努力了,希望我们能达到1.6亿(元)的目标
裂帛服饰公关总监蔡涵青:耶!清零了!我来算,9182万(元)。
还是蔡涵青的一声叫喊才让大家意识到12点已经不知不觉到了。截止到2013年11月12日零时,公司销售1.62亿,比去年增长了60%,但这个结果并不能让大家满意。
裂帛服饰负责人汤大风:我们习惯了当第一对不对?我们习惯了每年增长100%对不对?不是我们不够好,是天猫、淘宝、互联网,给了我们新的难题。
面对《经济半小时》记者采访,汤大风讲到:我们已经习惯了两倍三倍的增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拓展企业战略的分布。
交卷铃声响已经响起,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上海,一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的这家箱包企业全天拿下了270万的销量,各个款型都卖断货,这让第一次参加双十一的江锡毅,既有喜悦,更有遗憾。
江锡毅:今年就这样,就当学习了。
2013年双十一,天猫支付宝交易金额达到350.19亿元,超出了马云此前夸下的“海口”――销售300亿。
王小丫:您觉得最能给您增加压力的是什么?
马云: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人们现在对于电子商务、对于新经济有很大的期待,而我们这些人的能力真的有限,因为我们没干过这一行。
王小丫:可是你给了大家很多的奇迹。
马云:这些奇迹不是因为我,因为有这个群体,那么多的快递哥,那么多的客服妹,有这么多的消费者跟年轻人,这是一个时代的机会。
中国网民强大的购买力在天猫双十一购物节这一天爆发,最终数字定格在了350.19亿元,由此产生快递包裹达到1.52亿件。马云当初夸下的300亿销售的海口轻松实现,而他此前所担心的物流可能不给力,又会不会发生呢?
线上狂欢刚刚落幕,物流配送战已经打响。无论是电商还是快递,都卯足了劲儿备战“双十一”,他们的准备能否经受得住考验?过往的积压、爆仓还会不会出现?
三、巨量包裹考验电商发货能力双十一打成疲劳战
2013年11月12日北京裂帛服饰仓储区.
裂帛服饰物流总监王晨:40万,一天发12万吧,大概还得3天。
双十一当天北京这家服装企业1.6亿元的销售产生了60万个包裹,其中三分之二要从北京仓库发往全国各地。从11月11日凌晨两点开始,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裂帛服饰仓储区就开始忙碌起来。在刚刚过去的不到24个小时里,已经有12万个包裹从这里发出,发货速度,比去年几乎快了一倍。
裂帛服饰物流总监王晨:我们的目标发到15万,因为第一天的劳务派遣刚来,可能还不太就是熟练,今天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
为了应对双十一可能产生的巨量包裹,他们除了增开了15条包装线外,还特意雇佣了上千名劳务派遣公司员工来应战。人数虽然多了,但是由于这些外援的业务并不熟练,所以仓库的发货压力依然很大。王晨只能通过不停的巡视来尽可能减少问题的发生。
裂帛服饰物流总监王晨:你看我换了一双鞋。
挪开一个挡住过道的纸箱,帮助拣货的员工寻找货架,查对一下摆货的位置,在王晨的眼里,这个两万平米的仓库里,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发货的效率。从早上8点上班开始,除了中午简单吃了口饭,王晨连坐下来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和他一样忙碌的还有这个仓库里的每一个人。20岁出头的谷兴光是一名有着一年多经验的拣货员。在众多的蓝背心里,他的速度显得格外快。他说做拣货员,考得就是眼力。
裂帛服饰拣货员谷兴光:像这边就不用推了,已经有挺多货了,这边就可以再给他们推几车。
在这个两万平米的仓库里,总共有近三万件单品,首先得判断出订单上的货物都在哪几个区域,然后得找得到准确的货架,并且还得区分出不同的码数和颜色。根据订单从中准确而快速的拣货是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但是谷兴光却很厉害,从拿到这50张一摞的订单,到把满满一车货送到包装台,他只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
裂帛服饰拣货员谷兴光:推了有三千件了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不累吗?
裂帛服饰拣货员谷兴光:还行吧,还能接受吧。
虽然嘴上说还行,但是两车推下来,谷兴光的头上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经济半小时》记者跟在谷兴光的身后也感到气喘吁吁,《经济半小时》记者目测他平均每拣一车货就要在这个两万平的仓库里至少跑上300米,按照一车货5分钟计算,今天要工作12个小时的谷兴光,一天就要跑上43公里,双十一至少要忙上5天,他就相当于要跑215公里的路程,这是往返北京到天津的距离。
谷兴光这样的拣货员把货物送到包装线上后,包装员再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打包。平时只有两三个人的包装台,此时站了七八个人,每个包装台的工作量都会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
裂帛服饰包装员李莉:723单。
《经济半小时》记者:恭喜你,能领多少钱啊?
裂帛服饰包装员李莉:100元。
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李莉带领的这个包装台成为了发货量最大的一组,她也因此得到了100元的现金激励。
李莉裂帛服饰包装员
《经济半小时》记者:累不累啊.
裂帛服饰包装员李莉:(点点头)还行吧。我们第一天是16个小时,第二天就12个小时了。
李莉的身边,堆满了各种规格的包装盒子。麻利的扫描、快速的包装,一个个包裹从李莉这些包装员手上送出,经过称重就交付给了了快递公司。为了让货物更快的发出,这家服装企业几乎请来了所有的快递公司,圆通、韵达、中通、申通、顺丰……都在这里忙碌着。在出车口,一个撸起胳膊干活的小伙子吸引了《经济半小时》记者的注意,在北京只有零上几度的低温天气里,他却只穿着一件薄薄的单衣。
圆通快递工作人员彭承彪:原计划是发一万件,今天到现在已经发了近两万件货了。
这个超额完成任务的小伙子叫彭承彪,来自湖北的他今年刚刚加入快递行业,他这几天的任务就是蹲守这个仓库,以最快的速度将货物发到圆通的转运中心。他说因为担心周转不开,仅这一个站点,他们公司就安排了六辆车往返仓库和转运中心之间。
彭承彪:去是1个半小时,来回就是三个小时,如果不堵车还好,回去卸货也要一两个小时,来回就得五六个小时。
由于太堵车,只能提高单次运输的效率,彭承彪每次都尽可能的把车塞得满满的,以至于关不上车门。《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彭承彪踮着脚站在一米多高的车边,仅有5厘米的宽度,他费劲的把货物一点点的往里推。这一车终于装满送走了。
彭承彪已经不记得这是双十一以来,他第几次送走这辆货车了,从11日凌晨两点就来到这个仓库干活,他在这里,已经坚守了40小时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估计又是一通宵了吧?
彭承彪:已经通宵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已经通宵了?
双十一对电商而言是一场考验,对消费者而言是一场狂欢盛宴。但对于这些快递工作人员来说,这是一场拉练,体力的极限被不断被挑战。
彭承彪:熬得住谁让我们干这行的呢没办法为人民服务。
这是小彭第一个双十一,已经几十个小时没合眼的他还在咬牙坚持。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刚刚加入快递行业,他甚至都还没搞清楚这几天的绩效到底如何计算,而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但当《经济半小时》记者问他明年是否还参加双十一时,他却坚决的苦笑摇头。
彭承彪:不想了,不想了,有过一次经历就行了。
眼看着天就黑了,11月12日晚上5点钟,王晨向技术人员要了一下白班的数据。
工作人员:48516。
裂帛服饰物流总监王晨:就是五万单,是吧。
工作人员:我现在是干了五万单,还有几个小时。
裂帛服饰物流总监王晨:还有三个小时,争取过8万,努把劲吧,努把劲吧,争取(今天)到15万。
《经济半小时》记者再次遇到谷兴光,他的手中握着刚刚接下的200个单子赶着去拣货。他说,其实今天的白班他已经上满了,但他还要多加几个小时的班。
裂帛服饰拣货员谷兴兴:累怎么会不累啊,但一年就这一次,公司好,我们才能好啊。
时间已经接近晚上8点,包装台上的李莉也已经站了整整12个小时,这中间忙得连个上厕所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她的嗓子也在来回的沟通中喊哑了。
李莉:站习惯了,还行吧。还得熬几天,干完也是,老板挣钱,我们也挣钱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本来打算再和快递员彭承彪告个别,但找遍了所有的出车口,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身影,他的同事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已经干了整整42个小时的小彭被大家劝回去休息了。此时,仓库的门口,400多名夜班的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完毕,晚上8点,他们将开始新一轮的交班。2013年11月12日的夜幕降临,这是双十一物流高峰第一天,今夜,对于很多像彭承彪一样的快递员、谷兴光一样的分拣员、李莉一样的包装员而言,注定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四、物流提速助战双十一新经济体创造商业奇迹
2013年11月11晚上8点上海
刘恒是一名货车司机,此时他驾驶着这辆大货车来到了达位于青浦区的百世电子商务盈港仓库,等工作人员完成扫描、装车之后,他将载着这辆载重6吨的的货车连夜从上海出发去北京。
刘恒常年跑上海到北京这条线,每两天发一次车,往常都是晚上11点出发,但双十一期间,为了能让消费者尽快收到包裹,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货车基本装满6吨货,就会马上发车。
买家从网店购买一件商品,卖家根据订单进行拣货打包,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上门收件,在快递公司的仓库进行又一次的分拣,然后坐汽车、赶火车、搭飞机,最后送到买家手里。《经济半小时》记者也在刘师傅的车里随即抽取一件包裹,跟着刘师傅的车从上海到北京全程记录这个包裹的配送经历。这是一件发往朝阳区黑庄户马小翠的包裹,这位买家是在11月11日凌晨1:30下的订单,那么她会在什么时候收到自己的这个双十一包裹呢?
11月11日晚上9点,刘恒驾着货车离开上海,沿着上海绕城高速向北京方向驶去。根据公司规定,在没有恶劣天气等外力干扰下,上海到北京的运输时间限定为18个小时,刘恒和另外两个司机轮班驾驶,这个时间的规定容不得刘恒和同事们在路上有半点的耽误。刘恒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计算过上一次厕所,再启动货车的时间是20分钟,因此为了节约时间,路上除了两次司机交接班,每次花费5分钟,其余的时间他们几乎不会停。
刘恒:我们基本上在在车上吃泡面,喝点矿泉水,减少喝水,减少去厕所次数,可以提前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到,可以这样,提前一个小时到目的地。
刘恒是三个人中驾龄最长的一个,因此18个小时的时间,他负责其中的7个多小时,虽然不吃不喝,也休息不好,但刘恒说他早已习惯了。
这一路上并没有遇见让刘恒最担心的堵车,他们顺利地按时赶到了北京。12日下午一点,货车驶入北京。一个小时候之后,来到了位于朝阳区金盏乡的百世汇通北京分拨中心。
五分钟之后,这慢慢一车6吨重的包裹,就进入了分拣带。很快整个分拣线上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起来。
百世汇通汽运总监王勇:今年的峰值是去年的三倍。
王勇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今天是11月12日,尽管还没有进入物流配送最高峰,但现在整个北京分拨中心的分拣人员已经是平时的两倍,分拣中心也是24小时运行。在分拨站点,经过30多米的分离带,经过机器分拣,下午2点半,马晓翠的包裹就被放到去往北京朝阳区红军公园站点的物流车上。下午3点半,这个包裹就到达了快递员周建磊的手里。这个胖乎乎的小伙子,已经干快递员4年了,这几年的双十一他都经历过,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包裹量一年比一年疯狂,因此每次双十一都是他减肥的好时机。
快递员周建磊:我原来一天将近有40多票,今天达到了82票。
82票快递其实还只是周建磊今天前两次送发快递的工作量,今年为了应对双十一,他们公司把平时每天2次派送快递的节奏,改成了现在的每天4次。马小翠的这个包裹就赶上了周建磊今天的第三次派送任务。
《经济半小时》记者:(今天)到晚上几点?
周建磊:晚上没准。
周建磊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今天是双十一包裹到来的第一天,还不是最高峰,13、14号会达到最忙的时候,到时候吃饭、睡觉都几乎不可能,再加上现在北京天黑的较早,气温已经很低,他们送完一天的包裹,一般都是累得爬不起来。
12日的下午四点钟左右,快递员周建磊在买家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买家马晓翠。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是哪天下的货?
马小翠:昨天。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想到没有?
马小翠:没有,太快了。
2011年11月11日凌晨1:30分下单,11月11日晚上9:00包裹离开上海;11月12日下午2:00包裹到达北京分捡中心,11月12日下午4:00包裹送达买家马晓翠的手里。
00:24:13
马小翠:挺好的,没有质量问题,谢谢
马云:我记得2011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人物是网民,服务中国的网民,服务几亿消费者的小网商们,他们是促进转型升级的主力军,他们才是中国经济的骄傲。这些人是我们敬仰敬佩的,他们也许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我认为是中国经济的力量。
王小丫:也就是说如果说能够在舞台上,您作为颁奖嘉宾,您希望颁给他们?
马云:我希望颁给他们,甚至颁快递人员,一个快递哥,一个客服妹,一个敢于在网上尝试消费的人,这三个人组成了我们今天中国经济新的亮点。你看看满大街都是快递人员,晚上最晚下班,早上最早起来,每天吃饭的时候还守着电脑服务的客服妹,以及我们所有年轻人,由于今天时间的宝贵,这三个人的组合,才是今天中国经济新的亮点。
半小时观察:
今年的双十一,销售额有了大幅度提升,但物流系统和售后服务却比往年有了明显改善,数以亿计的包裹能够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更顺畅地漂流,这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已初见成效。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我们相信随着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中国经济必将感迈上新的台阶,无论是电商、物流,还是广大消费者,都将成为中国新的改革愿景中的受益者。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11月17日 22:32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双十一”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自己的消费狂欢节,消费者对于网购的热情完全用疯狂来形容。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的商家的销售业绩都出现爆发式增长。最终天猫数据显示全天销售额在350亿之多。线上狂欢落幕,线下物流配送战打响,各大物流公司的发货压力巨大,从包装线商品包装分拣,到快递公司装车发货,再到各城市快递员手中,每个环节和每个相关人员都是忙碌不止。 (《经济半小时》 20131117 双十一纪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