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70811 为了美丽的草原

来源:央视网2017年08月11日 20:0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一提到内蒙古的大草原,大家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要更有诗意,那就加入马头琴的琴声吧,悠扬的琴声最能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与草原风格融合在一起。然而,当某些自然与人为的因素使这幅画面出现破损的时候,当地人又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修补,让它美丽如初呢?

“一出去四五百只羊,一上去那个山整个都是白的,就看到生态马上不行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牧民哈斯巴特尔给记者说,“沙地本来就在流动,稍微不注意一点就沙化了,一沙化我们子孙后代吃什么,我们不能把它全部毁了。”

哈斯巴特尔,以前主要靠养羊为生,原以为养得越多效益越好,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草场退化。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艺术剧院马头琴演奏员苏尔格给记者谈到了她童年时的草原:“我们小时候的草原特别特别好,跟现在比起来的话,草木又好,雨水又多,夏天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到湖里面游泳。但是现在,看到的草原不像以前了,我会特别心酸”。

苏尔格,在牧区度过了童年,尽管目前生活在首府,但草原时常唤起她的乡愁。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国土局工作人员王维忠则谈到了他的忧虑:“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准格尔旗人,在过去,我们这个地方生态环境不好,加上煤矿开发以后更不行了”。

王维忠,负责监管矿区复垦,也就是煤矿开采之后的恢复治理,这里的煤田适合露天开采,相应对环境的破坏也就更大,所以,复垦是当地的大事儿。

哈斯巴特尔、苏尔格、王维忠,三个人生活路径各不相同,但都对生态持续关注。

为了应对草原退化,锡林郭勒盟提倡搞“减羊增牛”,哈斯巴特尔随即把自家的羊从四百只减到十几只。把牛从十几头逐年增加到一百头。就这件事儿,他总结出了一套“蹄腿理论”,“蹄”指的是羊蹄,“腿”指的是牛腿。“一个牛四条腿顶五只羊,五只羊的蹄子就是20个蹄子,这就是蹄腿理论。牛往这儿一站慢慢吃,羊就不是了,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跑那边去了,这么快,所以它破坏草场”。

草场曾经是苏尔格心中的天堂,她非常喜欢那首名叫《天堂》的歌曲。前不久,她突然了有了这样的想法,把歌曲改编成马头琴曲,用琴声描述自己儿时的记忆。 

此时的王维忠会同几位专家来到准能集团黑岱沟矿 ,这里有一项新的采煤工程准备动工。 

排土场是存放因采煤而采挖出的黄土和岩石的场地,如何施工,有具体的技术标准,它直接关系到复垦的效果。

“后续利用有什么想法?” “咱们这个土地复垦完了以后,在最初我们打算种苜蓿”。开采方陈述之后,专家组对复垦方案提出了意见:“准格尔旗是沟壑纵横,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人为破坏以后,在工程方面应该加强拦沙坝”。

王维忠所在的准格尔旗面临着水土流失的问题,而哈斯巴特尔这边则遭遇了牧草不足的窘境。为了让牲畜过冬,他专门空出几百亩草场种植饲草,但草的长势实在不行,他只能到外面去买。一吨草需要1000块钱。他说,“在草上,我们付出了不少代价”。

苏尔格对歌曲的改编一开始还算顺利,但改到了这首歌的高潮部分,她忽然觉得自己找不准那种应有的感觉。搞创作不能有任何迁就,苏尔格知道,感觉不到位,主要还是自己对细节的表现不够精到。于是,她向团里的首席马头琴老师求教。

苏尔格还在不停地打磨,以使改编上一个层次,此时王维忠对复垦的监管从图纸转到了现场。偌大的矿区,好几个复垦项目在交叉进行,他除了评审方案,还要在实地监看表土存放、确认回填次序、检查土壤厚度并指导作物种植。他说:“按照我们正常的程序,表土覆盖不能低于1米,当时达到2米;这个岩土排放的次序,也是正确的,岩土在下面,表土在上面”,“如果不是又怎么样呢?”记者问,他说:“植物没法生长”。

没有土壤,植物没法生长,没有牧草,牛羊则无法饲养。锡林郭勒盟为保护生态除了提倡“减羊增牛”,同时规定,每50亩草场只能养一头牛,按这样的比例,哈斯巴特尔在他的5000亩草场里养了100头牛,虽不超量,但他觉得,这100头恐怕是多了。“我今年不想养一百头牛,我留七八十只就行了”。“为啥呢?”“这个牲畜多,草就少,要是随便放,不想点办法会造成生态破坏。我们少养精养,质量上去了,这也提高我们的效益”。

哈斯巴特尔给他的牛做着减法,而苏尔格则尝试着运用加法也就是增加配器来让乐曲的结束部分更有厚度。乐团的一位领导,也是一位手风琴演奏家听了她的想法,乐于帮这个忙。

增加配器之后,改编基本成型。伴随着新一天的来临,王维忠陪着几位领导对一处已经完工的复垦工程进行验收。

同一区域,前后对比,大相径庭。

眼下哈斯巴特尔依然在对他的牛做着减法,为了让草场恢复生机,他一方面种植青贮饲料,一方面改变放牧方式,他要通过减少牛在草场的停留时间来保护生态。“原来我们是24小时在外头放,现在就不了,改成12小时了,它吃饱就得了,剩余时间就在家”,“把它管制好了,这也是保护生态方式”。

草原的生态已有所改善,矿区也是如此,王维忠仍在做着跟复垦有关的事儿,他表示,只要煤田还在开发,复垦就要继续下去。

苏尔格改编的乐曲在乐团内部跟大家见面了,好几位小伙伴儿被吸引并参加进来,他们大都来自草原,都把草原视作自己心中的天堂。 

苏尔格说:“其实我们的草原,我觉得它还可以回到以前,因为我们一直都是爱它的,我认为它还是会更好,越来越美丽”。

王维忠说:“我觉得不管我作为一个当地人,还是作为一个政府的工作人员,我觉得我都有义务,都有责任把这个地方生态治理好”。

哈斯巴特尔说:“保护生态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不是内蒙古的事,也不是中国的事,是我们全球人应该保护生态”。

三个普通人,做着同一件他们心目中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而就内蒙古自治区而言,这里早已把绿色确定为自己的底色和价值所在。下一步当地将会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发展,在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让“一湾碧水映晚霞”、“风吹草绿遍地花”的美景代代相传,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8月11日 20:0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一提到内蒙古的大草原,大家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而要更有诗意,那就加入马头琴的琴声吧,悠扬的琴声最能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与草原风格融合在一起。然而,当某些自然与人为的因素使这幅画面出现破损的时候,当地人又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修补,让它美丽如初呢。(《焦点访谈》 20170811 为了美丽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