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 20160118 农民的“致富星”
来源 : 央视网 2016年01月18日 20:16 内容简介
《焦点访谈》 20160118 农民的“致富星”
简介
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1月18日 20:16
  • 视频简介
    《焦点访谈》 20160118 农民的“致富星”
主要内容

首播:

CCTV-1

1月18日19:38

 

CCTV-新闻

1月18日19:38

重播:

CCTV-新闻

1月19日03:45

 

CCTV-新闻

1月19日05:45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李双星是河北省阜城县的一个干部。你看他,一会儿拿着喇叭在讲课,一会儿蹲在大棚里和农民唠嗑,一会儿又在推销农产品,他还能发现蜜蜂可以给西瓜花授粉,黄桃树中间可以栽种大豆。看上去,他像个辅导员,又像个技术员和推销员,那么他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李双星的身份实际上是阜城县的扶贫办主任,但是他最常干的事却是当辅导员。这天晚上,他又来到一个贫困户比较多的村子,给村民讲讲怎么脱贫致富的事儿。

  这个村的壮劳力基本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地里种的都是玉米和麦子,每亩地收入不到1000元。李双星来这里讲课,就是希望这些村民改变原来的种植模式,从原来种玉米小麦变成改种黄桃和大豆。村民们有些担心,钱从哪里来,东西卖给谁?打消农民的疑虑不能光靠说,更要让农民看到实际的东西。从两年前,李双星就开始在阜城县找贫困村试点栽种黄桃。

  因为这种黄桃要三年才能结果,李双星琢磨着要让农民当年就有收成,他又引导农民在地里种上大豆。2015年收上来的大豆,已经当豆种卖了一部分,剩下的也已经订出去了。

  原来,这个村的村民靠种玉米和小麦,每亩地的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这一亩地,只靠种大豆,一亩地能收700多斤豆子,如果当豆种卖,一斤15元,就能收入1万元。就是当普通的豆子卖,一斤卖3块钱,也能收入2000多元。

  蒋坊乡李城寺头村支部书记李学东告诉记者:“真是我们的救星,不叫李双星叫李救星,李家村是一个贫困村,李主任一开始来的时候,说这个项目,我们也是半信半疑,通过李主任讲解以后,我们大胆尝试,这一辈子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收成。”

  阜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阜城县的扶贫办是2002年成立的,从成立的那一刻,李双星就担任了这个办公室的主任。在扶贫办的走廊里,有一张阜城县地图,13年过去了,原来的地图已经褪色看不见了,但是,上面标记的152个贫困村还清晰可见,现在这152个贫困村已经完全脱贫致富,由原来的人均年收入600元,提高到现在的人均5000元。

  李双星成了乡亲们信任的指路人,但是10多年前,李双星刚刚拿着小喇叭去村里动员大家改变种植模式时,却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

  阜城县漫河乡前八丈村村民何国仁说:“李主任来了以后就号召种西瓜,当时咱也不敢想,已经被砸怕了,也不想这个事情了。”

  漫河乡原来就有种西瓜的,但是产量低,而且这里夏天经常下冰雹,何国仁当时有10亩地,其中种了两亩地的西瓜,2002年刚被雹子给砸了。李双星来这里动员农民种西瓜,是动员农民种大棚西瓜,走设施农业的发展道路。

  李双星带着农民直接去了山东的寿光,参观寿光的设施农业。都是农民,让大家看看寿光的农民是怎么种地的,都种些什么,能卖多少钱。这些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农民在寿光真的大开眼界。

  当这些农民真的动心了以后,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当时,何国仁手里没有钱,地里也没有通水通电。要建大棚,首先是钱从哪里来?

  当时,阜城县扶贫办一年的资金只有200万元,李双星把这些钱都用到刀刃上,先集中财力建设扶贫的示范村。除了按规定给农民补贴外,还协调信用社给农民贴息贷款。同时,只要农民同意建大棚种西瓜,就给农民打井通电。何国仁第一年投资了4000元建了一个大棚,西瓜在5月份就开始卖了,当年就收入了6000多元。

  何国仁现在的年收入已经有十几万了,他所在的漫河乡种的西瓜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漫河牌西瓜已经销往全国各地。不仅这里的西瓜有了知名度,就连这里种瓜的农民都成了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现在正是西瓜苗嫁接的季节,李梅正在组织农民进行嫁接,她有一个200人的队伍,在全国各地进行西瓜苗嫁接服务。

  当年,李梅所在的许家铺村也是个贫困村,现在这个村的村民已经搬进了楼房,她和丈夫现在已经不种西瓜了,专门给种植大棚西瓜的农民做技术服务,2015年就收入了50多万元,而十年前,他们家只有800元。

  李双星当了13年的扶贫办主任,就当了13年的辅导员。152个村,一个一个村去动员,一个村一个村去盯着干。除了当辅导员,李双星还是销售员。现在西瓜已经不愁卖了,但是新种的黄豆卖给谁,明年黄桃有了收成谁来收呢?李双星就开始找做黄桃罐头的厂家,来商量在阜城县建罐头厂的事情。

  不仅要联系厂家,李双星还在北京市设在高碑店的新发地批发市场租了4个门店和十几个停车位,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的超市设立了农超对接点,为阜城县的农产品销售做好市场布局。

  深州市福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增银说:“从我认识李主任以来,我觉得不像一个领导,纯像一个搞销售的也好,搞服务的也好,没有架子。”阜城县振兴黄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建军说:“他考虑老百姓担心什么,担心我种的东西卖不出去。所以说李主任在我们心目当中,对我们这儿真是一个神人。”

  说李双星神,还因为他像个技术员。当农民大面积种植大棚西瓜后,他看到农民人工给西瓜授粉很辛苦,他就琢磨着是否可以用蜜蜂给西瓜授粉。他找来养蜂的农民做实验,没想到真的就成功了。

  李双星喜欢琢磨这些事。在农民眼里,李双星不像个领导,就是个福星,阜城县的农民信任他,听他的话,这是因为李双星懂得农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李双星出身于农民家庭,在2002年当扶贫主任之前,一直在乡镇工作,当过乡长,也当过乡党委书记。

  李双星告诉记者:“我在农村那时候21年,三提五统、农业税、计划生育都是管农民要钱的,我们经常遇到这些农民,他本身就有怨言的情绪,尽管我们管他要钱,农民对我们还是非常理解的,我车子两次赶上下雨,车滑了,推出来的,然后用拖拉机给我送到乡政府,当时的心情我一定要回报农民,农民这么善良,我也没有理由不去给他们做事情,我一直有这种情结,一定要回报农民,给农民做点好事。什么叫好事?就是农民多增收就是好事,只要富起来这是最大的事。”

  2002年,李双星当了扶贫主任后,终于有钱为农民办事了,回报农民的心愿有了可以实现的平台,李双星决心当好农民的服务员:“不能说像撒芝麻面似的给,怎么把这个钱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用我这个钱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改变种植模式,随着我的产业走,改变种植模式我就给你补贴,这么一步步向上引,当然现在资金多了,我们现在每年资金达到3000多万,产业越做越大。”

  现在,阜城县的瓜菜种植面积已经有23万多亩,年收入有18亿元。扶贫办的走廊上又多了一块板子,上面标记了272村,这是阜城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中要扶贫的对象。

  李双星说:“这个任务也很大,压力也很大,到后期的村是比原来村还要穷的,人们观念还要陈旧的,引领他们还有一定压力,但是也有信心。”

  李双星这个扶贫办主任,身兼多职,他有技术员的脑子,辅导员的耐心,推销员的热心,最重要的,他还是个服务员,有为农民服务的诚心。从为农民找方向,到去村里搞动员,从解决技术难题,到为农产品找出路,这位扶贫办主任提供的是扶贫一条龙服务,要精准扶贫,就得像李双星这样,深入田间地头,从农民的需求出发,踏踏实实地干实事,贴心为农民服务,才能实现十三五扶贫目标。

编辑:刘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