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80629 洞庭湖上难拆的矮围

来源:央视网2018年06月29日 20:1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从一张卫星遥感图上可以看到洞庭湖上有一圈红线长达18公里。这18公里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农民在洞庭湖湿地上建起的一圈堤坝,在当地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矮围”,它围起来的水陆面积达3万亩。洞庭湖是“长江之肾”,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这3万亩湿地却几乎成为私人领地,矮围内非法种植非法养殖长期以来屡禁不止,破坏生态环境,威胁行洪安全。

5月30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洞庭湖区,要求当地全面彻底拆除矮围堤坝和矮围区域湖洲上的所有建筑物,让这近3万亩湖洲全面回归洞庭湖,修复湿地生态。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问题会长期存在呢?从这18公里矮围的拆除过程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出一些答案。记者来到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的时候,18公里的矮围已经全部拆除,这一次地方政府的行动可以说时间短、速度快、力度大,但据记者了解,这18公里的矮围,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历史上也拆过很多次。

这18公里矮围围起来的3万多亩湖洲湿地,原来隶属国营漉湖芦苇场。2002年,把经营权承包给了一个叫夏顺安的人。由于夏顺安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记者没有见到他。

洞庭湖湿地盛产芦苇,当初砍伐销售芦苇,效益还不错。但随着小造纸厂、小苇浆厂的退出,芦苇市场行情逐渐走入低迷。据夏顺安曾经接受水利执法部门的询问笔录显示,2010年冬,他逐步围湖筑堤,开始有了搞围湖养殖种植的想法。

早在2005年,《湖南湿地保护条例》实施,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开垦或者占用湿地。2009年,《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实施,也明确规定,禁止在洲滩上抬垄植树或者修筑矮围从事种植养殖活动。发现夏顺安在筑堤,当时的国营漉湖芦苇场很清楚这属于违法行为,在2012年春天,给夏顺安下发了停工通知。夏顺安竟然在停工通知上写到“借此条件综合利用发展水产业”,对停工通知置之不理,而当时的漉湖芦苇场也没有将这一违法行为向有关执法部门汇报。直到2014年巨型矮围全面施工完成,被湖南省遥感中心通过卫星监测发现,引起湖南省有关部门重视。

第一次执法行动,林业、畜牧水产等等很多部门都参与进来,由水利部门牵头。但是水利部门执法主要侧重于行洪安全,并没有主要针对湿地保护。

实际上,2014年4月5日水利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限15日内自行拆除围堤……在规定时间内未自行拆除,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你方全部负责,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你方承担”。可经过一年多的交涉、拖延,实际执行下来,也仅仅是让夏顺安自行拆除了320米。

自行拆除矮围,需要钱,夏顺安不愿意出,水利执法部门也没有强制办法,第一次联合执法就这样不了了之。2016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开展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再次要求对湖区矮围网围全面摸底,开展治理行动。因为网围是畜牧水产部门负责,所以这一次行动由畜牧水产部门牵头,对沅江境内70多处矮围网围进行统一整治。专项整治行动之前还组织了法律顾问团,对每一个部门的法律进行研究,看哪个最有说服力,能够达到拆围的目的。

这一次的研讨,也体现了执法部门的无奈。各部门法律法规都很完善,摆在桌面上的,水利部门有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林业部门有湖南省和国家的两级湿地保护条例和管理规定,畜牧水产部门有渔业法等等。这些法律中都有禁止在湿地、河道动土筑堤的相关条款,可是用哪个都缺乏强制力。

这一次,各部门使出了最大的力气,畜牧水产牵头,水利部门执法,各部门都送达了责令整改、限期拆除的决定书。在如此巨大的声势和压力下,最后也只是让夏顺安拆除了1800米。

2017年,湖南省政府又组织一次专项行动,执法部门炸毁了矮围上游的一座水闸。夏顺安的矮围,在沅江市境内就长达10公里多,执法部门拆了三次,第一次320米,第二次1800米,第三次炸毁一座水闸,三次执法,仅仅是达到了河湖贯通、便于行洪的目的,却并没有实现对湖洲湿地的生态恢复和保护。

沅江市地处南洞庭湖,2002年,湖南省就在南洞庭湖湖区范围内划定了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还颁布了《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可是说到保护,每个部门都管了,却都没有管好。今年5月,湖南省对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规划重新做了调整,扩大了保护范围,沅江市还专门成立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保护区内,过去土地、湿地、湖泊所有权是国家的,而经营权、管理权却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单位,新的规划调整,三权将实现统一,统一交给保护区管理局,这样就首先明确了责任。

其实,管理部门分散、执法力度不强等问题,地方政府早就意识到了。过去的地方政府追求的是湖区的经济大发展、大开发,某种程度上就给洞庭湖的生态保护带来阻力。

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在洞庭湖湖区不仅表现在这一处。中央环保督察组已经不止一次对洞庭湖所涉及区域进行巡视,几次下来发现的问题很多:一是水质下降,与2013年相比,2016年三类水水质的比例由36%下降到0;二是非法采砂,大面积种植欧美黑杨,非法占用湖滩、湖泊等湿地资源;三是湖区内生活污水直排;四是一些重点水域、矮围、网围、非法养殖等环境问题突出。

这一次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巡视,对地方政府是一个警醒,如何面对未来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

国家环境保护督察专员张国良认为,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个根本大计事关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目标的陆续实现,体现了我们党环保为民的执政理念,贯彻落实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不能只是表态快,口号响,更应该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攻坚破难的勇气。

在这次被全面彻底整改之前,这座明显违法的矮围,侵占洞庭湖湿地已长达17年之久。期间,当地的水利、林业、畜牧水产等多个部门也多次下达了整改要求,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表面上这是职能部门各管一段、各管一时,管理上软、松、散的问题;深层次上,这其实是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问题。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地方出现了“三不管”现象:怕影响经济发展不想管,怕触碰利益纠葛不敢管,怕矛盾纷繁复杂不会管。这次有关方面下定决心铲除洞庭湖上最大痼疾的行动表明,在生态保护问题上,绝不允许有三不管、四不管、五不管,因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8年06月29日 20:1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洞庭湖是“长江之肾”,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这3万亩湿地,却几乎成为私人领地,矮围内非法种植非法养殖长期以来屡禁不止,破坏生态环境,威胁行洪安全。本期节目聚焦洞庭湖上难拆的矮围。(《焦点访谈》 20180629 洞庭湖上难拆的矮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