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130906 黄土高坡的绿色希望

来源:央视网2013年09月06日 20:4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首播:

CCTV-1

9月6日19:38

 

CCTV-新闻

9月6日19:38

重播:

CCTV-新闻

9月7日03:45

 

CCTV-新闻

9月7日05:45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你看这张图片,沟壑纵横,缺树少草,一片黄土,这就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最怕强降雨。历史上,往往这里随着大暴雨而来的就是大洪水。前不久,黄土高原上的延安遭遇了连续二十多天强降雨,强度和雨量甚至超过了百年一遇的标准。那这次的灾情到底怎么样呢?

  持续了二十多天的降雨让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饱受雨水侵蚀。全市依山而建的窑洞和一些地方的干线公路、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受损比较严重。延安市的延川县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文安驿镇的宝塔村,记者看到,全村40多户村民的窑洞几乎全部垮塌。

  黄土高原上,土壤质地疏松,孔隙度大,遇水极易崩解。这种土壤抵御降雨的能力非常弱,很容易被冲刷和侵蚀。山洪、滑坡,是这个地区遭遇强降雨时最常见的次生灾害。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同样受灾,一些地方的山体在这次降雨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滑坡,而在另一些地方,即使山体本身坡度很大,却并没有发生严重的滑坡。

  老乡们都说这次跟过去下暴雨的时候不太一样。不一样的,还不只是滑坡的程度。26年前的1977年,延安也曾遭遇暴雨袭击,短短一天时间里,山洪裹挟着泥土涌进沿河,沿河水位瞬间暴涨,延安城被洪水淹没。今年57岁的常峰还记得那年下大暴雨发洪水的情形,他说,这次降雨量比那次还大,时间也长得多,可是却没见发那么大的洪水。

  这一次,仅在延川县,一个月的降雨量就有600多毫米,比平时一年下的雨还多。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无论是雨量还是时间长度,延安前段时间遭遇的强降雨都是百年一遇,雨情几次都达到了最高红色预警级别,非常危急,然而防汛部门的水文专家们说,他们最担心的洪灾在这次强降雨的过程中却没有发生,各条河道洪峰流量的监测结果都显示,汛情始终维持在较轻的蓝色预警级别。

  是什么让延安在这一次持续的强降雨中躲过了洪灾?在延川县梁家河村的一道山梁上,梁耀春老汉指着对面的一座山坡说,这跟一件他们坚持了十几年的事情有关,这就是退耕还林。

  老梁说的退耕还林,是每个延安人心上的一件大事儿。1999年,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延安因为生态环境太过恶劣,是最早启动这项工程的地区之一。从1999年到现在,全市已经有500多万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还成林地,还新造林地400多万亩。从这几张卫星图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绿色在延安迅速蔓延。现在,这片地方 60%的土地从黄变绿。这片绿色,在这次的强降雨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延安市退耕还林办副主任仝小林说,退耕还林后,地面上形成了一层地衣,这和种草植树的地方相比,还是不稳定,但是已经对水土保持有很大作用了。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当您看到这张照片,是不是会想起这句风靡一时的歌词呢?这就是十多年前的延安。但再看现在的延安,山青、水美,还认得出黄土高坡吗?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延安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电影《黄土地》拍摄于八十年代的陕北,电影中的一段画面让人印象深刻,震天响的腰鼓伴着黄沙漫天,那时的延安就是这样,除了天,只有一望无边的黄土。

  现在的延安,航拍镜头里除了满眼的绿色,竟然找不到一丁点儿原来的影子。现在的宝塔山,主色调已经完全变成了绿色。别说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就连在这儿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延安人自己都说快要认不出来了。

  宝塔区枣园镇上的村民薛彦雄看着山上的林子,心里的高兴全写在脸上。大雨过后,他家的蔬菜大棚进棚通道的墙体上裂开了指头宽的缝,里面种的豆角也有一部分被水泡了,但是大棚整体依然完好。他的大棚离河道不远,他说要是没有这些年山上长起来的这一片林子,大棚肯定都被洪水淹了。薛彦雄今年快五十岁了,他说十几年前的延安,就是一个一个光秃秃的黄馒头堆起来的,他最怕的就是“黄馒头”上刮“黄风”。

  他家以前只能靠着山上的十多亩地生活,因为水土流失太严重,地里没法施肥,一家人能不能吃得饱饭全靠天,光景好的时候也只够吃没得花,光景不好的时候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后来地里实在什么也结不出来的时候,山上的很多地也就荒了,整个延安都是这样,水土流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到上个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80%,每年流进黄河的泥沙有2.58亿吨,是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延安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未来,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改善生态环境。1999年,全国的退耕还林项目启动,延安抓住机会,是全国第一个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大规模退耕还林的地区。

  退耕还林,对于延安来说,不单纯是生态环境的恢复,更是挥起双手跟“靠天吃饭”说再见。可是这个“再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原来种粮的地里都种上了树,老百姓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延安宝塔区枣园镇庙坦沟村的秦养富老汉,在刚刚开始退耕的时候,就担心得很,第一年没有种粮,第二年就又种上了。

  在刚刚开始退耕的那几年,像秦老汉这样又回去复垦的人不少。为了保护退耕还林的成果,不光是国家的植树补贴、粮食补贴,当地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为退耕的农民在山下治理沟地,建造高产良田。山上有了林子,山下的土地逐渐不再轻易受到山洪和泥石流的威胁,又容易施肥,产量肯定差不了。

  仝小林说:“我们总共退了500多万亩(耕地),现在实际上粮食产量也没有减少,沟道的一亩地相当于上面三亩地。”

  现在,延安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已经增加到300多万亩。种粮的问题是有解了,山上的林子能不能让大家直接尝到些甜头呢?陕北的气候条件最适合种苹果,除了生态林,在很多条件适宜的地方,还发展起了果树产业。秦养富老汉就是从十年前开始种苹果的,这两天他家的果树挂果了,他每天就跟看孩子似的,一天两趟往果园里跑。他说:“收入是大了,我一年收入4万多块钱,毛的5万,这几年,收入这么多高兴着,我的两个儿子娶媳妇就靠这些果树了。”

  十多年间,延安多了300多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秦养富不一样,薛彦雄家从退耕以后就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种了大棚,他承包了两个蔬菜大棚,合起来也就1亩多地,可他说这1亩多地比原来山上的20亩地赚得都多。

  这里的农民如今种果树、种大棚、种高产粮田。在山下有得赚,谁还会再去依靠山上的耕地呢?十几年的时间里,老百姓的收入是退耕前的近十倍,延安的生态也同时得到了稳定的修复。

  延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李富强介绍,没有植树造林以前,每平方公里每年要流走14000吨泥沙,经过十多年的植树造林以后,现在在小流域范围内,每年只有1000吨泥沙流失。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没想到这山上长起来的林子能让延安一箭多雕。今年,延安自筹资金开始了新一轮的退耕还林,要在4年之内将全市还未完全退耕的220多万亩陡坡地全部变成林地,同时在山下新增高产粮田50多万亩。

  要把延安重新变成陕北的好江南也许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不过,应该用不了太久,“大风从黄土高坡上刮过”的场景大概就只能在歌词里找了。

  黄土高坡变身青山绿水后,给人们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态好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健康,更迅速。现在,不仅是延安,在甘肃、内蒙古、贵州等其它一些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也都因为尝到了退耕还林带来的甜头,自筹资金展开了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作。从全国来看,因为退耕还林,有1.39亿亩的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的土地恢复了植被,累计造林4.41亿亩,有1.24亿农民直接受益,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实,还是那句话:你怎样对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怎样回报你。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3年09月06日 20:4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一样的暴雨、一样的山坡,不一样的结局。在过去我国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缺树少草、一片黄土,每当强降雨过后,都会产生大洪水。随着全国退耕还林项目的启动,延安人民坚持了十几年,终于逐渐的把黄土变成绿色的海洋。 (《焦点访谈》 20130906 黄土高坡的绿色希望)